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刘海峰的洛阳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 16:20 《商界名家》

  本刊记者 李玉申 发自郑州、洛阳

  2006年4月4日晚,一辆黑色奥迪车在夜幕掩映下急匆匆地驶入郑州市区,车上,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面色凝重。

  此人正是在媒体视野中消失了两年之久的刘海峰,这次,他是从西安经过洛阳,一路
驾车到郑州看望父母的。2002年4月,他以“救世主”的身份入主洛阳春都,让即将停牌的“ST春都”起死回生,却在2004年3月突然被洛阳警方逮捕,到2005年6月又被“戏剧性地”无罪释放……

  《商界名家》特派记者专赴郑州、洛阳和西安采访,接触了当年与刘海峰事件有密切关系的10余人,关于刘海峰失意洛阳的真正原因,尽管各方仍众说纷纭,但事实真相已开始清晰起来——刘海峰在洛阳“水土不服”和“不懂妥协”最终导致了他在洛阳的悲局:不仅赔光了数千万的资产,还险些搭上名誉和性命。

  “海春之恋”

  在这场曾经轰动古城的“恋爱”之前,洛阳人知道“海拓普”的并不多,知道“刘海峰”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一切,还得从洛阳春都的衰落开始。

  1968年,洛阳地区食品公司与洛阳市冷冻厂合并,成立洛阳食品购销站,1979年2月更名为洛阳肉联厂。1986年,时任洛阳肉联厂厂长的高凤来果断引进日本火腿肠灌装机,并在1987年8月生产出中国第一根火腿肠,随后洛阳肉联厂开始迅速扩张:1992年,洛阳春都食品集团组建;1993年8月成立洛阳春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中外合资成立洛阳春都实业有限公司;1996年,成立国有独资的洛阳春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最辉煌的时候,“春都”火腿肠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达70%以上,企业资产达29亿元。但春都盲目的扩张和多元化很快使企业陷入困境,加上双汇等竞争对手的迅速崛起,曾让洛阳人备感自豪的春都集团一路下滑。几年下来,春都集团由盈利大户、明星企业变为了亏损高达6.7亿元、欠下13亿元巨额债务的烂摊子。由于对外的名头还在,加之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精心包装,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洛阳春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还是得以在深交所上市,并募集资金4.24亿元。

  上市后的第三个月,春都集团就迫不及待地从上市公司抽走募集资金的1.9亿元用于偿还债务,此后又陆续“有偿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合计高达3.3亿元,占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总数的80%,成了大股东掏空的“典范”。

  到2002年,上市公司已戴帽ST,随时有倒悬之危:该公司2001年净利润巨亏2.27亿元,每股亏损1.4元。而此前的2000年,ST春都也报巨亏,估计2002年年报亦无新意。工厂内,生产线几乎全面告停,业内人士纷纷摇头,“连亏三年,退市几无悬念”。

  洛阳市政府决定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拯救ST春都。但在对这些“伙伴”了解之后,洛阳市政府面对的是一个令人尴尬和沮丧的结果:ST春都的“壳”资源好像才是资本冲动的荷尔蒙,这与洛阳方面意欲恢复ST春都食品加工主业思路显然相悖。

  此时,40岁的刘海峰出现了。当时,刘的身份是西安海拓普董事局主席,由他掌管的海拓普集团是西安知名的高科技企业,资产达数亿元。

  “他是唯一一个主张恢复ST春都主业的投资者。”一位知情人士认为这是刘海峰当年从26名竞争者中胜出的原因,“他当时提出的‘内涵式重组’让洛阳眼前一亮。”为了一探虚实,洛阳市政府派出了专班去西安对刘海峰的实力进行考察,由副市长吴中阳带队。

  兰州大学毕业—从事核物理研究—下海经商,在洛阳市政府看来,刘海峰15年来积累的全部属于“阳光财富”,而当时的海拓普公司业务涉及消防器材、医疗器材等多个领域,更是一派繁荣景象。

  “我们还了解了海拓普的其他股东,主要是西安高科集团和香港某集团,二者都有政府背景。我们没有理由不放心。”一位当时参与考察的知情者告诉《商界名家》。

  考察让洛阳方面的疑云随风逝去。不过,刘海峰图谋春都却遭到了海拓普其他股东的阻击。“我们的经营思想是‘小步走、稳步走,快步走’,但是刘海峰的步子迈得太大了。”海拓普控股方的一位高管曾对刘海峰表示过这样的疑虑:春都是个烂摊子,搞不好就会陷进去!

  合作股东的反对声中,刘海峰依然力挺ST春都,他甚至做出这样的决定:愿意将自己的股份抵押以抵御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

  现在看来,如果要在这场“恋爱”加上注脚,也是一场双方你情我愿的“自由恋爱”了。

  “穿身休闲服、挎个大包、‘脸面胡’好像老刮不净、不咋爱说话”。2002年4月的一天,刘海峰以此形象出现在河南洛阳街头。如果不是身边的那辆奔驰和他的满腹宏论,人们很难将他与“西安十大杰出年轻企业家”这份荣耀联系在一起。

  于是,2002年5月,海拓普作为重组方正式入主ST春都,但名义还是“托管”,为期一年。洛阳方面承诺,托管的未来是海拓普取得ST春都的第一大股东地位。海拓普则通过在河南设立郑州华美科技有限公司行使ST春都的第一大股东权利。海拓普的一位高管称,尽管当年还是“托管”,但是以刘海峰为权利代言人的海拓普早已把ST春都当“亲儿子”看待了。

  在探询刘海峰以何种方式入主春都的过程中,《商界名家》记者还了解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按照正常情况,由西安海拓普直接成为ST春都的第一大股东似乎没有异议。但据知情人透露,在洛阳市政府看来,由一家西安公司来控股河南的知名企业似乎“很没面子”,于是要求由西安海拓普公司在郑州设立全资公司——郑州华美科技公司,再由华美科技控股春都。

  采访中,人人都可以感受到刘海峰对“二次创业”的激情。据了解,那时刘海峰在春都没有专车,每天睡眠很少,包括他带过来的干部,在洛阳期间从没去过公园。“有段时间单位没有食堂,我们就在附近的一家小餐馆吃饭,刘海峰自己也是吃3块钱的盒饭。遇到有媒体来采访,一律吃4块钱的盒饭,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也不例外。”一位跟随刘海峰在春都长达2年的原春都中层干部向《商界名家》记者回忆,刚刚进入春都的时候,刘海峰甚至自己掏钱为厂里添加设备,最困难的时候,还从亲戚家人那里借来几十万给员工发工资。据了解,从2002年4月到2003年2月,海拓普为此投入了3000多万元资金用于ST春都生产经营,远远超过了当初协议约定的2000万元生产启动资金,并从双汇等食品企业聘请了一批高级管理人才,启动了ST春都的主业生产。

  在春都普通员工眼里,刘海峰是一个拥有许多劳模特征的人物:不吸烟、不酗酒、不赌博、不近女色,聪明、朴实、精于企业管理,生活近似苦行僧。“他吃饭都在职工食堂,盛多少吃多少,谁要是吃不完,他就拍桌子,对其司机也如此。”一位知情者曾这样说。

  2002年5月,春都3个系列、10多个新品种的新一代火腿肠上市。随后,高温低温制品100个新品种又陆续推出,上市成功率达到100%,春都火腿2002年底实现了月产销量逾1000吨。2003年2月,通过有关方面的牵线搭桥,在业内声名显赫的资本枭雄河南省建设投资公司(下称“河南建投”)亦加盟ST春都。当年2月14日,在这个浪漫气息四溢的日子里,华美科技、河南建投分别与ST春都原控股股东洛阳春都集团公司(下称“春都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各受让其37.5%和20.8%的股份,分别坐上ST春都第一、二把交椅。

  “两重组方共向ST春都注入资金15700万元(其中海拓普9000万元,河南建设6700万元),海拓普提供担保7248万元,河南建投提供担保3030万元。”海拓普的代理人——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提供的一份资料称。

  彼时,“消除退市风险,实现保壳摘星”成为ST春都各方股东的当务之急。

  2003年6月,ST春都扭亏为盈。2003年,ST春都实现净利润2490万元,每股净资产1.12元。2004年1月15日,春都成功“复活”——恢复上市交易,并在二级市场涨势惊人,成为ST一族的龙头股……一时间,“海春之恋”成为春都和洛阳市政府经常挂在嘴边的时髦说法。

  妥协之争

  表面的美好往往是危机爆发的时刻。刘海峰对此一定深有感触。

  就在人们为ST春都的未来暗自祝福之际,一条消息突然传出:刘海峰出事了!2004年3月13日,刘海峰突然在春都神秘失踪,就连公司高层都不知其去向。

  “刘海峰携款潜逃了!”“被政府抓起来了!”“是被害了!”……各种说法迅速在此后的几天内蔓延。直到当年3月18日,洛阳警方揭开谜底:刘海峰因涉嫌挪用资金罪已被拘捕。

  受这些消息影响,ST春都在股市暴跌,从刘海峰失踪的短短两周内,股票由每股8.66元跌至5.66元,近2亿市值人间蒸发。

  究竟是什么让刘海峰一夜之间经历由“功臣”到“罪人”的冰火两重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刘海峰注定让洛阳市政府始乱终弃。”一位知情人认为,刘海峰与当地政府之间的隔阂由来已久,加之又“不懂关系处理”,才最终导致被扫地出门。

  首先是当年海拓普入主ST春都之前,洛阳市政府曾明确做出很多承诺,但都迟迟没有兑现。比如开始洛阳市政府告诉刘海峰,重组前春都的员工有1700余人,当地政府表示愿意承担其中1000人的安置问题,但真正入主后,海拓普发现实际员工高达3000余人。洛阳市政府非但没有为其“解忧”,还平添了“新愁”。类似的事情累积起来便成了积怨。

  2002年10月14日,ST春都下属的特种包装材料公司经理石应顺因涉嫌贪污被洛阳市西工区检察院拘捕。刘海峰换帅之际,责成公司审计部对石进行了审计,结果“发现仓库保管账和财务账目失真,存在严重问题”。于是,ST春都于2003年4月委托陕西海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从2000年9月至2002年10月生产经营结果专项审计。

  “直接从成品库取走而未在财务账中显示的产成品333.94304吨,产品出库单已开,货已发出。如按产品每吨平均售价6.5万元计算,合计2170.63万元,但货款去向不明”。

  2003年5月16日,海华出具的一纸审计报告震惊了ST春都高层。6月23日,刘海峰便向洛阳市检察院进行举报。

  “事实上,刘海峰此前还捅过一次‘马蜂窝’,”知情人向《商界名家》透露,“海拓普入主ST春都前,ST春都曾购买了一条薄膜包装生产线。但海拓普入主后,经考察发现该生产线价位虚高,有约1000万的差异,某些高管有贪污受贿嫌疑,于是刘海峰向有关部门进行了举报。”

  “刘海峰的这次针对ST春都前管理层的举报,连同此前其他人关于春都集团(ST春都母公司)腐败导致巨额亏损的举报,以及有人关于洛阳市某政府部门领导人牵涉这一系列腐败的举报,加在一起引起了洛阳市委主要领导的重视。”知情人对《商界名家》分析说。

  据《商界名家》了解,接到举报的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很快就作了批示,洛阳市西工区检察院也立即进驻ST春都展开调查。不过,据说检察机关的调查很快就停下来了,最后无果而终。

  “检察院入驻调查,既有可能查明ST春都被春都集团占用巨额资金亏损的内幕,又有可能曝光洛阳市个别政府部门官员在其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因此阻力可想而知。”坊间如是评论。

  “刘海峰此举揭露的只是春都腐败问题的冰山一角,但被举报人与原春都高层及当地政府要员关系盘根错节,高深莫测,结果是刘海峰的举报犹如在这个一直捂得严严实实的腐败黑洞里扔下了几枚炸弹。不仅被举报人恨得咬牙切齿,也让那些关联的腐败者胆战心惊,刘海峰成了威胁到他们生死存亡的‘魔鬼’,必欲除之而后快。”知情人提供的一份举报材料中有如此描述。

  事实上,刘海峰爱捅“马蜂窝”早在2002年12月11日已颇有“知名度”了。是日,ST春都上市的假账问题被中国证监会公开曝光,源起即是刘海峰入主ST春都后,主动将以往账面未反映的潜亏全部“亮相”。

  据报道,2002年8月,海拓普董事会曾决定退出重组,并劝告刘海峰,“已经赔掉的几千万就算了,不能再继续往火坑里扔钱了。”但刘海峰始终坚持,“不光关系到已经投入的几千万资金是否能够实现效益和保值,还关系到商誉和机会成本。”刘海峰决定似乎早就做好了孤注一掷的准备。

  “初来乍到的刘海峰屡屡戳到当地部分利益集团的痛处,却明显在这些人身上安抚不够。”一位曾采访过刘海峰案的记者向《商界名家》这样分析。

  据当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披露,亏损6.7亿、欠债13亿的春都火红之时,浪费惊人,“一个处级干部一个月报销的招待费竟达20万元,一位总经理月报销2万元手机费”、“春都中层就配专车,小汽车最多时达232辆。”

  “当年明显不合逻辑的消耗背后肯定有当地强势部门的默许和支持,这些支持没有一定的利益回报肯定是不行的。”据了解,刘海峰入主春都后,也曾努力和地方一些部门“搞好关系”。“他自己也许认为已经做得不错了,也许对方对这样的小恩小惠不领情吧。”这位知情者告诉《商界名家》,也许正是当年春都最红火的时候企业培养起了部分官员的胃口,现在刘海峰的做法显然让他们不满意。

  刘海峰本人似乎也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深感困惑。在2003年6月5日给洛阳市某副市长和一位河南建投高管的信中,刘海峰写道:“洛阳官场中有一种‘迷雾’——或称怪圈”,“有一种不知是何年沉积下来的‘官场病毒’,它们存在于公务员队伍中(特别有些重要权力部门),成事无能,败事有方,没有任何责任感,更无职业道德可言。为达到自己的私利(唯一目的),口念‘保护国资’的‘金刚经’,在重组(输血)止血过程中无事生非,制造障碍,浑水摸鱼。在投资后极尽沾油之能事(可以不择手段)。”

  他还认为,“政府高层中因担心负国资流失的责任,又没有太多工夫深入实际了解情况而被上述‘官场细菌’制造的‘迷雾’挡住了视线。不能正确有效地决策,甚至错误判断。由于这些‘败血病毒’大有生存条件和土壤,致使洛阳的‘止血’工程进展缓慢,疗效很差,这是洛阳本来就有限的投资者主要的苦恼和众多投资者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

  在崇尚“和为贵”的商圈里,频频与人“撕破脸皮”的刘海峰显然表现“另类”。采访中,有知情者甚至认为,刘海峰甚至丧失了几次“私了”的机会。他分析说,也许刘在登临ST春都权力巅峰之后以功臣自居,觉得洛阳方面也不会把他怎样。

  此时,刘海峰的事业野心开始机举扩张。据了解,按照刘海峰的计划,注册资本金1.21亿元的郑州华美科技将成为一个收购平台。刘将联合海拓普、新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创立“华美控股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收购深圳某医疗设备发展有限公司45%的股权,再投入5000—7000万元资金,使重组后的“华美控投”净资产增值到4.8亿元,控制下属企业资产总规模愈11亿元。另一方面,“维纳斯医疗集团”、“华美生物医药集团”和“新春都集团”也在刘海峰的全局战略中慢慢成型,此外,他还紧锣密鼓地并购酒店,甚至试图进军传媒领域“淘金”。

  但资金成了刘海峰最大的软肋。据知情人介绍,尽管刘海峰在海拓普是第二大股东,此外还在国内外拥有多家公司,但入主春都已经让他感到资金拮据,周转力不从心。

  “刘海峰确实没钱,玩的是空手道。”2005年6月,沉默了一年之久的洛阳官方终于表态,洛阳市证管办主任张耀民在ST春都接受了中央某媒体的采访。这位中央媒体记者告诉《商界名家》:张耀民认为,刘海峰在账目上“作了很多文章”,而刘前期投入ST春都的3000多万,属于他或者说他能控制的钱也就1000多万,另外的钱是他从西安高新区的一家企业借的高利贷。据张称,2003年9月20日,刘海峰将ST春都的一些设备卖了200余万,并将此款“划到了西安”。因为尚在困境之中,职工们对刘海峰此举强烈不满,结果发生了围堵大门的集体抗议事件。

  “这个事情让我们很警觉。”张说,“我们立即成立了工作组”,“对他投入的钱进行了审计”,结果发现了上述问题。

  “工作组”在向洛阳市主要领导汇报过程中还抛出了这样的想法:把刘海峰赶出洛阳后,可以把海拓普的股份转让给第二大股东河南建投。

  据《商界名家》记者了解,上世纪90年代,春都原领导人高凤来主政期间,曾与美国某集团合资。当时春都已经出现财务危机,为了把数千万外资引进来,不惜伪造财务和经营状况。“结果对方公司从国外专门派人调查,查出春都问题后,外方代表提出撤资。”据一位知情人介绍,此后不久,那位外方代表即因在某宾馆“行为不轨”且被洛阳警方“现场抓获”而被要求“24小时离境”。后来美方通过外交途径斡旋,春都不得不把外资偿还,由于集团已经没钱,便在省政府的牵头下,由当时的河南建投出资代为偿还。春都由此欠下河南建投数千万元。而如果赶走刘海峰,把海拓普的股权转让给河南建投,当地政府可以以股权抵偿当年的欠款,可谓一举两得。

  正是在这种“地方利益”的驱使下,洛阳方面意欲让海拓普出局,由河南建投主政。但是,刘海峰“不乐意,要价很高”,后来商定“仍让他当老大”。“但是有个期限,2004年4月15日,重组要是没有实质性进展,他必须退出。”张回忆说。按照张耀民的说法,刘海峰从上市公司“拿走”了7000多万,从河南建投借走了1250万,利用ST春都股权质押取得西安工行贷款1200万,从洛阳华美“拿走”2500万,总计约1.2亿元。而刘取得股权仅支付6660万,加上托管期间的投入,也不过9000多万元。

  “2004年2月25日,在重庆某投资公司的控制下,刘海峰借了他们4100万,时间是一天,利息是10.6万元,一天内转了11个账户,最后又回到了重国投。”张耀民回忆了当时刘海峰迫于压力搞“假还债”的情形,“手段非常复杂,专家都看不懂”。

  “牢狱”之灾

  现在看来,刘海峰当时的做法应属大股东挪用,这在中国上市公司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似乎还不是直接导致洛阳政府对刘海峰下手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彼时,刘海峰已出走美国,名义是治病,四五个月的时间大多时间在那里。后据《商界名家》记者了解,刘海峰当时在美国一边看病,一边与海外战略投资者协商,到2004年3月刘海峰被拘时,双方已达成合资意向:美方先期注资3000万美元,并谋求春都在海外上市。刘被拘后,外资方提出解除合作。

  据海拓普实际控制方,原香港金鼎集团的一位高管向《商界名家》透露:香港金鼎公司投入海拓普2100万港元已历时数年,至今仍未能将投资全部收回。其间,金鼎曾先后两次与刘海峰等人签订收回投资本金的协议,约定2003年12月31日前归还本金人民币1826万元,后仍无果。2004年3月12日,身为海拓普第一大股东的香港金鼎集团根据上面安排,将其权益划转至中国新闻发展深圳公司。两家公司高管为此飞抵洛阳了解ST春都经营情况,并拟交接手续,刘海峰如约而至。

  据了解,在当天与洛阳市政府交流中,金鼎集团透露了将收回在海拓普投资的决心,这大概让洛阳市政府觉得刘海峰已经没有退路,而且时机成熟。于是在第二天,即3月13日凌晨2时许,开完会的刘海峰一回到住处,就被洛阳警方拘捕。

  据《商界名家》记者了解,逮捕刘海峰的决定是在洛阳市政府某高层的直接点头授意下进行的,由洛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执行。“开始的几天是以涉嫌挪用资金为由监视居住,3月18日被刑事拘留,4月23日被逮捕。”一位知情者介绍说,刘海峰被拘捕后,一度关押在洛阳市看守所。

  “很吓人!”刘海峰被抓后,据当时春都一位去过看守所的高管介绍,当时关押刘海峰的看守所条件相当简陋,不到10平米的一间房子,竟然挤满了20多人,“连睡的地方都没有。”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安排做各种工作,“大都是机械的手工活,不排除刘海峰和那些人一样干过同样的工作。”

  经过6个月的侦查,2004年10月12日,洛阳公安机关将刘海峰案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该案两次被退回,要求公安部门补充侦查。2004年12月27日,刘海峰被安排住进位于洛阳卧龙小区内一栋三室一厅的房子,转为“监视居住”。他们为刘海峰“配备”了一名工人、一名保安,全天监视刘海峰的生活情况。“可以看电视,但没有报纸。可以自己买菜做饭,也能出去散步,但必须由保安陪同,电话也基本上是保安代接。”据知情人向《商界名家》记者透露,在那段时间里,刘海峰几乎中断了与外人一切接触的机会。

  洛阳方面这么做不是没有道理,他们害怕刘海峰和外人“乱说”。据了解,刘海峰监视居住在洛阳某医院治病期间,曾向以私人名义探望他病情的某记者简单说了两句近况,后来洛阳方面知道了,对刘看管更加严密。

  与此同时,与一直保持沉默的洛阳官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ST春都的第一大股东、也是刘海峰的娘家——西安海拓普公司及其相关方面却一直在为刘海峰大声喊冤,频频上书河南省政府相关要员。

  “洛阳市公安局抓捕刘海峰的罪名是涉嫌挪用洛阳华美生物公司资金,对外宣称抓刘海峰与ST春都毫无关系。但从一年多来洛阳方面的所作所为来看,抓捕刘海峰的真实原因,一切一切都是为了春都,一开始就是想通过动用专政工具强行解决经济纠纷,制造‘机会’再次‘重组’春都并实现地方利益的最大化。”2005年3月,海拓普现控股股东中国新闻发展深圳公司(下称“中新发展”)写信向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主要领导反映。

  “刘海峰案件经过长达一年的缜密侦查,以洛阳方准备好了的起诉书来看,对刘海峰定罪的证据明显不足,更没有洛阳方怀疑的将资金挪到国外,准备外逃的问题……”

  在这封措辞严厉的信中,中新发展还称,洛阳在今年春节前后对刘海峰及其家属“软硬兼施”,“迫使”刘海峰按照洛阳方面的“算账”方法,在“洛阳提供”的有关文件上签字,将海拓普在河南的所有投资和权益全部“抵债”给洛阳方面。同时,还“策划”将“效益良好”的洛阳华美生物公司(当年海拓普在洛阳投资的全资高科技公司,下称“洛阳华美”)“破产”“抵债”。

  此时,刘海峰也表达了“破财免灾”的强烈意愿:”其他的都可以失去,只想得到自由。”

  在一份题为《解决挪用资金问题的意见》的原文上,有刘海峰这样的亲笔注释:“此文件为市政府和建投代表起草的,为了家人我愿意立即签署必要的文件,请求免于刑事责任。再次对我作为春都A及华美生物董事长期间没有很好的履行好职责道歉。万分感谢”。签字时间为2005年1月28日。从中可见刘海峰以放弃股权之妥协换得自由之意愿。

  “查”了一年多的洛阳方面大概也已经感受到了外界的重重压力。2005年6月27日上午,洛阳市西工区检察院宣布了对刘海峰因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代理刘海峰一案的陕西省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律师贾永进告诉《商界名家》,“证据不足不起诉,说明检察机关认为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刘海峰构成了犯罪,是一种无罪认定。”

  采访中,《商界名家》记者还从知情者了解到:在刘海峰重获自由后不久,洛阳即查处了当时侦办刘海峰案的两名高级警官。坊间说法一度揣测,二人为刘案“替罪羊”,但亦有消息称二人落马与刘案无涉。记者曾试图与其中一人联系,对方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在洛阳市公安局,相关部门也已此事已移交检察机关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据了解,在2004年3月13日刘海峰被采取强制措施后,洛阳警方扣押了代表海拓普在ST春都行使第一大股东权利的子公司——郑州华美科技有限公司的公章、工商档案、财务账册;2004年3月30日,刘海峰以华美科技名义写下了一份《承债承诺书》,承认海拓普及其关联公司侵占了ST春都的4100万元资金,且“至今没有归还”。并保证该笔资金最终由华美科技归还;2004年4月8日,ST春都与洛阳市建设投资公司(下称洛阳建投)签订了《债权转让协议书》,约定4100万债权由洛阳建投享有。4月9日,洛阳建投据此向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华美科技并冻结了其持有的ST春都股权;

  2005年4月17日,已为华美科技代偿债务的洛阳建设通过拍卖,以每股1.1元的价格取得了华美科技在ST春都中的3000万股权。在此之前,海拓普已将拥有春都的另外3000万股质押给西安工商银行用于融资。

  据知情人介绍,洛阳有关部门组成的破产清算组也早已进驻刘海峰旗下的洛阳华美,目前,上海一家企业已实际控制洛阳华美。

  由此看来,海拓普在ST春都中的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已是徒有其表。即使重获自由,但刘海峰大势已去!

  惊弓之鸟

  从洛阳西工区检察院出来,刘海峰就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

  “他离开了洛阳,先是回到郑州,然后去北京看病,随后去了海外,最近一直住在香港,那里有他的房产。”一位接近刘海峰的华美科技高层向《商界名家》记者介绍了他的近况。

  刘海峰被无罪释放后,曾有媒体猜测会不会就“错误羁押”期间给其造成的伤害和损失申请国家赔偿。西安海拓普集团律师贾永进认为,刘海峰当然有权申请国家赔偿。但根据《国家赔偿法》相关规定,国家赔偿只赔偿对当事人造成的直接损失。刘海峰申请国家赔偿,根本无法挽回被限制人身自由十五个半月以来对自己造成的实际损失。“关押一天也就赔几十块钱,还不够看病吃药的。”

  采访中,不止一人向《商界名家》透露,刘海峰在出来之前已经与洛阳市政府签了不申诉、不申请国家赔偿的条款。而且有关方面肯定威胁过刘海峰的家属:“你要是不怎么样,我就把你抓回来!”

  刘海峰被监视住院期间,河南一位媒体同行曾见过刘本人。这位记者告诉《商界名家》:当时刘海峰曾答应“获得自由后好好和他聊聊”,谁知当刘海峰出来后,竟然拒绝了采访要求!“当时我很生气,刘海峰告诉我他是有苦衷的,因为他已和洛阳市政府做出承诺,‘出来后绝不接受媒体采访’。”

  刘海峰与洛阳方面是否存在“城下之盟”?有记者就此向贾永进律师求证,但对方没有正面答复,只是表示:“应该说双方有这种默契。”

  据刘海峰的一位朋友介绍,刘海峰也不会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贾永进也认为刘海峰无意国家赔偿,“对他来说,开创新的业绩比总是纠缠过去的事情更有意义。”

  但就目前记者了解到的情况,刘海峰似乎还没有完全从当年的洛阳阴影中完全恢复状态。“和他说起当年的事情,他都会刻意回避。”2006年4月5日,一位在前一天接近刘海峰的知情者在电话中向《商界名家》说。

  据他介绍,当天晚上刘海峰穿一件简单的夹克,精神还不错,“感觉他的精神风貌变化很大,一副充满自信的样子。”“聊起一些敏感话题,刘海峰经常哈哈一笑就带过,按照他的说法,至少在当年海拓普这件事上,他已经是个失败者,当年的事不想多提。”这位知情者还认为,尽管现在的刘海峰已经成熟了很多,但书生痕迹依然明显:举止彬彬有礼,说话还是那样富有激情,“不会拐弯抹角”。

  “谈话中,刘海峰承认当年与洛阳政府的一些部门和官员沟通不够,不懂妥协艺术。”这位知情者转述刘海峰的话说,以前自己以经营为经营,把太多精力放在企业的管理运作上了,以后肯定会注意些。而且,如果春都的事情发生在深圳等沿海城市,自己“出事”的几率也许会小一点。

  据了解,目前“春都系”下属的多家企业正处于并发症高发期,作为当年春都董事长和洛阳华美的董事长及河南华美董事,刘海峰在这些企业的重组和债务清算中还需要经常出面。另外,据刘海峰本人透露,目前他已经开始接触国内的一些合作伙伴,并对自己东山再起充满信心。

  “刘海峰能否复兴取决于三大条件:一是精神,二是才智,三是资本。”郑州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在精神层面和才智层面,刘海峰的能力有目共睹,他目前最大的困难仍是资本。

  据了解,刘海峰“出事”后,他在春都的很多旧部都相继离开,有的去了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有的则选择自己创业,但大都对刘海峰念念不忘,并对刘本人评价甚高。“刘总这个人能力和人品都是我敬重的,在洛阳共事的两年,很值得回忆。”采访中,曾任春都行政总监的汴亦河在电话中这样告诉《商界名家》记者。有人分析,刘海峰日后如果东山再起,当年追随他的一部分中层会再次得到他的重用。

  “先把经济账扯清楚,海峰把身体养好,然后赶快把公司收拾一下,至于扯皮打官司怎么料理,以后再说。”2005年6月,郑州华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长曾这样说。据知情人士透露,与中新发展高层交厚的这位董事长堪称海拓普的“精神领袖”,而他对“讷于言、敏于事”的刘海峰又十分欣赏。一位接近刘海峰的河南华美高层也认为,刘海峰的既有能力会让华美科技考虑继续重用他,“但只在目前来看,刘海峰在海拓普已经没有实际发言权了。”

  东山再起——我们愿意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在刘海峰身上实现,但过去的4年洛阳发生的一切,也一定会深远地影响刘海峰的下半生。在那里,他体验过创业的艰辛,也尝到过成功的欣喜;在与地方小集团利益的博弈中,郁闷过、妥协过、争取过;从“座上宾”到“罪犯”,从意气风发到散尽家财,个中滋味,恐怕只有刘海峰本人才能真切地体会。洛阳注定成为“牺牲者”刘海峰永远的心结。

  “提起洛阳,刘海峰已是惊弓之鸟。”这位知情者一声长叹!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