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新浪财经嘉宾聊天室 > 正文
 

新营销执行主编段传敏谈营销改变中国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 15:53 新浪财经

  

新营销执行主编段传敏谈营销改变中国实录

  4月24日《新营销》杂志执行主编段传敏做客新浪谈“营销改变中国、创新再造营销”图为《新营销》杂志执行主编段传敏做客新浪。(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视频:新营销执行主编段传敏谈营销改变中国

  2006年4月24日下午15:00,新浪财经邀请《新营销》杂志主编段传敏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营销改变中国、创新再造营销”等话题与广大网友交流。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进入新浪嘉宾聊天室。我们今天的访谈将围绕“营销改变中国、创新再造营销”这个主题展开。我们有幸请到了新营销杂志主编段传敏。广大网友除了可以通过电脑参与这次聊天之外,还可以通过手机加入新浪聊天的全过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3g.sina.com.cn。

  首先,有请新营销杂志主编段先生阐述一下今天的访谈主题“营销改变中国、创新再造营销”,并简单介绍一下新营销杂志。

  段传敏: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用这个方式跟大家交流,其实这也是我期待已久的时刻,因为新营销在西方的概念就是e-marketing,可以说新营销这个名字和互联网密不可分,所以非常有幸能够来到新浪直播室同广大网友进行交流。

  今天我想与大家探讨的主题是“营销改变中国,创新再造营销”。营销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个技术化的、个案化的名词,但是我们认为营销其实与我们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这样讲可能有些夸大或者是牵强,但是我们认为,一个小小的人物,假以时日、给他一个支点就可能改变中国的命运。我们认为,营销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尝试在这个过程当中把企业营销的元素跟中国的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能够融合起来,这是我们提出的一个课题,就是通过营销这样一个角度,通过营销人的行为和对营销领域的推动,我们试图影响并改变中国的经济以及国家的面貌。

  至于“创新再造营销”——新营销一直在推崇“创新”这样一个话题。我们的观点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的时代,一个网络化迅速普及的时代,一个知识经济汹涌而来的时代,创新对企业的营销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扮演着非常大的作用。我们也希望跟各位网友就这个话题展开交流。

  关于《新营销》杂志

  主持人: 《新营销》杂志创刊到现在已经走完了三年的历程,此时此刻,请问段先生,您有什么想法和感想?

  段传敏:我昨晚刚刚从广州飞过来。.昨天下午,我们刚刚在广州的花园酒店举办了一个“七剑·营销中国大型巡回论坛”的启动仪式和新营销杂志三周年的酒会。《新营销》整整走过三年历程。

  在昨天的发言当中我提了两个词,这是一个“回首”的时刻,也是一个“重新出发”的时刻。我想跟大家表达的感受就是:第一,非常感谢在过去三年里广大的读者、合作伙伴、专家以及媒体的朋友、媒体的同行对《新营销》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第二,我要感谢这个时代。《新营销》是在这个时代而生,也是因为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的环境里面应运而生,有幸走到现在并茁壮成长。现在的《新营销》杂志成为一个知名品牌,除了有天时地利之外,还有人和的因素。

  网友:段老师,作为一个新锐杂志的主编,您平时的主要工作都是什么?最大的体会又是什么?

  段传敏:应该讲我这个主编事实上跟很多媒体的主编不太一样,在很多人印象当中,杂志的主编更多的跟文字打交道,更多的跟作者打交道。但是因为我特殊的经历——我在TCL、科龙的企业经历,使我对媒体的运作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说,一个杂志其实就像一个产品一样,它必须要围绕它的核心读者,发现他们的核心需求,为他们创造性的找到他们满意的产品。这个产品当然表现的形态就是一篇篇的文章、栏目所组成的杂志内容结构。在此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做一个杂志也同样需要营销,也需要找到它的核心读者、核心定位、品牌诉求,必须令他们的读者满意。

新营销执行主编段传敏谈营销改变中国实录

  4月24日《新营销》杂志执行主编段传敏做客新浪谈“营销改变中国、创新再造营销”图为《新营销》杂志执行主编段传敏(右)和主持人(左)。(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主持人:跟其他主编不同的地方,除了这一点之外,大家还都知道,您为《新营销》杂志做了好多策划活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目前的“中国营销领袖年会”,已经成为中国营销界的一个盛会了。能不能简单给网友介绍一下年会的一些情况?

  段传敏:这个会始于我们创刊的2003年。我们认为一个杂志要成为一个主流性的杂志、前沿性的杂志,必须在社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除了这个杂志本身之外,我们认为活动是最好的表达。要举办一个什么样的活动呢?在过去的人士看来,营销是有很多策划人、很多专业机构,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比较多。但是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聚合几方的力量,一个是企业界,甚至是最核心的力量。因为营销来源于实践,而实践的创新是我们必须要去关注,必须发掘的。因此我们就和企业界,包括专业界,同时也包括高校,包括媒体的力量,我们希望通过几方力量的组合去发现或者说关注、报道,去研究中国营销的主流力量,发现、牺牲很多案例背后的理论以及所代表的思想力量。

  网友:《新营销》杂志作为一个新生不久的杂志,为什么要搞这么一个大型的会议?您不认为营销会议目前太多、太滥了吗?

  段传敏:确实目前的会议非常多,而且乱七八糟的也非常多。但至少我们是渴望用心做这样一个杂志、用心举办这样一个活动。今天上午我在与编辑人员在开会的时候还在讨论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要用“心”去打动读者,必须让读者在心里深处感受到杂志的品质,同时也让很多参与年会的人感受到我们的确不是很草率地举行一个活动,而是我们希望达到专业界、传媒界、产业界一个高水平的沟通平台。

  网友:“新营销”既是咱们杂志的名字又是一个词汇,请问段老师,何为新营销?新在什么地方?

  段传敏:《新营销》在国外其实就叫e-marketing。世界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概念里就是特指“网络营销”,是指基于互联网的营销。但是在中国认为“新营销”不能完全特指e-marketing,也就是不能完全关注网络营销。她应该有自己的中国定义。什么是新,什么是旧,我们认为,在中国这个在快速发展成熟的市场领域里,新应该是相对的。所以,我们认为它有一个基本的坐标是必须相对于中国市场。第二,它的坐标应该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是一个纵向的坐标。这个坐标可能在家电企业已经用的是比较经常的东西,但是比如在陶瓷行业、汽车行业又比较新。所以,它在不同的行业应该说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然,在全球领域内一些新的观念、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应该是非常非常新的。

  “新”我们认为核心就在于变化。对于大企业来讲,“小”就是新,让大象跳起舞来就是新。对于小企业来讲,组织的系统化和专业化以及它在不同的环境下创造性的一些模式就是新。因此,对于新营销我们持两种基本观念:第一我们认为新是相对的。第二 “新”最大的核心是变化,把握变化,迎接变化。

  主持人:面对中国的变化,您认为将来的新营销会有什么样的趋势呢?

  段传敏:我们认为目前有三大力量在推动营销的变革发展。第一种力量是全球化,自从我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应该说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环境的改变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深刻的多,这对中国营销创新的变化是最直接的。第二种力量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快速普及与应用。现在,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互联网经济所带给我们的巨大冲击,包括我们在新浪网这样一个直播室里跟广大网友去聊天,很多时候可能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你,我们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形式把我们的读者、关心营销的人联系到了一起。第三,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升级、革命。过去的手机是一个大砖头,现在我们的手机,可能融合了MP3,甚至代表了未来的视频技术,越来越像是一个手持的移动商务终端。这种技术革命给企业所带来的营销观念与方式的变迁是非常巨大的,它们在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未来。所以,我们认为在这三大力量的基础上,亦有三种相对应的新营销趋势:第一是全球化的营销,这是非常明显的趋势,也就是国际营销。第二是网络营销,事实上中国很多企业对于网络的研究和实践都在快速的学习和应用当中。第三个是创新营销,我们最近有两本书值得关注,一个是菲利普.科特勒《水平营销》,一个是《蓝海战略》。这两本书是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角度谈到了跨行业、跨产品、跨组织之间的创新发现,这种创新价值的发现就是新营销所关注的方向。

  主持人:《蓝海战略》取得了相当大的影响和相当大的成功。新营销杂志还策划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专题报道,如《叶茂中还能火多久》、《博客营销》、《她营销》、《宝洁系》等等,这些都把握了时代的潮流和脉搏,段老师,您是如何策划这些选题的?

  段传敏: 一本营销类的杂志必须要跟企业的实践与整个社会经济紧密相连。在策划独家选题的时候,我们也力求以小见大,或者以大见小,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提升思想,我们是发现了这样一些动向、一些细节,比如我们策划“叶茂中还能火多久”,是因为我们听叶茂中在一些城市演讲,听众都是都是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在这样一个现象里看到广大的中小企业对营销的变化和创新的渴求,我们以叶茂中作为一个表现或者是符号来探讨一些话题。比如博客,像新浪网现在的博客做得非常好。我们去年推出《博客营销》的封面报道的时候还没有这么火,但是当时我们也敏锐地把握了这样一个话题,从实践的角度、理论的角度做全方位的解剖。《她营销》也是中国企业在细分市场新营销的一个实践。

  在我们看来,现实生活中很多优秀企业进行了很好的尝试,有些可能企业认为是一个很简单的做法,但是其实代表革命性的创新实践,我们《新营销》的责任就是不断发现、发掘、弘扬这些案例。我们一直深信,中国企业在营销和创新方面,不比很多国外的企业差,应该讲在很多方面其实已经走在了前面。我在一本杂志写过对《水平营销》的评判,我的观点是,其实国内很多企业、很多人在创新产品、水平营销方面其实做得非常好,但就是因为我们理论工作的滞后,使得有很多中国企业实践的总结反而落后于中国企业的实践。

  主持人:《新营销》杂志做了相当成功的一些策划、专题报道,还有一些会议,您对杂志的未来还有其它想法没有?有什么样的理想?

  段传敏:我常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就是要“经常克制扩张的冲动”。我对未来有很多的设想。我最大的目标是希望杂志以及杂志所延伸的会议,以这两大平台为基础,聚合一些力量、资源,比如专家、培训公司、专业公司、企业界以及传媒等各方面的力量,打造一个以资源为中心的价值链条。昨天中山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卢泰宏老师提出这样一个观念,跟我这些设想不谋而合。他提出“价值网”的概念,其实我们也是希望打造一个以营销经理人为核心对象的价值联盟网络,我们不断推出相关的比如培训、黄页、论坛、猎头以及相关的一些产品、服务,从而为6000多万的营销人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我的理想是希望打造这样一个以传媒为核心、为发动机的传媒产业的一个集团。当然这目前还只是梦想,我还霜要继续努力,不断努力。

  关于个人经历

  网友:我很关心您的个人经历,您曾经在TCL、科龙等一些特别大的企业工作过。您这些工作经历对您创办杂志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段传敏:我感谢每一段经历,包括我毕业之初从事的新闻记者工作,后来到TCL、科龙从事的是公关、企业营销,再到《南风窗》杂志社所从事的编辑出版。我觉得每一段经历在我目前的杂志运作当中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早期的编辑和记者经历,对我目前主编这本杂志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比如像对文字的处理、标题的处理,对于美术的观察以及对于版面的把握等。进入企业后,原来以我为中心的文字创作变成了以企业组织为目标的文字创作,写作的方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文字变得必须要服务于他所在的组织。当时这给我带来蛮大的困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文字的理解也渐渐的升华。我体会到,我们创作文字并不仅仅是令自己开心,令自己开心然后令别人开心——从营销学来讲这是产品导向的写法。如果先去了解组织、对象的需要,有针对性创作产品去服务他们,这是从营销角度的一种创作。这些经历对我现在运作一本杂志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主持人:您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媒体工作,从事媒体工作多长时间去了企业?

  段传敏:三年。

  主持人:您换工作的时候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想到要去企业发展?

  段传敏:这应该感谢我的第一个生命中的贵人,他现在是深圳深远企业顾问公司的董事长,当年是TCL郑州公司的总经理。在我采访他的过程中,蛮受他的欣赏。因为当时的TCL也是风头很盛,我们在采访的过程中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有一天他就发出了邀请,他说:如果你要做一个很优秀的财经记者的话,最好是到大型企业、市场化很高的企业里去切身感受一下。我想想这也很有道理,就进了TCL,后来就去了南方,去了广东惠州。

  主持人: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您有什么样的忠告和建议?

  段传敏:我对很多朋友包括些在我们杂志的大学实习生提过很多建议。在我了解的信息里,现在的大学生工作比较难找、就业比较困难,我觉得这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作为大学生自己来讲,第一个还是要想好自己的方向:你到底要从事什么,从事教育?营销?技术?还是要去哪里?这个方向选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是进入社会后踏实、勤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不要整天想着升职、加薪,要相信只要自己勤奋努力,成功是自然而然事情。很多人总抱怨社会没有给自己机会,其实不是这样的,应该讲社会上还有很多很多的机会。中国目前是失业率非常高,但是应该讲机会更多。我们到美国、加拿大,很多朋友都说他们那里的就业状况更加严峻,现在很多老外都愿意到中国工作。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您在TCL、科龙工作过,您肯定是对中国家电业十分熟悉。现在家电业似乎已经陷入了某种困境,您对中国家电业的营销有哪些方面的看法?

  段传敏:表面看家电业似乎走入了某种困境当中,但是我不认为是真正的困境。我们最近也在策划一个选题,叫“家电业的遗产”。可能在这样一个时候说这个词有点不合适,但我们尝试对中国家电业的过往发展做一个总结。

  我认为中国家电业已经基本走过了一个产业的循环周期,从早期的规模化,上产能,上规模,到价格战,到后来的服务战、资格战,到渠道战,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微利化的时期,竞争对手少,保持一个相对的均衡。这个行业对过去十几年中对中国的贡献比很多行业要大得多,它在很多领域,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为千千万万的营销人贡献了宝贵的财富,当然贡献的负面因素也很多,比如价格战的无限制甚至夸张式的应用,对于很多浮夸式、虚假式的所谓创新等等,这些都有必要去回首和总结。

  目前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其实正在迎接一个新的产业机遇,那就是数字化,是整个互联网3C的融合,这个产业机遇如果能够把握好,中国家电业未来还是非常有希望。

  主持人:家电行业这一块已经分为制造企业和渠道商两部分,现在市场上渠道商表现得很强势,比如国美、苏宁,制造商开始受制于渠道商的制约,您怎么看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它们的关系将来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

  段传敏:我曾经跟苏宁电器的高层谈过这个话题。之前我也认为渠道力量现在是不是有一种称王称霸的思想,但是经过跟他们沟通以后,发现其实目前的家电业跟厂商之间刚刚走过制造业主导的时代,也就是说,整个20世纪90年代都是整个厂方的主导时代,那时厂商主导了价格、渠道,甚至主导了经销商的经营区域范围,你销售得好,但是不能跨区域范围。这对当时的商业发展是不利的,但当时没有人提出所谓的“制造业霸权”。

  近几年,尤其是2000年以来,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的兴起,其实对于很多原来制造企业的主导权提出了挑战,同时这些商业企业也在尝试着或者试图改变、主导一些商业规则,这种规则跟原来制造主导的时代肯定会发生某种碰撞甚至冲突,这种冲突在近两年表现得非常明显。我认为,这是制造业和商业在经历一个迅速的博弈的过程,这个过程目前的舆论有对连锁企业的一些批评,这些批评应该讲在某些方面是对的,但有些方面是不对的。比如像诺基亚、西门子这样的企业,当进入国美、苏宁卖的时候,还是在主导着商业规则,如果让我进,必须按照我制定的规则来行使。因此,现在的发展趋势其实不是商业霸权在主导制造业企业,而是消费者的主权在崛起。如果你的产品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当中地位非常非常好,这些连锁企业是不可能或者说没有太多的力量能够控制你。目前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被动局面,是因为我们制造业的企业在品牌的提升或者是品牌的忠诚度的塑造方面还是远远不够的。

  关于创新营销和营销再造

  主持人:也就是说,制造商、渠道商和消费者之间,消费者其实是处于主导地位。

  网友:什么是新营销时代?为什么现在是新营销时代?它具有一个什么样的特征?

  段传敏:2000年开始,杜先生举办“中国新营销高峰论坛”之后,包括2003年我们创立了新营销杂志以来,我们在推动营销创新以及新营销观念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现在在很多报纸、电视上,很多专家的口里,“新营销”这三个字越来越响亮起来。为什么称它为“新营销”时代呢?就是刚才我所讲的三大力量的影响下,变化成为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时代特征,也就是我们处在一个不确定性时代,西方有学者提出不确定的时代概念,这一概念其实在中国的环境里表现得更加明显。在这样一个强烈不确定的环境之下,企业处于随时随地都在动荡的变革当中,而这种变革和创新应该成为企业的主流。所以,我们认为新营销时代到来了。

  主持人:对企业来说现在是新营销的时代,而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在中国整个生产企业环境里边同时也是一个思想翻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中国企业如何保持自己一颗“中国芯”?

  段传敏:最近有两种观念值得研究,一种是提出“全球理念,本土实战”的口号,认为全球化在思想上是一致的,但是在本土实践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有学者也提出“中国理念,全球标准”的观点,也就是指在很多企业的实践当中,我们还是要有一个中国价值的东西。我觉得后者更加有意思,也是我们正在思考的课题。别看有人说中国人像一盘散沙,但其实它的凝聚力最强。中国人在很多方面有一种固守的价值观,这种人性的、伦理的、家庭的,有很多固守的价值观。其实中国企业经历了长时间的模仿、长时间的学习、消化之后,很多人发现了,自己骨子里的思想观念无法改变。虽然很多人穿着西装,但是依然在很多场合,比如在家庭里面,仍然有一个很传统的价值观。所以,我们也提出来“中国芯”的概念。在我们看来,营销是一种技术化的东西,但是它必须要与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相融合。最近我想到了一句老话: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想,这应该成为中国营销的基本一个“中国芯”。比如,在中国,很多人对诚信的看重可能比规范或者是法律的看重得多,他不信任你就不会认同你,也不会购买你的服务和产品。所以,信任非常非常重要。对企业而言,在经历了纷繁复杂的营销手段、炒作、喧嚣之后,他们越来越发现这种手段只能一时凑效,长期而言伤害很大,于是诚信的话题被提出来。一个企业是要吆喝,酒巷也怕巷子深嘛,但是我们现在的一些营销似乎走到了极致,只顾着吆喝,酒慢慢兑上水,变换一下场地,变换一下商标,搞一个德国血统就行了。像“欧典”事件的爆发,就是一个典型的误区。所以,我们认为要给中国安上中国芯,要用我们基本的价值观去进行我们的营销,经营我们的企业,也就是说“诚意,正心,意要诚,心要正,然后“修身,齐家”,把你的企业经营好才能征服市场,赢得更多的消费者。

  主持人:说到诚信,如何理解和把握规则和创新两者的平衡关系?

  段传敏:在我们正在开展的“七剑·营销中国大型巡回论坛”中,我们提出一个口号:“现在是创新和不断创新的时代,变革和不断颠覆变革的时代。”确实是这样,我们发现成功是成功者的陷阱。当一个企业的成功成为习惯的时候,反而成为很大的陷阱。比如说柯达,它曾经在中国市场上创造了很大的辉煌,它的全行业收购计划造就了它在传统影像方面巨大的成功。但是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这反而成了它非常大的包袱。我们的杂志一直在鼓吹或者说一直在宣扬世界的变化是惟一不变的真理,希望促使每个企业在追求进步的道路上不要停歇,在追求创新的道路上也不要停歇。但同时,在一定时间里,规则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并不是说我们在宣扬或者说在宣传创新,而不重视规则,企业的基本规则是企业能够有序的开展一些策略、执行一些策略、执行一些创新性行动的一个非常好的保证,规则我们还要去尊重。

  主持人:您一直也在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但是业内有很多专家也提出,太多的创新也会导致很多的失败。您对这样的看法又怎么看?

  段传敏:对,是这样的。我们最近跟一些国内外的专家聊天的时候、采访的过程当中也谈到这样的话题,创新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手段,企业不能为创新而创新。比如技术进步,有的企业可能储存了未来20年的技术,像国外的一些跨国公司有非常雄厚的资本,也是有计划的一些策略去储存、开发、推介、销售这些产品。但是很多中国企业在很多组织系统上反而不是太完善,可能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过大,可能成为企业很大的包袱,因为它们不能快速的商品化。在很多组织环节里,比如今天定了制度明天就打破,也会让整个组织无所适从。所以,创新是指我们不能满足我们现在的一切,但作为一个体系来讲,作为一个组织来讲,它必须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去执行命令,这个命令不能朝九晚五,老是在变也不行。所以,创新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或者说是我们提倡的一个观点。但作为组织来讲,还必须要把握创新的一些风险,因为创新意味着变化,变化意味着我们组织系统重新的改造,而这种改造都会有很大的风险。

  营销能否改变中国

  网友:我有不同的观点,现在的中国企业已经进入到了并购时代、跨国经营时代,营销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段传敏:我的判断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营销还是中国企业的基本命脉。虽然现在在媒体上并购包括营销非常非常热,我们也鼓励更多的企业以并购的手段、跨国经营的手段不断拓宽自己的疆土,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这是一个趋势。但是营销还是它的基本面。为什么?从整个产业来讲,中国现在是制造业的大国,但如果只有产品产能的规模,但是无法到消费者的手中,可能也面临着工业的危机。所以,销售环节、营销环节应该是中国广大的企业应该大力提升的一环。尤其是像沿海地区以制造为主的、以OEM加工为主的企业,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加工外包,做生产车间,还是要不断大力地提升自己的营销能力。对企业的个体来讲,如何把你的服务、你的产品到达你的消费者手中,让他们享受到这些产品和服务,这是永恒的话题。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新营销杂志最近推了出一个“七剑·营销中国”的大型论坛,口号是“营销改变中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次论坛的活动,您对这个口号是怎么认为的?营销是否真的能够改变中国?

  段传敏:去年我们在武汉举办了一个关于“中部崛起的营销支点”的主题营销论坛,我们也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中部的崛起应该将营销的力量充分发动起来,不仅包括企业的个体营销,也包括区域营销、政府营销。今年我们推出“七剑·中国营销大型巡回论坛”,也是希望通过聚合各种力量,把营销的观念深入到各行各业。各行各业的经济组织机构是国家的经济细胞了,细胞功能非常强大了,中国整个经济、国家面貌都会改变。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本次聊天接近尾声。最后请段主编对咱们网友,包括杂志的一些读者做一个总结性的发言。

  段传敏:非常感谢广大网友的参与,我们也希望像这样的沟通能够不断的进行下去。我们认为营销就是一种沟通,是和读者、消费者非常好的沟通所达至的一种成果。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广大网友对于我们杂志,对于我们所从事的营销事业的意见和看法,也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鼓励和支持。总之,我们心目当中有这样一种信念,有这样一股激情,也有这样一种坚定,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局部对于个别企业,对一些区域能够贡献我们的一些力量,在全局能为我们的国家兴旺、国家繁荣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本次聊天结束,感谢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也感谢段主编的光临。谢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