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高科黄卫峰:从温州副市长走向商海弄潮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09:29 中国经济周刊 | ||||||||||||
曾任企业厂长、温州市副市长、国企高管、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副主任的黄卫峰,在引领哈高科资产重组的过程中,为这家企业带来了理念上的震动。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雪莲/哈尔滨报道 在50岁的时候还能够充满干劲儿地工作着,哈尔滨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09
5个月了,哈高科的员工们并没有强烈地感觉到一下子从国有企业转制到民营企业的震动,这除了缘于在此之前哈高科已经被民营企业托管了一年多以外,当然还缘于黄卫峰这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新老板做事不温不火的风格。不过有时候大家对这个从南方过来的温州人有些好奇,总想猜猜这个新老板头脑里都想什么。不知不觉中,哈高科的每个人渐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然后自觉地去各司其职了,他们的理念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哈高科困难不大” 哈高科的“高管介绍”中表明,今年3月5日被聘为公司总裁的黄卫峰,经历相当丰富。曾任企业厂长、温州市副市长、中国浦发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副主任、金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用黄卫峰自己的话讲,也许,对于1998年从温州市政府副市长岗位走到企业已经许多年的他来说,只有来到已经转制的哈高科的这一天,才是他真正“下海”的日子。 从温州市副市长的岗位走下来,当时黄卫峰并没有引起媒体太多的关注,因为比起其他辞职下海的同行来说,除了来到哈尔滨,黄卫峰走的每一步几乎都是上级安排的,而且之前之后他去的都是国企。现在想来,黄卫峰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可以让他心无旁骛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事。 其实,早在1980年代末,黄卫峰还在温州拖拉机厂进行改革的时候,他就做出过惊天的大手笔:先让职工全员下岗,然后再竟聘上岗,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他说,当时那个企业已经病入膏肓了,如果没有大的震动,企业必死无疑。由于做过各种类型的企业,因此来到东北这样一个具有成长性的企业,黄卫峰对面临的困难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他告诉记者,这里的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都在准备之中,比起当初设想的难度要小多了。 尽管改制后的哈高科在形式上已经不再是国有企业,但它实际上仍存在国企的遗留和延续。如果民营企业能真正参与其中,搞活了这个企业,应该说也是国企改革的深化。黄卫峰告诉记者,如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明确的界线已经模糊了,这是一个进步。民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规范,国企在发展中不断改革,不断注入活力,最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标签就会逐渐淡化,最后终会走到一条道路上去。而民营企业把重组后的国有企业打碎再做回到民营企业初级阶段的做法,结果只能是失败。 多换思想少换人 很多时候,民营企业入主国有企业时,都会对国有企业进行较大的手术:人员大换班、制度大改革、产业大调整……仿佛不这样就不是重组。当然,对于病入膏肓的企业可以进行这样的大手术,否则企业就会死掉。可是这样的大手术对许多还有着一定基础的企业来讲,却要冒着巨大的风险,这从民营企业购并国有企业的前三年成功率不高的现状中就可以看出。 黄卫峰说,治大国如同烹小鲜,治理企业也是一样,不能加大火猛烧。“多换思想少换人,妥善安置职工,择优上岗,改革分配制度,确定企业发展目标不变,迈小步不停步”才是他们目前最应该做的。 1993年12月28日,哈高科由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直属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房屋建设开发总公司、哈尔滨火炬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外贸易公司发起成立,总股本8000万股。其三大主业是生物制药、房地产和大豆深加工。公司曾斥巨资致力于基因工程和生物芯片的研制开发,其开发的基因工程α-2β干扰素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豆深加工因为独占黑龙江地缘和资源优势以及30余种大豆分离蛋白萃取等多项先进技术而在国内独树一帜。12年来,哈高科就是凭借着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而辉煌一时,并在1997年成功上市。但是后来政企不分、大股东占款等因素让哈高科走上了下坡路。 2004年末,浙江民企新湖集团以2亿元的价格,买下了黑龙江省上市公司哈高科29.99%的国有股份,从而以大股东身份控股这家企业。之前,这家企业已经被同是浙江民企的新洲集团托管一年多了。 黄卫峰来到哈高科5个月以来,一直在观察研究着这个企业,它的资产负债状况、它跟政府之间的关系、它的内部治理结构、管理人员的思想动态…… 黄卫峰说,对于有着12年历史的哈高科来讲,它不仅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而且有着很浓的政府办企业的色彩。因此不可否认哈高科也有着很多故事,并且曾经引起过人员的大变动。可是黄卫峰不止一次地告诉大家,他不想听故事,不想讲恩怨,也不想评价企业过去走过的路是对是错,因为没有发生的事和发生了的事没有可比性。哈高科走到今天不容易,可能有很多失误,但是现在,摸准企业发展的脉搏才是关键,发现现有产业的比较优势,花大力气向前推,并在相关产业或原产业范畴内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看准市场开拓新领域,而不是追求短暂的轰动效应。 黄卫峰一直坚信,企业竞争就如同打仗一样,善战者求其势,不责于人。通过5个月对哈高科的观察研究,使得黄卫峰对这个企业充满了信心。因为,当客观的发展潜力与主观的发展动力相碰撞时,迸发的必然是大发展的现实可能性。如今,哈高科确定的大豆分离蛋白三期扩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今年11月将投产。哈高科改组顺利有序,三大产业大豆分离蛋白将增量做大;制药业将聚焦重点产品,突出拳头产品;房地产业则要借助新湖品牌、管理的优势,借船网鱼,做好工业厂房的开发。 重组中要注重文化交融 在民营企业参与到国企改制的过程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民企一旦进去,如果处理不好文化的碰撞和利益冲突,就往往会陷入困境。而在与黑龙江人的交往中,黄卫峰强烈地感受到了南北文化的差异。 他曾经给记者讲了一个南北同吃大闸蟹的例子。他说,在一个饭桌上,把大闸蟹吃干榨净的一定是南方人,而只吃掉主要部分就扔在一边的一定是东北人。东北人会笑话南方人小气,而南方人一定也会觉得东北人浪费,因为南方人认为既然花了钱,就要获得最大的收益。 黄卫峰认为,文化的差异无所谓对错、好坏,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是历史积淀而成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因为东北拥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所以造就了东北人豪爽、大气的性格,以及对企业的粗放型管理,并且直接反映到饮食文化上。黄卫峰笑着对记者说,黑龙江的企业管理相对粗放,向市场经济转变还不完全到位,一旦体制、理念与内部管理机制完全与市场经济融合,释放出的转制动力将是巨大的。很幸运,哈高科给他预留了释放的空间。他说,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这样的潜力基本上已经释放完毕了,因此,在东北经济开始热的前夜投资,是企业比较好的选择。新湖集团入主哈高科就是这样的选择。同样,他将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这样的结合是一种多赢。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文化冲突也比较大,如何将民企追逐利益的动力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重组能否成功的关键。 黄卫峰十分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企业的管理理念,也愿意用符合中国实际,可以引起员工共鸣的理念去引领企业。因此,在朋友征求他给自己的办公室留下什么至理名言的时候,他让朋友写下了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上下同欲者胜。 文化可以互补,可以嫁接,可以融合,对这一点,黄卫峰坚信不疑。黑龙江人大气、豪爽、不排外的特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黑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能够张扬符合现代文明的部分,摒弃落后于社会潮流的部分给了他提升企业的巨大希望。 黄卫峰讲,也许时间不长他还没有更深地了解到这片土地的文化,但是他已经有种在家的感觉了。他会在了解和融合中不断调整他的工作方法,引领这个企业向前发展,永续经营。 目前,新湖重组哈高科已经实现了三个对接:南(浙江)北(哈尔滨)对接;民营经济改组国有经济对接;市场化思维与计划经济思维对接。面对企业稳定有序的发展,黄卫峰有信心把自己多年经营企业的理念传达给这里的员工,也有信心在振兴东北的大潮中划下自己的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