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第一财经 > 正文
 

叶莺:柯达求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10:37 中国经营者

  

叶莺:柯达求变

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叶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中国经营者》是中国第一个跨地域、跨媒体的财经资讯信息平台——上海第一财经旗下创办的深度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方宏进,节目时长30分钟,每周播出。本节目通过第一财经、东方卫视覆盖上海及全国,并通过国际著名财经频道CNBC全球及CNBC亚太覆盖世界各国。主持人方宏进每期邀请一位中国经营者,就某种经济现象、经济行为、经营观点进行访谈,展现被访者积极的心态、睿智的思想、真诚的魅力和传奇的故事。以下为《中国经营者》近期节目内容。

  叶莺生长于中国台湾,1997年加入柯达公司,当时柯达正雄心勃勃地进军中国影像市场,外交官出身的叶莺以其良好的政府关系和个人魅力成功地促成了柯达对中国感光行业的整合,中国市场在柯达全球业务的排名从第十七位跃居第二位,柯达的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70%。

  然而,当柯达在中国胶卷冲印市场春风得意的时候,一场数码影像的革命正扑面而来,数码相机和冲印设备的出现使得传统胶片市场倍受打击, 100多年来尽享优厚利润的柯达体系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

  2003年9月,柯达正式对外宣布,今后将不再继续投资传统的胶片业务领域,业务重心将转向数码产品领域,从而揭开了柯达数码转型的序幕.

  【方宏进】

  最近这些年来,在整个照片的这个行业里面,向数码化转型,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一个趋势,柯达在中国市场推广数码化的照相和冲洗,跟传统胶片的照相和冲洗,哪个利润更丰厚一点?

  【叶莺】

  不可否认的,传统业务的利润是比较丰厚的,因为传统的卤化银的技术,已经成熟了上百年,所以因为它是一个上百年的技术,其中我们又是一个最早的创始人,所以有很多在技术上的掌握,以及在生产流程上精益求精的这个过程,我们是做得最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胶卷这个产品可以独步江湖上百年,

  【方宏进】

  一个公司,它还是以追求利润是作为一个主要的一个核心的导向,那么你在利润丰厚的这个领域,所投入的精力,和新的数码,你怎么去平衡这两股劲

  【叶莺】

  很简单,听市场的声音。因为现在,在一些已经开发中的市场,比方说沿海的这些主要的城市里,太多,我们叫新潮的小族群,消费群,他们要追求时尚的新的东西,说实在的,很多数码的方式,所能够提供的影像的解决方案,的的确确是过去传统的影像所无法替代的,那么在这种情形之下,作为我们,我们有这样的职责,来做这样的投入,为他们提供这样的空间,跟这样的一个能够让他们达到目的的所有的手段跟方式,所以不能够只看到如何什么样的利润高。如果我们跟中国的市场以及顾客的需求背道而驰的话,那么我们等于就是犯了天怒。

  今年2月份,美国市场调查公司IDC公布一份统计数据,积极转型的柯达在数码相机、照片

打印机、数码速印站、在线照片分享网站4个项目上的美国本土业绩都名列前茅,其中数码相机在美国本土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索尼,在中国,柯达数码相机的销量也闯进了前三位。

  一时间柯达似乎成了在数码转型过程中走得最远最成功的传统影像企业,但到了4月份的时候,柯达却公布了一份让人"大失所望"的财报。由于传统胶卷销售下滑超过预期,今年第一季度,柯达公司亏损达1.42亿美金,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其公司评级降为"垃圾级",还作出"核心业务加速下滑"的评语。

  【方宏进】

  您觉得只是在你们转型过程当中暂时的一个失利,还是标志着其实柯达在整个这个转型当中还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市场的信心?

  【叶莺】

  不是不确定的因素,这些都是非常确定的因素,而且也是一个必然的现象。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面,我们花了超过25个亿收购新的公司。我们所需要的这些的经费过去是依靠传统的产品,传统的市场提供比较高的利润,现在这个利润以及这个市场在下滑,而数码的业务在上升。可是刚才我们也都说过了,数码的利润跟传统的利润是不能相比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面临)双边之间的这样子的压力,今年有这样的这个现象,就是已经到了/黎明之前最黑暗的一段时间。因为我刚才跟您说了,所有的这些费用都挤在一起,都挤在这个节骨眼上,而在这个时候呢,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新的利润的转机的这个点。你渐入佳境之前其中经过的这一段往往是最痛苦,最黑暗,同时是最丑陋的,最不好看的。

  【方宏进】

  那您估计这样的一个亏损、然后消化,这要持续多长时间?

  【叶莺】

  我相信2006年会是一个崭新的光明的柯达的一年。

  从数据上看,柯达似乎在告诉人们,他们正在数码的大道上阔步前行——2004年柯达全球数码销售业务增长了42%,达到52亿美元,柯达高层对外宣称,到2006年,柯达全球营业收入预计将从2002年的128亿美元跃升至160亿美元,胶卷业务只占其中的40%。

  但转型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过程,从需求差异巨大的中国市场,就可以看到柯达所要面对的艰难取舍。

  【方宏进】

  你们在中国大概有9000个连锁店是冲洗的,那这些连锁店当中有多少已经跟上数码的这个脚步,你们在推广数码的时候在他们那儿是很积极地迎合呢,还是有阻力?

  【叶莺】

  现在在9000多个柯达快速彩色冲印店里头,已经有1400多家是数码店了。

  【方宏进】

  这些是非常急的,希望都往数码上转呢,还是很多人排斥,愿意做传统?

  【叶莺】

  很多的店东当然希望赶上这趟车,能够赶上这阵风,可是这些店东因为他们是主人,这些店不是柯达的店,张先生的店,李先生的店,这是他们的店,那么他必须要有一个衡量,他的衡量就是在他的顾客群的比数当中,以及要求做数码的这个客户群当中到底有多少,他的营业额跟量有多大,因为如果来的都是要冲照片的,都是要干什么的,他傻呵呵地去买一套数码的设备,值不值,他真的要走在时代的前沿来领导风尚吗?

  【方宏进】

  那么柯达本身是人家说了算,但柯达本身有没有在推动,是积极地推动引导他们来上数码,还是说等着他们要求你们再给他配?

  【叶莺】

  如果您是店东的话,我如果三天两头来跟你唠叨的话,你会很烦的,是吧,因为我自己的肚子里能吃几碗饭,我自己比谁都清楚,我们不鼓励我们的销售给我们的店东任何不合理的压力,比方说面子,你看人家李家都买了,你也赶快弄一台吧,否则的话什么,像这样的方法我们是不鼓励的。

  之所以有超过70%的柯达彩色冲印加盟店还在主营传统的胶卷和冲印业务,除了购买数码冲印设备成本高昂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更广阔的区域,仍然有柯达传统业务的巨大发展空间,这也正是柯达现在还不能完全抛开传统业务的重要原因。柯达通过“相机播种计划”,近年来已在中国售出了600多万套光学相机和胶卷套装,柯达期望这些撒向传统市场的种子生根发芽,持续为其带来丰厚的收益,从而为柯达向数码转型提供更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但是另一方面,这也给柯达带来了传统与数码业务左右手互搏的矛盾。

  【方宏进】

  我们作为纯粹一个旁观者来看,另外一个公司彻底地就不搞传统业务,全新的就干数码,那么最后有没有柯达在数码的竞争当中会落后别人?

  【叶莺】

  中国的市场有非常非常的复杂性,而在这个复杂性的当中暗藏了很多的机会,很多的机遇。比方说,中国现在还有76%的家庭人口是没有相机的。所以在我们中国的这个策略当中,是我们邓小平先生说的,两个手都要硬。我的传统要做要继续地做,要深耕广植。我这个数码的业务要继续做,要精益求精。在现在的基础上让它能够做得更好。玩这种新的技术,它开始的时候很新鲜,很刺激。可是你已经玩了,玩完了以后,有的时候还是喜欢回到你原来的起点的地方。我自己是很喜欢摄影的,今天这个墙上有一些照片是我拍的。那么我可以告诉你,我都是用传统(相机)来拍的。

  【方宏进】

  您在讲您自己的体会的时候是不是也正好反映了柯达的一种非常矛盾,非常愁,比较不知如何好的这么一个状态。就你们很痴迷于传统的相机,你们已经有的这样的一个质量,但是你们又觉得新的市场你们不做不行,这个东西是不是已经留给普通的消费者一个很清楚的东西就是柯达有点举棋不定?

  【叶莺】

  刚才您的那个非常生动的描述,这个历程我们走过没有?走过,绝对走过。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转型上遇到了阻碍,遇到了困难,在时间表上不能够按照我们原来最理想的时间表来进行。因为中国有一句话说:穷则变,变则通。可是问题是,你等到穷的时候再变,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已经在穷的边缘了,那个时候才真正地开始大刀阔斧地、扬首阔步地在变。可是在那个之前,其实犹豫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柯达最困难的这个时期。能不能够做得更好,让这样的损失不出现,我想有可能。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可能,可是我们没有做到这是事实。

  2003年10月30号,柯达宣布向数码全面转型一个月后,柯达与乐凯签定了合资合同,柯达公司以4500万美元现金出资和提供一套用于彩色产品生产的乳剂生产线和相关的生产技术,换取乐凯公司20%的股份。柯达将成为上市公司乐凯胶片的第二大股东,柯达公司预计投资现金总额1亿美元。柯达高层意味深长地宣称,这一合作为双方未来任何可能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方宏进】

  这里呢有一个猜测,通过这样一个合作,柯达把乐凯定性在一个传统业务上,那么会不会柯达以后继续的传统业务也有,新业务会有很大的空间,而乐凯永远只是做传统业务,失去了在数码领域发挥的任何可能性?

  【叶莺】

  柯达凭什么把乐凯局限在只做传统的业务,乐凯集团是一个很庞大的集团,它今天和柯达合作的,只是它很大的集团里头其中一个小的,在上交所上市的一个公司,而在这个公司里面,柯达所占的股比,(置换)完成了以后,我们才占20%,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够影响乐凯,我是在乐凯的就是这个小公司里头的董事会里头的董事,可是我不参与它的任何的决策,我不参与它的管理,乐凯还是姓乐,柯达还是姓柯,我们在市场上还是竞争的.

  【方宏进】

  你们合作主要还是在传统产品是做合作,但是现在譬如柯达会主动地把一些数码的产品的技术,或者是一些新的市场的导向告诉乐凯,让乐凯在这方面发展呢,还是你们也就是仅就传统说传统?

  【叶莺】

  在我们合作的这个内容当中,其中是包括数码的耗材,可是这个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因为必须在他们把我们先给它的这个技术消化了,执行了,同时在当中有所心得之后,才能够往下一步走。

  【方宏进】

  那么大家就好奇这个合作还有没有下一步,就说乐凯和柯达的合作,柯达会不会更进一步地把传统的业务,特别是制造业务逐渐地都转到跟乐凯的合资的这个企业里去,而柯达在中国可以变的,把主要的精力拿来去推数码产品?

  【叶莺】

  在这个项目上不会有,因为在这个项目上我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承诺,这个承诺就是我们股权只限制在20%,我们不会在市场上吸纳任何新的股权,所以在这20年之内,我们没有任何在这个基础上做任何的改变,可是会不会由于这个合作项目的成功,而我们重新另起炉灶,做一个新的合作的项目呢。

  【方宏进】

  就另外的合资公司?

  【叶莺】

  另外的合作,有没有这样的可能,这种可能是永远存在的,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有,可以在现在的这个盘子里,就是现在的这个项目里没有可能。

  美国研究调查公司IDC的调查数据显示,银盐胶片仍然可能使用30-40年时间,中国传统照相产品年销售继续保持在10%的高增长率。目前中国胶卷的年人均消费仅为0.15卷,与世界人均消费0.5卷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

  如今柯达厦门的胶卷厂已经是其在亚洲最大的感光材料生产基地,柯达厦门的一次性相机厂也是柯达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不管今后的中国传统影像市场对于柯达来说是否真的如同想象一般巨大,柯达对这块业务还是虎视眈眈.

  【方宏进】

  有人说柯达的未来可能是在欧美,日本的数码市场和中国的传统胶卷市场上,意思就是说中国可能更重要的还是传统胶卷的市场会保持比较大的一个规模,你觉得是不是?

  【叶莺】

  我不能同意,可是呢,我也不能不同意,因为中国现在目前来说是柯达全世界的第二大胶卷市场。

  【方宏进】

  就是传统市场?

  【叶莺】

  只是胶卷,是柯达公司全球的第二大市场,目前美国还是我们的最大的市场,那么我相信在很短的几年的时间,我们会超越美国,变成柯达在胶卷市场上最大的市场,所以从这个理念上来,你刚刚说的这句话是对的,可是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市场,这么大的一个,庞大的一个消费群,它的这个流动所引起的整个的这个行业的变迁跟震憾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柯达最终的目的,并不是在数码转型的过程当中,变成一个第一名的数码相机销售的公司,这个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真正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提供全方位的,为所有的客户群提供一个完整的影像的解决方案,意思也就是说,从捕捉影像,到输出打印影像,到分享,我拿给您看、拿给我的亲朋好友看,如何以21世纪最新的方式、最有效的方式、最快速的方式、最真实的方式,怎么样与我们的亲友分享,以及到最后的珍藏。

  【方宏进】

  如果像你前面说的,就是传统业务的利润,比新的业务比起来,还是要相对丰厚一些的,那么就意味着不远的将来,中国市场会变成柯达主要的这个利润来源?

  【叶莺】

  如果柯达是在其它的数码的领域,在我们降低成本上做得很失败的话,这个说法会是正确的,可是从我们现在各个迹象来看的话,我有信心我们会在其它新的领域上,能够很有效地控制降低成本提升利润,这个是现在我们努力的目标。

  柯达在中国的市场作为离不开叶莺的功劳,是她在1998年推动了柯达公司与中国政府历时三年的谈判,使柯达成功地与中国政府签署了排他性投资协议,一举吃下中国感光行业的主要6个厂商。这个被称为98协议的重要行业协议,使竞争者被柯达关在了中国感光行业的大门外,因此,中国市场将在柯达转型的历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摆在叶莺面前的课题也将越来越复杂。

  【叶莺】

  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那么柯达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们有这样的职责,来选择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让世世代代的人都知道我们21世纪这一代我们历史的辉煌。

  【方宏进】

  在您平时的这个工作当中,如果需要对一个问题做出决策的时候,您作为一个女性你是采取哪种方法?

  【叶莺】

  我会召集一个会议,听一些人不同的方案,有的时候在很多的人提的方案里面,我也提一个方案,在我提的这个方案里面,常常也是被人家打得千疮百孔的,可是在被人家打得千疮百孔的同时,我的心里有很难形容的欣慰,因为我觉得这个表示团队是成熟的。

  【方宏进】

  那么你的这个下属,我们说这些男性,肯定不是所有的事情上都做得这么好,都那么如你的心愿,如果当他们做得不是那么理想的时候,你怎么去让他达到你的目标?

  【叶莺】

  碰到这种时候的时候,我必须首先要问我自己,我是不是把这个事情讲清楚了,当时他是不是真的明白要做什么,他需要的工具跟条件是否具备,如果我达到了,我想的几个都有,而你具备的客观的条件也是很充分的,这时候还是做不好,那么关起门来我们两人就要吵架了,你要问你自己错在哪里,你负责的部分你错在哪里,而你错的这个部分里面有没有因为我的失职,我的失责令你错,这种吵下来以后,我告诉你我们变成非常好的朋友,

  【方宏进】

  您是一个华人,又是一个女性,在柯达这种美国的百年老店里面,你工作从中层一直到现在的高层,传统的观念里头,还是觉得男人好像容易做决策,女人呢是辅助性的,那么现在你是老大,你在大中华区你是老大,你做决策的时候有没有受到一些,比如说男性的这种力量的一种压迫的感觉?

  【叶莺】

  你知道吗,碰到这样的时候啊,我小女人出来了,我顺着他来行不行,这一点我觉得可能女人的胸怀比男人要大一点,男人希望觉得我来到这个世界,我要改变这个世界,世界因我而不同,是吗,多么豪,多么爽,多么霸,女人,其实我们知道,没有一个人能够改变这个世界,可是,你可以改变自己来迎合这个大环境,早期加入公司的时候,的确有很多过去在商海里沉浮,很多年的老将他们都是我非常佩服,同时非常心服的这些男士,所以虽然在级别上,他们是所谓我的手下,可是我从来没有把他们当成我的手下,我觉得我们只不过是一起共事,共同来努力,可是有一点,我自己觉得很重要的,我一直也是在提醒我自己这么做,不管任何的事情,只要是跟中国有关的事情,如果出了问题,一定是我担,荣耀属于每一个团队的,可是失败的责任跟出错的这个现实只有一个人负责,我。

《中国经营者》播出时间和频道

  第一财经:周三 22:00

  周六 14:00

  周日 00:10 10:30 22:00

  

东方卫视:周四 22:56

    周五 8:02

  CNBC亚太:(北京时间)

  周日 9:30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