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2《对话》:省长陈德铭谈陕西发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11:47 CCTV《对话》 | |||||||||
以下为8月17日CCTV-2《对话》节目内容: 主嘉宾: 陈德铭 陕西省省长
次嘉宾: 叶乐谋 以色列大使馆农业、科技和发展合作参赞 史培军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王志纲 王志纲工作室首席战略顾问 柏迈高 安德鲁电信器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费罗素 英美煤炭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麦健铭 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中华地区总裁 郭广昌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朝阳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 阎 焱 软银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 方红卫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刘振宇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持人:好,谢谢大家。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经济频道的《对话》。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倡议,对很多东部的省份来说,是眼下的当务之急。而对于很多亟待发展的西部省份来说,则别有一番意味,一方面要发展,一方面要节约。当这样的两个命题一起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将如何去面对。今天我们为大家请到的这位嘉宾,就是来自中国西部的一个能源大省陕西省的省长陈德铭先生。 从东部来到了西部,在发展的同时迎头碰上了节约的课题,陈德铭省长将如何来面对,如何来做答,今天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我们的对话嘉宾陕西省省长陈德铭先生,有请。 欢迎您,陈省长。一到我们现场就看到了很多的新朋老友对吧。跟大家问候一下。 陈德铭:我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陕西的父老乡亲,各位老朋友们问声好。大家好! 主持人:他们看到您一定会觉得特别地亲切,我们大家都知道陈省长到陕西已经有三年半的时间了。从东部到西部,从原来吃米到现在吃面,原来听评弹,现在听秦腔,您有没有什么不太适应的地方? 陈德铭:应该说三年半,我基本适应了陕西的气候、语言、饮食和文化,当然还有些需要再加强,比如吃很酸很辣的东西等等。 主持人:饮食方面还不太习惯。真的会说陕西话了吗?给我们说一句很地道的话,问候一下乡党们。 陈德铭:陕西最近有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一句话非常有哲理的,叫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这是一个非常(??)。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省长嘛,肯定是要抓发展、抓经济,但现在又迎头碰上了节约的课题,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一些难度,他觉得我发展还没完全发展好,这个节约该怎么来做呢。但您好像不觉得这是一个难题,因为我知道,您在很多的场合都谈到,这可能是陕西的一次机遇。 陈德铭:对,我觉得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对我们是一次机会,因为全国大的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都要进行调整,那么原来落后的一些省份或者一些企业,同样有一次后发的机会,可以在一个同样的起跑线上。如果抓住这次机会,那是西部很好的一次发展机遇。 主持人:陈省长对于这样的一个机遇,思考了非常多,我们不妨就掌声请陈省长入座,我们慢慢地来听他对节约与发展的看法,好,请坐。 陈德铭:谢谢。 主持人:刚才陈省长的一句陕西话让我们觉得非常地亲切,接下来还会让陈省长看一幅您感到亲切的图,来,我们看看大屏幕。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陕西省的行政区划图,对陈省长来说,这幅图您更熟了,因为三年半的时间,我知道您几乎跑遍了,陕西省的各个角落能不能告诉我们,在您去过的这些地方,结合您的所见所闻,您告诉大家,陕西省的机遇究竟在哪里? 陈德铭:您看上下是九百公里左右,宽是四百多公里,是个葫芦形的。这个涵盖着中国整个的地质地貌的缩影,它的北部是矿产的富集区,中部地区的关中地带这一片,它是我们国家的科技教育力量非常集中的地方,而南部的陕西它是一个秦岭山脉,那边郁郁葱葱的、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态保护非常好,是整个陕西的绿肺。陕西最大的机遇可能就是人力资源的这种发展的机遇,地下的矿产资源的机遇,还有历史文化和现实区位所给我们的机遇。 主持人:可是要把这样一个机遇变成现实,一定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您觉得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的陕西面临的最困难的有可能会是什么? 陈德铭:是水的约束,这对我们来讲是非常短缺的,水的稀缺在陕西的很多地区是人们不可想象的。 主持人:陈省长有没有见到过特别让你记忆深刻的缺水的情景? 陈德铭:在这么几年的工作中,大概感受最深的是在陕北、延安和榆林交界的那些白于山区,那些地方的年降水量只有在三百到四百毫米,但是蒸发量在一千六百到两千毫米。 主持人:相当干旱。 陈德铭:相当干旱。然后我们采取很多技术地下打水,打到一千多米,甚至近两千米,打出来的水是什么呢?是苦咸水和高氟水,也就是说人们不能饮用的,牲口也不能饮用。 主持人: 在陕西我们人均水占有量大概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在关中的一些地区可能仅仅只有六分之一,也就是说大概有一千三百万的农村人口可能都处在这种缺水的状况当中,所以听到这样一些数字,大家的心里可能都会沉甸甸的,缺水一定给我们陕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陈德铭:工业是大量要用水,我们这几年因为缺水,所以特别注意节水。所有的建发电厂必须是风冷发电机不能用水来凉却(冷却),必须用风来凉,这样同样的容量的发电,只有正常的耗水的25%到30%左右,省下七成的水来,然后整个工业这几年我们的经济每年增长10%以上,但是我们的用水总量没有增,基本控制在这个水平上。所以工业基本的思路是循环用水。我们再下一步还要走非常科学的道路,用世界最先进的一些技术来消耗我们的能源。那么大量的水应该说农业的灌溉,我们通常说的漫水灌溉还是耗了不少水,所以农业现在再发展就叫精确灌溉。这种精确的灌溉,其实像以色列,像中东的一些国家很早就实行,我们这几年也在推广,所以我们都采取了一整套的方法,这样我们可以规划到2010年的水和更后的水应该够。那么更大的工程,国家现在在南水北调的中线方案,把陕西、陕南的水的一百亿,将近一百亿方的水,要调到北方去。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也实行了我们的南水北调,我们也把陕南的一部分水调到我们的关中,已经调过一部分。 主持人:自己就可以做水循环利用。 陈德铭:我们自己做小南水北调。 主持人:听说您经常到南水北调办公室去,往往在那儿都能看到你的身影,是去给咱们陕西要水吗? 陈德铭:我其实更多的是到水利部去,到黄河(水利)委员会去,我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在我们这么多水贡献给南水北调的同时,能换来我在陕北黄河流域引一点黄河水,加强陕北的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 主持人:这个思路可行吗?很多人也说陕西不就靠着黄河吗,那不有很多的水,为什么还会缺水? 陈德铭:因为水资源是国家的,我要用黄河水,要经过黄委(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批准,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批准,而且国家分配我有计划,我现在计划内还没用完,将来用完了以后,随着西线调水,南水北调以后黄河流量会增加,我还会去跑,希望他们再给我一点水。 主持人:那刚才您也提到了这个以色列的节水工作,今天我们把以色列驻华科技处的参赞请到了《对话》现场。 叶乐谋:以色列被叫做是一个很干旱的国家,我们国家75%的国土面积是干旱与半干旱的地区。我们首先开发新的水源,其次我们就是要努力来节约用水,并且同时提高用水的效率。在谈到大水漫灌这个问题,它只有40%到50%的灌溉效率,但是如果我们采用滴灌技术就可以达到90%到95%的灌溉效率。 主持人:以色列的这种做法现在在我们陕西是不是已经大量地使用了?我们和这种国际上的先进水准之间还有什么样的差距吗? 陈德铭:我们中国有一个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就在杨凌,是国家级的现代农业的示范区,以色列的各种灌溉的方式我们都有,但是我们的推广不如以色列。我们在关中一些地方也推广了,甚至我们的公司已经推广到了整个西部,包括宁夏,包括新疆、甘肃等等。我们做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在陕西省节约一吨水大概要花出七元钱左右,如果开源一吨水去引水平均要花八元钱左右,如果污染的水治理做成中水回用,大概是十元钱左右。从这个经济规律来讲,节约水是最划得来的。 主持人:在以色列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让民众能够特别了解节约的重要意义? 叶乐谋:我们从幼儿园的时候就教育孩子们节约用水,并且提供了很多这样的教材。举个例子来说,这里展示了一些花卉,它可以教人们种植什么样的花卉可以节省水。这里边就有一些例子,那我们告诉孩子们来看一下,你们可以拥有一个很漂亮的花园,但是前提是你们要选好那些能够节约用水的花种。 主持人:陈省长,刚才看到那么多图您有什么样的感触? 陈德铭:我觉得以色列的经验对我们很有帮助和启迪,但是我们中国人多,我们还要发展,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精神和方法,特别是从小教育孩子有节水的观念,以色列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觉得不仅我们,可能整个中国,整个中国的西部都应该学习这种方法,从儿童开始抓这一点。 主持人:我们在这儿还有几个数字要和大家一块来看,您看到的这张陕西省的行政区划图上标了很多的点,这些是陕西省的一些在建和已建的大型的重点工程项目,每一个大型的项目它们所需的水量一定都是非常可观的,那面对着我们今天的缺水现状,调整经济模式,要改变这个产业的布局,也许这样的一个命题并不仅仅是陕西一个省来解答的,可能是整个的西部地区的所有的省份都需要来解答的。这个问题我们请教一下史教授。 史培军:缺水问题和区域的经济是密切相关的。缺水是个经济概念,在地理学上没有缺水不缺水,我觉得对陕西来说呢,我们陕西南北差异很大,陕北有丰富的能源,可以做很好的能源化工基地,但那个地方缺水。陕南有很好的水资源,它那个地方至少能源要比我们陕北要少一些。我个人的研究表明呢,如果在陕北,我们经过过去两个五年计划,陕西省的交通条件有了重大的改善,南北打通,交通非常发达。在这种情况下,能把陕北的一部分煤炭把它运到陕南,建设大型临江电站,一方面使得水和能,因为运煤它没有浪费不浪费,可是运水是浪费的,所以我并不赞成把更多的水从南方搬运到北方,倒应该把生产资料,发展的一些电厂,甚至大型的基建生产或其它加工业基地往南方搬,我们把能源往南方送,陕西有这个条件,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布局的调整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最重要的措施。 主持人:这样的一个发展思路和陈省长的思路吻合吗? 陈德铭:我觉得看这个问题要站在一个更长的历史的角度和时代角度来看,我们现在处的是一个中国西部正在崛起正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城市化)的过程,我不简单地赞成,所有我们叫中国最后的一块能源基地,叫在三西,三个西,山西 陕西 蒙西(内蒙古西部),这一块地方是严重缺水,也是中国的矿产资源能源型的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如果简单的把这个地方设计成为西电东送、西煤东运、西气东输,发展沿海的或者南部的产业,它们留下来的这一片地方将来治理的成本那几百万、上千万,人民的工业化、现代化城市生活将来是个很大的问题。从我们现在来讲,这一块土地如何实现它的工业化 城镇化(城市化),整个中国西部12个省,57%的国土面积,它离海岸线有一千多公里以上,因此他们的工业化的起步很多可能要仰仗于资源,但是每个省长都在考虑如何把资源的价值能榨取到最大的限度,给当地工业化留下最多的钱,给当地治理环境留下最多的钱,所以发电不是我们的最后目的,送电。我们的想法是把这些资源能够尽其所能,在现代科学的水平下最高地利用它的效率。 主持人:王志纲先生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规划师,而且我知道您刚刚从美国归来,是不是也考察了当地的一些在能源的布局啊,或者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有没有这方面的新的情况,和我们大家一块来分享? 王志纲:就整个中国的发展,的确每一个区域都有个战略机遇期的问题,那么陈省长正好是从东部到西部赶上了这两个高峰,尤其您在东部创造了一个奇迹,就是这个苏州模式吧,现在到西部也面临这个机会。但是在讲这些问题的时候,我就发现中国一句古话,叫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谁都不想失去这个历史性的机会,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的时候,长三角和珠三角它的两个地方,作为中国两个发动机的起飞,都是凭借全球一体化以后,国际上的产业转移来获得成功的。而今天在西部,在陕西也面临这么一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倒觉得刚才陈省长已经成了一个非常就说是出色的一个专家了,就能源、就化工、就很多方面。但是呢,我希望以后是不是能够换一个角度,从一个区域战略、区域定位,从一个错位经营、差异竞争,从全球一体化这个背景下来看待三秦大地、看待陕西,这样的话,我们既解决了吃饱的问题,就是现在刚才我们探讨这些东西,开源节流,同时再解决一个吃好的问题。好,谢谢。 主持人:您又提出一个新的课题,这个课题陈省长思考过吗? 陈德铭:刚才他讲得很对。把能源作为陕西发展的一步,仅仅是我们非常贫困落后的陕北,凭借它的优势。陕西根本的着重点还不摆在这个地方,要摆在我们关中,关中地区有126个高等教育机构,国家的和省里的重点学校有62个,军队的院校有9个,还有57个是民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有些已经是具有大学水平的。那么这126个高等教育机构里面一共有97万的大学生,将近100万,另外我们还有就是1060多个中央和省里的研究机构,这包括国家各种国防科工委系统的大集团的机构,这些集团的研究人员也是100万。这两个100万是应该有一些自主创新的能力,我想我们陕西的关中地区主要将定位在集成创新和再创新方面、原创的这一块,国家大量的基础研究机构在做,我们也做一部分,我们的优势以及我们的需要主要在做这个方面。所以我们正在考虑如何使我们的工业提升一个等级,真正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变成产品,能够到世界大市场去搏一搏。我相信沿着他的思路走下去,我们吃得好的问题和高质量的经济竞争力的问题也会出现。 主持人:那其实在今天的节目当中,包括在以往的许许多多的场合,陈省长做的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全世界知道陕西和中国西部的优势究竟在哪里,您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好的陕西的推销人员吗? 陈德铭:不算很好,我起码应该鼎力推销吧。 主持人:在北京的财富论坛的现场,很多人看到陈德铭先生不断穿梭的身影,其实就是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这些重要人物打交道,向他们推荐陕西,特别是推荐陕西的优势。那么你推荐的陕西的优势会是什么呢? 陈德铭:如果对政要,我会过多地宣传历史文化;对企业家我会过多地宣传我们的资源和人才。陕西的优势,如果要把它梳理一下…… 主持人:梳理一下。 陈德铭:应该是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地缘优势和人文优势。陕西是处在中国东西交界的地方,南北的中心,所以整个中国的大地圆点,就在西安旁边。那么这个地方是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我认为得陕西者得中华之商业。 主持人:您今天看到现场有这么多的外国朋友,也许他们某一天都会到陕西来投资,究竟陕西刚才您推荐的这些优势能不能打动他们的心。我们先来介绍这位美国安德鲁公司的柏迈高先生。听到陈德铭省长介绍陕西这么多的优势,有没有打动你? 柏迈高:以前我们公司也考察过陕西,陈省长去了之前每年也去考察,但今天听陈省长介绍,我觉得我们再要去仔细看。 主持人:更要去仔细看。 柏迈高:更要仔细去看。 主持人:但是在这之前,我要给大家透露一个小秘密,这个柏先生跟陈省长其实是老朋友,那您去陕西考察一定会再去拜访陈省长? 柏迈高:当然了。 主持人:向他提的要求会是什么呢? 柏迈高:当然所有的外国公司,他们希望交通很好,然后基础设施好,但是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当地政府的信任,他们的效率非常重要,我们不管你去什么地方投资,你会碰到一些问题,碰到问题以后,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能不能帮你解决问题。 主持人:如果我到陕西,到中国的西部去投资,一旦我遇到问题,当地的政府究竟会给我多大程度上的支持? 陈德铭:中国处在一个计划往市场的转型时期,肯定会碰到很多的问题,关键是政府要非常可信,非常高效地及时地协调这些问题。我要给我的朋友说的话就是我要比苏州做得更好。 主持人:还有一位先生,我们要介绍给大家认识,他是美国安格鲁煤炭北京办事处的主任费罗素先生。您原来曾经到过中国的西部地区吗? 费罗素:我第一次去陕西是在1997年。 主持人:如果说你们要到陕西去投资的话,会对陕西的政府官员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呢? 费罗素:首先它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基地,陕西有资源。第二点,我们就是要看一下政府能否给我们更多的支持。我想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所谓基础设施的问题,陕西是一个大省,基础设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我们是有在这里长期发展的打算,所以我们对陕西的基础设施方面就要有更高的要求。另外一点,我还想说的是像学校、像医院,还有一些方便人们生活的公共基础设施,它的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 陈德铭:我觉得基础设施上面我们已经有些战略的考虑,但是实现这个过程可能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使我们煤的资源、基地的东西能够方便地物流和输出。但是他讲到的学校、商业服务、医院等等,正是我们最近非常要强调和治理的东西,即便我们的西安,拿它现在跟上海、北京比,对于外国人在那儿看病,外国的孩子在那儿,上外国语学校的条件还是有差距,我们正在非常紧锣密鼓地策划这件事情,因为这是对我们迎接一个大的国际资本来陕西的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我们一定要做好。 主持人:我们再来认识坐在他旁边的这位先生,他是来自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大中华区的总裁麦健铭先生。 麦健铭:对于我们来说,选择一个投资的标准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主要指标就是长期的稳定性和经济的可持续性。第二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我们希望能够以一种伙伴的关系来推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个标准就是它的环境,特指我们所投资项目的经济环境。这三个标准都是非常关键的,缺一不可,否则的话投资就会失败。因为我们在世界各地有数十几亿美元的投资,所以我们必须保证这三个标准的完整,但是最重要是合作伙伴关系,才是决定我们投资顺利的重要指标。 陈德铭:我想他讲的三个条件也是所有的跨国公司都要考虑。第一个中国的稳定、中国的长期增长,中国高层领导和他们的决心胆识是世界五百强都应该是公认的,但是我们能不能创造好的政府的诚信、高效的服务这是很重要,我们是要创造一种机制、一种制度,因为他的投资要考虑五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那么作为一种必要的信任,所以如果他愿意参加的话,我们也会政府用一点VC(风险投资),做一点创投加进去,让他稳定信心,让我们的利益也绑在一起。 主持人:对于充满生机的中国的西部地区来说,瞄准这块热土的绝不仅仅是世界的五百强企业,我们现在国内有非常多的很有活力的民营企业,同样也把他们的目光盯在了这片热土上。今天我们在现场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家。来,郭广昌先生。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您现在有在陕西的投资项目吗? 郭广昌:我们有不少的项目在谈。 主持人:在谈? 郭广昌:对,对。 主持人:谈的过程当中,你会提什么样的条件和要求吗? 郭广昌:条件、要求很简单,就是说只要对于我们的民族的企业、中小企业,能够跟对这些大公司一样重视,就可以了。 主持人:这个要求对省长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还是有点难度的? 陈德铭:应该没有问题,这个(受)我们国家的政策、制度、法律、基本经济制度保障。 主持人:你发现西部和东部之间,最显著的一个差异表现在什么方面? 郭广昌:在投资环境上,我觉得就是,可能以前的话可能就是说,在西部的话,更加会就是比较重官本位一些,而东部的话可能更对经济这一块会更重视一些,但我觉得这些都在改变,就是逐渐的话,大家对商业的这种思维,在整个环境里面越来越体现出来。我觉得刚才就是听省长一席话,我就感觉做省长是非常难的,就是要算经济账,我相信我们的民营企业,长三角的中小企业,在西部投资是算得过大企业的,我们是有很多机会的,而且我们是在那里能够找到很好的发展。 主持人:今天呢那些企业家都没这个机会坐在现场来提要求,但是我们会给你一个机会提要求,会给省长提什么样的要求? 郭广昌:我们中小企业去的时候,省长再出来接见我们一下就可以了。 主持人:省长您要更忙了,不光光要接待这些老朋友,新朋友也要同样的接待了。 陈德铭:非常感谢他这句话,我的寓意是什么呢?这说明我们的环境还要改进,其实郭先生已经不是中小企业了,但是确实很多民营企业到西部来,希望见到省长、市长,原因是他们怕当地有不正当的对他们的一些行为。如果见过省长和市长能够成为某种保护,心里踏实,那说明我的投资环境还不够好,还应该再改进。我非常谢谢郭先生。 主持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旁边坐的呢就是陕西的小老乡张朝阳先生,您一定非常熟悉。 陈德铭:很有名的搜狐的老总。 主持人:很有名的。所以呢您作为陕西人一定要向全世界宣布,通过您的互联网向全世界宣布陕西的这个优势究竟在哪里。 张朝阳:最近呢,互联网可能是硅谷的热潮又烧到了中国来了,属于第二次互联网的高潮。那么在现在我们对面也坐着风险投资家了,那么如果现在从北京到陕西,也就是坐飞机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如果西安、陕西的空气再好一点,如果水污染不要再严重,居住条件各个方面,如果改善的话,能够让这些风险投资家们能够到,提供无论是种子资金,还是后续的资金,让陕西的高校大学生或者高新开发区的这些创业者们能够有很多新的技术、新的研发新的有潜力的东西,能够受惠于现在正在汹涌澎湃的风险投资的浪潮,我觉得光大概,我随便算了一下可能有,光前几天一个(交易)就十亿美金,在北京上空在盘旋着,正在找机会。如果把一桶水能够一瓢给甩到西安去,我觉得将会有很多企业能够产生。 主持人:张先生把又一轮互联网的热潮带到我们现场,刚才的瞬间大家都热血澎湃了一下,不过在这之后,我们还是得冷静地思考,像陕西这样的中国西部地区,我们靠什么可以吸引到很多的风险投资。 陈德铭:我是最近才知道张朝阳是咱们陕西乡党,所以我非常高兴,他讲的是一个实际问题,就是说有很多新的机会,一瓢水洒下去得长东西出来,这一瓢水不长东西,没有人再浇第二瓢水,可能问题还更糟。所以我想这非常重要,所以我很愿意听听像专门做VC(风险投资)的阎先生这样是怎么看待陕西的,做创投的环境。 阎焱:坦率地讲陈省长,作为一个资本的流动,在市场永远是流向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方。如果我发现好的企业、好的环境,不管在什么地方,对我来讲没有关系,我们都会去投资。我如果去陕西,我一定不要你见我,我不在意你见不见我,我不在意你是不是(省长)。 陈德铭:如果我想见你,你愿不愿意见呢? 阎焱:我们要见,我一定是拉你出去到哪儿去喝茶、聊天。因为说实话,对一个风险投资家来讲,他不在于政府行为。 陈德铭:政府行为基本没什么,完全靠市场。 阎焱:政府干预越少越好。如果恕我直言,我觉得可能陕西作为中国加工行业一个基地可能更有利一些,而陕西有非常好的工业基础。其实今天你仔细看中国在世界经济中间竞争优势的话,其实是它的知识成本,非常熟练的工人和工程师,是中国长足的竞争的优势,我觉得千万不要(忽略)。 陈德铭:我赞成你这个观点,就是说我们因为还考虑就业,所以我在选择产业的时候,我第一个选择的是什么呢?是劳动密集和资本双密集的制造业,就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如果这个整合在一起呢就能解决,因为我们还有大量的就业问题。 主持人:希望你们见面早日成功。我们在现场有几位是即将要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可能正面临着要找到一份工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他们会不会去陕西呢? 大学生:我是今年大学刚刚毕业,我在大学期间学的是汽车造型设计这个专业。 陈德铭:是哪个大学的? 大学生:清华大学的。但从专业这个角度来考虑,我更倾向于去汽车产业发展时间比较悠久的还有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地区,比如说是上海、北京等地。其实收入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我觉得我不知道家乡能给我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平台? 陈德铭:您知道中国现在汽车跟您专业相关的主要在几个领域呢,在重型汽车一直到重型卡车,现在陕西的汽车集团是做到全国第一的。因为陕西还有一个叫法士特,那是齿轮箱集团;另外我们还有深圳的一个企业叫比亚迪,到我们这儿来投资的,做小汽车的;我们汉中还有一个自己的汽车厂。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看,我不知道今天他们有没有来,我们陕汽的老总。 主持人:给你介绍来自陕西汽车集团的总经理方红卫先生,来,我们欢迎一下方先生。方先生在当年29岁的时候,就成为陕西(汽车)最年轻的一位厂长了,是吧?能不能告诉大家,你在当初抉择自己未来、工作岗位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我们现场的这位同学曾经犹豫过? 方红卫:应该说跟他的想法有点相近,毕业的时候呢我们就想着寻找一块适合自己的土壤,这是第一点嘛。第二点我觉得到了企业以后呢,其实企业对人才非常地渴望,企业也在尽自己的努力设置了一些人才成长的一些通道,包括刚才他所担心的能不能有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什么样的环境,我觉得现在对待像他这样的人才,如果到了我们这样的企业,我们可以因人而异,可以为他专门设置他的,叫职业生涯的成长的程序,当然包括什么待遇,这些方面我认为都可以放心的,可以让你安心地去从事你所喜欢的事业。 主持人:这几句话听起来应该让我们大家都很激动。 陈德铭:比我的管用多了。 主持人:比你的管用多了。但是我觉得他的这个笑容还不够灿烂,我们想问一下你究竟想要什么? 大学生:就是我学的这个专业是汽车造型设计,像陕西重汽还有比亚迪,其实我不太了解他们这一块做得如何,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个做设计这样一个平台? 主持人:你看我们这位同学还挺挑剔的。 方红卫:现在其实我们非常缺乏造型设计方面的人才,因为这个是从中国汽车专业设置上来讲的话,这块来讲,应该说长时间是个短板,现在我们所进行的汽车造型方面的设计,我们是派出人才和欧洲著名的设计公司在合作,我们缺少这样的人才。我想如果说你要能到我们这个公司,我想这个机会非常多。 主持人:其实陕西还有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刚才您提到的就是落户在陕西的比亚迪汽车,今天我们把刘振宇先生请到了现场。 刘振宇:这个问题我们也很希望这个人才到我们公司落户。 主持人:又一个来争夺人才。好,那就看谁提供的平台会好一些。 刘振宇:首先我回答平台,我们也是搞汽车,搞发动机的,我们立志于就是想给中国人干成一件事,这样一个学汽车的,汽车产业,你要想干成一件事,我劝你往比亚迪走、往陕汽走,不要到中外合资那儿走。我们企业培养工程师方向和中外合资企业方向是完全两类,我们希望培养是什么人呢?当然希望你聪明,希望你能干,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但是我们更希望你有创造性,你要给中国人要创造出以后能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是比亚迪和陕汽希望的工程师的方向,这就是最好的平台。 主持人:我发现我们现场的,这位清华学生非常酷,内心的波澜都不会呈现在脸上。没有合适的平台的时候…… 陈德铭:现在笑得比刚刚灿烂多了,你们觉得不觉得。 主持人:省长明察秋毫,不过他可能又有了新的烦恼,在没有合适的平台的时候是一种烦恼,当有两个合适的平台的时候,同样还是一种烦恼。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希望你能够真正地实现自己的心愿,把自己的才智贡献给自己的家乡,我们也用掌声祝福你,好吗?今天在现场呢,我还要给省长介绍一位我们陕西籍的经济学家,不过呢,他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有办法来现场,可是他一定要让大家听到他的肺腑之言。来,我们看一看。 省长,您的思考是什么? 陈德铭:他可能是指干部的思想观念或者人民的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观念稍微保守一点,我们比较满足现状,他没有那种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或者这种意识和危机感还不够,所以他那种穷则思变,要尽快地改变现状,使自己发展起来这种意念还不够强。那么我也一直在思索这种思想跟我们历史文化,几千年的积淀,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73个皇帝统治了中国1100多年的地方也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跟近几十年来,农业经济的成分、小生产成分相对强一点也有关系,但是这是可以改变的,随着我们一点点走,我们的忧患意识反而会越来越加强。大家会更感到我们跟天下的其他地方差距这么大,我们再不能做井底之蛙,再也不能夜郎自大,大家要给一个机会,也要对陕西有个正确了解。 主持人:陈先生,您看今天在我们现场不知道刚才各位的这些建议或者说是一些中肯的提醒,对于您来说有没有一些帮助? 陈德铭:我觉得刚刚我们讨论的人才问题、观念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切磋下来,应该说对我很有启发。这个思路也是我们中国各个西部地区发展非常要注意,所有陕西乡亲的人在世界的不同的角落、中国不同的地区关心陕西,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所以我想将来的陕西不再是刚刚所说的那种尘土飞扬,不仅是三秦大地、八百里秦川,整个黄土高坡已经披上绿装,三千万儿女是正在奋发图强,然后三秦大地是充满希望,我认为我们正在改写历史,谢谢大家。 主持人:改写历史已经从这一刻开始了,新的未来已经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像刚才陈省长说的,不管是不是陕西人,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心系着陕西的发展,可能这就是对陕西最大的一个回报。陈省长本人也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您并不是陕西人,但是从东部来到了西部,陕西现在已经成为了又一块您倾注自己的热情、智慧、能力的一片热土,我知道您在苏州的时候有这样的一句工作格言,是您自己改编过的一句名言,叫官以不扰民为优。那么您在陕西工作了三年多的时间,包括在未来会不会也有一句类似这样的格言,和自己的工作相伴? 陈德铭:我现在根据陕西的文化,我和自己的一些工作处理,我对我的同事、自己最(重)要的就是细节是成功的关键,我们有事做得细。所以我现在要求所有的部门、所有的人,都要把事情一步一步,细节考虑得非常周全。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要过细地工作,一丝不苟的,因为这种细节往往是成功的关键。所以我强调的是实践,是脚踏实地地做,宁可少说一点,要多做一点。 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陈省长能够做客《对话》,我想这样的一番思路,对于所有走在发展之路上渴求发展,又迎面碰上了“节约”二字的人都能带来很多的启示。今天我们的《对话》就到这里,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谢谢陈德铭先生做客《对话》,再见!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