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海油掌门人傅成玉解密逼出来的国际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 03:32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海油“掌门人”傅成玉解密“逼出来的国际化”“我们处在中国最好的发展阶段,就是有这么一个市场,有我们这种发展模式。”

  张馨月 卢瑶

  一开始就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海油并不是照搬照抄。“千万别忘了咱们过去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说‘大而全’。”傅成玉喜欢换个思路看问题,“我们的公司拆开都打不过外面的公司,但合起来谁也打不过我们。”

  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国海油”)总经理傅成玉看来,“大而全,小而全”这些国有企业屡遭诟病的弊端,如果换个角度来创新利用,恰恰能够形成国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优势。

  截至4月30日,中国海油下属的中海油有限公司、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化学公司四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3574亿元人民币。油公司的净资产回报率在30%以上。花在中国海油每一个人身上的1元钱,平均可以产生11.9元的利润。

  在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版图上,都可以看到标记出中海油收购的油气资产或权益。

  傅成玉,这个有着东西方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深谙国际资本市场游戏规则、被称为“最西化公司”国企老总,正带领中海油走在中国式的国际化之路上。

  国际化基因

  在中国海油由西方设计师设计的现代化的办公大楼里,大厅、电梯……随处可见的电子屏幕上,不停闪烁着这些数字:国际原油期货指数、中海油、中海油服、海油工程、中海化学H股、A股股价……这似乎在提醒每一个中国海油人,时刻处在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之中。

  与大多数脱胎于行政体制的国企不同,中国海油自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打下了“国际化”的烙印。

  “石油行业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行业,直接面对的就是与国际巨型石油公司的较量和竞争。”傅成玉说。

  一开始,中国海油的国际化就是被逼出来的。在傅成玉看来,中国海油的发展得益于当时的两条政策:一条是海上对外合作专营权,一条是不花财政的钱。

  1982年2月15日,中国海油宣告成立。

  中国海油成立时,国家决定给注册资本金60亿元,但是实际上除了5000万元人头费、开办费,并没有放进一分钱现金。另一部分是以当时石油部上世纪60年代两个矿区的资产,折成28亿元划转给中国海油。剩下的还有32亿元,则是以利润扣留来补齐。

  恰恰是“不给钱”这一条成了最好的政策。

  “花财政的钱,企业的行为、企业领导人的行为是一个样,花自己的钱又是一个样。”傅成玉进行了一个对比,“有些国有企业,为什么越做越大,其实是一个导向性的原因。因为今年给的预算不花光、不花超,明年肯定说你花不了这么多,少给你点。不花财政的钱了,从银行借款要还本付息,这就不一样了。”

  如果说这一点把刚刚呱呱坠地的中国海油一下子推进了市场,那海上对外合作专营权则让这个“新生儿”一开始就有了国际化的视野。

  “我们和国际技术的巨人坐在一起,整天学人家,第一就是把技术拿过来,第二就是把管理拿过来,通过技术和管理来发展我们自己。”傅成玉说。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苗条而轻盈的身姿”,这一点就是受到外国同行专业化公司的启发。“过去的国有企业办社会。那时我们一看外国人是这样的,我们这一块就不发展了。”

  1982年,中国海油产9万吨油,2006年底,中国海油一年的产量是4033万吨。

  中国海油一开始就走上了按照国际价格定价、以美元结算的道路——国际标准、国际惯例、国际规则日渐融入中国海油的血脉。

  25年来,中国海油一步步从一个纯上游公司,走到了上下游一体化,从国内走向了国际,从浅海走向深海。

  目前,中国海油在海外10个国家拥有27个项目,可勘探面积超过40万平方公里,海外总投资累计达到48亿美元,海外权益可采储量17.3亿桶油当量。

  “不是国有企业搞不好,而是给它什么样的机制。企业所有的决策,必须立足于市场,必须有好的回报。我们所有的投资还没有亏损过,就是在投资的时候完全依据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和风险管理政策。”傅成玉说。

  分拆上市倒逼改革

  在和韦尔奇的一次对话中,傅成玉曾这样说:“虽然你来中国很多次了,但你可能不完全理解中国企业领导人面临的困难,他们不仅仅面临着来自于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他们也面临着公司内部的挑战、一些文化上的问题,以及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我并不认为你的办法能够治疗这些企业的‘痼疾’。”

  中国海油的发展思路既不同于其他国有企业,也不同于其他国际企业。

  虽然中国海油得益于改革开放,但毕竟是从上世纪60年代两个老国企的摊子上发展起来的。当年划转过来的两个矿区一个在广东湛江,一个在天津塘沽,都是大而全、小而全,办社会一应俱全。

  “这两个矿区加起来七八万人,小孩、老人都算上,怎么把它也打造成有

竞争力的企业。”这是摆在傅成玉面前的一道难题。

  中国海油的重组路线是以资本市场为起跑线的。

  1998年开始,中海油重组、分拆上市。1999年,首度冲击海外资本市场折戟沉沙。16个月后卷土重来,2001年2月,中海油在纽约和香港挂牌,如愿登陆国际资本市场。

  在路径上分为三大步:首先,组建了一个组织规模小、资产质量高、竞争优势明显的油公司上市;其后,整合十家专业公司为两家公司,适时上市;之后,对集团存续部分完成重组。每一步,都为下一步创造了发展机遇、发展空间。三大业务之间,协调发展,良性互动,不断放大和提升集团综合价值,而中下游的新兴产业又为集团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不断注入新的源泉。

  “当我们把石油公司拿出来上市的时候,国内有一个普遍的看法,就是要把好的让它发展得更好,坏的就让它死掉。但是中国海油不同在哪儿呢?就是不仅先把好的保住,还得把不好的带好。”傅成玉这样总结。

  思路不一样,设计就不一样了。油公司上市时用了80%最优质的资产,只用了3%的人。

  傅成玉终于下定了决心。

  这样拆分也给中国海油带来了其他的好处,比如在拆分重组前,都是一家的时候不讲市场价,上了资本市场,价格、服务也提起来了。

  而且上市公司的国际形象也会特别好。“当时有一个海外的报纸报道说,这是长得最漂亮的、身材最苗条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在国际上也找不到,所以卖价也高,咱们是两头讨好。”傅成玉深知其中的利害。

  某种程度上,中国海油正是通过这种办法来倒逼剩下的97%改革。

  解决最难啃的“硬骨头”

  “把第一步走完了,后边的公司97%的人反倒没有人下岗、没有人待业了,有发展机遇了,内部的改革也有动力了。”傅成玉说。

  第二步,把十家公司又重组成两家公司,两家专业技术服务公司海油工程、中海油服分别在A股和H股上市。

  “能带走的基本都带走了,实在带不走的就留下了。”这最后剩下的一部分形成了中国海油今天的基地集团,拥有60%的人和8%的资产,大部分是过去形成的办社会的部分,也是中国海油改革最难的一块。

  当时,中国海油在湛江、广州、上海、北京、塘沽形成了五个基地,每个基地都发展不同的东西,但是主要还是吃“石油饭”。

  中国海油对五大基地再次进行了重组:首先是资产重组,把经营性的资产单拿出来,合并同类项。

  “一分开,发现这一块还可以经营,不是说活不下去了。”傅成玉认为最根本的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能把人当作包袱,“剩下这2万多人是什么心情呀?当人自己认为是包袱的时候,任何人都推不动他。”

  “我们当时提出,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价值,公司给你搭平台,然后你们考虑怎么发展。”中国海油上上下下,包括每一个职工讨论了10个月,拿出了改革方案。最后这2万多人没有一个下岗、待业、买断。

  “这是谁来做的呢?是他们自己做的。我们唯一做的就是让这些人看到希望。”傅成玉说,“要把这些人视为公司的主人,因为好的资产也是大家共同创造的,不能让这些人来承担改革的成本。”

  2006年化学公司在全球化肥行业不景气、投资银行不看好、发行时间处在招商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IPO之间的情况下,成功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净额30.2亿港元。到2006年底上市仅三个月,股价上涨了66%。整个上市过程中,对上市公司的故事定位、估值、定价、市场策略、

股票分配等方面完全由中国海油主导掌控,这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

  目前,不但已上市的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化学公司销售额及利润增长能力不断提高外,最难啃的“硬骨头” 基地集团经过改革重组后,形成11个专业公司,2006年销售收入增长49%,达到111.3亿元,利润增长26%,达到11.6亿元。补贴地区公司亏损后,基地集团2006年总体盈利达到6.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