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新浪财经管理专栏_商界风云 > 正文
 

浪潮集团总裁孙丕恕:立足IT 九年磨一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 13:19 新浪财经

  

浪潮集团总裁孙丕恕:立足IT九年磨一剑

浪潮集团总裁孙丕恕在访谈中 图片来源:商界风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中国儒商》系列之三 浪潮集团总裁 孙丕恕

  导视:立足IT,他被称为“中国服务器之父”;(当时想每人家里面有台电脑,根本是很难想象的)

  功成名就,他不曾有一丝松懈;(方法可以变,但是拼搏的精神咱们不能没有)

  技术创新,他总结出成功经验。(要敢于创新,敢于做别人没做的事)

  导语: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商界风云》。中国向来有轻商的传统,“无商不奸”,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商者得出的一个结论。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随着一些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跨入了商者的行列,儒商的概念,儒商的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崇尚和尊敬。山东,一直被人们称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那今天呢,走进我们演播室的嘉宾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他研发的产品连续九年蝉联同行业的第一品牌,他也从一名技术人员成长为一个集团的总裁,他被人们称为是“中国服务器之父”。他就是浪潮集团的总裁——孙丕恕。

  主持人: 孙总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演播室。刚才您一进门我就看见您这个西服上别着一个浪潮的徽章,那今天咱们既然从浪潮谈起,咱们就从这名字谈起。这“浪潮”总给人一种势不可挡的概念,那您先给我们讲讲 “浪潮”的来由是什么?

  孙丕恕: 我想浪潮这个公司,这个名称的命名也是蛮有意思的。首先这公司是一个传统的,有六十年传统历史的一个公司。那么公司历史比较悠久,但真正叫这个改成“浪潮”这个名称是83年的事。那么当时83年的时候,美国有个叫托夫勒的人写了一本书叫《第三次浪潮》,这本书实际上是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但是我们现在再回头看《第三次浪潮》这本书的时候,当时它提了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说信息技术会促进社会迅猛的发展,主要的推动力,是在于信息技术的,信息时代就要到来了,信息时代到来。当时我们的前辈人,就是我们上一级的经营者,就是抓住了,选用了,敏感地感觉到公司可以用这个名称。那么来进一步推动我们,进入信息产业,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也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所以这就把我们的公司的名称,我原来的公司名字叫山东电子设备厂,就改成了浪潮这个品牌,并且注册了浪潮这个名称。

  主: 把公司名字改为浪潮,也就是说咱们“浪潮”,意思是站在第三次浪潮的潮头。

  孙: 对,是这个意思,站立在第三次浪潮的潮头上。

  主: 但刚才您说到1983年,1983年改这浪潮的时候,当时这种信息行业是一种什么状态啊?

  孙: 像当时电脑大部分都是大型机,小型机。在统治着整个说IT这个技术了。现在讲IT技术了,整个电脑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就是大型机。IBM刚刚开始,推出了这个个人电脑,就是咱们现在用的这种个人电脑。那么浪潮就开始在介入涉足计算机这个行业。那么当时做一个计算机,是很高深的一个技术,比如一个产品,现在买台电脑说有几千块钱,三五千块钱。那么当时一台电脑五万块钱。

  主: 那阵好象还没到……还没到286的了,当时叫8088。

  孙: 0520A,浪潮0520A。所以很多人,老一点的人一提起浪潮就会想到浪潮0520A,很有名气。,当时叫8088,64K的内存,多少兆的硬盘。

  主: 当时就刚才您说的8088A是浪潮第一台,浪潮牌的计算机么?

  孙: 对,我们当时叫浪潮0520A。

  主: 恩,当时是什么时候研制出来的?

  孙: 就是这个83年开始。

  主: 那当时您觉得84年研制出第一台浪潮牌的计算机,意味着什么?

  孙: 实际上当时心情是比较激动的了。因为一方面这个产品当时只有美国能做,我们也说是仿制,当时叫仿制么。这个仿制,仿它的产品能够仿制成功,但是说兼容,当时说多台机器,能够兼容IBM的PC就是IBM的软件能转了。非常骄傲啊!非常的了不起,并且说价值也是非常巨大的,那么从材料费来讲,当时一台电脑就赚几万块钱。

  小片一:

  1982年,浪潮的前身山东电子设备厂已经是一个有5年亏损史,濒临倒闭的小厂,企业处于困境之中,产品滞销,效益下滑,举步维艰。就是在这一年,当时的领导班子痛定思痛,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进行了深刻分析和论证,敏锐洞察到“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其中蕴藏的巨大发展机遇。于是果断做出“涉足信息产业,开发和生产微型计算机,抢先在国内占领一席之地。”的战略决策。当时,浪潮人毅然用上面拨的10万元指定做收录机研发的“救命钱”全数“悄悄”投入微型计算机的研发,从而揭开了浪潮以技术创新走向辉煌的序幕。在这场风云骤起的信息产业大战中,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孙丕恕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当时,他21岁。

  主:您还记得,您当时大学毕业的时候,是多少钱?

  孙:45块钱吧,第一年45块钱,第二年是54块钱,转正之后54块钱么,所以说一台电脑,说真的是没想象到,我们两个谈的,做这个节目的我的感觉就是说,当时想的每人家里面有台电脑,是根本是很难想象的。那绝对的,当时是一种高精尖的一个技术啊。高精尖技术,并且是很有钱的单位才能买那么一台电脑,一台电脑5万块钱,很多单位我想一年的工资也就,才那么一点啊。

  主:您还记得当时大学毕业的时候拿45块钱是哪年么?

  孙:就是83年毕业之后么。83年毕业之后就来到浪潮了。

  主:哦,当时是从事什么工作?

  孙:当时我主要是做开发的,就是开始从事计算机的开发工作。我们公司当时叫我们当时这个公司的名字,叫山东电子设备厂,品牌是浪潮品牌。那么就开始做这个电脑的开发的工作,我们公司就有一个,叫开发室吧,现在实际上就是开发组,就是从事计算机的开发工作,当然当时的开发主要是仿制,就是买一台IBM的样机来,仿它的东西,仿出来。

  主: 把它都拆开了。

  孙: 拆开来,拆开来看怎么能自己做出这么一个系统来。

  主:那当时,据我了解,您是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对吧?

  孙:我实际上是学电子的,当时我上学的时候没有计算机这个专业。还得根据当时的情况。

  主:学电子专业的?

  孙:对,学电子专业。

  主:当时来到浪潮的时候,是不是特别想大干一场?有没有这种当时这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孙: 是这样,当时我们现在实际上,当时这个公司呢,是一个延续的公司,不是到83年形成的。实际上在这之前,它是做计算机外部设备的。那么也有很多老的工程师,因为当时也没有计算机专业,他们也没学计算机,并且新的这个计算机这种设计既有硬件又有软件了。那我是学这个,虽然学电子的,在学校里也学过计算机这种,学过计算机的一些课程,像这个单片机啊这些课程就有学过了,比较懂这方面。那么来了之后,实际上我们这些年轻人,就开始在挑大梁,就在做。虽然有个年龄大点的人在领着我们,当我们这个组长,但是真正的这个工作就交给了我们这一群年轻人。

  主:毕竟当时来讲它是一个太年轻的行业了。

  孙:对,太年轻的行业。那么那些年龄大一点的人,他就做愿意做外部设备的一些产品,那么我们这些年轻人就开始进入仿制这个,当时这个IBM,叫IBM,PC,XT的机器上来。

  主:恩,那说实话,您现在也是非常年轻,但当时,回想当时那种意气风发,更年轻的时候,有没有特别有感触的事啊?

  孙:我感觉说实际上当时毕业后,只有二十一,二岁么,那么就进到这个企业里面来,这个来做这种应该说在国内也是比较有开创性的工作的,很多的这种事情。一开始说拿来这种机器,你在学校里面你也没有见过这样一个机器,当时学校也买不起这么一个产品。我上学时也没用过这个东西,就是老的那种小型机,拿到之后感觉看也是无从下手,虽然这个任务交给了你,但是你也无从下手。我们怎么,从哪地方开始做,开始说,就仿人家的东西,你怎么能仿出来,那么我们就把它拆开看,那么我们就从仿主板开始,仿一块卡开始,当时插五六块卡开始也比较深,从哪块卡开始,也是先易后难。先找一块容易做的,我们开始再仿制它的一个过程。

  主:那当时,也应该有遇见不少困难吧?

  孙:当时困难是很大的。就是说你买那个机器,你只有个使用的说明书,任何资料也没有了。它那个电路是怎么样,里面的这些程序是怎么来设计的,你一点都没有办法。能找到这方面的资料,那个时候也不说现在想查个资料啪啪一查,到互联网上查一下。当时您那组几个人,我们当时组有六个人。六个人,就开始在做这个。

  主:那当时肯定是没白天没黑夜的一直在滚在一起。

  孙:是,是这样,我现在也在看跟现在这些年轻人经常也在看,我当时就是说实际上当时也年轻么,毕业就来到这个公司,吃完饭之后,晚饭吃完之后,大部分时间实际上就在办公室里的,就在弄这电路图,包括这个电路,每个电路,它怎么怎么,它这个设计该怎么来做,就不停在想。大部分时间实际上在办公室在做,我有时候经常就像原先(一样),回到我们公司的时候晚上有时也回去,或者离开很晚的时候,到了九点十点,我又在看看,哪些年轻人还在办公室里面做事,就像当年自己一样。当时就是,我当时就想是这样,但是现在也不可能完全这样了么。不能退回20年去要求这些人。现在过20年现在这年轻人再来说我就怎么要吃完饭,我还要去办公室里继续干,就像原先我那样那么干。

  主:但是我觉得再过20年,这种拼搏的精神还是要的。

  孙:对,你说的是对的,方法可以变,但是拼搏的精神咱们不能没有。

  主:对,我想是这种敬业,拼搏。

  孙:可能我们把时间就是一段。你怎么来抓紧时间,来攻克这个技术难关,我认为还是这种精神。

  主:那么我想对于这样的一个行业来讲人才也很重要的。那您觉得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人才?

  孙:事实上这里面你还得有一种,就是说创新中的一种动力,就是说做这个事永不满足的一种动力,再一个就是还得脚踏实地的,不能说光好高骛远的去看,光说,还得要怎么能把这件事脚踏实地的做下来,并且呢还得要找到一种能把你这种想法能够实现的一种方法,我感觉这才是真正的一个人才。

  主:那咱们今天再说的实一点啊,现在这大学生就业压力都比较大,你的企业每年相信肯定招了很多大学应届的毕业生,您当时招的时候,这种标准是什么?

  孙:实际上就说,一种是说从技术层面上的,我们要看他有没有技术的这种潜质,那么,对企业来讲,主要是三类的人,一种是技术人,一种市场的,一种是管理的那么技术上这种潜质,他的这种反应能力,这种敏感,这是第一位的。那么对市场人员,他可能就是对市场的这种沟通能力要求的比较强烈,那么从管理,审论,综合问题的能力,就要求的比较强一些,但是不管哪条,这些东西是很难在大学学了四年之后你就能学会它,我就跟他说到了单位,你既然来了,就要脚踏实地的干好每一个事,是吧,干好这个事的过程中,可能得思索,怎么能把这件事干好,除了说公司的一些流程,一些做法,但是这里面有些东西,一是不能破坏这流程做法,对于技术上的,很多事不是来想,直接来想,很多事不是流程规定的,那么就要你出主意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要直接把他克服了。同样给你个任务,那么有的人可能就做得很好,有的人就做的一般,那么,几个事下来之后可能谁不是个人才,谁是个人才可能很快大家就能感觉出来。

  主:在实践中去检验。

  孙:在实践中就检验出来了。

浪潮集团总裁孙丕恕:立足IT九年磨一剑

浪潮集团总裁孙丕恕接受访谈 图片来源:商界风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小片二:

  “有多大本领,就给你搭多大舞台”。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对于IT企业,尤其如此。

  为了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浪潮实行了“搭舞台”的用人制度,即对科技人员实行“有多大本领,就给你搭多大舞台”的政策,保障经费,保障薪酬,保障住房。同时,公司积极倡导“每个人的成功,就是浪潮的成功”的用人观点。现在,一批具有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脱颖而出,活跃在公司的关键技术和管理岗位。

  浪潮良好的用人机制同样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加盟浪潮。在服务器和网络技术领域颇有建树的留美硅谷专家王衡;新加坡高性能计算中心的院士庄文君博士;嵌入式系统设计专家梁志豪先生等IT行业的专家纷纷加盟浪潮。目前,浪潮集团拥有持美国“绿卡”的技术,管理人才40多人,这些国际化人才的加盟,提高了浪潮在前瞻性技术领域的研发水平,拓宽了与跨国公司技术交流合作的渠道。

  主:就当时90年的时候,您已经是技术副总工了,而且当时PC机卖的非常火,但是您却提出了一个不太一样的意见,您说要研制小型服务器,当时是怎么想的?

  孙:实际上你看从83年开始,到90年的时候,这个电脑的普及率的提升,价格也在下降,当时那阵一台电脑还在赚呢。

  主:当时我觉得真火啊。

  孙:当时那阵一台电脑还能赚一万块钱,但是应用的普及啊,很多单位都有了多台电脑了,它就在探讨一个联网的形态就是能不能连个叫局域网了,现在大家没再用这个词了,局域网就是把电脑给连在一起了,同时我们也看到,银行,现在银行叫通存通兑呀,就是你拿着个卡,到哪个银行你都能取,到哪个银行你都能存,现在不说信用卡了,就是那个活期存折像工行的到哪个所你都能取,当时不是这样,当时是你在这个所存,只能在这个所取,不能互联的,那么说在一个城市里面所以很不方便,当时我们就感觉到,银行现在有这种趋势,叫互联互通,叫通存通兑啊。

  主:就是现在的银联。

  孙:哎,银联,就是我在这个所存的钱,我到这个所也能取,是吧。那么叫通联通兑,这种需求就上来了,每个城市,都需要两台机器,因为它要备份啊,一台在工作一台在备份,否则死机以后当机以后,另外一台利马可以转入工作,不影响用户这种存钱取钱了。那么就感觉这种需求就比较旺盛,我们算了一下,当时看了一下,一台机器,有可以卖一百多万人民币,那么开始就感觉说,开始在做那么一个,我们有这个能力,有这个一定的技术,我就想说我们PC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做到486了,当时叫486了,还没到奔腾这一代。那我就说我们能不能跟上新的这种需求,这种变化,那么做循环机,当时就叫循环机,所以我在90年的时候,就跟公司提出来,说专门成立,剥出一个队伍来,剥出另一拨人来,去开发这么一个循环机。

  主:那當時那当时PC这么赚钱,您提出这么一个意见,有没有别人有意见的?

  孙:实际上从公司层面来看,当时PC是很赚钱的,那么所以我就也在争论,也在争论说我们有没有人敢去做那个东西,这个东西都是,根本就,现在根本就是,现在想还是我现在想都有点后怕,当时怎么能够想那么个念头,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推论,弄起来太难了,因为这个东西,一台机器卖一百万块钱,都是美国的进公司。

  主:对,而且当时是不是我们在这服务器的技术上落后太多了。

  孙:落后太多,根本就是你基本上是能做出来它也不信你,用户也不信,也不是说崇洋媚外这种关系,就是人家感觉你是平民出身的,我现在都时常在想想,就是说这个东西我可能想的太超前了,就是我们来做,当时也在争论比较大,争论比较大就是说我们应不应该转进来,转进来当然说这前途是比较好,一年能卖多少台多少啊,这就出来利润。一算这个数一从销售额从这个利润,这个数就很好,当然大家争论也比较多,但是我还说,在公司里面是副总工么,还有一定的技术上的这种权威,权力,我是这样,你主要的人继续开发PC,继续来做PC这种工作,那么另一(些)剥出一半来,去开发这个循环机这个产品,我亲自来带领来做这个课题。

  主:那我特别想问,当时您在考虑这服务器的时候研发小型服务器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若干年后的今天,现在可能一台PC只能赚不到一百块钱了?

  孙:当然没想到会这么严重,但是总体感觉这种,因为为什么当时会,会这么挣钱,其中有很重要的原因是有技术的含量比较高,就算你没几个人会做,是吧,你想现在讲你说你看那你都会装出一台电脑。买个箱子买个主板买个电源,DIY出来了,当时那是不可能有这种,没有做出这种标准,也没有办法比方说我什么东西都能买到,所以你必须得自己设计,所以这就是说你只要这块拥有技术,它有核心竞争力,那么有核心竞争力它才能挣钱,这一步步的这种环境我想才能真正体验,就是从PC为什么转到今天了,就是它谈不上什么技术,就是公开化的一个东西了,那么这就是说,说起这个PC,当时这个趋势已经比较明显的看到了说技术这种公开化,越来越强烈了,很多公司开始在介入,因为你要技术,有技术的时候,有门槛的时候,它进来人就比较少,这种门槛越来越低的时候才会大批人进来。那么进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它技术门槛在降低,所以预测到会下降,但没想到说像今天这样么,这么残酷。

  主:那您觉得从原来的PC,后来转型做服务器,都获得了成功,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秘诀

  孙:也说不上什么秘诀了,我想就是说,一直就是说要敢于创新,敢于做别人没做的事,那么这个别人没做的事我是说,可能说他们在国外的公司做过了,中国人没做,我们就勇于,去敢于打破这种,不能说我就不会做,我就得只能做低端的。这种垄断浪潮保持了多年,国产品牌销量第一的这种位置。那么,前几天,我们又获得了服务器国家重大发明奖,那么这些都是说,都是说从直接收获的角度来讲,体会来讲,就是说全都参与,全都是在里面做事的,都是在里面做到了一定的高度了。

  主;我想呢,这个对于IT行业来讲呢太重要了。

  孙:对,就是说,你要敢于冲破自己的这种框框。这是一点,第二点就是说,光有这种念头还不行,你还得脚踏实际的,真的能把你这种想法,这种念头付诸于事实,那么,这里面就有很多想法,包括一个团队的,一个班的,也不是说你一个人能够做的了的,那么,这里面就要做这么些具体的工作,首先呢,就得有念头做成这个东西。

  主:那刚才您说的可能更多的是从一个个人的角度来讲,那么我想问您,比如说现在IT行业已经进入到一种白热化的这种程度了,在这么一个非常青春年轻的行业当中,怎么让自己的企业永葆青春,永葆他的活力?

  孙:事实上这就说到一个团队,说到一个企业了,是吧,我想从现在看来,IT这个行业虽然是一个高新市场,但原来更多的是一个传统的产业了,很多的方面。但要谈到创新的方面,永远是第一位的,首先你要保持创新的激情,创新的活力,但是这里面,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那么另一个层面,要紧紧抓住客户的这种需求,关注客户,客户的需求是做很多创新的很多的原动力。

  主:有目的。

  孙:有目的,不光是一个技术驱动,要从技术驱动转化成为市场驱动,那么这个方面,包括我们现在讲,比方说,我们现在讲税控,税控这个业务,那么这里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一个市场驱动技术,驱动市场,税控机,现在国家有这种需求,怎样把税控制,那么我们现在就把这个需求很好的整理出来,变成这个产品,比方说像北京酒店里面吃完饭刮浆的那个发票,包括很多的机器,都是我们给提供的,那么就把它应用了,把他实际化了,明显这种产品,包括这里面很多技术上的创新型的工作。

  小片三:

  说到技术创新,这就引出了一个,“中国芯”的故事。其实,一切都源于一台DVD播放机。

  那是在一次浪潮技术交流会上,主持人正在往DVD播放机里放光盘,突然一位员工说:“你们知道吗?中国的DVD播放机一台才挣一元钱!”,所有人都沉默了。有谁不知道呢?中国DVD播放机采用国外核心CPU芯片,国际6C联盟对中国生产的每一台DVD播放机征收几十元专利费!

  所有人又同时想到了自己的产品,核心芯片采用进口的CPU芯片,不只是浪潮,几乎所有的国内厂商用的都是国外CPU芯片。这时候他们意识到,“没有自己的CPU芯片,信息产业大厦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没有自己的CPU芯片,就要受制于人!

  终于有人打破了沉默:“我们自己做CPU芯片吧!”所有的目光都投了过来。没有怀疑,没有讥讽,有的是坚定的自信与支持。

  于是,浪潮人从2003年5月份开始踏上了自己的“芯”路历程。

  决心总是很容易下,但过程永远是艰难的。

  在浪潮之前,有不少公司做过国产CPU芯片。在经历了“中国芯”诞生的狂喜之后,中国芯却陷入了产业化的困境,只开花,不结果。没有产业化的基础支持,技术又受制于人,前途渺茫。

  许多国产CPU芯片不能实现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未能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和专利垄断,为了避开外国公司的技术壁垒和专利垄断,浪潮决定采用开放的体系架构和SOC设计路线,以设计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OC芯片。

  革命的精神有了!科学的方法有了!可是,研发工作也异常辛苦。

  从2004年4月份开始,在封闭开发的一百多个日夜里,初次离乡的小伙子们,每天面对着电脑屏幕,分析各种复杂的时序图,解决各种各样的技术难点,没有人因此放弃,甚至,当这个念头在脑海闪过时,他们都会深深的自责。

  终于,2004年11月,自主知识产权的浪潮SOC芯片在新加坡一次流片成功。经过权威机构的严格测试,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关键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孙丕恕在看完应用演示后激动地说,“这是浪潮第一款CPU芯片,就叫做扬帆吧,让我们借着税控机市场启动的浪潮,让国产CPU芯片扬帆起航!”。

  浪潮成功了。可是在IT这个领域,没有人敢松懈。这一刻,你还是王者;下一刻,你就会成为往事。于是,在看似理应欢呼的时刻,浪潮人却早已悄然开始了新的征程。

  隔断二:片花 小导视

  主:那您觉得现在的发展状况包括咱们企业文化有没有什么关系?

  孙:实际上来说,我们从公司来讲,我们有四个战略,第一个是专注化,一体化,利益共同体,国际化,四个战略。那么实际上我们现在讲,第一个叫专注化,我们公司要紧紧专注在IT这个行业,中国的很多企业,不说大的就是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就要涉足很多的行业,要多元化,不能一个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面,要多元化,那么从浪潮来讲还得强调微软IT的专业化,那么也是我们现在的一种使命,这是要微软IT这个行业的发展,这我们叫做专业化。再一个,立体化,就是我们公司有硬件的有软件的,希望是软硬件一体化,给用户提供软件方案,不光是我们的服务器厉害,我们软件的应用很厉害,现在用户的应用超越了业务,理解为业务,你怎么帮助我解决义务的需求,很多人很难理解,你这个服务器怎么怎么速度,怎么怎么快,软件怎么怎么这么。

  一般的企业他没有这种信息部门,比如化工他也没有个信息部门,一个中型区,网络因该怎么做,服务器因该怎么做,操作系统因该怎么做,系统因该怎么做,他都很难运作,他起码要找一个企业,给他做一个一整套,咂们现在说的,整体的解决方案,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软硬一体化的整体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讲,利益功能体,对企业,对员工,对股东的集合,特别是员工,要成为公司的股东,公司发展了员工也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来这个企业是国营企业,特别是怎么样解决,机制,员工也受益,成为股东,国际化,也就是说,透过局部,与国际的投资,不光是合作了,合资,推动我们现在的与微软的合资,跟爱立信有合资,跟有合资,跟微软跟国际500强的合资来学习国际化的经验,来探索的国际化的产品怎么走到国际市场上去。

  主:那么刚才您说了,给企业一种完整的企业方案,我听说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整合,一体化整合什么意思,怎么个整合?

  孙:我们这个一体化整合是两个层面的,一方面给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从技术方面来讲;另一个方面,我们的销售里边,很多服务器有服务器的市场队伍,软件有软件的市场队伍,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市场队伍。那么面对客户的时候,一个客户可能有多个客户来拜访他,那么我们也作了一个整合,形象地说,客户一个人,浪潮一个代表,他利用很多人给这个客户讲方案,一个代表就是一个,和用户打交道就一个,市场又形成了一个整合,这样呢就形成了在这31个省里边,化成了八个大区,我们在垂直的行业上,税务,工商和公安,工商不同的这个行业,形成了八个这种垂直的行业线。那么这样我们就把市场作了一个整合,这也叫整合的一个内容,这样就形成了区域行业跟产业三位互动的产业体系。

  主:而且前一段时间我听说您在两会上提出了一个“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这么一个说法,那您觉得,您提出这个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孙:像现在国家政府呢,也是推动信息化的强大动力,但他的动力或说现在想要做的工作呢,主要是面向现在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叫无纸办公,现在怎么能便民服务,他没有办法通过这个信息化,或者是还做的不是特别的完善,那么现在大家提倡地更多为老百姓服务,三个代表,不都是为人来的么,以人为本,那么这个信息化现在发达了,能不能让政府,既能实现无纸化办公,又能对老百姓服务,这个呢主要体现在审批方面。

  那么一方面主要在信息方面,再一个就是我要办一个证件,开一个货,办一个审批,包括开办个营业执照,那我能不能在网上,包括现在说,可以出国游了,那我能不能在网上,把资料提交,然后再去申请个护照,网上办公,网上叫审批,网上还要审批,是吧,你现在很多事不都是面对面的去批么,是吧,你把资料交上去,他说不对,你又跑有一趟,又跑,有一趟,是吧,那现在很多东西,网络现在很多人都用电脑了,就通过网上,网络进行交流,当然了最后你还要拿东西,看身份证,拿护照,你还要去,但前期的好多沟通,你可以减少了么,这就是便民服务,但现在国家,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比如说做一个审批大厅,把工商事务很多的部门都照在一起么,大家都在一个大厅里办,一块办公,但这是一个物理层面上的,目的也是一个便民,那么我的建议就是说,我们要通过信息技术,大家不一定要,工商税务大家集,中到一个大厅里边,大厅办得也不能那么多,要通过网络,来做这个工作,但现在这个东西已经实现了,从而也做得不错的,我们在青岛就做得很不错了,还有前几天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也有谈到几个城市,都已经做得不错了,并且还能起到监督的作用,我提到这个资料,你给我反馈意见没有,他通过后台可以监督,不用去看你纸张的东西,后台完全靠信息化,这个东西,我想信息化肯定让老百姓高兴。

  小片四:

  在浪潮采访的几天时间里,我们从浪潮员工那里听到最多得是一个关于孙丕恕的传奇故事。

  时间追溯到14年前,1992年,山东省重奖10名在科技进步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孙丕恕因在浪潮0520系列微机研发领域的突出贡献也获得了这个荣誉。这是山东省通过重奖鼓励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重奖的这10名专家,除了孙丕恕之外,其他9人都是科技界的老专家。

  非常有趣的是,当负责人通知他去领奖的时候,他却说,我还得去北京出差呢。最后,还是被负责人硬拉去了。,更让孙丕恕没想到的是,省里奖励了他们每人一部奥迪车,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和十五万元的现金。在当时这可是重奖啊!正当别人投来羡慕和佩服的目光时,孙丕恕却做了一个决定。

  主持人:我还听过浪潮一个老员工给我讲过一个传奇故事,说当年92年,山东省政府重奖科技进步奖的前十名,当时您是刚刚三十岁,而且听说那奖特别重,什么奖?

  孙丕恕:92年的时候,山东省政府重奖了9个人,那么其中奖我是有一奥迪车。当时那是奥迪100啊,是个比较新的车,一个15万块钱,还有三室一厅的住房,当时应该说在90年的时候,这奖加起来应该在50万,60万人民币的样子,确实应该是很具有诱惑力的。

  主:很具有诱惑力,但是我听说您一件也没要。

  孙: 是这样,实际上这个奖就是说是大家的共同努力的一个结果。因为这个奖突然,也是没有思想准备的一个事情,突然就说,因为当时它,省政府说重奖的技术人员主要还是两个层面,一个技术上的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就说产品有很强的竞争力,再有个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它突然降临到你头上了,特别你30岁的时候,可能也,当时也一下子也有点懵有点懵 有点晕 。

  主: 而且我听说这10个重奖的人里面您是最年轻的。其他都是老专家,是不是?

  孙:是这样。当时,当时有。

  主:是不是也有点受宠若惊?

  孙:啊,就是认为,我当时感觉怎么会这样呢,很奇怪了,挺奇怪的,去领奖的前一天通知我去领奖,它前阶段也是个保密的过程,突然政委同志说要去领奖了,我说领什么奖,我还要出差呢,上北京呢。那个人还跟我急了,说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这么随便呢,我才听出哦原来是这么大的事,所以也是不知道怎么来处置,所以干脆就说先放置一下。

  主:那过后领完奖过后您有没有冷静的想一想,当时获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孙:实际上完了之后还是感觉到,包括我现在来讲我现在的位置上,仍然感觉对技术人员重奖,是种激励,他才有创新这种动力,或这种激情,是吧。

  主:恩,创新是咱们发展的源泉啊。

  孙:对,他就感觉说我通过技术,很多人现在讲通过当个经理,做经营他才能挣钱,他才能出名,那么技术人员怎么做,他要通过自己的创新,这种发明,锻造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就像造枪造炮一样,我经常说你们这武器做的好,在前面打仗的人他仗才会打的好。那这实际上他们重奖,激励他们,从我自己来讲我在我们公司也在创立我们要激励技术人员,并且还要说从另一个层面,包括从他们做的发明专利做的什么,他有一种荣辱感,两个层面,一个是从物质上的,一个是精神上的,就是说从精神上有一种激励,从物质上同样也可以获得激励。

  主:恩,而且,但是还是大部分人认为做技术工作还是一个非常苦的行业,而且要甘于寂寞。

  孙:没错,是这样,做技术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不像做部门经理啊或者什么比较风光。

  小片一:

  时隔多年,孙丕恕早已离开技术研发岗位,专心研究企业管理工作,然而这段往事仍被人津津乐道,在浪潮人看来,这绝不单是孙丕恕个人的骄傲,更是浪潮人的骄傲。

  主:而且后来听说您有很多出国留学工作的机会,您也都放弃了。

  孙:实际上是这样,我们公司派我在国外工作过两年的时间,不停不间断地工作过两年的时间,那么大约这期间也有人说叫我留下来。在国外留下来,但是现在想想也还是没,现在也有很多人离开啦跟我一块的都离开了什么的,我就想想说,还是现在想当时决定是对的,没离开这个公司,感觉,虽然去那边当时给我讲的物质待遇,当时因为你看一月到了90年代的时候,90年代初的时候一月可能一个月可能就开一百来块钱,一两百块钱可能每个月,是吧,那他可能给你都是上万的钱,当时给我印象特别深,一个月。当时已经成天文数字了。

  一万港币或者美金这样的,当时比较(多),当时还是经得住这个诱惑,现在回来想这些事的时候经常我也在看原来请我的一个人前年的时候我在北京还见过他,他现在也是感觉说哦你现在,我当时还好没去,我要去了就完了。就把我毁了,还好没去。

  我经常也用这些故事给我们的公司,特别新来的员工来讲,我说在很多时候你一旦看准一个事,看准这个事业,我当时为什么能经得住这个诱惑,我没去,我就感觉它浪潮这个平台,这个舞台上,有??,能有个好的发展,只要你自己做,自己做事,好好做事,那么公司也给你个好的发展空间,那么这方面,一方面我也对我们这新的年轻人,不管你是做技术的,还是做市场的,还是管理的,怎么给你一个舞台,一个发展的空间,那么同时要求这些人,就算我自己的亲身体会给他们讲,这个转折的过程,但是你可能有不是这样,但是可能又有个新的天地那就不知道了,因为我只要说这个东西没办法,人的一生是没办法进行模拟,没办法预知。

  所以应该说搞什么搞别的东西都可以模拟模拟这个系统模拟模拟什么,因为这个人生是没办法模拟,这种时候回来看,他问我十年以后我能怎么着,你没法做出这个模拟的系统来,只能说事后来看这个路我走的对不对,所以经常有这种经历。

  主:那按您所讲您应该为了浪潮或者说为了这个事业放弃了很多了,那你怎么看待这种放弃的?

  孙:也说不上放弃,实际上说你可能去了还不一定在这里好。

  主:有得有失。

  孙:哎,有得有失,可能说,我现在就是感觉说我坚信在浪潮做这个,从事这个技术的开发,包括这个管理岗位,当然做到管理岗位就不用谈说你离开不离开的事了,做技术岗位我就感觉这个地方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的舞台可以来做,所以说从这个层面来讲,也应该感谢浪潮。

  公司给我很好的舞台,给我做技术啊或者做一些工作的时候有很好的空间,使我留下来,就是它实际在寂寞的时候,包括说获得奖的时候,也有很多的困难,获了奖之后大家因为,平常也都是没获过奖或者都是都挺好的,包括,因为原来我们这个企业是个国营企业,国有企业的老板,那个老总可能都没拿到那么多钱,突然你拿到了,是吧,我认为这种不平衡,瞬间的把不平衡啊,就给打破了,也有很多的压力,所以我就说暂时这东西做一个搁置再说,那么这种压力压着,坚持的在浪潮这路上在跑。

  隔断一 片花 小导视

  主:那么咱们现在回头看啊,应该说您说放弃您现在肯定是觉得值得,那您觉得回头看的时候获得更多的是什么?

  孙:我想一方面说我从我做的这两个业务,我亲自参与做的这两个业务,在浪潮一个阶段都达到了一个顶峰,一是我们的PC,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我做的是数一数二的品牌,当时一谈到浪潮,浪潮0520A,浪潮0530,486都在国内是叫的很响的,那么另一个层面就是从90年代初开始,我介入这个服务器的这个领域,现在叫服务器了,当时叫循环机。

  那么从90年年底我提出,到93年正规开始开发,到93年底开发完成,那么到推向市场,那么现在服务器形成一个产业,是独立PC之外,形成了一个服务器的产业,那么推动了跟国外品牌的竞争,现在竞争的格局基本上是平分局势,那么打败了国外在服务器领域的这种垄断,并且浪潮保持了多年国产品牌销量第一的这个位置,那么前几天我们又获得了,服务器获得了国家重大发明奖,这些都是说从自己这种收获来讲,就是说这两个产品全都亲自在里面做事的,我也都做到了一定的高度了吧。

  主:而且我听说, 咱们浪潮还创造了IT行业的第一个世界纪录,是什么?

  孙:对,我们现在就是64服务器,PPC—H,那么这个主要是一个商业结算的一个世界纪录,这件事我们又打破了IBM保持多年的在高薪中结算这方面。,商业结算领域的一个世界纪录, 那么这个意义主要在哪里呢 ?

  像现在讲,大家讲的高薪中结算,讲快,每秒运算多少次,多少万一次 这实际上是科学计算, 这些人主要是用在纯粹算术上, 那么像大量的机器的运用,是商业事务处理, 比如说在银行,证券公司,,各个大企业中的时候, 他不是单从要求一个速度快, CPU或者是算数的速度快, 那么更多是商务处理,商务应用, 那么这个是具有更多市场潜力,更多的带来国民经济信息况, 带来更多的价值,所以不只光比我们每一秒多少万一册这个东西,那么主要是在商务处理这方面的这个领域,实际上说穿了就是怎么样能够在企业,政府, 行业能得到更好地应用。

  小片二:

  高性能计算是信息技术的前沿领域,作为一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产品,在商用计算领域的高性能服务器,我们国家却长期依赖进口。 所以如何打破这种被动局面,确立国产高性能商用服务器的市场地位,如何确立相应的行业标准,成为浪潮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研究的目标。

  到底从何入手选择突破呢?当时,高性能计算的发展普遍遇到了技术难题。

  要同时满足用户基数不断增长和服务器集中这两种增长的需求,大部分国外小型机服务器和普通服务器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能力是有限的。

  系统的瓶颈在于互联的带宽。受到数据传送带宽的限制,系统本身的运算速度再快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突破这个瓶颈,首先要解决系统之间的数据高速交换问题,而这正是当时业内公认的技术难关。

  越是遇到难题,就越能激发浪潮人创新的斗志。经过深入分析,浪潮人提出:运用分布式体系架构解决高速数据传送的难题。系统通过高速交换模块,连接系统中各个计算,存储单元和通信单元模块,实现了计算能力和数据传送能力的均衡发展,并根据应用的需求,实现了灵活配置计算资源和通信资源。

  2003年,浪潮64位高性能服务器开发完成。2004年4月14日,是浪潮人为之骄傲的日子,就在这天,浪潮64位高性能服务器打破了商业智能计算的世界纪录,该纪录在过去的8个月中一直为IBM所保持。

  此刻,浪潮创下了中国服务器领域的第一个世界纪录,从而标志着我国服务器产业与国际厂商的竞争中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全球商业智能计算确定了新的国际标准。

  主:还有一个事,让浪潮也挺高兴的,因为今年八月份,微软和浪潮签订了一个投资协议,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哪方面的?

  孙:那么微软跟浪潮签了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它也对应的浪潮在中国得了2500美金,那也是在中国最大的一笔投资了。那么投资之后,微软就是浪潮的股东之一了,我们主要从事压P, 包括,软件, 软件我也包,就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压P这种软件,软件我也包。这方面的工作事实上我们现在要借助微软的一种产品化的能力,来提高浪潮的能力,他给我们来讲,还包括人才的培训,人才的培养,这是双方面的。

  主:我的理解就是微软给浪潮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种软件化的东西。

  孙:没错是这样, 因为我们现在做得很多软件还称不上是产品不会像微软这样直接卖拷贝,为什么他这么赚钱他卖完了拷贝,卖个拉,卖个光盘这里边,他就是便这个,民化的,那么中国的软件企业很多的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弱,就是我做这个项目行,做完这个项目怎么克服,那我想这是双方的。

  主:那么您觉得微软看重浪潮的是什么,浪潮看重微软的又是什么?

  孙:我想微软看重浪潮的主要是这个,信息化,征服信息化的这种优势,我们直接的这种产品,对中国市场的这种理解,这是他看中的,那我们现在看重微软的一个事他,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我想这个就不用谈了,他说的这种方法论,可以移植到浪潮来。

  主: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孙:很大的借鉴意义,包括他们对人员的培训,软件工程的这种做法,那么这个对我们将有很多的借鉴意义,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做软件的产品。

  小片三: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发源于美国硅谷,绝大多数世界顶尖IT企业来自美国。中国IT企业习惯性地把美国企业比做“老师”,意思是向先进企业学习。而在2003年中国网络安全防火墙市场上,却发生了一个“师傅模仿徒弟”的故事。

  当时网络安全防火墙产品市场混乱,产品参差不齐,配置复杂,管理工序繁琐。如果要安装在现有网络环境中,就是安装调试人员都经常被搞得头昏脑胀,更别说客户日常管理起来的难度了。

  怎样把客户从繁琐管理工序中解放出来,实现轻松管理,成为了每一个IT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哪里才是突破口?

  浪潮人借鉴当年美国萍果公司和微软公司用图形化界面替代DOS操作系统的先例,提出了“图形界面化”。2003年初,经过数月的研发设计,采用全新图形化界面的第二代浪潮网络安全防火墙诞生。这就使本来需要几天完成的测试过程,几个小时就全部顺利通过了!

  2003年年底,一款美国公司生产的防火墙产品登陆中国市场,细心人发现,他们的产品也采用了图形化界面。在信息技术领域一直给别人充当“师傅”的美国企业,也开始向“徒弟”学习了。创新使“徒弟”变成了“师傅”,也带来了效益。

  主:那孙总,我们现在的经营情况怎么样?

  孙:我们现在讲,去年我们的收入是105亿,我们现在到今年的11月份已经超,过了去年的营业收入了,应该说进步还是蛮不错的嘛,还是挺高兴的啊,是双喜临门。

  主:刚才咱门说的大部分都是浪潮,不知道您有没有感觉啊,当您说到浪潮的时候都是那种神采飞扬,下面说说您,不知您还有没有这种感觉啊,刚才您说哪年是从技术人员转到管理岗位的?

  孙;我是96年年底。

  主;96年年底那到现在也有将近9年的时间了,按么从一位技术工作者转型到一位管理者

  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困难或是有没有什么感受?

  孙:事实上也有不少的困难因为你是从事技术出生的,所以这些事思考的理性的东西比较多,就是科学的成分,一就是一, 二就是二,就是科学的成分比较多,艺术的事少,就是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现在回想从96年年底开始转到管理岗之后那么有很多事想象可能在艺术一点,可能就会更好一点。

  恩,这艺术之的是什么,就是很多的灵活度,就是在管理上有的时候可能一就,不是一了,他很多是艺术 或是模糊处理,模糊处理,这是在技术层面上没有办法解决的,但是在艺术层面上,是吧,管理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我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以前就觉得又是感觉又是艺术,虽然一直在说但是体会不是很深刻。

  主:那您还记得吗,当从一个技术的角色转到一个管理者的时候,上来就给您来了一个下马威,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孙:事实上从公司上来之后就开始做,整合的工作,那么我们当时也是有很多的部门,也是开始走整合,整合的过程中我想也是有各种,因为中国人就是希望都当头,是吧,分容易, 分家容易,把人粘合在一起就特别的难。

  这就是说我们中国人的 我们这代人的百分之,要把谁和起来就难得不得了,是不是有中国的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里面,就是宁愿当鸡头,也不能当凤尾,这不是人们通常说的一句话,确实有时候说整合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是真正整合在一起确实难,觉得难在哪里,我觉得是这个文化的不融合,有这个层面,但在公司内部的时候,是头之间的这种素质,原来五个单位, 五个头,那整合在一起只有一个头了。

  主:这里面也是艺术。

  孙:对,这里面也要做大量的工作,下面的员工都说,盼着我那个头能当个大头,低下人就会觉得我们是传承的嫡系,嫡系,这就是思想,这种思想还是有的,人人都是这样,,你推荐干部的时候都推荐他们部门的头去当个头,这种传承, 这种嫡系,这种嫡系是很多时候都有的,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这个我想就是上来的时候做的整合的工作,整合的工作 这里边整合的难度,得与头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里面就有很多的工作,得从发展讲 从, 来讲,从远景来看,主要从这方面作了很多的工作, 做了头的工作还要做下面员工的工作,跟大家讲说没关系是一个新的团队,不得分你我, 确实也不能再分出你我。哪个是你的嫡系,哪个是那伙人中不跟你一伙的, 就不能再有这种嫡系不嫡系的情况了。

  这种亲近不能带有了

  隔断二:片花 小导视

  主:跟您谈话当中特别深刻的一种感受, 虽然您是搞技术出生的 但是还能看出来山东人的某些性格特点, 说话很有底气,不能说声若洪钟,但是说话很有底气,您觉得山东人的性格特点有没有影响到您您个人的发展和事业的发展?

  孙: 我想一说到山东人就想到山东大汉,事实上它就是比较直,直爽, 豪爽, 豪爽 那么再一个感觉是山东人好交,就是可信,诚信。我觉得这是儒家文化,或受山东影响的这些人, 我觉得在这个方面, 我觉得在我身上体现得比较多,比较完整。

  主:刚才您提到诚信,我觉得诚信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或是对一个人来讲体现得更重要

  孙:是这样,事实上讲到这个诚信是一个基本的对企业,对人的一个基本的要求。那么这就是说山东现在有发展得不错,说哪一个人不错,这个队伍还不错。我认为跟山东的讲诚信是密不可分的。

  主: 恩, 那刚才我们一直说,,经常人们说儒商儒商的, 就是现在有很多的知识分子融入到商家的队伍当中了, 那您是怎么理解这种“儒”和“商”或是“儒”和“战”的这种概念。

  孙:事实上这种“儒”就是说怎么样把学到的知识带到这个企业里边,融入这个企业的这种发展

  使企业所建立的企业团队插上知识的翅膀, 能够快速的发展, 我想这就说儒商。那么怎么适应这种残酷的商战呢,我想这种商战也就是说通吃是不可能的。

  是吧, 这里面既有竞争 又有合作, 那么这个方面我想在国外的大公司里面给中国公司就做了很好的这种表率。现在都讲究进入一个“竟合”的时代,他们这种大公司之间不单纯是竞争,更多的事合作, 或者说我这个业务做得不好了, 你做得好, 我把这个业务卖给你

  这个业务的重组特别频繁 。中国这个制度,各个方面,都有关节,很多方面。

  主:是不是也需要以一种更广阔的活着一种更科学的心态来对待。

  孙:是这样,你做得好,肯定还有不好的地方。你看那些地方可以跟你们合作,哪些业务可以做重做的工作,就是说我这个业务可以卖给你,你这个业务卖给我,是交换就好了。

  那么我想在中国呢,也会普及开来。

  主:最后呢想问您一个个人的问题 ,您大学毕业的时候有没有自己确切的理想?

  孙:没什么确切的, 就是感觉理想是一步步的把它确立起来的, 一开始就是跟着做这个技术

  当时就想怎么能做的, 开始从一个厅部长, 从一个根做, 领导大家来做,来安排工作怎么能一步步的工作, 怎么能一步步地走出来,确定了这种方案。

  主:那么应该说您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了, 不惑之年现在有没有确切的理想, 有没有想过?

  孙: 我现在,怎么能带动我们的这个团队,带领整个浪潮和浪潮所有人一起,是浪潮走向一个更高的节点,我们现在有一个远景,我们要变成国内著名的企业,在国际上知名的一个企业。

  主:这是很远的一个目标,咱们再说的近一点,您看,您在30岁的时候得到一个重奖,30岁到不惑之年应该有一个十年的时间,十年的时间您完成了很多的目标,下一个十年又没有什么目标, 浪潮有没有什么目标?

  孙: 我们希望再有十年浪潮能够变成一个国内著名的企业,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一个公司, 这是我们大的目标,再要说我个人的目标, 我是用不了十年我就可能退休了。

  再过十年知天命,我说50的时候,今年我43岁,不用过十年,再过七八年, 50岁的时候我就想办法应该退下来了,因为这个行业里面也是激烈竞争的行业, 我经常和人说,我们实现了我们的目标我们也应该退下去。

  实现什么目标, 就是我们设定的一个远景, 前几年我们设定了十年的目标, 我们公司的很多人到了我们这个年龄也差不多了, 可能到了50岁的时候我们就说把浪潮设定为国内上著名的企业,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公司, 那么这是一个大的宏观上的一个目标了, 我就说我们能做到了。

  我们这些人也应该退下去,为什么这么讲, 做到了, 我们这种冲劲, 企业家的动力就不够了, 你就会有更高的目标了, 体力各方面, 30 40 时感觉挺年轻, 在业界也混了好几十年了, 很难了, 应该叫更年轻的人来做,达不到这个目标就更应该下去了。前几天我还在公司欢送我们班的人退休的时候,我们,总有退休的时候, 我就谈到这一块, 我说我们还有七八年,我们这班人在这个年龄上, 希望能有新人出来, 我们应给退到, 当人不能退出浪潮去, 但要从一线退出去,设定目标,一是企业, 希望在经过七八年这个过程实现我们竞争的目标, 同时个人到那个时候也要想想应该可能要退出一线来了。

  主:我想这是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讲,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讲是一个很长很重要的一段时间,但是对于您这个目标来讲时间还是很紧迫的,所以咱们要再加把劲早日实现这个目标。

  好,谢谢,再次感谢我们孙总来到我们演播室。

  浪潮公司有一句广告语叫做“跟上浪潮” 我想这是一句一语双关的话, 一是对浪潮集团自身而言的,这是一种激励,一种奋进的精神, 其二,对于同行业的企业来说, 这是一种气魄,一种自信的体现, 从国内信息产业的早期的探索者到现在的IT行业的领军力量,浪潮集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当中劈波斩浪,持续前行, 孙丕恕和他的伙伴们在勇力于潮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