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新浪财经商学院专栏_长江 > 正文
 

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访长江商学院教授陈宏博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 16:25 新浪财经

  

大胆猜想小心求证访长江商学院教授陈宏博士

长江商学院教授、加拿大UBC大学终身教授陈宏博士 图片来源:长江商学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访长江商学院教授、加拿大大学终身教授陈宏博士

  采访陈宏,《长江》记者有三个“想不到”:第一,学问做得这么好,陈宏居然小时候学习不用功,学术成功的他自谦为这是“运气好”;第二,书生气十足的陈宏居然曾经是一名资深的“五好社员”;第三,在回国后的仅两年多时间,他已经走访了大量的国内企业,希望就供应链管理这一课题在中美企业之间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作为第一个接受《长江》采访的长江教授,在6月初的一个下午,陈宏在他那一贯井然有序的办公室里,身着一身黑色的T恤,脸上带着一贯谦逊的笑容,用平和恳诚的语气,与《长江》娓娓道来他的成长、求学经历和学术研究之旅。在接下来的四天内,他要为EMBA四期的两个班同学讲授《生产运营管理》,所以我们的采访就在班主任的来电、来人询问有关教案和教具的过程中穿梭进行。

  从少年神童到“五好社员”

  陈宏出生在陕西咸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上世纪50年代时,陈宏的父母从上海大学毕业后,为了支援大西北建设到了咸阳。陈宏是家里的长子,他的整个童年时代都在咸阳无忧无虑地度过。在陈宏上小学和中学时,正赶上了十年文革动乱,好在父母亲单位和家庭的环境都比较纯正,虽然他的天性比较贪玩,当时对学习也没怎么下苦功,但他的学习成绩尤其是数学成绩一直在班中遥遥领先。“经常是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就把功课做完了”,陈宏现在回忆起当年的生活,连自己也搞不清楚,没有上过小学一年级,直接跳到二年级,父母也没有给他学前启蒙,“不知道怎么就会做那些算术题了,甚至连学校五、六年级的同学有问题都来问我。”看来今天的顶级教授从小就是一个“少年神童”!

  1977年3月,17岁的陈宏从高中毕业了。当年在中国的城市家庭中,如果家里不止有一个孩子,只能有一人留城,其他的孩子必须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作为长兄的他,为了不让妹妹弟弟离家,在征得父母的同意后毅然到了离开咸阳70里的米泉县,开始了一名插队知青的生活。每日种地、盖烤烟楼、修水库……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依然出类拔萃,除了干农活以外,还兼职为整个大队里的几十号知青“管账”,而且管得井井有条。米泉县的乡亲们给他的评价是“这娃老实”,他也因此被评为大队里惟一一名“五好社员”的知青代表。

  当被问及是否在这段插队知青的生活中为前途感到苦闷、彷徨时,陈宏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告诉我们,“当时真的没有这种想法,我想不管干什么事,都一定要把它干好。”

  从田间到斯坦福

  眼看一个叫陈宏的热血青年就要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了,安心务农的他未曾想到,甚至整个中国的知识青年都未想到:一个改变这代人命运的契机、一个甚至可称之为改变中国命运的转机就在1977年的岁末悄然来到了!

  一天,田间地头的高音喇叭里播出了一则至今让陈宏回忆起来都仍然为之喜悦和兴奋的消息——因文革废弃十多年的高考恢复举行了。在听到广播的第二天,陈宏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与狂喜,立即给大队打了申请,“我要请假回城参加高考!”

  接下来的故事就慢慢地靠了“谱”。就像1977年初的3月份他毅然下乡一样,这次他也毅然抓住了中国恢复高考后的首次机遇,报考了西安交大。“小时候,我喜欢捣鼓无线电,所以我就报考了计算机系。没曾想,西安交大这一年把所有陕西生源中数学比较好的同学都招进了数学系的师资班,可能是希望我们毕业之后留校补充教学队伍吧。”

  1978年2月,春节刚过,18岁的陈宏走进了西安交大的校园。没想到的是,一贯觉得对考试应付自如的他,在第一场全校数学摸底考试上,有了稍稍的受挫,“以前小学、中学考试总是早早就做完了卷子在座位上磨时间,这次居然有题目看不懂”。虽然事后陈宏得知在这次考试中,他的成绩在数学师资班里仍然排到了“TOP 10”,不过他也因此感到了西安交大可谓“高手云集”,大学生活将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在大学一、二年级时,陈宏开始了与教室、图书馆“为友”拼命用功学习的生活:每天4个小时的晚自习雷打不动,周日也从家中匆匆赶回校园,一边学习大学课程,一边补习落下的文革前高中教材。“因为高中两年我有一年在工厂学工,先后在

汽车维修厂和纺织机械厂做过”,陈宏说。到了大二,他开始渐渐掌握学习方法,学习干劲“才又收了一点”,成绩在由72个同学组成的班级里一直稳居前三。

  1981年大学毕业的前夕,陈宏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出国研究生考试,他的成绩为全校最高,不过,他自谦地表示,“这不具有可比性,因为各专业不一样”。经过了TOFEL、GRE、选择学校等一番周折后,1982年秋,陈宏与另外两个中国同学一起被位于旧金山的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工程经济学系(该系与其他系合并以后现改名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录取为硕博连读。他用一年时间获得了硕士学位,之后再四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时,陈宏一开始由于英语跟不上,在课堂上再次感受到了压力。他甚至在入校的第一学期里买来了录音机,希望白天上课时录下授课内容,晚上再尝试重听。不过斯坦福大学繁重的学业根本没给他留出这么做的时间。在这次远渡重洋的异国求学生活中,陈宏再次“拼命用功”,结果是在英语障碍还没有完全扫除的前提下,第一学期的六门课程,他取得了两科“PASS四门全为“A+”的不错成绩。在之后的学习中,陈宏渐渐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于是他开始“放松自己”,疯狂地打起了桥牌,有时一周要有4个通宵与同学们鏖战。甚至还与一起同来的中国同学,花了27天时间,自西向东自驾车横跨了整个美国……总的说来,攻读博士的后几年时间,他在斯坦福过得逍遥自在。

  潜心生产运营管理研究

  在幼年陈宏的梦想中,潜心学术、做一名有成就的大学教授从未有过一席之地。但是,命运就是这么不经意间被“知识”所改变,更何况他是“干什么都要干好”的那种人。1987年秋天,27岁的陈宏来到哈佛攻读博士后,师从著名的华人教授姚大伟先生——研究领域为生产运营管理,从事“用排队网络模型解决制造系统效率”的学术研究,这一步决定了他将生产运营管理领域作为自己学术生涯的路径。

  陈宏把个人学术研究成功的因素归结为会“找问题”或“选问题”。他以做生意打比方,“做生意一定要找准‘项目’,然后加上自己以前比较好的基础,就容易获得成功。”做学问也是如此,学者必须会找“问题”。

  陈宏找到的“问题”是什么呢?在长江商学院陈宏的主页上,在“主要学术成果”一栏中,您会发现他发表的学术论文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专业术语叫做“queuing”。据陈教授解释,这是一个“英式英语”的学术词汇,意指“排队”。制造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非常热门,原料从经过加工到成品,其间会经过许多生产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会需要大量的“排队”时间,而“排队”时间的多寡直接影响到该生产“网络”的性能,也直接影响到在制品库存。当时,陈宏用“排队网络模型”研究一个定单来了之后,需要多少时间完成生产以及有多大概率能在规定时间内生产出来产品。逐渐地,陈宏的研究领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对于生产运营流程的分析与优化转向90年代的服务系统定价与

供应链管理。在这些领域内,陈宏与合作伙伴们撰写了大量的富有成就的学术论文,并发表在国际顶尖的学术期刊上,他们因此成为在这个领域内世界前几位的优秀学者。

  为中国企业家做点事

  2003年,陈宏怀着想“为中国企业家做点事”的初衷,放弃了加拿大UBC大学终身教授一职,举家牵往北京,加盟长江商学院。在长江繁忙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之余,他开始着重对美国的制造类、零售类、批发类企业进行研究,考察它们在1980到2003年期间,存货期有无变化、存货组合有哪些变化等问题,相关的论文受到了著名的《管理科学》杂志好评。在此基础上,陈宏也就中美企业的库存期进行了大量的比较性研究。他发现在80年代的美国,企业的平均存货期为90多天,这一数字在90年代直到2003年间大幅下降至80天多一点。而对中国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数据进行的研究,同样的数据指标却远远高于美国:从1992年开始到2003年,其平均数为100天以上,“这比美国80年代的数字还要高”,陈宏的语气中带着学者的一丝忧虑。

  在多年的研究中他还发现,库存对于公司的业绩表现、股东回报都有较大影响。他的研究贡献在于,以前国际学术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都是通过研究个案,加上一些数学模型,属于“经验分析”。而他则创建了一个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的研究系统,效果“very excited”。

  近半年多来,陈宏走访了国内十几家企业,就中国企业的供应链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撰写了TCL、美的、青岛啤酒、三联商社等案例。他非常看好三联商社的模式,也在课堂上将三联与国美和苏宁的供应链模式做对比讲解,同时还将它们放在国际大舞台的背景下,与国外知名的WALMART和KMART等跨国企业进行比较。联想与DELL的供应链管理比较也被陈宏引入到他的课程当中。

  2004年,陈宏和李乐德、黄明教授一起应邀参加了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学术活动,与中国的研究工作者们一起交流做学问的心得,“大胆猜想,小心求证”,胡适的这句话正是陈宏对做学问的理解。

  寄语长江学子

  提到来长江的教学感受,陈宏认为与在国外讲授MBA大有不同,“因为长江EMBA同学的工作经验、成就和掌握的资源都比国外MBA同学多,对社会的影响力相对来讲也大很多。”他通过在近半年中走访国内企业,发现中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进步很大,已经出现了一些做得比较优秀的企业,他们在从“Made to stock”(生产后即进仓库)转变到“Made to order”(定单管理)的过程中学得很快。

  陈宏真切地希望,长江同学们在重视战略、重视资本运作的同时,也要给予运营管理足够的重视。因为一个企业最终的成功,绝对离不开有效地执行战略,这其实就是运营管理。比如,在大家熟知的美国西南航空的案例中,西南航空的战略看似很简单,很多企业也曾想效仿,不过几乎都没能成功。“这中间既有企业文化的问题,也有运营管理的问题,西南航空上下旅客最多不超过20分钟,而其他企业就是学不来。”陈宏分析道。

  陈宏还提到一家西班牙的著名服装企业ZARA,年销售额40亿欧元,比我国最大的服装企业销售额还要大上10倍。为什么单一的服装业能做到又大又好?这里也涉及到了供应链管理的许多细节问题。再比如

麦当劳,产品很简单,但如果观察一个小时,就会发现其间麦当劳能服务的客户数量远远地多于其它的快餐店?这中间的差距就是运营管理和流程要研究的问题;再比如DELL,它的产品质量并不是最好的,但它在流程上有IBM等企业无法企及的优势;WALMART是全世界最大的折扣店,在很简单的战略定位下,它能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运营管理和供应链上的优势……“所以一个清晰、正确的战略制定终归还要回到管理运营的执行层面”,陈宏总结道。

  陈宏表示,非常乐意发现在运营管理上特别优秀的长江同学企业,他也非常愿意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写成案例。他认为,“企业的CEO不一定要亲自去设计企业的流程,但是一定要对此高度重视。否则,就有可能通过资本运作筹得了资本,通过广告吸引了客户,但是最终不能很好地提供给客户服务,反而让客户有被欺骗的感觉。长久而言,这对企业很不利,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都是这样。”

  后记

  7月29日、30日两天,陈宏在北京校区组织并主办了首届“中国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论坛”。就像陈宏一贯的风格一样,这次论坛的举办低调而务实,来自全国工商联、三联商社、李宁公司、苏宁电器、美的制冷家电集团、神州数码、唯智信息、UPS(中国)、汉普咨询、香港中文大学以及我院的高级管理人员、学者和研究人员围绕着四个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专题发言和讨论。

  参加论坛的业内人士中,有些与陈宏曾深入合作撰写案例,有些是陈宏拜访过并有合作计划的。在论坛的开幕词中,陈宏说道:“我回国两年多来,每一天都可以体会到祖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大部分企业在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正是陈宏筹划本次论坛的初衷:建立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通过实践者与研究者的互动,深入挖掘中国供应链管理领域最优秀企业的经验,树立标杆企业,让更多的成长型公司能够从中获益,从而提升中国企业整体的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水平。

  在陈宏的心底,一直怀着对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深深期待,这种深厚的感情就像他在论坛上的发言中所说“期待着有一天,我们的论坛能够去掉‘中国’两个字,成为真正的‘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论坛’,在座的企业都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教授简介

  陈宏,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现为长江商学院运作管理学教授、加拿大UBC大学终身教授,多年致力于供应链管理的教学和科研。在物流、生产过程控制、排队网络理论、瓶颈分析等方面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学者之一。现任美国运筹与管理学会会员, 并曾担任该学会应用概率协会会长,曾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还是多项加拿大联邦和工业企业研究基金的首席调查官,并具有深厚的工业咨询服务经验,曾为多家国际和国内知名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曾任教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