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周剑生:欧洲文化太过雷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1日 15:30 《财经时报》

  □ 本报记者 胡劲华

  周剑生出生于江苏镇海的名门望族,他的爷爷周运元曾是天津叱咤风云的商人,他没有走上经商之路,却对摄影情有独钟。已经去过70多个国家的400余处世遗地,留下无数珍贵的照片。

  《财经时报》:是什么打动你,让你十年如一日的行走?

  周剑生:我爷爷是个大资本家,在天津叱咤一时,但随着老人离去,家业开始破产,什么都没有了。一次旅游,看到外国老太太白发苍苍,穿金戴银,但只能慢慢蹒跚,而且不能把自己的感悟回馈社会,可能几天之后就带进了棺材,我想财产有什么用,也不过辉煌一代人,两个一结合,我想倒过来多好,我40岁去感悟,边积累边享受边纪录,这种状态很好。

  《财经时报》:你为什么仅对世界遗产感兴趣,有没有将拍摄的世遗再拍一遍的可能?这样大的花费你能支持到多久?

  周剑生:现在世遗地已经有了700多处,而且每年都会新增十几个,重拍一遍的可能性太小,最多有选择的回访几个,但国内的世遗地机会多点。拍摄的花费并不是很大,毕竟我一个人就能实现,主要是办展览,这个以我个人能力难以实现,但现在有了影响,一些企业会给赞助。不过遗憾的是在国内办展览,没有一家国内企业家愿意支持,全是日本企业争夺,富士、索尼、佳能都愿意在画册上打上名字,表明自己的理念和推广自己的品牌。

  《财经时报》:中国的世遗地和世界多数世遗地你都有游历,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世遗的称号是摇钱树吗?

  周剑生:双遗产(自然和文化)是最感人的,我最不喜欢的是欧洲,欧洲雷同的东西太多,不是教堂文化就是宫殿文化。国内的有些则不错,刚刚我去了高勾丽,为了拍全景我爬了三次山,脚泡在泥水中都溃烂了。但说实话国内很多世遗地并没体现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遗产被城市包围了。云岗周围都是工厂,黄山有了拉水泥做的扶手,艺术的东西越原始越好。比如石阶,很多将老青板石敲掉,换上规整的水泥石板,人安全了,也去得多了,但环境被破坏了,弄得不伦不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