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高宁时代的中粮集团(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4日 01:54 证券日报
中粮集团合并中谷的事实在媒体看来,是“中国最大的粮油流通企业就此诞生”。 正式合并后的第一次双方讨论会议,发生在中谷的会议室里。3月19日的整个上午,宁高宁、刘福春、中谷总经理张建辉,还有中粮其他高层都坐在这里。对于坐在主席位置的宁高宁来说,在他来中粮后,其“并购、并购、还是并购;整合、整合、依旧是整合”的企业战略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宁高宁向媒体记者提到这次两家企业合并的不易,也是记忆犹新。“从2004年上半年,我多次和张总(张建辉)非正式地提到国资委的想法,一直到2004年差不多10月份,国资委才有了比较明确的意见。”宁高宁回忆说。 从构思到最后实现合并的9个月中,宁高宁坦言过程的曲折,合并得以实现依靠相关部门两家企业的共同努力,也是包括国务院、国资委大力协同和支持的结果。到2005年年底,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才公开表示,中谷粮油和中粮集团两家公司的主业有很多重合,有必要重组,而且重组的效果也会很好。 对于这次重组的具体规划,宁高宁对媒体记者们提到更多的还是他对于企业物流和市场网络建设的期待。他认为,中粮和中谷都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目前我们这个企业里,还没有真正实现价值链的循环。”最为关键的是掌握整个粮食流通的整体价值链,“任何价值链里面不具备真正竞争力的,或者是价值链里面组合不合理的公司,最终一定会出问题”。 入主新疆屯河之前后 中粮集团对新疆屯河的重组也备受关注。 实际上,中粮集团最终能够接管新疆屯河却非易事。按照中粮人自己的说法,重组方案一波三折。 众所周知,2004年6月,新疆屯河受德隆危机影响,生产资金严重不足,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德隆危机爆发后,新疆临时成立的“德隆危机协调处理领导小组”立即着手联系新疆屯河重组事宜,因为对于有着十多万种植户的农业龙头企业,“6月杏子熟、8月收番茄”,出现问题绝不仅仅事关一个企业。 这时,重组新疆屯河,德隆危机协调处理领导小组很自然地想到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中基),随即组织各方参与重组谈判,因为由另一“红色产业”的本地龙头企业来重组新疆屯河,毕竟是最理想的选择。然而事与愿违,新中基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够,无法消化德隆所持的屯河股份。另一种说法是:屯河的债权委员会对此表示了不同意见。 几乎同时,在中国银监会力荐下,新疆屯河也进入了中粮集团的视野。按照中粮集团总经济师郑弘波的回忆,考虑到新疆屯河的三大主业是番茄加工、林果加工和制糖,这与中粮集团的粮油食品加工、贸易业务相近,而中粮集团拥有相对雄厚的资金和成熟的管理队伍,有能力参与屯河重组。所以,2004年5月,中粮集团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式表达了重组屯河的意愿。 据悉,中粮集团拟将新疆屯河作为进军新疆的平台,从而可以利用环塔里木1000万亩林果基地、天山南北的果蔬基地,这也是新疆屯河被看中的原因之一。中粮集团的此举立即得到新疆方面和债权委员会的热情呼应,新疆提出的“由中粮集团先行为屯河注入4亿元资金、完成当年番茄收购任务”的要求,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中粮集团的认可。2004年7月,包括4名高管在内的7名中粮工作人员,随同4亿元农产品收购资金进入新疆屯河,监督注入资金的封闭运营和新疆屯河生产经营。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