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我们如何占据港机世界70%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 02:33 第一财经日报
王佑 7月9日中午11点50分。 浦东南路3470号振华港机(600320.SH)的地下一层食堂里,管彤贤出现在三三两两的人群中。 一小碗干面、一碗清汤,这是他的所有中餐。“晚点下来人少一些,安静一点。上午把所有事情做完,别人下午也可以接手。” 吃饭过程中,他还不忘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了解某项工程的进度。 作为振华港机的一把手,只要是在单位,每天中午管彤贤几乎都是这样度过。 这位勤恳而谦逊的总裁,带领着旗下3万人员,甘于平凡,在自己的行业中摸爬滚打,于1992年起步,用不到8年时间冲破了几乎是国外垄断的集装箱机械制造业,并以无人匹敌的实力,从2000年起至今保持着世界最大集装箱机械制造商的称号。 “十几条枪”艰难创业 15年前,管彤贤审时度势,向交通部提议,要自行筹建一家专做出口集装箱装卸机械的独立企业。 “管总对集装箱机械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这是一个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一台设备要几万个员工,日韩德很难用得起这么大量的劳动力;它也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司机在四五十米的高空作业,一个小时几十个来回抓起、移位、放下等等,对通信、电控以及对位调节等都要求很高。这些技术在那些拥有丰富劳动力的地区如东南亚、非洲等国家研发的话几乎寸步难行,唯有中国可以。”振华港机总工程师符敦鉴说道。 当时已经59岁的管彤贤,凭着一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力陈产业的大好春光,要求交通部批复。 果然,交通部同意成立一家注册资金100万美元的中外合资企业(交通部在香港的一家合资子公司,投资50万美元,上海港机厂以一块地皮作价50万美元出资)。 管彤贤带着从港机厂分拨过来的包括设计、质量管理、生产以及市场等各部门十几个人,租用了浦东南路马路边上三间简陋的办公室,开始了人生的新起点。 他对自己的伙伴们说:“我们要做,就全部按照国际市场的规范和准则来做。我们中国人的产品,同样能打响世界。” 振华港机的第一份竞标书,直接递送到了加拿大的温哥华港口。 当时的温哥华港口需要一台起重设备,有三家企业进入了最后的角逐:分别来自中国、阿根廷以及南斯拉夫。反复考虑,对方还是觉得中国的政局稳定,产品交货有保证。 由于振华港机是第一次接单,没有业绩,此单用的是上海港机厂的名义。 管彤贤对大伙说,这是第一个单子,我们不谈利润,只求做好。于是,公司所有人员都认真对待,“每一个零部件都像做工艺品一样地来做好”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在第一台做到一半时便又向振华港机公司订购了第二台起重机。 突破重围 登上美国港口 “我们在加拿大的胜利,引起了北美市场的注意。”符敦鉴说到这里,兴奋地拍起了桌子,“1993年时,美国迈阿密港口向我们订了4台设备,每一台设备价值几百万美元,那个时候已经是大单了。” 但是,让人苦恼的事情也接踵而来:由于港口设备不允许拆卸,因此集装箱设备造完后,只能用运输港口机械的特殊船只运到对方的口岸。 那时,荷兰一家船务公司垄断了所有的港口机械运输,1个航次运费150万美元。同时,荷兰公司也异常强硬:“我们的船不能排期,船到了,你们必须立刻交货,否则按照小时来计算罚款。” 但管彤贤与荷兰公司多次交涉,并且告诉对方:“我们可以在价格上再作让步,但船舶需要按照振华港机的时间准点到上海。” 眼看着离交货时间不到半年,但双方的谈判却因为船舶停靠时间问题僵持着。 这时,中国企业只能背水一战。为了节约成本和争取时间,公司买到了一艘6.5万吨的旧船。当时没有船坞,公司员工在水里加了1000多吨钢板,以总成本300多万美元的价格改造好了这艘旧船,且一次可以运输两台设备。 于是,公司的这两台设备“坐上”旧船一路顺利地到达了迈阿密港口。这时,荷兰公司已经派人在迈阿密港口探看。 这一刻,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当时的船是叉装型的,必须垂直靠泊装船,船身有200多米,当地水域只有100多米的港口很难接纳,产品送不上岸。荷兰人将这边的情况马上汇报到自己的总部:“中国人来不了了!” 管彤贤下了指令,要求这艘船先退回到外海,并在当地借一艘驳船与中国的船相互连接,然后将设备转移到驳船上,再从驳船卸到码头上。 这次事件让管彤贤意识到,要想在该领域打开局面,必须拥有自己的运输船队。 目前,振华港机已有20多艘全部用旧船改造的集装箱特殊船,向各个国家递送着写有“ZPMC”字样的中国杰作。 15年来,振华港机进入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了世界集装箱机械市场70%的份额,ZPMC高高悬挂在世界主要港口近1134台岸桥和1824台场桥上,公司产值自2002年连续四年50%同比增长,2005年完成15亿美元,2006年完成21.5亿美元,居中国重型机械行业首位。插图/苏益 记者观察 振华港机用了15年的时间,跨越了世界同行40年的道路。振华港机的崛起,说明了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业正在重返世界民族之林。 振华港机的成功秘诀在于:尊重人才和科技创新。 公司有至少800名从事机电液压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拥有世界范围内该行业最强的设计队伍,其中高级工程师200余人。每年,公司用2%以上的产值投入科研,与上海和国内外多所高校、科研单位达成合作。国外一旦出现任何新技术,公司都会在他们的帮助下迅速跟进。 振华港机也采用先进的国际标准和专利保护,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目前振华港机申请的专利保护达到100多项,其在2002年投入研发的双40箱起重机于2004年研发成功,仅用3年时间就制造出150多台设备,为振华港机创造了10亿美元的产值,成为新一代起重机的标杆产品。 未来,除巩固自己在集装箱机械市场的龙头地位之外,振华港机还将挺进散货装卸机械、海上重型机械市场以及大型钢构桥梁市场等等。目前已经拿到了韩国钢桥的1万吨订单,以及美国加州钢桥20亿元订单。到2009年,振华港机将实现300亿元产值。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