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熊向晖和荣毅仁在中信的交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6日 10:04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傅 颐

  2005年的9月和10月,中信人相继送别了他们的两位前任高官:前党组书记熊向晖和前董事长荣毅仁。

  熊向晖,1919年出生,安徽凤阳人。抗战时期,这位未满19岁的中共秘密党员离开清
华校园,受周恩来指派,深入虎穴,成为国民党胡宗南将军的侍从副官和机要秘书。在1943年国民党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1947年闪击延安的危急关头,熊向晖及时向组织密报了敌人的军事部署,使中共中央得以采取相应措施。地下12年的经历给熊向晖的人生留下了永久的传奇。建国后,他活跃于情报、外交和统战战线,成为一位资深外交官,而后又出任中共中央调查部副部长和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荣毅仁,1916年出生于江苏无锡,是荣氏家族企业的第二代创业人。21岁的荣毅仁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追随父辈,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开始接手家族企业。建国后,他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而获得“红色资本家”的美誉。1957年后,荣毅仁出任上海市副市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1979年10月,在邓小平的支持下,荣毅仁创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亲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中信在夹缝中求生存,闯出了一条探索国际经济合作的路子,成为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窗口。

  1982年,熊向晖和荣毅仁这两位传奇人物开始了在中信的合作共事。10月初的一天,熊向晖接到荣毅仁的电话。荣毅仁说:“向晖同志,我要来拜访你。你就要到中信公司来领导我们了。中央已经决定了,让你当中信的党组书记。”熊向晖过去与荣毅仁相熟,听到这番话后很吃惊。他刚从调查部副部长和统战部副部长的岗位上退下不久,对此毫无所知。不久,中组部找熊向晖谈话,告知了其中的缘由。原来,叶剑英和聂荣臻元帅知道熊向晖退休后,给中央提意见,认为熊向晖很有才华,在老干部中还是比较年轻的,应该出来做事。中央接受了老帅的建议,于当年10月9日任命熊向晖为中信党组书记、副董事长、副总经理。

  熊向晖对党的统战政策理解得很透很深。对中央的任命,他的态度非常明确:共产党请荣毅仁“出山”,就是要向世界表明对外开放的决心。因此,只要在任,决不敷衍塞责,尽自己所能,坚决支持荣毅仁和中信的发展。熊向晖上任伊始,正赶上政府机构改革。全国上下精简机构,裁减人员。作为国务院直属的部级企业,中信编制只有60人,但随着业务发展,到1982年已达206人。中信成了“严重超编户”。熊向晖通过调查发现了问题的症结。中信创建时,国务院负责人给它定的任务是“拾遗补阙”。但3年来,公司业务早已超出这个范围,涉及国外发行债券、引进外资、国际租赁、

房地产等各个方面。由于业务范围的扩大,加上本身任务的不明确和所受的限制,中信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编制不够,与有关部门的关系紧张。当时荣毅仁的一个老伙伴提出:既然这样,不如实行三脱钩,人事、业务、财务和国家三脱钩。这么一来,中信和有关部门的矛盾更大了。

  熊向晖与荣毅仁多次研究,决定先明确、扩大公司的方针和任务,同时分别向中央和国务院负责同志反映情况,进行沟通,获得了他们的支持。熊向晖还大胆地向建议:中信现在人事最好冻结,同时向国务院打报告,要求扩编到800人。荣毅仁有点迟疑,在精简机构的关口,800人的编制是否太多?熊向晖将数字减到500人。报告上去后,国务院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落实,并在1983年2月同意中信扩编,编制为400人。

  随后,熊向晖与荣毅仁相互配合,进一步理顺各方面的关系。1983年荣毅仁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辞去了中信公司总经理的职务,提议熊向晖出任总经理。熊向晖一再推辞,并力荐中信副总经理徐昭隆,获得荣毅仁的赞成。熊向晖还向荣毅仁建议,副总经理最好请国家计委、经委各推荐1名,中组部委派1名,内贸部提升1名,公司内部再选1名。荣毅仁同意了。由于各方人员安排得妥当,中信很快就得到了计委、经委等部门的支持,各方面的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熊向晖到中信快一年,考虑到自己年龄大了,想在有生之年写回忆材料,供党参考,于是向中央主动引退。熊向晖的报告在1983年6月9日上交,荣毅仁即于6月13日致信当时的国务院总理。信中说:“向晖同志多年从事涉外工作,经验丰富,到公司近9个月来贡献很大,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善于出主意、想办法。我们在一起工作中相互支持,配合得很好。因此恳请中央不要批准他离休。”这是对熊向晖的真诚挽留和高度评价,同时也表明中信党政关系的融洽。当时中信的许多老先生们也都视熊向晖为知心朋友。

  1985年8月,熊向晖因年事已高,辞去了中信党组书记的职务,但仍继续担任中信副董事长直至1989年1月。荣毅仁于1993年当选为国家副主席后,按国家规定和国际惯例,辞去了中信公司董事长的职务。对离开工作岗位的两位领导,中信人非常怀念,每逢节日,都会记着给他们送去诚挚的祝福。

  熊向晖和荣毅仁辞世后,分别留下《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和《荣毅仁》两本书,记录了他们不平凡的一生。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