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陈泽民:卖汤圆卖出的亿万富翁(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02:46 新京报

  

陈泽民:卖汤圆卖出的亿万富翁(2)

陈泽民 (图片来源:新京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借开会自带模型打开北京市场

  北京市场的顺利开拓,使陈泽民信心大增。陈泽民于是花4000元买了一辆二手昌河面包车,每个周末,冒着寒风、酷暑奔走外省。

  一传十,十传百。三全汤圆很快成为风靡郑州的食品,三全食品厂的门口每天都排着前来购货的车龙。

  “尽管在郑州已经供不应求,但我更坚信有进一步开拓市场的必要。”1990年春节前,陈泽民到北京开会时,带着速冻汤圆模型到西单菜市场,向商场负责人推销。负责人答应进两吨试销。结果两天后,会还没开完,三全厂就接到西单菜市场经理的电话,让他以最快速度再送来5吨。接下来,北京的多家副食品商场竞相要货。

  北京市场的顺利开拓,使陈泽民信心大增。陈泽民于是花4000元买了一辆二手昌河面包车,每个周末,冒着寒风、酷暑奔走外省,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1990年至1992年期间,陈泽民身兼司机、装卸工、推销员、会计于一身,开着那辆破旧的昌河面包车跑遍全国大部分城市,北至哈尔滨,南达广州,西至西安,东到青岛。

  “我们的汤圆,只要上门送一次货,下次肯定是买家主动上门要货。”正是这样的寒风和酷暑背后,1993年时,三全日产量30吨,但货到各城市仍引起供货商的争抢,在济南甚至出现一次让警察出面维持销售秩序的火爆场面。

  三全食品厂每年搬一次厂址,扩大一次生产规模,仍供不应求。

  1992年5月,陈泽民正式决定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将三全食品冷饮部升级为“三全食品厂”。

  陈泽民租下了一个大厂房,自己设计、自己购料、自己动手,建成了我国第一条自动化汤圆生产线,使汤圆的日产量由原来的不足2吨,猛增到20吨。1993年,日产量又上升到30吨,实现了速冻食品由小作坊手工作业向现代化大生产的转变。

  - 对话

  陈泽民:募资源于产品供不应求

  新京报:听说企业取名“三全”有点故事,能透露吗?

  陈泽民:叫这个名字其实是为了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改革开放政策,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我的今天,也不会有今天的三全食品。

  大小股东利益本该一致

  新京报:有人认为你的儿子陈南、陈希二人在经营层担任一、二把手还是近亲繁殖,你怎么看?

  陈泽民:实际上,公司9名高管中,只有陈南、陈希2人是家庭成员,其他高管均是拥有大公司及研究机构等专业工作背景的人才。让他们参与管理,是因为他们从小就看着三全长大,更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而且这个任命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人如果做的可以比他们好,我们都乐于让他来当总经理。哪怕有一天三全不是陈氏家族控制的了,只要它发展得更健康、更壮大,我也一百个愿意。

  新京报:招股书数据显示三全食品家族控制程度过高,有人称不利于保障中小股东权益,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陈泽民:恰恰相反,我们恰恰是为了全力改变家族企业的弊端才推进三全上市。我们就是想更大程度上改变“近亲化繁殖”、“人情管理”等情况,才将家族企业曝光在公众投资者面前,接受各方监督。我想强调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离的。股权集中可以使我们监控三全健康发展,这并不影响三全在经营方面引入更多投资者。此外,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本来就该是一致的。

  募资源于产品供不应求

  新京报:资料披露,三全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在73%以上,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未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陈泽民:上市融资本身就能迅速优化息差结构。三全以前虽然持续负债率很高,但这不能与每年高速增长的营业收入割裂开来。也就是说,我们的负债率等指标虽然不甚理想,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在走下坡路,相反,这证明企业产品供不应求,高速扩张才使企业负债较多,而这正是上市融资的原因之一。

  新京报:三全的募集资金主要投建综合基地华东基地和冷链项目,为什么设立新基地?

  陈泽民:老基地的一些生产设备已使用多年,自动化程度偏低,技术工艺趋于落后。三全此次募集资金建立综合基地将大量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提高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但我们对新旧基地的职能有个“相反”的分配———新基地主要生产汤圆等技术成熟的传统品种,老基地用来开发试验新品种以及生产销售量少的小品项。

  新京报:为什么要开设华东基地?

  陈泽民:简单来说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公司目前自有生产线设计产能不足。2007年实际的产能为9.9万吨,外协厂商2007年的产能约为4.7万吨。二是华东市场一直是我们营业收入最大的一个市场区域,但我们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在华东市场却不是第一,这个市场有待我们进一步开发。华东市场要求产品口味偏甜,设立华东基地将侧重这方面产品的研发。

  新京报:加大冷链建设的原因是什么?

  陈泽民:郑州基地、华东基地建成后,三全产量将显著提高,自然要求扩大冷链的存储和运输能力。

  新京报:招股说明书披露,到2010年三全总的生产能力将达到28.66吨/年,新增产能是目前产能的1.89倍,存在一定市场开拓风险。三全如何应对?

  陈泽民:关键是要理解,这种产能扩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未来三年内逐渐释放的。三年内,速冻食品市场总体在扩大,而且三全历年来市场占有率在以每年14.87%的平均速度递增,照此计算,到2010年,28.66万吨依然产能不足。总之,我们担心的不是扩张压力,更多是供不应求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