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保住自己的优势 将国际化进行到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5日 16:45 财富圈 | |||||||||
文/刘瑶 很久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柳传志又出现在了大家面前。这一次,联想和IBM这个跨国巨头签下了历史性的协议。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 柳传志的每次“出场”,正接近这样的效果。从两年前开始,他就时时从联想本身超
虽然书面上表示,柳传志不担当“主席”重任,但这也未必表明柳传志就告退隐。可以说,联想的每一步跨越,都和柳传志密切关联。 “这是一个梦想实现的时刻。从20年前在一间传达室开始创业历程,到10年前在业界‘联想PC大旗还能扛多久’的质疑声中‘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情景,再到靠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登上中国市场第一并收购全球著名个人电脑品牌IBM,国际化的联想终于起航了。”谈起联想集团成功收购IBM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柳传志感慨万千。 12月8日,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至此,联想集团将成为年收入超百亿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原CEO杨元庆接任柳传志董事长职务,CEO一职由IBM高管Stephen M.Ward,Jr.接任。 柳传志退居幕后,是一场以退为进的“连环计”。联想收购一个规模远大于自己的IBM个人消费系统部门,虽然处于亏损,但是实力依然强大。依靠IBM原来的管理体系和人员架构,可以把矛盾降到最低。而联想的影响力主要在中国市场,收购了IBM之后,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市场,这恰恰是联想最为薄弱的环节。 20岁的联想,40岁的杨元庆,都处于向成熟转变的过程。对柳传志来说,能否通过此次角色转变,使自己从一个中国企业家,转变成全球知名企业家,垂帘听政是个不错的选择。 “中国企业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是被绑着呢,还是没有被绑着,是有办法学习和竞争,还是没法学习和竞争。不松绑还说不怕人家,那绝对是等着被人给吃了。其次,企业一定要趁着壁垒环境被‘推平’之前,要抢时间,把自己打阵地战的能力尽量提高。” 事实上,柳传志对杨元庆和郭为最担心的也是他们不能很清楚地看清形势。他自喻自己是“青蛙风格”,看清形势、想好方向后,“二五一十二五一十”地叫,而不是像小鸟那样“一二三四五六七”,看似叫得很快,反而被落下了。柳自信这个作法经得起形势快速变化的新经济的挑战,而杨能将此柳氏风格和互联网时代融合到何种程度,将决定联想在“柳传志渐成符号”的时代,能走多远。 现在,柳传志自谓他对联想最大的价值还是俩字儿:“核心”。 围绕联想国际化,有一个数字值得注意,那就是400亿——联想10年后如果能超过2000亿,10年下来平均销售额能做到1300亿,那么,在品牌方面的投入就应该有400个亿之多。 10年中每年都是数以10亿的投入,柳传志的手笔不可谓不大,要知道,联想集团连年的毛利率没有超过10%,很长时间都在5%以下。 凡是研究过联想国际化的人都会发现,柳传志国际化之路用心良苦。为了走出“销售的联想”这一固有定位,柳传志重用杨元庆,向大企业病开刀,授意抛出“服务的联想”和“技术的联想”的口号,以及今天的“国际化的联想”。 柳正在成为一个符号。 巴菲特这样评价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杰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兹,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们虽然赶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加接近他一些。” 柳传志的每次“出场”,正接近这样的效果。从两年前开始,他就时时从联想本身超脱出来,把谈话对象扩大到中关村企业、乃至中国企业——有点“教父”的意味? 论道WTO,柳的谈话兴趣显然不在联想或PC会受到什么冲击这个层面,他更愿意评点整个中国企业遭到什么麻烦: “我们要更深刻地反省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国加入WTO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形成一个标准的商业环境。与IBM这些国际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差距可以罗列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诸多方面,但是事实上也不仅仅表现在企业层次上,支持我们制定战略和执行战略的环境基础和管理基础都比较薄弱。” 一方面是联想国际化的惊天手笔,一方面是联想国际化的小心翼翼,这种双重企业人格其实不只发生在联想身上,所有做过国际化尝试的中国科技企业,都做出同样的选择。 一旦国际化,面对的对手更加强大,所处的环境并不熟悉,原有的竞争力变相被削弱;原来是在自己的主场,而现在则去了客场,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取胜的难度自然增大。但要想做大,要想称王,只在窝里横,又怎么行?于是,也就有了出发前的小心翼翼,出发后的置之死地。 正如柳传志所说:“国际化的口号已经喊了很久,但直到今天,我们才发现,这不只是一种口号,而是科技企业、知识企业做大做强的唯一选择,这种选择暗合的逻辑是:国际化可能是找死,但不国际化是等死。这种选择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我们在国际赛场上全军覆没,但更可能的结果是:我们会由此凤凰涅磐……” 当郭士纳担任IBM CEO时,面对PC行业的惨淡竞争,他毅然将企业资源大举转移到IT服务行业上,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一个新的IBM帝国——一个以企业和行业服务为重点,以技术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帝国。为了这个帝国的辉煌,IBM对待PC的态度,犹如壮士断臂。 任何并购行为,对决策者来说最考功夫的就是融合和远见。联想现时在策略上已经跟IBM有几分神似了,柳传志是否有郭士纳的准确远见呢?国际化战役中,柳传志远未退休。在柳传志看来,能不能保住自已的优势,关键在于联想要将所宣称的国际化进行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