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第二届中国名校EMBAMBA校际交流峰会 > 正文
 

张艳梅:MBA教育的理念需要国际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20:34 新浪财经

  

张艳梅:MBA教育的理念需要国际化

  2005第二届中国名校EMBA、MBA校际交流峰会,于2005年12月28、29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本次峰会全球化-商学院成长与企业发展为主题。图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MBA中心主任张艳梅。(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5第二届中国名校EMBA、MBA校际交流峰会,于2005年12月28、29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本次峰会全球化-商学院成长与企业发展为主题。以下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MBA中心主任张艳梅在分论坛管理学教育的发展,师资所面临的挑战上的观点实录:

  我们的师资其实一开始我们就得到MIT一直的支持,我们项目98年开始,每年我们选派老师去MIT接受培训,现在为止大概有40多位老师在MIT接受培训,还有去了一次以后回来在
教学中也表现的非常好,回去再进一步的做一些跟当地的老师做一些交流。这些老师在MIT做什么呢?一方面和那边的老师研究教学大纲,另外他们要专注于一、两门课,回来上课。同时对于很多老师比较收益的就是教学方面的活动,他们会集体的备课,集体的上课,有一个专门的老师,教学方面的老师给他们做评述。我听我们的一个副院长现在在MIT,他说我教书这么多年,从来没想到我在上面讲,下面有人给我评述,要怎么去改进,老师经过这样的培训以后,引起了很多很多的反思,在教学的技能方面增加了很多,这是对很多老师很好的一个帮助。MBA的师资在国内碰到很多挑战,这是很自然的,本来MBA教育在国内就是很新的学科,另外学生对于MBA教师的需求、期望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很多老师可能在教博士生没问题,教研究生可能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但是在MBA的课堂上,受到非常非常多的挑战,这也跟我们国内一个教育体制有关,我们的MBA老师跟企业的那种了解还不是很多,这是一个历史的原因,也是很自然的现象。

  我们的理念就是国际化的,全英文教学,这对于很多的老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这么多年我们跟MIT的合作,我们很多老师取得海外的学习,交流的机会,有20多,近30名老师在MBA课堂上已经站住脚了,有相当一批老师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因为是国际MBA项目,学生的国际视野非常重要,所以一方面我们依靠我们未来的发展还是靠自己的老师,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是积极的在海外聘请海外的师资,因为希望他们能给我们的学生带来新的视野,增加他们的视野。所以我们每年都会在海外,像美国、英国、

意大利、丹麦,每个国家通过我们的一些人际渠道请到一些比较优秀的老师给我们的学生上课,大概每一个学期,这个学期我们就有十名海外来的老师,对于我们的学生也是一个挺大的帮助。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从企业请教师们进课堂,这个是我们最近探索的一个方面,因为我们一直是强调英文教学,我们基本上是没有中文的课程,今年学生完成所有的课程以后,毕竟他毕业以后拿国际MBA,他工作的目标是在国内。而且我们跟我们的学生提,很多学生读国际MBA想进跨国公司工作,我觉得我们的学生还有一种责任,一方面帮助国际公司的本土化,另外帮助中国民族企业的国际化,所以我们就很深刻的了解到,学生要了解本土企业,了解中国的

传统文化,一些思想对于他们管理中的因素。今年我们开了一些课,管理实践哲学,让企业家进入课堂给他们讲课。我们现在不敢说通过这种方式已经解决了师资问题,我们在这方面还是要在引进师资方面继续做一些工作。

  EMBA的师资是本院和外聘也是两种,比国际MBA还好解决一些,因为EMBA是只有一个英文项目,是跟外国的一个项目合资的,是我们一半师资,他们一半师资,他解决了一半的师资,另外一半,这个问题还不是很大。中国的项目是中国请的师资比较多,也有一些跨国的师资,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国际MBA教材是MIT全部提供教材。

  第二次去MIT去进修,出现了回炉的现象,为什么有这种想法?98年,99年,很多老师拷贝回来教,模仿回来教,慢慢他们在教学中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对于本土案例的需求。尤其是现在我们跟MIT,我觉得MIT他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第二次,近两年内,我们的老师跟MIT的老师在一起做的时候,MIT的老师都鼓励我们的老师增加本土的内容,甚至他们写我们的老师现在都有写本土案例,翻译成英文,同时发回MIT,跟他们交流,我们也共同开发一些这样的案例,不能说很多,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

  我们还有一个师资的来源,每个学期我们有MIT教授过来给我们学生上课。今年我们有四名MIT的教授来上课,其中有一个讲国际商务的老师,他选择案例的时候,选择的是韩国的一个案例,南韩银行的并购,分析的时候,跟中国目前银行发展状况联系在一起,当时我们很多学生上课,因为他选的时间跟中国的状况非常非常相似,学生的收获非常非常大。我们还有美国教授给我们学生讲的是儒家文化对管理的影响,这也是让学生觉得很开眼界的地方,他们觉得美国人对我们老祖宗的文化都可以研究的这么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