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新浪财经管理专栏_东方早报 > 正文
 

东方早报:放权的艺术 适应中国直面跨文化挑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 15:22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王立伟

  生活、工作在不停地变化之中,他的每次变化,都是在接受不同文化的挑战。2002年,李瀚达加入到全球性办公家具供应企业海沃氏担任全球副总裁以及亚太区总经理,随着他的加入,海沃氏的亚太区迁往上海。对于他来说,新的挑战来自于世界上变化最快的中国市场。如何适应这个市场,用合适的管理方式来进行管理,是他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关链接

  李瀚达海沃氏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

  李瀚达先生是全球性办公家具供应企业海沃氏公司的副总裁,同时也是海沃氏亚太区(位于中国上海)的总经理。他负责海沃氏在中国、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亚太国家的营运。他是美国国际管理研究生院(Thunderbird)的工商管理学硕士,通晓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汉语。

  放权的艺术

  李瀚达喜欢把自己的团队比作交响乐团,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他自己就是一个乐团指挥,“我不用懂怎么去操作各种乐器。”重要的在于如何放权给整个团队,让整个团队保持一种平衡。

  “乐团指挥不像想象中那么苦难。”李瀚达说。

  他所打造的这个领导团队并非一蹴而就。刚刚接手亚太团队时,李瀚达面临的压力并不小。此前的团队中,CHO和CFO较之其他职位,其重要性相对更高。李瀚达到来之后,如何适应这个团队原有的文化,怎样改变这种文化成了他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作为一个商学院的毕业生,李瀚达在工作中学到的最有价值的观点就是,好的团队是领导者成功的秘诀。

  “因此,你要给他们自由度,要放权给他们。”

  熟悉他的人说,他能够放权,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最喜欢的词语就是“平等”,他的风格就是没有任何偏好。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他倾听这些计划,并适当地给出自己的见解。

  “这些不是我从哪本书里学到,也不是从某堂课里学到的。”李瀚达强调说,他自己最熟悉的是市场和销售策略,而人力资源、IT或者财务方面则并不是他的专长,“要善于利用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的优势。”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是激发他们发挥自己优势的好办法。

  学习跨文化沟通

  李瀚达的商学院学习的背景给他带来的最深切的体验就是,学会了如何进行跨文化的沟通。

  这个精通多国语言的欧洲人,就是在不断地进行着跨文化的适应。他父亲来自西班牙,母亲是德国人,他在美国完成学业,在欧洲开始工作,在亚洲有了好的事业基础,而他的家却在澳大利亚。

  跨文化的体验在他的商学院学习中体会尤其深刻。身处于一个多文化的群体当中,李瀚达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了解不同年龄人的文化背景,与他们沟通。

  “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你必须要学习,再学习。”他的经验是,问尽量多的问题,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库。

  他在澳大利亚、欧洲、美国工作过,中国员工带给他的体验完全不同于这些国家和地区,“中国年轻一代对于知识的渴求,以及与其他文化的融合方面,都是相当强烈的。”李瀚达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与这些员工达成共识,甚至毫无障碍地进行沟通,重要的还是他尊重这些员工的文化背景,并且积极地提供自己的经验给他们。“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来和他们沟通。”正在学习中文的李瀚达谦虚地说。

  移动办公的老板

  李瀚达没有办公室。这与他的公司的性质有些关联。

  在海沃氏,最大最好的办公空间是给那些研发人员、设计人员的,每天在全球飞来飞去的老板们在靠近门旁的一个区域里,他们每个人的办公空间都是仅仅能够放置电脑和少量办公用品的,并且不是固定的。

  “根据行业性质、公司的文化以及员工个人的工作性质等等因素来判断他们所需空间的大小。”李瀚达解释说。

  在海沃氏,工作性质决定了高层们很少有机会长期使用一个办公区域,因此,他们得到的是适合于他们工作性质的空间。

  “我们在做这一切设计之前,会做一个员工调查。”从员工的需求出发,在李瀚达看来,将是今后决定一些公司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你知道,现在的员工越来越年轻化,因此公司必须要适应他们的需要。”

  李瀚达会在任意的空座位上坐下来办公,也可能出现在公司为所有外来参观者提供的开放区域,或者贵宾区,或者某一个头脑风暴室。有时候,他会出现在星巴克或者楼下的大堂里。移动的办公让他有机会与公司各个层面的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这种沟通还不仅仅是面对面的。他有一个小小的电子邮件处理器。“任何时候,如果有一封群发的邮件给大家,最早回信的几乎都是他。”李瀚达的员工说。

  引入新的办公理念

  李瀚达不仅仅把新的办公理念应用在海沃氏,他也通过一些努力,把这些理念引入到海沃氏在中国的市场开拓中来,海沃氏特别在上海设立了它的创意中心。

  “年轻一代的知识员工对办公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李瀚达看来,好的办公环境能够激发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创新的想法,但怎样能够使得办公环境的设计符合员工的需求?

  海沃氏的创意中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人员构成不仅包括工业设计师和科学家,还集中了很多优秀的心理学家甚至人类学家,他们通过调查研究,来探询年轻一代对办公环境的看法,并且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到办公环境的设计中去。

  海沃氏创造出一批概念产品,都是这些研究的成果。李瀚达说,其中的一些部分已经进行了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个创意部是为全球服务的,但我们也在特别为中国员工做一些调查研究。”李瀚达说,海沃氏每年将选取4个在中国的公司作为研究案例,免费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寻找能够帮助公司吸引留用人才的环境因素。

  李瀚达承认,中国本土企业目前在海沃氏的客户中所占的份额相当小,但他对自己所推崇的从创意出发,研究员工心理,满足员工对工作环境的需求的方式非常自信,“在中国,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快速发展的市场,最好的机遇也来自于此。”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