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不仅仅为了财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 17:07 《财经时报》

  □ 本报记者 欧阳毅 孙菁

  刚下飞机的瑞典考古学家斯坦先生,接受了《财经时报》的独家专访。之前在照片里看到的都是他身着潜水服或在海面上光着膀子的水手形象,而这时的他一身西装,典型的西方绅士的装扮。我们的谈话从他如何走上打捞道路开始。

  《财经时报》:你现在对打捞海底沉船有着近乎偏执的狂热,你最初是怎么想到去打捞沉船的?

  斯坦:20世纪70年代我到新加坡的时候,有一次在一家小店花了两三百新加坡元买了一个中国瓶子。我找了许多相关的资料去参考,发现各有各的不同说法,这些引起了我对中国瓷器的极大兴趣。这些促使我开始了打捞中国沉船之路。

  《财经时报》:打捞沉船是否也是你财富冒险的一种方式,希望通过这种途径发家致富?

  斯坦:没有,没有。我本身最大的兴趣是为了去研究、了解这些瓷器,进而了解历史的进程,我会把整艘船只结构进行还原,做测量,研究它用的木料、它的造型,以及当初里面的东西都是怎样分布摆置的,了解各个时代海上贸易的整体情况。我曾经为此写过两本书。

  《财经时报》:为什么选择中国,而不是其它国家拍卖?

  斯坦:“泰兴号”是当时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中国沉船,沉船里面有30多万件中国瓷器,结果他们给送到德国拍卖,我不喜欢这种做法。在我看来,这个瓷器既然是中国生产的,就应该被送到原来的地方去,即使要拍卖也应该送到中国拍卖。

  《财经时报》:那你觉得你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吗?能够亲手打捞这些失去的光辉,你的心情如何?每当看到这些古代的艺术品浮出水面,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斯坦:现在的我看上去几乎成为一个中国海洋贸易史的专家了,我发表了数篇有影响的沉船考古报告,对于中国造船术和航海术也有深入研究。我可能比你知道更多的中国历史。而感受是非常难以用词语形容的,因为每一次打捞都会有不同的情感,我看着它们就会回到当时的历史时空中去。

  《财经时报》:你下一步还有什么打捞计划?

  斯坦:两年前游艇沉了以后,我很少进行打捞工作,主要是我的助手在进行打捞工作,我主要在做研究,写报告,还在写好几本书。我打捞了从11世纪到19世纪的船,所以这段时间我要好好研究整理它们。

  《财经时报》:打捞需要巨大的资金,您耗费了多少资金,这些资金来源于哪儿?

  斯坦:我在新加坡和

马来西亚从事了20年的海事工程,我有自己的公司专门经营海事工程。我自己积累的资金是我所有打捞沉船的资本,1990年退休后,我就把自己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打捞工作中了,大约总共有一千多万元人民币。我无法得到外界的任何投资和赞助。像这种探险工作,没有办法保证回报,也许好几年找不到东西,因此一般很难找到投资和赞助。


《财经时报》,中国人首选的经济周报!
全年定价:98元
电话订阅:010—87762866转8011、8017
网址订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