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威,梅霖 来源:中国经营报
从象牙宝塔到企业江湖
主持人:在出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之前,你先后在康佳、TCL、科龙等几家著名的企业担任过咨询顾问。但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教学工作却一直没有中断过。这样的状态让人疑惑,
你在六和集团是真的担任总裁吗?是不是名为总裁、实为顾问?
陈春花:事实上,教师一直是我真正的职业。我1982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系学习,198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就再也没有离开这个校园。
但在六和集团,我的确是担任真正意义上的总裁。我和六和之间签订的是标准的经理人合同。唯一特别之处在于我的时间分配上,按照合同约定,我每月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六和工作,剩下的时间我要做研究。
2002年,我的嗓子得了病,不能高声讲话,需要暂时离开讲台修养。于是从2003年2月开始,我到南京大学商学院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对本科生的教学工作暂停。这时才有可能腾出时间当总裁。
主持人:这样“出位”的举动,可能是大多数教授想不到、绝大多数教授做不到的。你曾说过自己是个按照规划行动的人,你是什么时候规划有了当总裁的“计划”?
陈春花:作为商学院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许多经理人听了商学院的课以后都很困惑,大家认为理论讲得通,实践做不通。研究者认为理论没错,实践者认为理论没用。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差距,而我们引进和宣讲的西方理论和中国实践之间的距离更大。
于是我特别想证明,说得通的一定能做通。否则,如何解释为什么美国的管理理论一直能超越实践?为什么用戴明品质管理思想武装起来的日本企业,能够凭借产品质量打遍全世界?
但在中国,照搬美国、日本的管理理论都没用。所以,我决心花10年8年的功夫来寻找中国企业自己的管理理论。终于,到了2002年,我认为我想通了,形成的思想体系在我2004年写的《领先之道》中都详细阐述。
想通了,那剩下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做通了。之前为企业做顾问,也参与了大量的管理工作,但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来管理企业,所以我决定当一回“真”总裁。
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平台来验证自己的理论?我有几点考虑。第一,不是家电企业。我多年在家电行业担任顾问,所以要尝试新行业。第二,这家企业要在广东省之外,因为我熟悉广东企业,要尝试新的地域。第三,双方的基本理念一致,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决定接受六和的邀请,出任集团总裁。
还有一点,从1999年开始,我担任了六和集团的战略顾问,2000年时公司老板就邀请我出任总裁。这段做顾问的时间足以让我了解这个企业。
主持人:当初老板有没有顾虑,你是“兼职”不能全身心投入?
陈春花:当然会有所顾虑。所以大家会事先在合同中约定,工作的时间是多少,绩效考核的标准也和正常的经理人聘用一样,董事会对我有一系列包括销售额、利润、市场占有率、品牌维护、人才培养等指标进行激励约束。
教授治企,简化再简化
主持人:你刚开始进入六和时运气似乎不太好,2003年上半年突发的SARS疫情,2004年爆发禽流感,又有运输成本增加、农产品(原料)涨价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整个饲料行业遭遇了严重的危机。但是从后来的数字上可以看出来,你带领六和集团不仅克服了行业的危机,而且还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你去六和之前的2002年,销售额为28亿元,饲料销量116万吨;2003年销售额42亿元,销量145万吨;2004年销售额74亿元,销量超过200万吨。这其间你做了什么?
陈春花:看2005年的势头,100亿元的目标没有问题。用六和经理人的话说,六和走上了自动车道,一个劲儿往前走。我离开时也对老板说,大方向已经定好,今后需要的是不断完善。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的确做得不多,也很容易总结,用老板的话说就是“淡化权力、强化能力”。起初我要求经理人不用权力说话,要用能力说话。开始没有人懂我这句话。但后来通过耐心的解释、培训,大家明白了,如果是用权力说话,那就会划块,这块归你管,那块归我管。但如果用能力说话,就不会划块,只要你有能力,别人就会跟着你跑。你的事情就会很容易做到。公司就会朝着合作的方向走。
主持人:这是否意味着大企业官僚管理体系需要被打破?
陈春花:结构要和战略匹配。饲料企业是50公里一个厂,自产自销,自成一体。所以我们制定了简单自主的模式,把职能部门几乎全部拿掉,变成我们说的“线路”。
总部之下的经营单位是全国的7个片区,每个片区只有一位总裁。其他的人,全部在线路里面,比如制造线路、采购线路、销售线路、研发线路。这样的组织结构不是矩阵制,六合人把它形象地叫做“水桶式”组织。
比如某个片区下辖方圆200公里的市场和4个工厂。那它就围绕这块市场、4个工厂开展销售、采购、研发、制造。每个片区配一个营养师,分别有一个行政主管、营销主管、采购主管。这些人名义上有这个职位,但没有办公室,他必须还有一个实职,比如行政主管可能是某厂厂长兼任。
在总部,也全部面向市场,只有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发展部等几个职能部门。人力资源部只有一个人,负责总部的培训、新招大学生、高管录用、档案管理等很少的业务。
实体只有生产和销售。没有了职能部门,没有架构,只有人员,没有部门,不用发文件了,但是职能扔在发挥。整个公司总共13000人,饲料厂有六七十个厂,但却通过这样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架构组织起来了。它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大家没有分你和我,有事情一起来解决,遇事就协作。没有官,只有负责人。最终结果是成本降低,效率提升。
主持人:组织变革有没有阵痛?
陈春花:整个组织变革花了半年时间。先树立样板,选择一个最理解我的想法的片区总经理,让他把这个方案执行好。然后大家向他学习。大家不用争论,对不对看效果。如果看到销量、利润都上来了,大家就自然都来学习了。一个片区几百个人,用两三个月就完成组织调整。新岗位也不用岗位说明书,我们通过强大的培训体系,就像毛主席说的,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你就深入到群众,深入到血液里。这样,整个组织就能渐变地改革。大家都没有什么感觉。
你要记得,管理一定要有模板、标杆。光说没用,你一定要做出来。在制造模板的过程中,我参与得也不多,我的主要职责是选对人。选能够理解我的意图的人,他能够实现我的想法。然后在执行的过程中,我就不断地和他沟通。
主持人:新的结构可能对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员工适应呢?
陈春花:培训是我最重要的工作方法。
我的每次例会,职能部门、各片区总经理等参会人员20人左右,开会先让各个总经理汇报自己的情况。然后就是我总结,然后开始讲理论,就好像上课一样。每个季度,公司还有100多人的中层会议,参会者包括每个片区的线路主管,每次会议还要安排半天的培训。这在六和,叫做“以会代训”。
除了集体的培训,也要进行个别的辅导,主要是保证经营模式、方向、文化方向不违背我们的价值取向。
举一个例子。公司不允许销售人员对客户赊货。但是有一次,一个业务员为了攻下一个大客户,自己花钱买下了一些货物,交给这个客户试用。后来,这个客户成为了我们最大的客户。一次偶然的场合,这位客户见到了我,谈起我们的业务员赞不绝口,说你们六和的人真好,自己花钱买货给用户使用。
我听完就愣了,就找到这个业务员问,这种做法对不对。他没有回答。
我说,不对,这是变相的赊货。这事说明作为业务员,你还没有完全的能力去说服顾客,你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你的做法不符合公司的规定和理念。以前我不知道,以为你攻下最大的客户。现在你要靠真实的能力做出第二个客户来,才能证明你的能力。经过我的解释,他一下搞懂了我不允许他这样做的原因。
另外,走进标杆企业也是重要的学习。有一次,我培训中讲到降低成本的时候,有经理说,我们的成本已经很低了。于是我安排他们去看格兰仕,他们一看,哇,人家的成本更低。
“大部分空降都不成功,我可能算是个案”
主持人:你不是职业经理人,但到六和算是空降兵。你的经历可以说是少数空降兵成功案例中的一个,原因何在?
陈春花:老板的信任最重要。在六和的两年,三位老板从来没有参加过我的经营会。这种授权和信任给各片区总经理们一个信号,就是要听总裁一个人的。第二,空降之前,我给六和所有的中高层经理上过课,他们在课程中就开始建立对我的信任。
所以我有两个优势,第一是老板的信任,第二是公司中高层经理的信任。所以,我能成功并不是我比别的空降经理人强在什么地方,而是环境给予了很好的机会。
众多空降兵失败的一个通常情景是,空降兵心想既然你要我来,那就按我的习惯来执行。老板想,我用你,但是我的旧部也要安排好。因为成本的原因,很多企业元老的薪酬维持旧体系,空降兵按照市价拿高薪。这样原来的人就会很不高兴,就形成拆台的恶性心态。
主持人:你空降六和做总裁,有没有遭遇到这种情况?
陈春花:没有。当初和老板签合同时,老板问我薪酬要多少。我说,你们看着办吧。我当时想,我不是“全职”总裁,自己在六和的工作是带着自己的研究目的,有这个“私心”怎么还好意思在薪水上要求太多呢?
因为接下来的两年六和的高速增长,所以,经理人员薪水、员工薪水和股东价值都在水涨船高,因为整个薪酬体系是匹配的,这就避免了“恶性心态”。
主持人:如果在你上课时,有经理人向你请教如何做好空降兵,你会给出什么样的忠告?
陈春花:这些东西总是很难“教”会的。
有人曾问我在管理企业过程中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我说,我不认为自己有多重要,重要的是企业,只有企业成功了,而我恰恰和它走在一起,所以我也成功了。
不少空降兵喜欢全盘否定前任的东西,最终换来换去搞得企业一点儿积累都没有。但是,如果一个空降兵新到一家企业之后,不是破坏和否定,而是欣赏、继承和发扬,在这个基础上,你又能把自己的经验和企业结合起来,用毛主席的话说,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那你就有很有可能成功。
经理人要获取老板的信任。我认为有两条,第一,永远证明老板是对的。第二,永远用最少的钱,为老板赚最多的钱。但现实中,许多经理人常常想证明自己对,老板错。一个人的自然反应都是证明自己对,但经理人的职业角色却要求你要证明老板对。
主持人:今年5月18日,新希望集团与山东六和集团联合,出资购买六和近50%的股份,新希望已经成为六和第一大股东,六和的财务报表将全部并入新希望集团。两家企业一共拥有下属公司超过170家,员工超过3.5万人,年销售额达到200亿元。这样的平台似乎更有利于你的发挥。
陈春花:我很欣赏两家公司的企业家魄力。六和、新希望的合并,意义很大。这家目前国内领先的公司,有可能在几年之后成为真正世界第一的中国企业。作为一个亲历并见证这个过程的人,我已经觉得很幸运。
但是在我的“主规划”里,现在是我重回校园的时候了。
八卦老板
业余时间最喜欢干什么?
我不喝咖啡、不喝茶,每天写作三四千字。生活上很淡。业余时间喜欢听音乐。最喜欢在高速公路上把车开得快,音响开到最大,那是一种世界由你掌握的感觉。
你是什么血型?
AB型。属于动静很明显那种血型。
教书和当总裁,哪个给你更多的成就感?
当总裁时,每个月看到业绩的增长都会很兴奋。但每次上完课感觉更加幸福。大家都看着你,学习的欲望表露无疑,你很努力地与他们沟通,感受到实实在在地改变人的心灵和理念。课堂的成就是属于你一个人的,而企业的成就更多地属于组织的功劳。
据说,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把你评为最酷、最牛的老师?
有这样的评价?那可能是因为我上课从不带备课本的缘故吧。从我1986年第一次上讲台就是如此。那一年7月我大学毕业,9月留校任教开始当老师。记得第一次课是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当时非常紧张,一节课整整准备了20页纸的“台词”,花了一个星期倒背如流。
陈春花,管理实战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担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任职期间六和集团年销售额由28亿元增长到74亿元。陈春花自1986年起一直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曾任该校管理学院副院长,她还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等商学院的客座教授,并先后出任康佳集团、科龙集团、TCL集团、美的电器、南方航空等公司咨询顾问。2004年,陈春花出版了总结中国领先企业成长规律的专著《领先之道》。目前正致力于如何让中国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研究。
六和集团,组建于1995年,总部在山东青岛,是一家集饲料生产、食品加工、兽药生产、畜禽养殖等产业和进出口商贸为一体的大型畜牧业企业集团。2005年5月,新希望集团与山东六和集团联合,新希望出资购买六和集团近50%的股份,成为六和第一大股东。
场外观察
平和从容,才能惊险一跃
因为许多机缘,我对陈春花空降到六和公司当总裁的事情有一些了解和思考。
像陈春花这样从咨询顾问到公司总裁,在国外成功者不乏其人。著名的有:IBM董事长郭士纳,摩根斯坦利公司大摩董事长裴熙亮,戴尔公司现任CEO罗林斯,全球第一女CEO惠特曼。前两人出身麦肯锡,后两人曾是贝恩公司顾问。
国内这样的例子目前还很少。因为有“空降兵”困境,所以这一转换可谓是经理人的“惊险一跃”。
陈春花说:“我能成功并不是我比别的空降经理人强在什么地方,而是环境给予了很好的机会。”这并非是自谦之词。六和给予经理人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一是老板们的成熟度,表现为老板们的胸怀与境界;二是六和组织的成熟度,表现为六和的管理团队、组织架构、运营机制和企业文化的关键要素的把握和执行。
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关系稳定,还需要信任,信任源于“开明原则”和“透明原则”。
一是“开明原则”,做老板的要充分开明。开明是基于老板为人的胸怀和境界,能否“放得下”和“放得开”,放得下对自己的资产的执著、对金钱的执著;放得开“帝王之心”“我说了算”和权力占有,完成从至高无上到平常心态的跳跃。
作为民营企业,六和公司曾先后几聘公司总裁,如今将苦心经营多年的资产出让,其中全过程都验证了公司老板的魄力、胸怀和眼光。前几天在北京与六和公司创始人之一、前任董事长张唐之先生的交流中,他还反复强调:“人或公司的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或公司在社会和行业中最重要的不是竞争而是合作。”
二是“透明原则”。做职业经理人要充分透明,透明是基于职业经理人的心态和能力,心态表现为对老板的尊重,尊重的关键在于对公司战略和企业文化的认同,职业经理人的各种思路、想法和行动,要充分与老板们沟通、汇报,让老板们先知于你的行为,这样老板才可能了解你,然后才能信任你。
美国惠普前任女掌门卡莉·菲奥莉娜被董事局开除出局,惠普员工得知其去职后居然纷纷举杯相庆。卡莉意想用新文化来改造惠普原有的稳健发展、团队协作和人本管理,却物极必反,可谓是个反面教训。
而陈春花能够尊重、欣赏、继承和弘扬六和原有的企业文化,这种心态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她的能力。作为一位教练式的总裁,她懂得如何通过教练方式推动人的成长,通过经理团队发展来促进变革。
陈春花在六和任职期间,我和她在青岛有过一次交流,其间深深感觉到她的平和与从容。我想,正是这种平和从容,加上老板的胸襟,再加上组织的成熟,才促成了从顾问到总裁的惊险一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