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锦荣:改革开放改变了我的一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5日 18:52 《中国商界》杂志

  我们这一代人,挺感谢邓小平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的今天;是改革开放改变了我的一生。

  文/本刊记者 刘雅婷 亚 夫 图/张玉雷

  王锦荣始终不愿接受采访;而科技局的刘局长则反复推荐,要我们务必与他聊一聊。刘说:“这个老板可是个有故事的人呵。他的经历,简直就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个缩影。”

  因此,我们对王锦荣也充满了好奇。几经周折,我们终于在广州番禺电缆厂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见到了这位有故事的老板。

  出乎意料,王锦荣远比我们想象的健谈。尽管他的粤式普通话中经常夹杂些难懂的字眼,但他的“故事”还是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这位董事长的故事,从他的出生地开始讲起——

  生存:一万元外债把他逼到绝境

  那个时候除了外债我几乎什么都没有,我知道非要出来做生意不可了,唯一的出路就是出来拼搏,否则这样下去就死定了。

  我是广东番禺石碁海傍村人,今年48岁,1960年出生。父母都是种田的农民。家里八个姊妹,我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姐姐,下面三个妹妹,两个弟弟。小时候的记忆,就是一个字——穷。说来你们很难想像,从六七岁开始,我就基本没在家里住过;因为家里只有三张床,八个姊妹,加上父母亲,没有我睡觉的地方。初中高中,就是在同学家里住。那时候吃饭也是问题,一天有饭吃,一天没饭吃。我小时候常常想,为什么家里这么穷呵。很羡慕那些家里条件好的孩子。

  我1978年高中毕业。那个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刚开始,农村把茅草房盖成村屋(砖瓦房)的时候。以前村子里全部是茅草房。我到工程队做建筑工人,一天1元钱,从1978年一直做到1982年,工资从每天1元到每天1.5元。

  那个时候我根本没什么追求。赚点钱,盖个房子,结个婚,生个孩子,就是我当时最大的愿望。

  我结婚比较早。那个时候家里穷,但我在农村算是挺聪明的,长相也还不错,许多女孩子看重我,但是家里面穷,他们的父母都反对的。我和我老婆认识到结婚不到三个月。她也没念过什么书。结婚的时候住在茅草房,她肯嫁给我,很不容易。

  按当地的风俗,结婚一定得生个男孩子,否则亲戚朋友看不起你,家里人也会看不起你。我1982年初结婚,年底老婆就生了个女孩。那时候父母就真的不理我,要我分开过。当时,盖一处房子得5000块钱,我没钱盖。我当时在工程队已经算个带班的了,盖四五层高的楼,都是我画图,设计,带着十几个建筑工人,每天可以多赚1块钱,但也没钱盖房呀。有个师傅借我两千块,先给盖了一层房子的框架,没钱买窗户和门,下雨的时候都有水灌进来,很狼狈。

  与父母分开的时候,家里只是给了8个碗。盖房子欠了债,靠老婆在农村种两三亩的水稻,根本养活不了家。那个时候除了外债我几乎什么都没有,我知道非要出来做生意不可了,唯一的出路就是出来拼搏,否则这样下去就死定了。

  我从1983年开始就出来做生意了。有个农村信用社的主任,跟我有一点的亲戚关系,从他那儿搞了1万块给我,我去韶关买煤,卖给村里附近的砖窑。第一单生意很成功,大概赚了800块,当时很高兴。然后再去做,这就到了1984年,这是我最惨的一年。运煤的船遇上大风,翻到河里面了。信用社借出来的钱全部赔掉了。

  要命的是连累了那个信用社的主任。当时的那笔借款,多少有一点违规,问题暴露后他紧张的不得了。他已经50多岁,快退休了,如果我不把钱还上,他有可能会被判刑的。这个时候他天天来求我,他们一家人都来找我哭啊。我怎么办呢,我当时什么钱都没有。我就到处求人,以前做建筑工人时候的一帮朋友给我筹了5000块,我实在是筹不到钱了,就跟信用社主任说,请你信我,剩下的窟窿你先补上,我保证用三年时间还你,利息按三倍还。就是这样把问题解决了:我欠他5000块,欠朋友5000块。

  以后我就自己一个人出来了。1984年年底,我去给人家看船,就是跑船运。后来我给船主建议,农村有很多人要水泥、钢材、化肥之类的东西,不能只赚运费那一点小钱;我来帮搞搞业务,一条船上四个人,本钱由他出,货物我帮他卖,然后我得一点分成。他同意了。这个办法真还行,大概是第一个月每人就分了300多块钱。我成了这条船的指挥,农村的大米卖到广州,城里的东西再卖到农村。这期间,我几乎很少回家。老婆女儿有没有饭吃、穿什么衣服、住得好不好,我根本就顾不上。我1985年底就赚了差不多1万块,差不多把欠的钱都还掉了。

  1986年,我的第二个孩子有了,是儿子!孩子一出生的时候,我高兴得不得了。真是儿子出生我就开始走大运了。这个时候做什么都成功。农村需要什么我就找什么卖给他们;农村生产的东西,只要城里需要的,我就收购,卖到城里,买卖的范围逐渐扩大。到1987年,我花了两万多盖了当时村里算是最漂亮的一栋房子,三层小楼。村里人也对我另眼看待,慢慢地就没人叫我的名字,开始叫我老板了。

  立业:王石的指点让他受益匪浅

  王石说,干这行你不要超过1995年。有钱你就搞房地产,或收购国企搞实业。我听他的话1995年时就把“易发”的铺位卖掉了。

  1990年,我已经赚到8万块钱。我正好满30岁,算是而立之年。我已经不用为自己的生活发愁,在村里人的眼中,我也是有钱人。那时候,万元户就让人羡慕了。这时候,我自己还很不满足,一门心思考虑还该做些什么更大的事情。

  我来到市桥的易发商场,开始做音像制品,影碟。当时,易发商场在全国很有名气,天南地北的人都来这里,主要就是家用电器,当时那些货全国都比较缺。为什么开始就做音像制品,也是偶然的机会,看到有人做,我就也做,感觉能赚钱,就一直做下去了。不过我做的比许多人好。1991年成立了荣达电业有限公司,都是做影碟,代理产品。可以讲,在全国镭射影碟的发起我是比较早的。1991年的时候,我从香港、日本引过来的,就有香港的飞图、宝丽金,星光、光辉历程也都是我代理了。我就是搞批发,从易发市场卖到全国。时间不长就在业内有了一定的名气。飞图的老板,就是叶一倩的哥哥,他到番禺都是我接待;香港娱乐圈的很多人我都认识,中国音像协会的一些老领导也经常给予我指导,很支持我。干到1994年是什么情况呢?我当时已经是排在前列了。

  1993年开始,就做自己的产品了,从代理到与出版社合作发行。当时很多个省的出版社都很熟了,因为我当时也不想做版权市场不规范的产品,而且我长期以来就是以合作双赢的思想和模式去做生意。当时卡拉OK很兴旺,我与出版社合作一起出版,然后发给每个省,特别是四川、北京、上海很多人都是来我公司拿货。

  那时候,我认识了当今赫赫有名的万科集团的老总王石。九十年代初期,王石也做过电子产品,也做过音像制品,我们是做生意认识的。他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贵人。他有文化,看问题比较长远。1992年的时候,王石就跟我说,你干音像制品这一行一定不要超过1995年。他说易发商场只是一个起点较低的商品集散市场,生存的时间不会很长,改革开放已经十几年了,全国各大城市的商业市场将逐步做起来,当然,你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他要我不管多少钱,1995年之前都要把铺子卖掉。我说那我以后做什么?他说,如果你有钱第一就搞房地产,第二就收购国企搞实业。我真的很佩服王石,他为我指的这条路让我受益匪浅。

  我真的是听了王石的话,到1995年就把铺子卖掉了。可铺子卖掉后又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我不懂房地产,那时房产也没有今天这么热;实业更是不懂,我就是个农民嘛。人又不能闲下来,我还要有事情做。从1990年到1995年我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睡觉睡两三个小时,连春节都在做生意,一年365天,天天开门做生意。冷不丁闲下来,反而受不了。

  这时候,我的家人从农村搬到了城里,孩子上学成了问题。女儿在市桥读书,赞助费要交几万块钱。当时感觉教育是个大问题。那会儿好像还不允许私人办学校,但当时政府搞幼儿园,提倡私人参与。我问政府领导多少钱可以办一个,他们说1000万就可以了;我说没问题呀,政府就找一块地给我,就办起来了,——就是现在的荣达幼儿园。现在荣达幼儿园已经办成一个集团了,是广东省十佳民办幼儿园,全国百强民办幼儿园,同时也被评为全国百强民办学校、广东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绿色幼儿园。

  幼儿园能做到今天这样,关键是有一批懂教育的专业人员帮忙打理,我很少过问具体事务,每个月最多去一次,给校长们开个会。在学校方面,我只强调这么几点,第一是理念上要站在为下一代负责的高度;第二是教育模式上要坚持素质教育为主,艺术教育兼顾;第三是服务上要面向家长,面向社会,家长和社会说满意才是满意。这也是因为听了王石的指点。他曾对我说,你在改革开放挖了第一桶金,想把这桶金保住,不能只靠自己的家族,要找一些专业人才帮你把这桶金保住。从办学方面,从老师方面,我也学了很多东西,包括一些做人的道理;也懂得了做企业家真的是要承担一点社会责任。从办学开始,政府给了我很多荣誉,我也开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到1998年的时候,我又觉得光办幼儿园还不行,不是有没有什么钱赚的问题,关键是感觉自己没有什么事情做,人家校长、老师们把幼儿园管得很好,我是个闲人了。当时正好国有企业转体改制,我又想起王石讲的话,想到可能要去办个企业了。但心里没底,搞企业我什么都不懂,怎么搞?政府一位熟悉的领导对我说,你办学都可以,搞企业怎么就不行。

  那就试试吧。1998年,我牵头与朋友一起出资一个亿,收购了番禺市电缆厂,就是我现在公司的前身。番禺市电缆厂是一家老牌集体企业,还有三家下属公司。一个民营企业,能有实力收购了四家集体企业,立刻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还上了广州日报的头版头条,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政府因此又给了我很多名头,什么商会的副会长之类的。总之是很风光的样子。我感觉自己快要达到了事业的顶点,有一种当企业家的感觉。心里确实挺高兴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