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第二届中国名校EMBAMBA校际交流峰会 > 正文
 

黄庐进:MBA和EMBA学生希望能学到真正需要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21:04 新浪财经

  

黄庐进:MBA和EMBA学生希望能学到真正需要的

  2005第二届中国名校EMBA、MBA校际交流峰会,于2005年12月28、29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本次峰会全球化-商学院成长与企业发展为主题。图为论坛嘉宾黄庐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第二届中国名校EMBA、MBA校际交流峰会,于2005年12月28、29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本次峰会全球化-商学院成长与企业发展为主题。以下为论坛嘉宾黄庐进在分论坛管理学教育的发展,师资所面临的挑战上的观点实录:

  这几年我一直在抓我们的MBA项目,和澳大利亚合办的国际MBA项目,师资这一块儿,我们从非常困惑到有了一些这方面的探索,到现在应该说我们的师资队伍还是比较稳定的,
我觉得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是学生们实际上都是希望学到的东西能够在实践中用到,就像我们刚才孙毅同学说的一样,也像很多院长们说的,MBA和EMBA学生是有一种诉求的,最好是我花了钱,平均到每分钟,平均到每个学分,我明年回去还能再赚钱。

  我发现现在有几个困惑的地方,现在大学对老师的评估,这个系统,我个人认为还应该有一些转变,比如说我们十分追求老师,不发表文章,如果不在非常好的刊物上发表,或者是没有多少钱的项目,几万的社科项目,或者是自然基金项目,商学院的排名就有问题,学校的校长也不如商学院的院长,只是在制造生产,还应该为学校的总体排名和所谓的综合实力做一番贡献。

  在师资的问题上,我发现很能研究的老师实际上并不是我们看到的商学院的MBA学员们所喜欢的老师,他们讲课的时候,可能是因为钻的比较深了,讲的时候,学生听起来就并不觉得特别来劲。咱们学生一般都是挺累的,礼拜六、礼拜天来上课的时候,或者是礼拜五晚上来上课的时候,听你人云亦云的讲一点前沿,讲一点理论,你能不能用到我这上面,讲一点我们的事。整个老师讲这个课的时候,有机的结合还不够,我是上这门课的,我把这门课这么讲,这门课和其他的课之间怎么协调的,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想,是不是老师过程当中,能够给每个同学一些新的东西,而不是都从最基本的开始讲,因为很多是重复的。

  另外我们也发现有一些老师,起初一开始学生很喜欢,比较年轻,也很亮丽,但是这个课他们都喜欢在外面上,外面的游击队MBA班,或者是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等,这些人上课的时候,三、四天为一门课,这样讲起来很快,一阵新鲜结束了。可是在我们正规军办MBA的时候,是不允许一门课程三、四天把它上完,都是踏踏实实要上18周、16周、14周,这个时候老师如果一点点实践经验没有,或者说没有太多的研究,那可能就是前面很愿意听,后面讲的东西就听不下去了。

  所以在这几年我们针对发现的这两端的问题,一部分是特别能钻研的,年纪比较大的,学生觉得听起来不来劲,而且觉得很迂腐,和一部分很亮丽的,三锤子买卖,研究作为很好的坚实基础的,我们也是试图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是我们还是要引进外国师资,和引进一部分兄弟院校的好的师资和企业家来冲击本校淘汰率比较低,或者是说竞争还不够的状况。实际上作为领导层做这一点是非常有压力的。你把这些有名的教授,那些所谓的腕儿们,学生一打分打的低都不上课,你把人家买米钱就给剥夺了,实际上这是非常有压力的。说的不好听一点,他教授,我还是副教授呢,凭什么不让我来上课,但是我们必须要靠这种冲击,外面人冲击里面的人,你如果不做研究,不到企业去,不善于跟我们的学生沟通,就不要来,很明显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一个是利用一些知识型的企业家。

  所以现在我们学校有一批知识型的企业家,我的定位是一定要有MBA学位和博士学位的,他可以是在国内成长,也可以是海归派回来创业的,他们来配合我们老师一起上课。就跟刚才中大的院长说的是一样的,弥补了一部分的老师这种在企业界的经验不足。因为我们学校的师资还是比较缺,这并不是指我们MBA老师缺,整个商学院的老师承担了非常重的本科生,普研,MBA,还有国际MBA,好的老师就是上面那一层,你让他什么都做,科研还那么大的量,家里还有孩子,房子还要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堪重负。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划分一部分海外师资。一开始只要是海外,会说英语就请进来,在这样几年做下来以后,有一些学生历年评分比较高,他们的确不是为了旅游来,也不是为了看看上海的新鲜,的的确确是希望能够参与中国的管理教学,能够了解更多的企业,也能够对在他们学校里的这些中国的海外

留学生,MBA的学员也有一个了解他们的途径。

  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我不到中国本土来,教中国的MBA,我对于已经申请在我们学校里自己的MBA,就是中国的学生,是不能了解的,通过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内外师资的冲撞,或者说这种竞争,现在我们的师资力量在这方面应该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旧我们觉得,实际上这个路还是很长,如果说商学院在评价老师的体系中,国家能够更加强调,比如说你一年,或者是你在评职称的时候,是否有多长时间在企业做过一些事情,或者是兼过职,或者是搞过什么咨询,可能会对商学院老师目前实践经验少,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推动,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第二个想法,如果老师能够真的像海外的老师一样,在多少年的教龄以后,有上半年的学术假,对于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总结一些自己的东西,利用MBA校委的平台深入到企业里面去,搞一、两个鲜活的案例,应该说不是一个很难的问题,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