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健亚 本报记者 胡劲华
作为风险投资人,一直被认为是喜欢低调和幕后奉献,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亚洲)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虞俊也不例外,但面对这样的“百幅人类摄影巨制”,他却打开了话匣
《财经时报》:作为展览的核心是那些有生命的照片,你们当初是怎么想到选择这些
照片到中国参展?
虞俊:我想讲个故事。1967年,摄影师托马斯·亚柏克隆比来到了阿富汗的喀布尔,当地奇异的风俗立刻吸引了他的眼光。走在街头的一位妇女,头上顶着一只鸟笼,这是刚从市场上买来的金翅雀,而一袭传统的察都里袍裹住了全身,将其围得与笼中鸟一样禁闭,鲜红的里袍在阳光的照射之下显得尤为眩目。来自不同国度的托马斯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但他很能理解那片土地的生存方式。他静静地、没有做任何打扰,而是用影像将这一传统保留了下来。他的保留让我这个没有去过的观众铭记了一切。
《财经时报》:你觉得摄影师提高的动力是什么?他们的表达是为了什么?
虞俊:对于他们来说,摄影师需要一种敏锐的眼光,捕捉到生活中的常态,从而让世界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每个国度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传承,为了让世界各国人民增进彼此间的了解,美国国家地理多年来将镜头聚焦于各国人民生活的真实语境。而对于摄影师来说,理解才会让自己的摄影行得更远。
《财经时报》:在事隔2年后这样“鸿篇巨制”的推出,能给中国摄影界带来什么呢?
虞俊:作为艺术来讲,直观的交流比任何手段都好,多年来,大家已经从每天播放的交流节目《神奇的地球》和《狂野周末》中对国家地理有所了解,但那些还是“二次加工”。
这次展览是将百年以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重大知识通过视觉影像的方式直接呈现在中国的艺术家眼前,对于国内摄影界及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个机会,巡展中还有“自有我主张”——Sony·《华夏人文地理》数码摄影大赛,能让中国摄影师实现“将自己摄影作品刊载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的最大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