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高盛又走出一个白宫宠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30日 16:12 北京晚报

  人物背景

  佐利克

  接受美国总统布什的提名,罗伯特·佐利克成为新一任世界银行行长,接替因“女友门”事件被迫辞职的保罗·沃尔福威茨。佐利克将于明天走马上任,出任世界银行第11任行长。

  一个公司在政坛上群星闪耀

  佐利克拥有丰富的国际事务经验。他来自高盛这一声名显赫的华尔街投资银行,他身上所表现出的种种特质,也正是高盛的与众不同之处。凭借这些优势,这个公司打破了一个记录:从来没有一个公司在华盛顿政坛上如此群星闪耀。

  这些对美国政治,甚至是整个世界都富有影响力的人包括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高盛原执行董事、现任白宫办公厅主任乔舒亚·博尔顿;高盛首席经济学家、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市场事务负责人威廉·达德利;高盛前任执行合伙人、现任大宗商品期货及期权交易负责人鲁本·杰弗里;高盛前副总裁、现任主管国内问题的财政部副部长罗伯特·斯蒂尔;原高盛全球

股票业务主管、现担任美国国务卿赖斯顾问的兰德尔·福特。

  华尔街历史学家、曼哈顿学院教授查尔斯·盖斯特表示:“其他任何一家公司在这方面(把持这么多美国政府要职)都与高盛相差得很远。”此前,克林顿时期的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和林登·约翰逊时期的财政部长约翰·福勒同样来自高盛。难怪前高盛副总裁丽莎·艾德里奇曾夸耀道:“如果你来到百老汇大街85号,上到30层的高盛总部,你会发现那里有一个纪念堂,每一个高盛的前领导人都位列其中。当你从头走到尾的时候,我敢说,你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叫出他们的名字,他们在离开高盛后,都献身于公共服务领域。”法新社比喻说,高盛与官场之间有一道“凯旋门”。

  为什么是高盛

  高盛30%的雇员来自海外,一直在国际化进程中富有进取心。在公司内部的升级机制中,高盛鼓励员工变换多种职位,它的员工不仅在不同的国家工作,同时还需要处理各种不同的业务。

  “所以,当政治家们到华尔街寻找那些理解国际金融和地缘政治的能人时,高盛的领导者总是能做最好的准备,提最好的建议。”美国一家杂志执行主编克雷·莱森这样分析。

  同时,高盛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比美国的其他投资银行更鼓励团队合作,这也使高盛的员工更能适应政治的需要,因为政治本身需要不断妥协。

  在佐利克出任世界银行行长时,人们就提到了他的这一优点。英国《金融时报》在评价他时写到,佐利克表现出一种与他人结盟的才能,与政治背景不同的人建立牢固的关系。

  因为有从政的传统,高盛在美国的政治捐款中也走在前列。在2004年的总统选举中,高盛雇员一共捐出超过600万美元的政治献金,几乎是排名第二的摩根士丹利的两倍。

  一名高盛员工在谈到高盛的政治传统时说,作为美国最成功的投资银行,高盛的高官们普遍腰缠万贯,汉克·保尔森在离开高盛时,已经积聚了超过7亿美元的财富,所以“既然征服了华尔街,为什么不换个地方来征服世界呢?”一家投资银行的高管表示:“它们创造了这种从政传统,这确实有益于高盛的品牌。”

  转载自《凤凰周刊》

  人物重点

  中美关系研讨中“言必及佐利克”

  2006年1月25日,佐利克时任副国务卿,访华期间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在大熊猫产房,在众多媒体记者面前,佐利克身穿防护服,小心翼翼地从饲养员手中接过4个月大的熊猫“晶晶”,轻轻抚摸。“晶晶”则乖巧地坐在佐利克身上,不时用嘴巴磨蹭佐利克下巴。

  “真漂亮,我能把它抱回家吗?”佐利克发问。这一举动不寻常。当时,台湾“领导人”拒绝接受中央政府赠送的大熊猫。正因为如此,赖斯调侃道:“副国务卿需要鼓起勇气,挽起袖子,偶尔抱一抱大熊猫。”

  以佐利克拥抱大熊猫为引子,美国媒体创造了两个新词汇“拥抱熊猫派”和“屠龙派”。前者指美国政界主张与中国接触和合作的人士。后者则影射敌视中国、主张遏制中国的政界人士。获名“拥抱熊猫派”,佐利克似当之无愧。

  2005年9月21日,佐利克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表题为《中国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的演说,首次提出中国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一说,为当时仍为把中国定位为“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而摇摆不定的布什提出了一条新思路。

  佐利克2007年2月接受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我看到的交汇点是,中国在讨论它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应起的作用,美国和其他国家也有兴趣与中国讨论在国际体系中‘利益攸关方’应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

  “利益攸关方”概念提出后,美国政坛出现一种“佐利克现象”,即在涉及中美关系的研讨中,人们“言必及佐利克”。如果不谈“利益攸关方”,似乎就意味着落伍。

  人物履历

  佐利克说:“我在政府中担任过许多不同职位,这在所有美国官员的履历中应属少见,这些经历把我塑造成一名全才。”

  多种角色转换自如

  谈判家

  谈判场合,佐利克似乎总是端坐桌前,消瘦面庞透出冷静,眼中射出尖锐目光。他善于倾听和分析,擅长抓住细节击败谈判对手。媒体记者发现,进入谈判状态,他会准备一个笔记本,不时记下各种选择的利害得失。熟悉国际政治经济背景,加之精于算计,让佐利克获得了谈判“计算机”之称。佐利克也被称为“夏尔巴人”,即引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向导。

  实干家

  佐利克服务于罗纳德·里根、老布什和小布什三位美国总统,为美国解决了大量棘手难题。他曾获得美国财政部最高荣誉“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奖”,美国国务院最高荣誉“杰出服务奖”,还有那枚德国政府授予的“骑士十字勋章”。

  “布什家”

  佐利克辅佐了布什家族两代总统。美国智库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汤姆·巴里因此把佐利克称作“布什家里人”。

  银行家

  佐利克从政界退出时,便投身商界,由此而获得“银行家”的资历,曾担任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常务董事,华尔街是佐利克积蓄从政实力的地方,在商界游走可增添人脉和阅历,巩固与私营企业的关系。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国家经济顾问吉恩·斯伯林说:“佐利克清楚如何应付世界上最复杂和最具争议的经济问题。”

  领导者

  赖斯曾经对佐利克的领导能力给予高度评价,“他是一名严厉的上司,每一个曾经受到他质问的人都会这么说。他常说在执行过程中,只能不讲情面”。

  新挑战

  佐利克不是向右走的极端鹰派人士,也不是一味向左转的彻底鸽派拥趸,佐利克走了一条中间路线,而这条路的终点则是美国的“国家利益”。被任命世行行长后,佐利克说,他将继续把减少全球贫困确立为世行的核心目标,并在世行内重建信心。 耿学鹏(新华社专稿)

  人物点评

  佐利克将积极打造“中国样板”

  对中国人来说,佐利克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提出的“利益攸关方”的理念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他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熊猫嬉戏的场景,也给人们留下了平和、亲切的印象。

  曾几何时,在视中美关系为“复杂的关系”的布什政府内部,佐利克是为数不多的视参与和重视对华关系为己任的高官之一,无论是入世谈判,还是“利益攸关方”理念的提出,佐利克都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即便是在高盛任职期间,佐利克重点负责的也是亚洲尤其是对华业务。

  而今,佐利克接任世界银行行长,他对中国的了解也将有助于世行在亚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在意识到中国这样的国家已经有了巨额外汇储备和充分的全球融资渠道的情况下,佐利克在最近表态中已经暗示,世行将会重新考虑对中国等国的放贷事务,这意味着世行可以更多地转向对这些国家提供技术援助。

  不仅如此,加强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权力和地位,将会是佐利克入主世行后所要推动的重要工作。在这方面,IMF(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已经走在前面,中国、韩国、墨西哥和土耳其的投票权重已经增加。而前任行长沃尔福威茨也曾表示,世行必须追随IMF,改革自身的所有权结构,给非美欧国家更大的发言权。

  有了推进中美关系的成功经验,佐利克在执掌世行之后,也很可能将他所提倡的“利益攸关方”理念推而广之,以使世行在更多亚非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扮演更受欢迎的角色。而世行与中国的良好合作模式,也将会作为现成的“样板”被介绍给更多发展中国家。

  张国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国际问题专家)

  链接

  能跑马拉松的政客

  佐利克的整个职业生涯,展示了他作为一名长跑选手的适应能力,他个人马拉松最好成绩是2小时32分钟。在谈判桌上,他的坚韧得到了回报。

  佐利克的父亲是一名参加过

二战和朝鲜战争的老兵,在儿子身边摆放了许多战争纪念品。这使佐利克对军事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以优等生的身份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

  他缺乏一个政治家与生俱来的魅力。他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闲聊对象,总是显得傲慢而冷淡。一名官员表示,佐利克担任贸易代表时,喜欢咄咄逼人,他还是个挑剔的着装者,穿着绣字的衬衫,胡子总是精心修剪过。他具有一种任何人都不具备的独特谈判风格。他会说“这是我的底线。如果你决定接受,请你告诉我,最好在15分钟以内。”

  他通常每天工作13个小时,不过也会努力留出一些时间看书、跑步、赏鸟。一位美国贸易官员说:“有人认为他思想深邃、品行高雅。还有人认为他态度强硬、过于苛求。他最突出的特点是,总是大喊大叫,爱发脾气。”郭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11,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