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首度中国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 01:28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孙 雷 北京报道 2005年10月16日的那个下午的情景,贺娜至今历历在目。
16点50分,河北香河第一城的正安宫大酒店,在保镖的重重护送下,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快步从刚刚结束的中美经济委员会开幕式现场离开,来到酒店二楼大厅门口。忽然,他停下了脚步。 格老淡笑着接过了贺娜和另外两位苦苦等了他一个多小时的会议志愿者送给他的一件小礼盒。“咔嚓”,格林斯潘很配合地与贺娜、王征、安辉照了合影。接着,他又匆匆前行,面对媒体的镜头、提问,绝不回答任何问题。 对于一位来自对外经贸大学商务英语系的学生来说,贺娜“追星族”般的反应,体现了许多关注金融的国人对神秘而遥远的格林斯潘的质朴崇拜。的确,这样一位片言只语就能让全球股市随之起落的人物,79岁高龄的格老的首次也是18年美联储主席生涯中的最后一次中国之行,没有理由不受到如潮的追捧。 “缄默而啰嗦的主席” 从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到中美经济联委会会议,格林斯潘都是最大的焦点。一个极端的例证是:甚至在格老去卫生间的时候,门口都有大批摄影记者等在那里,抢拍他出来的那一刹那。 没有人会把他认错:微驼的后背,匆匆的步伐,棕色的眼睛,厚厚的黑边眼镜,严重谢顶,深深刻入额头的皱纹和那富于个性的鼻子——格老的特征太明显,人们对他外貌的描述惊人的相似。 在公众特别是媒体面前,他的另外一个特征是,一贯的沉默,沉默。 “别说是中国记者,就是我们美国记者也根本采访不到他。”美国大使馆一位新闻官面对记者的抱怨时这样说。 然而,这并不是格林斯潘的全部。 在接受国会质询的时候,他则永远都是话语啰嗦、含混而冗长,常常还显得有些紧张。 “他其实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沉默寡言,开美联储会议的时候,他还常喜欢开些玩笑。”一位在华盛顿的美联储工作人员在越洋电话里这样评价他们的主席。 “他其实非常善于社交,经常在私下里和参议员们交流,从中他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一位比较接近美国最高领导层的美国记者说。 或许,格林斯潘比谁都更清楚“沉默是金”对于美联储主席这样一个职位的极端重要的意义。全世界都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的很微小的一点表示,都可能引发全球经济的大震荡。 而啰嗦对于格林斯潘来说,也同样是一种策略。美国《华盛顿邮报》助理总编鲍伯·伍德沃德就曾指出,格林斯潘对回旋错综的观点、扑朔迷离句子的喜好,使他习惯于在语言中包含一系列“令人发疯的前提和条件,从而使他几乎可以从任何他自己说的话中全身而退”。 此次来到中国,他和美国其他高官的非常重要的议题就是,要对中国进行考察,了解中国的汇率改革、扩大内需、发展金融市场、推动金融改革等,同时还要和各国财长、央行行长们共同讨论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布雷顿森林机构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联合声明后的格老身影 10月17日,《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联合声明》正式公布。 令人意外的是,关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改革的内容,仅仅构成整个声明的很小一部分:“中方还表示要加强市场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的作用,使汇率更具弹性。双方均同意,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国的主权行为,但也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双方再次强调,汇率无序剧烈波动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而其他关于推动中国市场化的内容,则占了很大的比重。 人们有理由相信,格林斯潘对中国的考察和对自己观点的坚持,是声明内容构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这其中的观点更加接近格老一直以来对于中国的认识。在此之前,格林斯潘就曾对中国7月21日的汇率改革启动给予很高的评价,说这是中国这个亚洲经济巨人自我调整的一个“好的开端”。 而在6月份回答国会质询的时候,他同样明确指出,一方面,“一些观察者错误地相信,人民币汇率相对于美元的大幅度升值,将会显著增加美国制造业的活力和增加美国的就业。但在我看来,并没有可靠的证据来支持这种观点”;另一方面,他更加主张全面推动中国的市场化进程,认为这是经济活力背后的“根本力量”。 到明年1月份,在美联储主席岗位上工作了长达18年的格林斯潘将正式退休。此次中国之行中美间所达成的共识,或将成为格林斯潘作为美联储主席,留给中国、美国乃至世界的又一份财富。 格林斯潘在其18年的任期内,经历了美国最长的经济繁荣期。面对1987年股市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和2001年“9·11”恐怖袭击,他成功地实现了突破,并在很长时间内将失业率降至最低,实现了价格稳定,牢牢控制住通胀,较好地破解了1970年代的滞胀,从而取得1990年代美国中期生产率的加速增长。 央行行长的三点启发 “格林斯潘美联储主席的职业生涯,是地球上所有中央银行行长的一份重要的经验。”英格兰银行行长Mervyn King这样说。 在他看来,央行行长们起码可以从格老身上获取三个方面的启发。 其一,一个成功的中央银行行长需要具有非常高的客观性。“关键是要认识到,经济学是在告诉你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1970年代,很多经济学家更加热衷于对数据模型的构建,然后以这些数据模型为基础,迫使政府去接受自己所设计的模型。然而,由于这些数据模型往往存在着适用性的局限,反而带给了经济更大的反作用。而格林斯潘一直坚持要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客观事实,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第二个经验是,经验方面的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官方公布数据的分析上。 这同样指出了格林斯潘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做法。他常常会质疑官方公布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同时,又通过从前与各界人士特别是商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来多渠道获得更加实际而准确的信息。 第三,一以贯之的对政策结构的坚持,这会保持市场经济的稳定。 18年来,格林斯潘始终坚持美联储的政策主攻方向应该是价格的稳定而不是其他内容。 在英格兰银行行长看来,这三点,正是格老得以长期稳定地控制住美国经济走势的力量所在。而8月27日,在一次小型讨论会上,格林斯潘的一番言论被舆论评为是他对自己美联储主席经验的一个总结。在那次会上,格老更多强调了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带给美联储未来决策的诸多不确定因素,而金融的政策制定、监管和规范,则应该因时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