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北京电视台《财智人物》 > 正文
 

杨永—南漂一族中的榜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 16:18 BTV《财智人物》

  

杨永—南漂一族中的榜样

杨永照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编导:黄巧斌

    以下为北京电视台《财智人物》节目脚本:

  解说词:从苍茫辽阔的北方直线南下,有一个新名词叫“南漂一族”。他纪录了移民城市中独特的一个群体,他们在单纯的欲望和美丽的陷阱中,生存、奋斗改写生生不息的命
运。内心的理想,让他们放弃了原已牢牢在握的身份、地位和安逸,投身到前途未卜的移民队伍中。2005年4月,我们从北京南下深圳,去寻找一个停留在深圳长达十八年之久的“南漂一族,渴望通过他的讲述,透视“南漂一族”成功的背后,不为人知的叹息和经历。

  主持人: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经历也可以成就一个人。我们本期节目的主人公,深圳日神事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永,就是一个有着三点一线人生经历的人。他这三点是内蒙、北京、深圳,其中最后这一点,长达十八年。

  解说词:1962年,杨永出生在内蒙呼和浩特的一个幸福家庭。在四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二。小时候的杨永,聪明好学且眉目清秀。当年哥哥杨兵借给他一套警服拍下这张纪念照,这让书生气的杨永着实过了一把瘾。这些老照片,让他想起了小时候。

  杨永(深圳日神实业集团董事长):因为小的时候呢,我曾经学过二胡,我当时想当文艺兵,学的比较专,后来又去学画画,也是每天顶着炎寒在内蒙那个地方,因为我当时在呼和浩特嘛,每天去画画,也很辛苦,也学过武术,每天起早贪黑地去练,我干什么都是说一定要把它干好,我觉得要么就干,要么就不干,一直是这样,包括考大学,我记得当时我父亲跟我讲说我们杨家还没有个大学生,你应该去考个大学,我说那行,那我就考大学,

  解说词:父亲的一句话,给了杨永很大的动力。自幼想干什么就一定要干好的杨永,为了实现杨家能出大学生的夙愿,开始全力以赴。

  杨永:那么后来就开始玩命开始学,我记得当时一天大概是睡觉平均下来是四个小时,就从早到晚就一天在那儿看书,在那儿做题,后来我开始,初三就开始学高一,后来高一就学高二的,后来第一志愿都趋向清华,我说当时要是清华北大这些地方要不录取我就不上了,后来我也很运气,高一就上了,当时那个时候,在我们当地是很轰动的,因为当时高一能考上清华是很轰动的,我觉得这件事后来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个时候在我自己感觉上是顶峰,后来我再没有那种感觉。那个时候就飘了,那个时候撤离飘了,走到哪儿全是夸奖称赞。

  解说词:1979年,杨永考上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父亲亲自保驾护航,这时的杨永,可谓春风得意。在大学期间,杨永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开始人生中的第一次蜕变。

  杨永:我那个时候是我跟别人说我是飘着进了清华的,后来没多久就有一个不及格,就被重重住就打到地板上,那么清华是这样,你想能得60分,你得努力很努力,想得70分,那么你要非常非常努力,想得80分你就要非常的绝顶聪明,你要想得90分你得是天才,清华这个分就是让你得不了分,所以老是让你就觉得自己很惨,

  解说词:在夸奖声中飘着进了清华大学的杨永,有种被重重打在地下的感觉。大学生涯让他无奈,也让他成长。

  杨永:在学校里被打压了五年以后,以后再也没感觉说在任何时候无论你做得多么好,或者多么辉煌的时候,多么不好的时候,你永远不可能再飘了,因为我们那个时候在那五年认识到什么是自己。什么是高手,什么是说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是说一山还有比一山高的这种感觉,在今后永远没有飘过,所以我们总的感觉,我们也去交流,清华人总的来讲比较踏实,可能和我们的校风有关系,你做得再好,你也不会说你觉得有飘的感觉了,没有,我后来再也没有过。

  解说词:1984年,杨永从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到内蒙工学院当老师。平淡的生活最后演变成寻求突破,1985年他和同事经过学校同意,办起了内蒙工业技术咨询公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杨永:我记得当时有一本小册子叫外国企业驻华企业的一个名册,里面有几百家驻华企业都在各个饭店,当时是北京饭店、什么民族、友谊宾馆就比较集中的那些地方,因为我也不认识客户,那么由我负责来做市场开拓,我记得我当时拿那个册子按照名录的每一家把它整理成集中在哪个饭店,比如说我今天去北京饭店,我就把北京饭店的所有的整理出来,一家一家去拜访,当时我把那个册子上几乎90%多的这个企业全部拜访过了,那个时候我觉得对我的锻炼是非常好的, 一直到现在,包括就是我现在给员工培训的时候,我说我们日神做事的风格是什么,我说两句话,第一句话叫不撞南墙不回头,第二句话叫撞了南墙还不回头,

  解说词:就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杨永,1986年为了更好的发展,前往北京一家美国公司做驻华代表,开始了高级打工仔的幸福生活。

  杨永:当时我在美国公司做驻华代表,那个时候在1985年的时候,用我自己话形容当时像皇帝,因为那个时候我可以拿到差不多两百美元的工资,两百美元的待遇,一般的我那时候在那之前我在学校教书大概是60人民币,一般的人大家那个时候几十块钱的工资,拿两百美元那时候非常非常高了,我住在五星级酒店里面,天天出门打的,那时候中国人没有打的的,完了去各个北京的五兴起酒店去吃饭,那时候进酒店中国人还要护照的,那时候过的非常非常应该奢华的一个生活。

  解说词: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杨永经历了一次从天上到地上的跳槽。这一年,他从北京跳到了深圳,也阴差阳错地跳到了自己未来事业的命脉上。

  杨永:那时我老板给我待遇非常好,来深圳是因为我想追求更好的发展,那么这边公司过来说要我做他的助手,我想来深圳户闯世界,应该说我就带着一个箱子过来,什么都没有,带着一个小手提箱过来,很小的一个小手提箱,当时来了我记得给我的待遇应该是两百人民币,因为当时公司很紧张,就是连给我租房子都觉得很紧张,后来我就住到我们经理的家里,那么在经理家里我睡了两年的地板,整整两年,我住在他们家里,住在地板上,但是因为有很多的事做,而且他也很看重我,让我发挥去做很多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心里很舒畅。

  解说词:从睡五星级宾馆到为省房租,整整睡了两年老板家的地板,杨永体会到在经济特区生存奋斗的艰难,远远超出了当时的想象。

  杨永:我记得我刚来深圳的时候,跟很多人讲我说我对深圳和内地感觉的一个最大的不同,我说深圳的空气都是动的,这种感觉我真的很强烈,因为在内地在1987年的时候内地大部分地方死气沉沉的,这个地方来了,好像来了以后让你静不下来就空气是动的,你好像要停下来,你就觉得你和这个社会不融,所以你就要不停地动,不停地去干事,不停地说,不停地跑,不停地做,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深圳造就了一大批人,因为这个地方竞争非常的厉害,如果说你不去创,你不去做,你就没办法生存,所以也变成说到现在为止深圳仍然有很强的竞争力,所以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地方。

  达文:在满眼高楼大厦的深圳,杨永的故事是典型的文人下海,很多人并不看好这样的选择。究竟什么样的人适合下海经商?下海经商又有哪些规则可寻?最后还得要看事实说话。请继续关注南漂一族中的榜样人物,杨永的故事。

  解说词:清华毕业的大学教师 ,为何放弃一切离乡背井。兄弟二人赤手空拳闯深圳,情感、金钱 ,如何两兼顾。倾听他们的讲述, 了解文人下海的创业路。

  解说词: 尽管杨永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深圳逐渐站稳了脚跟。可是他所碰到的问题,却是很多人都不能接受的。

  杨永:安排我去做什么事我可能有很多事没有做成,回来跟老板去解释,说这个原因,那个原因,我们老板是不听任何理由的,如果说这件事没做成,我们老板是真的上来一个嘴巴子。我没办法,因为你确实没做成,完了接下来跟我讲你只能说两件事情,第一你首先说对不起,先跟他道歉,第二你说我什么时间把它办完,什么话都不听,说你做的任何解释全部是借口,就他不听我任何解释,我觉得我讲了实实在在是真的,不听,你要是解释就是嘴巴子,你要说不解释好,你告诉我走吧你,我觉得很残酷,但我很感谢他。所以后来锻炼的我做任何事情没有任何理由,一定要把它干成,所以这是我觉得后来对我的整个在做事的风格方面,我那个时候的老板我觉得我非常感谢他,那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解说词:就在这样的磨练中,杨永奠定了自己做事的风格,并很快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这一年,他给公司作了最大的一笔化纤业务,纯利润就高达五十万。并且是在指标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运用了聪明机智而做成的

  杨永:那么那笔生意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是很开心,我记得那个时候应该是我经历过最冷的时候,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大概是零下四十度,在大庆,我哥哥当时是军人,我记得我借的他的翻毛大皮鞋,军队的翻毛军大衣,帽子、口罩,能把武装的全武装了,完了鼻子上面还五个大口罩,那个时候非常非常冷。后来我记得耍了个小手腕,因为当时我首先去找了一个厂长,厂长说不批。但是这个有个核心是有个公营的一个处长去找他,后来我就把厂长的这个批条后面附了个申请,我说我们申请300吨,我记得他大概回来只有5分钟的时间,很匆忙,我说我找厂长了,你看我们要这么多货,不知道该怎么批吗,他把我信纸看了一下,又看厂长说他说你300吨,我给不了你这么多,我说那能给多少,他说这样我给你150吧,那么这样的话就把一个毫无希望的东西我附了一个申请,那么他就觉得厂长可能是觉得300吨太多了,让他考虑考虑吧,后来就给了我,其实给了我们150吨。

  解说词:经过这一次的成功,杨永更加坚信深圳的天空能有自己的一方作为。1992年,他前往日本谈生意,这是他最终定下自己做企业的一年。1993年10月28日,杨永筹划已久的日神纺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杨永:我们第一个在羊绒界提出了一个羊绒时装的概念,我们介入的时候1993年的时候是什么状况呢?你只要是说是羊绒衫,只要做出来就能卖,那个时候就很多人就是,把东西做成衫子就可以,但是我们认为不应该这么做,所以我们起步的时候就没有这么走。所以我记得我,应该说到了第三年,我们伸出一个手来数日神,我们已经进了前五名,应该说从进前五名我们用了三年的时间。

  解说词:1995年时,他和太原合资建厂,将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同年,日神集团的第一家专卖店在广州中国大饭店开业,这时的杨永开始到世界各地去考察,积累各国的纺织业经验,带领日神参加各种服装节。他的事业经过量的积累,开始了质的飞跃。

  杨永:什么叫名牌?老百姓真真正正喜欢的东西,买了东西愿意往自己身上穿的,我觉得这是真真正正的品牌,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的目标。

  解说词:在羊绒行业中,有清华大学相等学历背景的人少而又少,因此杨永的聪明在圈中也早已被公认。他的聪明不仅表现在自身的知识层面,更多地体现在对人才的爱惜和重视。生活中的杨永和员工走得很近,他的平易近人,也被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王福来:(深圳日神服装有限公司终端部经理)在平时,在他生活当中,跟他接触的过程当中,如果不问的话,你根本不知道他是董事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比较平易近人,包括他跟我们一起打乒乓球。跟我们一起开玩笑,或者跟我们一起吃饭喝酒,就是说你根本看不到,在生活当中,他是一个董事长的样子。

  郭莉:(深圳日神服装有限公司生产总监)我就举个很小的例子,我刚来日神时间不长,结果就颈锥病犯了不太舒服。当时杨总听到以后,即刻就给他一个,专门做保健的医生打电话就说我们有个郭总要到你那儿来看病,、你什么都不要讲,一定把她的病治好。

  杨永:我对下属要求也比较严,而且也尽可能教他们,我们日神有一个流传和普遍的一个话,就是说可能有些人觉得理智的人,可能我好比说没有挣很多钱走了,或者没有得到什么东西走了,就问他你在日神这些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几乎90%多的如果你去采访他们去问,说我在日神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东西。

  达文:从表面上看,杨永是幸运的。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高级打工者,摇身一变,成了日神集团的总经理。除了清华大学的背景,流利的外语,刻苦的工作,懂得爱才,他究竟还有什么经商成功的秘诀?要揭开这个谜底,有两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他生活中两个很亲近的人,一个是有着研究生学历的妻子朱宇清,还有一个就是当过十六年警察的哥哥杨兵。且听听他们和杨兵的故事。

  杨兵:(深圳日神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当时的80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候生活水平还不是太高,那时候我转业到公安部门挣四十多块钱,他那时候爱好机油,那时候还想买一些其他的一些辅助学习用品,有的时候每月能给他寄上20块钱,毕竟就是说我弟弟,因为听我父亲讲,是我们家祖祖辈辈的第一个大学生。等到他做生意以后,因为他在1984年毕业以后呢,先分到内蒙工学院,之后在工学院干一年多以后,下海以后开始做生意,我记得那是1988年,他当时做(羊绒出口)生意,挣到四五万块钱。当时我那个时候1988年正准备结婚,他也拿出几万块钱给我。从1995年开始公司想进入国内市场开始做内销,这时候杨永就给我打一个电话,就说你能不能帮我到市场上做些销售,这时候我在公安局已经工作将近十七个年头,当时就说能下决心的原因当时说还是一种亲情的关系,弟弟创业也比较艰难。

  朱宇清:(杨永的妻子 原为深圳日神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我们刚到深圳的时候,因为他第一个公司离开之后,我们自己租房子,等于把所有的积蓄都交了三个月的房租。那个时候再到下个月,再交房租就交不了。那当时就是在深圳这个环境,我觉得就是这一点不是很好,就是你跟什么人借钱都很难,那最后还是问我妈妈的同事借的钱,那段时间可能我们,大概我们手里好象,兜里只剩下20块钱我记得,就那段时间是比较艰难,但那个时候我对他好象比较有信心,他对自己也比较有信心,那么很快就摆脱了这种状况。

  解说词:经过最艰难的时期,又有哥哥和妻子的帮助,杨永在羊绒行业牢牢站稳了脚跟。但是野心不小的杨永笑称自己这几年都是在不务正业,在不务正业的领域他成了行家。现在他想回到自己的老本行,好好做一回地产事业,行家要变成了初学者,杨永有他的想法。

  杨永:我说做房地产和做羊绒是一样的,它所追寻的理念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呢,这个是穿在身上的,那个你是住在家里的,实际上它两个是通的,我们想用很多在羊绒行业的理念来回过头去做地产。我们计划把这一个停缓间工厂做成他这个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那么我们这个完工了以后,应该在完工那个时候,应该是当地最高的最漂亮的一个建筑,而且是一个功能最全的一个综合机构,我们应该包括公寓,包括商业,包括五星级酒店,包括其他的餐饮、娱乐,应该说是一个功能非常齐全的,在沈阳当地独一无二的项目,所以我们对这个项目今后的前景非常有信心。

  解说词:亲情让事业走得更远,缘分让生命有了延续。原为成全别人,没想最后成全了自己。1987年,杨永和妻子朱宇清在海边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结婚照。当年杨永和妻子的认识,原为成全别人,没想最后成全了自己。

  采访杨永:我们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一个场合下认识的,当时是我的一个同学和他的女朋友,他们俩快分手了,但他又想让我帮着去给撮合,让我要陪着他一块儿去旅游,那么通过旅游的关系,能够让他们俩关系更近,可是那个女孩呢,她不想自己去,她要找个伴,后来就找到了我太太,因为她们俩是同学,那这样的话,我们四个人一块儿就出去玩,完了到最后,他们俩吹了我们俩成了。

  解说词:回顾和妻子走过的十八个年头,有很多记忆留在了杨永的心底。妻子曾在杨永生活上最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也曾在杨永事业上需要助手的时候充当了贤内助。杨永和妻子朱宇清,原本是一对全心为事业的丁克夫妻。直到有一天,有了杨杨的诞生,他们的生活开始了微妙的变化。有着研究生学历的妻子全身而退,心甘情愿作起了全职太太,杨永也在孩子的笑声和哭声中,深深体会到四十岁喜得贵子的天伦之乐。

  达文:很多人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会有一个女人默默的奉献。杨永的成功, 也说明了这一真理。然而女人也有困惑,究竟怎样的牺牲才能让家庭更幸福?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想要的又是什么?来听听杨永的妻子怎么说。 朱宇清:我觉得他作为一个丈夫,最重要的是给了我安全感。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一想到他,就觉得有了依靠。而且一个家庭不可能没有磕磕碰碰,这么长时间了,也不会有大的矛盾了。在家里一般他也都让我作主。

  解说词:回归家庭,回归自我的内心,是很多企业家未曾实现的另一片天空。我们看到杨永的选择很明智,也很幸运。虽然现在的杨永,是一个每年资产过亿的企业家;虽然他现在所带领的日神集团,在行业中名列前茅;虽然他的步伐将迈向风云变幻的地产界,但他依旧保留着一份平常人的自然。学者的风范,文人的低调,商人的胆量,在杨永的身上,最终却让人看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回归。我们有理由相信,也许事业让人无法停止脚步,也许求索的道路永不平坦,但这闯荡的过程,将永远留在每一个有梦人的天空。

  关注杨永 关注财智人物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