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非:别把海归当异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 16:12 《商务周刊》杂志 | |||||||||
整洁的短发,清丽的面容,亲切的微笑。在红色外衫映衬下的脸庞,她透露出特有的内敛和知性美。王亚非对自己的评价是:脚踩西瓜皮,溜哪儿到哪儿。这一路“溜”过来,她从一名纯粹的文科生成长为中国第一名在英国获得MBA学位的女性,从一名普通的英文教师成为美国马里兰大学的访问学者,并在证券和投行业造诣颇深;在北大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学生职业指导中心后,2005年11月开始,王亚非又全面负责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国际学术交流。
如果你在台湾或者香港生活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人们早已不把海归当异类了。在中国大陆,迟早有一天“海归派”会进入历史辞典。人们对待海归的态度在社会和经济变化中正变得平和,更多留学归来者也不会把自己看得多么与众不同。 我认为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正在市场开放中形成与其他西方国家相通的规则,例如信用、敬业、专业能力等等。你会发现保险、投行、通信技术、生物制药等那些国际化强的行业语言都是同质化的。当某个行业形成国际化的术语后,在中国本土人才国际化和国际人才本土化的相互作用下,海归即将成为历史。1987年,中国政府和英国政府达成协议,由英方出资,派遣第一批中国学生去英国攻读MBA。当时只有20个名额,严格的过关考试将一大批报名者拒之门外。我是文科出身的,没有数学的底子,只能用积蓄请了一个数学家教。我每天挤时间来学啊,算啊,记啊,仿佛成了一个铁人,不用吃,也不用睡了,想起自己即将要学习的MBA专业就兴奋得不得了。当时国内还没有MBA,所以我非常努力。现在不同了,国内有一流的专业水平,只要自己努力,并注重能力提升,不是海归,也完全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是金子永远会发光。 事实上,我觉得无论是海归,还是本土人才,社会需要的永远是一种追求卓越的人才。我认为比较典型的“海归”,是那些1980年代中后期出国留学,在1990年代末回国,现在40岁左右,事业有成,正给中国社会不同行业产生带动力的人。与其说人们关注海归的留学经历,不如说人们更加关注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从他们身上体会更多努力奋斗、做出更大成就的意识。 我还想从文化方面谈一下海归。1992年我在美国留学时,到一个教堂做礼拜。一位到中国旅行的美国人,将自己在中国拍摄的图片用幻灯片放映。幻灯片中,一位在天坛门口卖烤白薯的老人,在凛冽的寒风中用秤称每块烤好的白薯,美国人不知道老人用的是秤,也不知道那秤盘中放的是烤白薯,只看到老人的动作非常认真,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老人仔细左右移动秤杆的刻度,被称的东西一定非常昂贵。但是当画面显示每500克白薯只有1.2元人民币时,满堂大笑。我当时愤怒极了,这笑声代表着他们对中国经济和文化落后的轻视。 我深深感到,一个国家文化不被世界了解,是一个国家的悲哀。我记得后来我将中国发生的事情更多地告诉外国朋友,我甚至向在美国留学时的房东讲述中国的红色日记,房东很爱听。 当年,我也曾因为麦克尔·杰克逊的音乐和印象派的作品而梦想留学。现在中国的文化正随着市场的开放和经济发展在世界各地传播,并且世界各地的文化正在融合,所以留学越来越少地含有文化崇拜的色彩。而对留学者本身而言,不管留学与否,社会的主流永远属于那些讲信用而追求卓越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