新浪财经

盖茨基金会揭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0日 14:35 《中国企业家》杂志

  看“21世纪的新资本主义”如何“为人民服务”

  文 | 本刊记者 雷晓宇

  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家》四次走访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北京办公室。虽然盖茨和他太太“已经被保护成了国家元首”,至少我们可以触摸一下他后半生事业的神经末梢吧,何况这个末梢还在中国。

  3月底,盖茨基金会首席运营官Cheryl Scott对《中国企业家》说,“这是一场非凡的旅行,来看中国的发展,了解世界的另一部分、我们重要的项目,通过跟中国政府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合作,带来一些新技术、新概念,解决那些曾被称为‘无法解决的难题’。我认为,比尔对于中国也会有这样深刻的感受。”

  与商业表现不同,盖茨的慈善来中国似乎既晚且慢,算不上大手笔——2007年11月,盖茨基金会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办公室,承诺5年内捐资5000万美元(其印度项目5年投入2.58亿美元),帮助中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但因为他是盖茨嘛,正在重写全球公众健康的历史,作为特批的外国慈善基金会进入中国,其战略意义和创新性值得期待。

  艾滋病在中国是个敏感的话题。可盖茨基金会北京负责人叶雷不怕:“艾滋病什么时候才不敏感?只有大家都有艾滋病了,就不敏感了。但我们不能等到那个时候。这也是盖茨基金会的特点,在全球都是挑最难的、别人忽略的、不愿意参与的事儿来做。”

  到中国去

  5月中旬,叶雷回了一趟西雅图。盖茨基金会500多名员工在一家大剧院里开年会(新总部大楼将于2010年启用),“就跟电视节目似的,说得有声有色”。盖茨和梅琳达还来了一次脱口秀,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回答所有人的任何问题。

  有人问到了中国——为什么要在中国设立办公室?

  “盖茨基金会是不轻易在海外设办公室的。”叶雷说,“我们一般的做法是把钱给别人,你好好做,做得好再给钱,做不好就拜拜。”

  去年来中国启动防艾项目时,盖茨曾说,“从医学角度看,中国的艾滋病疫情同其他国家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真正意义非凡的是,在短短几年中,中国政府对HIV/AIDS的态度从忽视转变成重视,并将其提上了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不过,为了取得成功,他们需要得到国际上的支持、鼓励和技术协助,因此我们决定要站出来提供自己的帮助。”

  在叶雷看来,盖茨之所以选择中国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倡导性,待在西雅图怎么倡导中国的艾滋病防控呢?第二是连接作用,“肯定不是纯粹只为中国服务,希望将来能够把中国农业、卫生、社会服务方面的经验移植到非洲去。盖茨基金会发展项目的重点还是在非洲,因为他们是真的贫困,这一点没去过的人很难体会。”

  很难统计盖茨夫妇去过多少次非洲,正是1994年的新婚旅行对他们后来的慈善事业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他们看到了无数头顶水罐光脚跋涉的妇女、饿得皮包骨的孩子。在肯尼亚,他们甚至被邀请参加了一场割礼仪式。这一切都让他俩心烦意乱。随后,在慈善家母亲的感召和律师父亲的建议下,盖茨拿出9400万美元,建立了“威廉·盖茨基金会”,这就是今天盖茨基金会的前身。

  盖茨夫妇管这样的拜访叫“学习之旅”。盖茨的中国学习之旅是从2004年开始的。

  那年4月,盖茨例行访问中国。盖茨基金会艾滋病办公室的主任委托前同事、CDC(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艾滋病专家叶雷博士帮忙安排一次圆桌会议。“2003年他们刚在印度开了一个新的防艾项目Avahan,开始对中国感兴趣,要做初步的探索工作。”

  但好事多磨,直到2007年4月盖茨第十次访华,事情才有了真正进展。盖茨把5天的行程专门留了一天给基金会,此时已经签约在身的叶雷帮他安排了一些“节目”,探访卫生部及北京朝阳疾病控制中心,盖茨和专家、志愿者、艾滋感染者握手,还谈了谈《断背山》。

  从2004年到2007年,盖茨基金会来中国的行程如此漫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找人难,一个是注册难。

  最开始,在中国设立办公室的建议是著名华裔艾滋病科学家何大一提出的。但是何大一本人不能来中国工作。后来,叶雷从单纯的顾问变成了合适人选——他从1998年来中国,先后有CDC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经历,对于中国卫生系统非常熟悉。

  至于说注册,本来所有正式注册的材料在2006年夏天就已经呈报给民政部了,但是后来又因故被耽搁了下来。当时盖茨基金会做法失策,花了不少钱请律师、公关公司找关系,但是此路不通。叶雷给支了个招:让盖茨直接给国家领导人写信。最后这信虽然没写,但还是盖茨本人出马。2007年4月,他在会见一位领导人时提了这事。“这位领导人当场就说,我不是直接管民政部的,但是我可以帮你过问,没问题。”

  有时候叶雷也不禁感叹:比尔·盖茨这个名字真的是很好用。这就是名人的价值。不过为了避免麻烦,叶雷保持低调,不轻易告诉别人自己是为盖茨工作的。“现在找我的人比以前多好几倍,因为他们觉得我的大老板就是一大口袋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此篇为精编网络版,欲知更多内容,请参见中国企业家网站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