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华尔街黑石双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 15:15 《商界名家》

  不少人将名播天下的美国企业——黑石看成是一家投资公司,其实不然。在华尔街,同样以黑石命名的金融公司有两家:史蒂夫· 施瓦茨曼领军的黑石集团(Black Stone)和劳伦斯·芬克执舵的黑石公司(Black Rock)。前者是高居世界王者位置的私募基金公司,后者则是全球最大的上市资产管理企业。

  一个公司孕育两大巨头

  从哈佛毕业的施瓦茨曼仅在一家小公司干了两个月后就跳槽到了当时华尔街著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在这里,施瓦茨曼31岁时就升任为公司的合伙人,成为当时雷曼兄弟高管中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

  如果不出意外,施瓦茨曼在公司中完全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因为,当时担任雷曼兄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皮特·彼得森不仅对施瓦茨曼非常赏识,而且二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还建立了十分不错的私人友谊。然而,雷曼兄弟不久之后爆发的萧墙之乱打断了施瓦茨曼的商业人生轨迹。离开雷曼兄弟时,施瓦茨曼庆幸自己的银行账户上已经积累起了20万美元,他和彼得森合资成立一家小型并购公司。由于彼得森和施瓦茨曼的姓氏分别嵌着德文中“黑色”和希腊文中“石头”的词义,为了表示对两人祖籍的一种纪念,他们就将自己的新公司取名为“黑石”。

  在施瓦茨曼看来,自己主张成立并购公司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华尔街,当时以雷诺·纳比斯科公司杠杆收购案为代表的收购狂潮一浪高过一浪,并且那些战略买家几乎都赚得盆满钵盈,施瓦茨曼无疑也想创造以小博大的奇迹。然而,就凭黑石这一无人能知的名字,又有谁会轻易把动辄数千万美元的大单交给一个无名之辈呢?在开张几个月仅仅接收了一小单生意后,施瓦茨曼决定借鸡生蛋,创立私募基金。

  在当时私募基金被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视为旁门左道的华尔街,像黑石这样的新基金公司想要打开局面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倔强的施瓦茨曼只能硬着头皮一家接着一家地敲开他自己认为可能投钱的客户的大门,但其间却吃了无数次的闭门羹。“被我们视为最可能点头的19家客户,一个个拒绝我们,总共有488个潜在投资人拒绝我们。”史蒂夫·施瓦茨曼回忆说。苍天不负有心人,被史蒂夫·施瓦茨曼的坦诚和抱负所打动,美国保险及证券巨头保德信公司决定尝试性投下1 亿美元,正是这笔钱让后来者看到了黑石的潜力。不久之后,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也入伙了。黑石集团的第一只基金吸引了32 个投资人,包括大都会人寿、通用电气、日本日兴证券等。

  目前,黑石已经拥有52 个合伙人和750名雇员,每年有超过850亿美元的多元化收入,集团旗下47家公司若结合起来可以逼近《财富》500强的前20名,成为当今华尔街增长势头最迅猛的金融王国。当然,令施瓦茨曼感到最惬意的是,自己再也不会为寻找1000万美元投资而四处奔波,相反,那些携带几亿美元的投资者会主动找上门来。

  成就了黑石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有人说施瓦茨曼单从循环的基本投资报酬中每年就可以把5000万美元搬回家,他的个人财富据预计已经超过30亿美元。不久前,《财富》杂志评出了2006年度最有权力的31位风云人物,施瓦茨曼榜上有名。由于他控制着华尔街最热门的公司,《财富》杂志将其响亮地誉为“华尔街新一代领军人物”。

  与施瓦茨曼顺利创业相比,劳伦斯·芬克就显得有些大起大落,并最终脱颖于施瓦茨曼的黑石集团。

  加利福尼亚大学MBA毕业后,经一位教授的推荐,芬克进入了当时作为华尔街老牌的第一波士顿银行,干起了当时许多人并不愿意干的房地产抵押债券交易员。当时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刚刚诞生,经营市场非常狭小,但许多保险公司和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需要都试图减少手中持有的抵押债权。看准了机会的芬克大胆向公司请缨,要求组织一支特别团队定向研究和开发市场。一个星期之后,由芬克团队发明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债权凭证(CMO)业务面世,这种将债券的本金与利息拆解后重组,形成更多样化、流动性更佳的债券商品,刚好契合了当时退休基金经理人的投资需要,并在3年不到的时间发展成为美国房贷债券市场的主流商品。而当时芬克服务的第一波士顿银行也因为此项业务的开拓有了近百万美元的进账,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崭露头角的芬克得到了上司的极大赏识,进入第一波士顿的第二年,芬克就被调到了固定收益证券部门,负责当时非常新兴的分期贷款抵押债券(MBS)。而就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芬克就把这个产品变成了第一波士顿的拳头产品,并为公司创造了460万美元的营收,其中有一个季度竟创造了130万美元的盈利记录。而在此之前,第一波士顿银行没有出现第二人。一时间,芬克成了第一波士顿的超级赚钱机器,并被破例提升成为第一波士顿历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当时他只有28岁。

  作为一种特殊奖励,第一波士顿银行除了为芬克留出合伙人的位置之外,公司董事会还给芬克放了一段出外旅游的长假。但天有不测风云,还还等到芬克的快乐旅行结束,命运女神就跟他开了一个几乎让他致命的玩笑。1986年,芬克领导的债券部门在一桩高风险交易中押上大注,但由于受美国政府金融政策全面收缩的影响,结果惨赔100万美元。一夜间,资本市场上的小金童失去了头上的耀眼光环,第一波士顿也很快对芬克作出了解职的决定。

  一次偶然的机会,失业后的芬克看到了一则后来决定他人生命运的招聘广告。第二天,他就敲开了风险投资商黑石集团(Black Stone)的大门。当时的黑石集团成立不到两年,是一家注册资本仅40万美元的小型并购公司,其创始人彼得森和施瓦茨曼也急需在华尔街搜罗到一些顶尖金融人才,而芬克的不请自至自然让他们喜出望外。

  来到黑石集团的第二年,芬克凭借着自己在债券行业浸淫多年的独到眼光向公司提出了成立金融管理公司的建议,并在得到同意后迅速策划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营销方案,芬克也被任命为新公司的董事长。五年之后,金融管理公司正式从黑石集团分离,芬克带着八位合伙人开始单干,后来芬克将公司命名为黑石(Black Rock)。关于黑石公司从黑石集团最终脱离的原因,华尔街流传着这样一种版本,即芬克和黑石公司其他合伙人不喜欢黑石集团对他们的业务说三道四,黑石公司一再强调它的董事会完全独立运作。

  不过,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事实证明了芬克当时抉择的正确性。自独立运营至今,黑石公司已经连续18年保持惊人的增长。黑石从最初的八位创始人发展到一家拥有1500多名员工、管理资产1万亿美元的超级资产管理公司。而在35岁时,芬克就被《华尔街日报》选为“商界明日之星。”

  个人魅力空前绝后

  黑石的员工都尊称施瓦茨曼为“精神教父”,而能够得到这样一个集体封号,施瓦茨曼当然知道其中的别样滋味。在黑石成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施瓦茨曼与其他曾经的合伙人并不总是那么容易找到默契,有人调侃说曾经因为与施瓦茨曼产生口角而与“黑石”分道扬镳的合伙人可以组成一支华尔街的“明星棒球队”,其中也囊括了许多业界“显赫’人物的名字。有一个曾经目睹其中一次”分手“场景的人回忆:”当时双方吼声连连、咒骂不断,那真是我平生在华尔街所见最厉害的一次争吵。“然而,正如”黑石“从上世纪80年代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少风雨一样,施瓦茨曼也从昔日的幼稚与莽撞中一步步逐渐成长为了一名成熟的企业家。

  因此,当美国《财富》杂志记者单刀直入向施瓦茨曼问起那些与前合伙人发生口角的历史时,施瓦茨曼也毫不隐晦地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好多年了。但从那时候起,我真的已经变成熟了很多。“的确,今天的施瓦茨曼总是以谦谦君子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每当遇到可能与合伙人发生争执的事情,施瓦茨曼一定会以笑脸相陪,甚至他还会将那些工作中发生过不愉快的合作者请到自己在曼哈顿区公园大街上的豪宅或者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海滨别墅度周末,让金发美貌的第二任妻子为同事们亲自下厨做菜。“黑石需要一种团队共享精神”,施瓦茨曼这样解释自己的变化。

  除了从不缺席周一的例会外,施瓦茨曼还是每一个会议发言者的忠实听众。一个为与会者十分熟悉的场景是,每当会议分组表决时,施瓦茨曼就会静静坐在一旁,如果要插话或者不赞成某一看法,此时的施瓦茨曼从不提高嗓门,而是以其泰然甚至迷人的谈吐让人折服。“要是我生气,那显而易见,”施瓦茨曼说,“我不必说太多。”

  其实,施瓦茨曼的领袖才能和人格魅力并不仅仅表现在公司内部,其在业界的良好口碑也是众人皆晓,由此施瓦茨曼也为自己赢得了“非主流世界大师”的雅号。在黑石集团的早期,整个投行和基金持有人都推崇敌意并购策略,但就是从这时起,施瓦茨曼为黑石定下了一条基本准则:不做敌意收购。史蒂夫·施瓦茨曼认为:“敌意收购往往是一个把收购成本无限制提高的过程,入侵者要应对可能出现的毒丸计划、金色降落伞或者白衣骑士,而被侵略者为求自保,往往启动杠杆收购,这直接导致了企业债务猛增。我们认为,和每一单收购生意中的关联公司保持友善的关系相当重要,甚至我们可以放弃某些已经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正是在过去22年中一贯秉持非敌意收购这一标志性策略,黑石成为了一个连对手都愿意与之打交道的公司。收购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可以说是施瓦茨曼收购策略的一次完美演绎。飞思卡尔是曾经隶属摩托罗拉的芯片生产商,此前,摩托罗拉在分拆其芯片业务过程中将一部分股权出售给了KKR。同行是冤家。面对着黑石抛出的收购邀约,KKR在当初总是处处下绊使拐。为了既不影响收购进程又不违背自己的行为准则,施瓦茨曼无数次地敲开KKR总裁亨利·克雷维斯办公室的大门,而就在这两位国际级私募基金大佬友善与宽松的交谈中,黑石集团最终以176亿美元的适中价格将飞思卡尔揽入怀中。

  无论是在华尔街还是在黑石公司内部,劳伦斯·芬克的睿智和勤勉亦被传为美谈。华尔街的同行认为他拥有最敏锐的头脑。美林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尼尔如此描述他:“他的眼睛中闪现着灵光,思维敏捷,富有天赋。虽然这种天赋不同于钢琴家马友友,但他能洞悉任何资本市场上的奇异现象。”不过,每每听到这些好听的话,芬克总是噗嗤一笑,因为他不相信自己长着与别人不一样的脑袋,而对于自己的踏实和勤奋,芬克则毫不谦虚地笑纳。

  除了每天早晨6点准时来到办公室提前开始工作外,从不缺席周一的例会也是芬克为自己确定的雷打不动的规矩,即便是在遥远的法国公寓中度假,抑或在伦敦、东京出差公干,他都会通过视频镜头参加会议。会议通常从上午8 点半开始,一直持续到将近下午下班,整个会议都是由芬克亲自主持。通常,黑石公司的合伙人会围坐在大圆桌周围,后面坐的是会议迟到者以及级别稍低的投资经理。芬克为会议制定的规则是,与会者讲话都必须单刀直入,切中问题的要害,决不能兜圈子。而每到例会的那天,芬克就会让秘书提前为自己订好外卖午餐。

  在黑石,员工们被鼓励穿着商业休闲装,但芬克仍然每天习惯系着领带工作,他说这样能够随时以严整的形象出现在客户面前。如今在芬克的客户名单里,你可以轻松地找到例如微软公司、波音公司、福特汽车或者加州公众退休福利系统这样的名字。《华尔街日报》记者苏珊普莲据此写道:“通过和这些客户的紧密联系,劳伦斯·芬克成为华尔街的幕后推手之一,也无意中构成了华尔街‘权力午餐’风景线的一角。”

  样板行为和领袖魅力使芬克成为了金融精英追求的对象。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彼得·费希尔离职后自动投到黑石公司门下并出任黑石在亚洲市场的负责人,所有黑石公司初创期的合伙人至今无一人要求撤资脱离,黑石公司的人员流动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其实,芬克的摄人魅力远不只表现在员工面前的言谈举止,而让他最感到自豪的是自己在华尔街非常顺畅与和谐的人脉关系。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格拉索遭遇弹劾后,芬克被华尔街所有的金融公司推举为替交易所挑选继任者的负责人,并最终不负众望,将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约翰· 里德扶上马背。当全球顶级猎头公司——史宾沙管理顾问公司总裁托马斯·内夫为摩根士丹利四处寻找新的CEO并亲自致电芬克让他考虑出任时,芬克不仅委婉谢绝,而且还为前大摩首席执行官麦晋桁能够返回原职频繁地穿针引线,并最终促成了麦氏的光复。

  扩张手法不一而足

  乔纳森·格雷是黑石集团房地产业务的高级执行董事——施瓦茨曼最为欣赏的一名爱将,这位今年只有38岁就已经被华尔街描述为最聪明的房地产行业投资者,今天仍清楚地记得一天下班前被叫到CEO办公室秘密口授作战命令的情形:施瓦茨曼端坐在棕色的大抬椅上,手上夹着的雪茄冒出轻烟,神情严肃地对格雷说自己决定竞购美国最大商业物业集团——权益写字楼投资信托公司(EOP),要求格雷在三天之内拿出竞购书。行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2007年2月9日,EOP顺利地装进了黑石的口袋。

  一个星期后,施瓦茨曼用自己六十岁生日的豪华大宴来庆祝黑石的胜利——收购金额达390亿美元的全球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杠杆收购交易。

  所有当天参加生日庆典的金融界名流们一致读懂了施瓦茨曼的心机——这位华尔街最具野心的CEO不会满足过去10年内私人股本偏安资本市场一角的沉闷生态,并将刮起一阵又一阵的杠杆投资与收购风暴。

  22年来,施瓦茨曼已经将黑石打造成了私募基金、房地产和企业债务管理等综合性金融品牌。

  资料表明,单单在房地产业务和私募基金业务两个部门,黑石集团过去5年的每年投资收益率都保持在30%以上,如此丰厚的投资收益自然刺激了很多新的投资人急于入伙。单单在2006 年,黑石集团就新募集了156 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收购基金。目前黑石集团正在募集一笔规模为200亿美元的收购基金、一只规模为100亿美元的房地产基金,商业银行也乐于提供4倍资产的贷款,黑石集团手中可运用的资金高达1250亿美元。

  已经上膛的子弹随时准备击中目标。就在日前,黑石宣布计划以155亿美元收购著名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的母公司杜莎集团。该收购将与黑石集团本身拥有的默林集团及加达云霄乐园进行合并,若能顺利完成,黑石将成为全球仅次于迪斯尼的第二大旅游景点营运商。无独有偶,黑石在

  近期盯上了克莱斯勒公司,并正与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就收购或结成某种形式的联盟进行积极的磋商。施瓦茨曼将这些即将上桌的盘中大餐称为“太空体验”,其语中之意表明黑石应当登上一个更高的高度。

  好事古难全。施瓦茨曼最不满自己的恐怕还是黑石集团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无所作为。虽然黑石两年前就在印度孟买设立了其在亚洲的第一个办事处,也于去年在香港设立了负责对冲基金运作的机构,但至今却没有任何起色。因此,在施瓦茨曼的直接操盘下,黑石集团最近出高价聘请了前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出任黑石高级执行董事兼大中华区主席职务。“重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内地经济的持续增长意义重大,黑石希望能积极地参与这一进程。”施瓦茨曼说这话时,其眼中流溢出的淡蓝色目光已经飘向了大洋西岸的那块神奇土地。

  通过并购实现与出色的股票基金管理公司合作以扩大黑石公司的规模,是刚刚过去的一年中芬克重点思考的问题。闻到腥味的摩根士丹利CEO麦晋桁提前向芬克抛出了绣球。当时摩根士丹利提出了两套方案:收购或者将基金部与黑石公司合并;成立的新公司由摩根士丹利控制。而且论麦晋桁与芬克之间不错的私交关系,摩根士丹利相信这桩买卖定成无疑。不过,几乎在麦晋桁向芬克开出并购要约的同时,美林的CEO斯坦尼·奥尼尔也主动提出了与芬克合并业务的要求。如果从黑石公司未来股票投资业务和国际业务的发展来看,美林证券在和摩根士丹利的竞争中并不具有压倒性优势。但芬克的最终决定就是出人意外,选择了与奥尼尔的合作和拒绝了麦晋桁的要求。

  可能到现在麦晋桁并不明白自己在与奥尼尔的竞争中失利的真正原因。与摩根士丹利提出的并购方案不同,美林向黑石提出的并购条件是,以占新黑石60%资产的美林资产管理部,换取新黑石49.8%的股份并且签订3年后降低股权的条款。这就意味着美林只是新黑石的参股股东之一,并没有摩根士丹利一再强调要掌握新公司控股权的霸气,而这恰恰是芬克最为反感的地方。“与美林合并的黑石并不是美林的子公司”,这个后来芬克向媒体不断强调的观点无疑是要外界知道:黑石是黑石自己的公司,是芬克和合伙人的公司,不由其他利益集团控制。

  作出决定的芬克在2006年9月快速实现了与美林的合作。黑石在这场交易中实施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一石三鸟”计划:一方面削减了PNC公司对黑石公司的控制权,使其股份由原来的70%下降到35%(1995年PNC以62%股权入股黑石公司),而且一旦董事会判决PNC对新黑石不利,它就必须全部出卖所持有的黑石股份;同时,美林证券虽向新公司投入了60%的资产,但却只得到了49.8%的股份。此外,新公司将在黑石的名下运行,芬克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伦斯·芬克终于摆脱了强权股东的威肋,他的投资理念也将在新黑石得到最完美的展现。合并后的黑石公司也从美国第三大债券管理公司跃升为全球最大的公开上市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接近1万亿美元。

   之所以芬克急切与美林这样的华尔街金融巨头牵手合作,完全出于他对黑石在金融市场中竞争状况分析的直接结果。黑石的两位老对手——西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分别与花旗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展开资产管理业务的深度合作,但黑石却被《商业周刊》嘲弄为“沉默的巨人”,这让芬克听上去十分地不快。更要紧的是,黑石在投资组合上一向偏重于固定收益产品,甚至过度偏向债券。相对于固定收益产品3210亿美元的规模,黑石只有440亿股票投资规模。利率和债券价格往往反方向波动,中长期债券对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过去两年中,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7次加息,国际市场上

能源和贵金属价格飞涨,原材料短缺现象也将长期持续下去。这种局面极有可能引致美国国内的中长期利率上涨,而与此紧密相关的中长期国债的价格优势就会被无情挤掉。对于十分注重风险的芬克而言,如此潜藏的危机不能不是一块心病。而寻求与股票基金管理公司的合作,就可以在快速提升黑石股票投资比例的过程中达到分散债券投资风险的直接目的。

  进一步分析可知,与黑石公司在美国国内的债券市场颐指气使完全不同,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程度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特别是黑石公司原本擅长的债券投资市场在远东尤其是中国的发展缓慢,成熟的资本市场又很难找到极大的利润空间。所以芬克一直都在考虑,借助并购国际知名企业,以得到更大的国际市场平台以及国际营销网络。而一个外界可能并不注意的细节是,与美林合并后的新黑石在美国本土提供服务时以黑石的名称出现,但在海外市场则使用美林品牌。对此芬克的解释是,“我期待扩展我们在股票领域的版图,完美应该变得更加国际化。就像玩跳背游戏一样,我们现在确实花了很大的代价,但是过了六七年之后,我们的收益就将成倍猛涨。”目前,新黑石4500名员工中,1/3以上调整到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工作,分别设立于美国、英国、日本和

澳大利亚的投资中心,为来自5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新的阵容凸现了芬克进入国际金融零售市场的勃勃野心。(文章代码:110070610)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