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严介和:富豪榜给我带来了伤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12:16 华夏时报

  

严介和:富豪榜给我带来了伤害

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图片来源 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胡润的百富榜打造出了今年财经界一颗最大的明星——严介和。某种意义上说,富豪榜制造了“黑马”严介和,而严介和可能成为富豪榜的牺牲品。“富豪榜非但没有带来帮助,反而带来了伤害。”严介和袒露成为中国第二大富豪的最大感受。

  如果说,胡润叫国人记住的是严介和个人资产从去年的15亿暴增至125亿的“神话”;那么,连日转战于年底各式“年会”、“评选”、“论坛”的严介和,则令人在财富之外更
记住了他的“诗情画意”、“妙语如珠”、“狂言妄语”和“特立独行”。

  严介和告诉记者,目前他对国内企业研究界感到不满,“不做企业的人谈企业管理,大言不惭;只有管理过企业的人谈企业,才能大言无惭”。

  争议中心:是否下一个顾雏军

  黑马富豪的名声让严介和成为全国各大主要财经媒体的头条新闻,但这一巨大的品牌效应付出的订金和代价颇为昂贵:严介和丢掉了过百亿的国企收购合同,并被迫实施从商以来第一次战略性收缩和转折。

  严介和以失落但坦然的心情面对10月以来的多事之秋。他承认富豪榜影响了国企收购工程。接二连三的国资收购受挫,一系列事件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太平洋集团大规模退出国企收购。取而代之的是,太平洋集团将进军能源产业,参股国有大中型能源项目。严介和形容此举为“有进有退”。

  从1995年至今,10年时间里严介和似乎总是鸿运当头,个人资产膨胀的背后是“太平洋系”的迅猛扩张。

  早在2001年,太平洋建设就开始收购国企,至今已收购了31家。今年,他还对外宣布将对江西、吉林、广西三地的国企进行“打包”并购,涉及资产超过500亿元。在媒体的关注之下,这些收购开始成为人们质疑的焦点。不少人认为,严介和对国企的收购,不但没有付出反而得到了当地政府作为补偿的支援,堪称“侵吞国企的大鳄”。还有人认为严介和的剧烈扩张似乎在重演顾雏军的旧戏。

  对此,严介和的解释是,收购国企是为两种目的,一是在做“光彩工程”,绝不做资本玩家,注资输血将国有资产搞活,“打造国企造血功能”;再则,通过对国企的扶持,可以博得当地政府的“好感”,获得更多的支持。比如,2003年重组“ST纵横”及南通市政府60亿的市政建设,都是帮助国企后获得的项目。

  严介和的一句“狂言”似乎可以证明他如今的心态——对于一流企业家来说,到处是钞票、遍地流黄金。

  阳光富豪:面对媒体很“弱势”

  不过,想要弄清楚严氏企业究竟资产状况如何并不容易。

  此前,曾有媒体专往南京探访太平洋建设的资产情况,得到的信息却是严介和只有“6000万流动资金”,并表示太平洋建设2004年的营业收入仅19亿元,资产总额只有10亿元,净资产不到8亿元,税后利润则不到3亿元。而胡润在计算严介和的身价时,采用的基数是太平洋年销售额达600亿元。对此,有人说,严介和的另外一句名言“财经记者不懂财经”可以算得上解释。

  “企业在受到广泛关注之后,面对媒体就会变成弱势群体。我敢保证,今后如果太平洋的负债率太高的话,媒体一炒就会死掉。”个人资产暴增之后,严介和受到了媒体的超级关注,甚至是“放在显微镜下”的拷问。

  弱势群体论大概是严介和受多了媒体质疑后的最大感想。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太平洋清清白白的,是在阳光下成长的企业,不怕媒体监督。”他告诉记者,太平洋的负债率一直控制在30%以下,是良性运作的典范。

  真正接触到严介和的人都知道,他对媒体的配合程度很高,无论什么样的问题都乐于回答。甚至公开表示,欢迎媒体审查太平洋的各种账目。不过,当有媒体曝出“太平洋的下属公司半年开不出工资”的消息时,严介和曾表示自己“很受伤”。

  特立独行:亿万富翁坐出租

  “我们在南京有很多好车,奔驰、宝马都有。但是我不叫他们来,我们做人就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不用名牌也不用好车,出门打车最方便。”

  12月11日恰逢周末,记者打车到达严介和所住的广州大厦时,正是下午堵车的高峰期。按照约定,严介和将要去高校进行人才选拔和演讲,我们的访谈将在车上进行。令人惊讶的是,这位亿万富翁此次到京并没有司机随行。在一起走了将近5分钟打到车后,严介和告诉记者:“很多人说我是富豪,其实我并不接受,我从小的

家庭教育就是视金钱如粪土,穿的用的都不用名牌。”

  严介和的节俭名声早已在外,最为著名的是作为“建筑公司老板”,他却只在南京市中心按揭了一套170平方米的房子,令很多人无法想象。节俭乃至吃苦的话题自然扯出了严介和对此的理解:“对于能够成大事的人来说,一定要多吃苦;但是对于平庸的人来说,就不要给他们那么多苦吃了,这样才能各得其所。”

  严介和语录

  ●我选人的时候,很不喜欢那种匆匆的面试;看好的苗子晚上一定要请他们吃饭唱歌,看这些人的行为风格如何。做企业的人不能被动,虚的都务不好实的更别提。

  ●我不赞成学生毕业之后创业,现在做小企业真的就是别人的“孙子”,甚至是“孙子的孙子”。还是到大企业里做个白领的好,可以积累自己的人脉、情感、资历资源,牵着“巨人的手”更好走路。

  ●想要创业的人别去总结成功者的经验,现在看到的成功都是一个人一条路,要总结就去总结失败者吧。

  ●脚不能到达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不能到达的地方心可以到达,我们在不断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们想的是壮志凌云,做又要脚踏实地。我们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把所有给予现在。我们真正要做一个站着是一座山,倒下也是一座碑这样的人。

  ●现在国内的商学院里,没有一个在企业工作了5年以上的高管,全都是不懂管理的人在培养管理人才。所以,我想,在2008年创办一个商学院。

  人物背景

  严介和发家之道

  敢于“吃亏”是严介和的一个重要特点。“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取予之间,严介和的做法看似难以理解,但事实证明他的“吃亏”是对的。

  18年前,在江苏淮安,还是高中语文老师的严介和,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不安分守己”。在代课老师工作无法做下去后,他开始到老家淮安当地的一家水泥厂当临时工。真正的转折是在工作半年后,成功竞聘成为水泥厂厂长。每次回想此事,严介和脸上仍有笑意,他声称“领导不得不选择了我”。

  1992年,严介和辞职注册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紧接着承接的南京绕城公路建设项目是严介和自己创造出的打开“省门”的机遇。

  为了能够在政府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他甚至提出了“亏5万不如亏8万”的经营思想。140天的工程量,只用了72天就干完。业主大吃一惊,检测结果质量全优!第二年工程指挥部便放放心心地把1000万的工程交给了严介和。

  2003年11月,严介和收购了“ST纵横”28.18%的股份。这以后,他陆续收购、托管了31家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旗下的成员企业达到115家。

  “我们只关注亏损的企业。”这是严介和的收购哲学。“眼光不能太浅,要看到以后的机会。收购那些企业没有任何竞争,可以说是捡回来的,虽然企业的质地不好,但由此我们和政府建立了相当好的关系。”这一段话诠释了严的“假痴不癫”谋略和“取予之道”。

  本报记者 姜艳艳

  来 源: 华夏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3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