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西蔓:播种色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 09:51 大连电视台 | |||||||||
以下为大连电视台第一访谈节目脚本: 她是美国CMB首位华人顾问,与色彩的结缘,点亮了她的一生。 “我从一个瞎美臭美的人,变成了一个真正如何懂得如何美能驾驭美的人,”
她化色彩为商机,创立首家色彩咨询机构,让色彩产业扎根中国, “我通过一种职业进驻的方式,来帮助人们知道如何打扮自己,” 如今,面临机遇挑战的并存,她的色彩航船又将驶向何处? 本期第一访谈,西蔓色彩董事长于西蔓邀您共享色彩之旅。 ——访谈背景—— 上世纪80年代,色彩咨询业在欧洲兴起,专业美学知识走向大众。与此同时,中国人逐渐打破了红蓝白黑主导的单调世界,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缤纷天地里,人们雾里看花,不知如何装扮自我。1998年,旅日华人于西蔓开设首家色彩咨询机构,面对一片尚未开垦色彩沙地,播下中国色彩文化第一粒种子,于西蔓哭过,笑过,有徘徊,有窘迫,她用7年的执著创业,描绘出一幅斑斓的中国时尚新篇。 ——画外—— 2004年11月29日,色彩中国首届亚洲色彩论坛拉开帷幕,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色彩人士齐聚北京。中国色彩行业首次在国际上获得了发言权,作为唯一一名以实践者身份发表演讲的中国代表,西蔓色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于西蔓在业界引发了一次对13亿中国人形象话题的深刻思考。 ——访谈—— 宁:我记得当时您演讲的题目好像叫以色彩引爆中国人形象革命,为什么会用革命这个词呢, 于:听起来西蔓是做色彩的,好像要做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情,但是我想我不是来做这个的,我也不是来搞一场运动,我就是想让科学扮靓的一些理念像一日三餐那样融入到人们的生活细节里。 ——画外—— 于西蔓,中国第一家专业色彩咨询机构创始人。1997年,在世界最具权威的色彩咨询机构——美国CMB色彩顾问名单上,头一次出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于西蔓。此后,她许下了这样一个心愿:要让全体中国人漂亮起来。为了让这简短的几个字尽早成为现实,7年来,西蔓色彩出版了中国第一套形象设计系列书籍,举办了五六千场讲座。 ——访谈—— 宁:我知道前不久的时候您就给中国的80位女高官女部长级的女性上了一堂课讲座,这应该是在您这七八年的过程当中,规模最高的档次最高的一次讲课, 于:我觉得可以用盛况这个词来形容,我当时自己都没有想到。在最后我们进行的一对一的这种形象的咨询服务当中,我发现我看到一个特别可爱的,能够让我们所有的中国人为之感到振奋的感动的一个这种景象就是,他们所有的一个挨着一个都坐在那里,然后耐心的排着个儿等着轮到自己。 宁:给您也增添了不少的, 于:给了我很多感动,那是我这七年来,应该说是无数次感动当中最深刻的一次, 宁:最后他们都满意吗, 于:我觉得非常满意,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好多部长觉得惊奇,当她们看到我们拿的那些色板,每个不同适合的人会有他不同的色群的表现,而且都按着严肃职业场合、时尚职业场合、晚装场合、休闲放松场合都是分开的, 宁:她们没想到会这么系统, 于:我一直在想我的口号是让中国人漂亮起来,他包括上至领导者,然后下至最普通的一些老百姓,但是这个当中一定要有一批人先行认识到学习美丽的重要性,所以我这些年来我始终把我的工作重点放在白领阶层,因为这些形象他可能比模特影星和歌星那样,更容易被老百姓来参照模仿, 宁:也就是说您现在在铺开色彩这个理念的时候,是从高端往低端走, 于:事实上我是倒着走回来的,我做了七年我一直在做普通老百姓,我一直倡导或者说我坚持个人的观点,我认为一个国家需要巅峰形象,巅峰时尚概念,但是一个国家必须拥有基础时尚,这是大众的比例更大的一个基础时尚的概念,大家还是有一个观念制约的问题,所以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社会上贴近百姓装扮的这些人打扮出来,让他们接受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那我想百姓就会第一能把胆子放大一点,然后第二慢慢能接受, ——画外—— 正如西蔓所说,在中国从事色彩咨询业,实际上是一个改变普通百姓穿着观念的过程。要让人们认识到美丽也是一种知识,穿衣打扮可以通过学习得到提高,是一件需要时间与心血的事情。能够为部长级高官举办讲座,对西蔓来讲,意味着西蔓色彩的社会认可程度又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这一天的到来,已经是她盼望已久的了。 ——访谈—— 宁:当初您回国创业的时候,我记得您公司开得第一天的时候,其实那时候您的信心也并不是100%的, 于:我当时说的是如果三个月以内没有电话打进来,你们千万别辞职, 宁:究竟是用了多长时间,您才迎来了第一位客人, 于:事实上当天就来了一位客人, 宁:第一位客人, 于:她说我是广电部的,我承接了广电部下边的很多工程所以我天天跑工地,然后我慢慢就变成男人样了, 宁:性别取向不是很明显, 于:然后她说所以我就烫头发穿花衣服,然后我穿印有大花的裙子,越弄越难受,色彩我给她做了指导之后我告诉她,在整个一个风格建立上您由于是直线感的轮廓,带有中性化的一种干练的这种味道气质,我说你先把头发剪一剪,先剪短一点,然后买上一些套装然后把颜色做好,全部是直线感的这种裁剪,修整了一番你再过来见我,她第二天就来了,兴高采烈的过来说,你说的真准他们所有人都觉得我年轻了,变得更女人味了,吻合她的个人适合的规律了,这个人整个就有了巨大的形象提升。 宁:经过自己的手或者经过你们公司装扮出来的一共有多少人, 于:太多了,比如说我说服了比较老觉得自己胖的,像方青卓张越,因为她说我还是要多穿一点黑吧,后来我拼命的来告诉她们,我说黑是很好的一个颜色,很基础很都市化然后擅于在上面涂很多亮点,但是你们两个皮肤都特别清盈,那么清盈的人我们在色彩学上称为叫清型人,清型人如果用比较大的身体面积去上到下铺了黑色的话,人们在一种视觉反映里会觉得你很沉,/张越说那好我把我的中式的领子翻上来,袖口鲜艳起来吧,你总满意了吧,然后方青卓也是一点一点开始穿这种鲜艳的颜色, 宁:是一个渐渐接受的过程, 于:渐渐学习成长的过程,关于建设形象的一种学习,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够拥有在美丽方面的学习型的人格,可能这是我真正想提倡的。 ——片花—— ——画外—— 1990年,早稻田大学毕业的于西蔓顺利成为日企高级白领。当时就读于日本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研究航空经济的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从事时尚行业。然而与色彩的结缘,改变了她一生的职业轨迹。这一切看似偶然,但背后却有着一个相对的必然因素。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从小在文工团后院长大的于西蔓养成了爱打扮、讲究穿着搭配的习惯,正是这一习惯引领着她一步步走近时尚,走近色彩理论。 访谈—— 于:我当时在国内就很爱美,那叫臭美, 宁:那时候觉得自己也挺美的, 于:这种自信突然到了日本之后我就发现没了, 宁:为什么, 于:因为当时我就发现周边所有的人很注重细节,他的每个打扮细节都特别舒服,而我没有细节,我想我挣了高工资了,我只要把一般以上扔到商场里我不就跟日本人一样吗?我就能挣回面子我以为钱可以买回来自信,后来我噶县不是这样的。 宁:那问题在哪呢, 于:后来一直到有一次我碰巧出差,然后我在香港的一位朋友推荐给我一本书,他说我在陪你购物的过程当中发现你叫瞎买,结果他送了我这本colour me beautiful这本书,看完了之后我发现真的是天地都变了你那么觉得每天烦恼你的颜色搭配,其实就是这么一分就可以了我突然找到一种出口方向感,所以这本书作为导火索,就让我开始了一种学习, 宁:那时候也只是想满足自身的这样对美的追求, 于:在3年多的时间里,我完全懂色彩了,从一个瞎美臭美的人,变成了一个真正如何懂得如何美能驾驭美的人,我当时就会想我获得了一个宝,我可以来做一个形象的咨询顾问,突然就有这个想法,然后这个想法第二冒的就是那我必须回国内做了, 宁:要带着这个宝回家, 于:我四五年来在日本的大公司里工作,然后每一次接触中国的代表团看到的很多特别不值得的那些形象的失分,而招致了一种人们对我们的一种目光,他没有说出来,但那目光里面包含的东西我都能读读懂,那是很不舒服的一种感觉,所以我想一定要做一种工作,我尝试着做一种工作,它让我通过一种职业进驻的方式,来帮助人们知道如何打扮自己,当时那个反对声真是不得了, 宁:是不是觉得没什么正事,不是一个正经的职业, 于:他们当时觉得学色彩就是很奇怪的,不知道我一天在学什么,然后那你一定是疯了,然后放弃这么好的职业,我那个职业特别好然后收入年年在高升,然后又要离开先生离开我已经很熟悉的这么一个周边的环境,然后自己回去没有任何的帮助,他说你现在知道中国百货店里卖什么,我说不知道,收入到什么程度了,我不知道,认不认无形产品不知道,色彩有人关心吗不知道,后来我唯一知道我就说反正我就是想帮人漂亮,我认为我有这个本事,我手上既有理论又有技术,如果我坐在那里能够让人漂亮起来,然后我陪着逛商场能够让人漂亮起来,我相信人们一定会接受我,因为人都是爱美的。 ——画外—— 虽然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西蔓在她的色彩之路上,并没有躲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常常经历的种种劫难。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色彩咨询业尚处于萌芽阶段,大众色彩咨询意识的欠缺让西蔓在人才、资金和市场三方面都陷入了尴尬境地。那时的于西蔓既是老板,又是一线员工,市场推广、客户服务都要由她一手打理。在那段一个人养活一家公司的艰苦岁月中,西蔓面临的最大的煎熬就是市场的不认可,客户的不理解。 访谈—— 于:从武汉来的一位客人,说我在媒体上电视上我看到你了,我太激动了我一直关心我的形象,然后我就进入了一种咨询,然后我就发现我越进行到途中,她的脸就逐渐开始就不那么乐了, 宁:她来的时候抱的期望值太高了。 于:她把她想定成为一种是她来了以后我就可以为她做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我说人是要变化的,所以我不给你一套套的盒饭,我给你的是一个炒菜方法,您通过一个不断的研究就会越来越明白,您现在跟我说的所有烦恼都会消失,但是不行客人听不进去,最后就发展成漫骂了,我当时她也哭我也哭,我的哭是还有很多委屈,因为当时我根本不挣钱,我放弃了很多东西,从来没有休息每天只睡2小时的觉,我已经挺过来那种在商场前为人演讲,不收一分钱的普及色彩知识,普及扮靓知识这种,类似有点像卖鸡蛋一样的这种窘境我都忍过来了,我没有流一滴泪,但是如果我的好意我希望为人输送来美丽的方法,我希望助人的这种东西,最后被人认为像抹布一样的不值钱的话,那我的生存价值没有了。 宁:那一段的经历可能您觉得最不能让您忍受的就是您的那些白眼,不理解的目光, 于:我能坚持过来是因为,我觉得我在这方面我是个知识分子,我手中握有那么好的理念系统和一些具体的技巧,然后让我望着一堆需要帮助的人我不帮助,我觉得是罪过,所以我觉得这是我很自愿的一个行为,就是来充当这方面的道义担当者, 宁:其实提到这些东西我能感觉到你内心那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愫在里面, 于:它意味着在中国知道知晓科学扮靓的一群知识分子以我为代表的,终于获得表达权传授权, 宁:西蔓现在赚不赚钱, 于:前几年我一直在跟我的员工讲,我们未来是要赚钱的,但是现在不要去想这个,我就是想把你打扮漂亮,你有什么烦恼你都告诉我,我一定会根据你的情况告诉你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适合的东西怎么穿,不适合的用什么技巧造成错视效果怎么穿,然后我的存在就是能够让你打破过去所有的穿衣框框,让你在穿衣打扮方面前途越来越宽广,就这样做出了口碑,那么一直走到今天,我们已经从几年前开始就赚钱了, 宁:那个时候公司有没有遇到真的是没钱了,就不知道明天会怎么做下去, 于:我们所有销售的东西都是无形产品,而在中国这个市场上当时不是很认无形产品,大家都愿意用200块钱买一管名牌口红,而不愿意花几百块钱来消费一次咨询,尽管这次咨询可以让她一生都不买错口红,钱不进来这是我当时面临最大的困惑,真的是囊中羞涩,可是你要咬着牙支付一切,所以摆在我当时面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能否坚持,我一直认为西蔓色彩有了今天的成功,品牌的成长源于坚持。 ——片花—— ——画外——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7年间,于西蔓以女性特有的耐性在她的色彩之路上坚持并前进着;如今,西蔓色彩旗下已经拥有5家加盟店,个人色彩形象咨询顾问也从西蔓一个人的职业逐渐发展成一个前景可观的朝阳产业。有专家预测:亚洲将是未来世界上最大的色彩消费市场。但在亚洲人口数量最多的中国,个人色彩形象咨询业要不仅成为时尚男女的超前消费,而且成为多数中国人都乐于接受的普及知识,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并不是西蔓色彩一家机构可以完成的。 访谈—— 宁:当初您创业的时候我想那时候再找一个和您有相同能力的人是非常困难的,那么现在这种问题解决了吗, 于:这可能是我们在中国运作这块的一个最大的难点,比如说我一开门进行培训,所有爱美的女士都进来了,但是进到这个行业的人不见得是一定能成为行业的职业选手, 要想做好一个咨询顾问他是非常难的,因为他集知识与技术与一身, 宁:如果是人才补充不上他就制约了一个企业的发展,比如说我们拿中日来比较吧,中国和日本在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是不是就有很大的差别, 于:这个行业你比如说在日本就有很大的特点收入很高,收入高是因为进入这个行业的所有人的素质非常高,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高学历的这种倾向,然后他们还坚持不断学习,因此就构成了对现在已经很会穿的日本民族的更高一级的指导和咨询,/这么多年来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竞争法宝就是研究外形对人的吸引力,我想这也就不难说明像日本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家,它会有五六十万的色彩搭配师这种职业人才, 宁:在中国呢, 于:真的太可怜了,现在说起来我们培养了4000人左右,然后现在的行当有句话说可能现在有五六七千人,其中一半多以上是西蔓那出来的, 宁:那就您的了解来讲,欧洲的一些国家和比如说日本,您在那也呆了那么多年,您对他们的了解,他们现在在这个行业里面已经发展到什么状况了, 于:欧洲当然它是一个最早的时尚的发源地,然后这些年来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因为战争等等很多的因素,长时间的中断了这种时尚产业的发展,日本这样的国家也有这样的特点,从明治维新以来100多年,它的教育从来没有断档,这些时尚国家拥有的一些环境给了人们巨大的帮助,而我们中国人就会在这方面相比之下略微有所短缩,感觉是我们缺少的一点资源的一种感受,这种资源的短缺我指的是我们真的没有条件从2岁开始被爹妈在摇车里推着,看着那些和谐搭配的橱窗,然后看着自己爹妈的穿着,/所谓形象美不美,事实上就是一个人与物之间,或者是说人和围绕自己的服装服饰之间不断的一个审视博奕对峙斗争的一个结果的过程,在你这种审视和斗争当中你逐渐找寻到自己和时尚这些物件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如果你能觉得自己很balance你平衡了,和谐就来了,这就是一个美的过程, 宁:那您觉得究竟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推动力才能够迅速的改变这种现状, 于:需要我们这样的企业,然后联合所有愿意做这类工作的职业人美丽工作者,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共同就打出一张牌,推销一个概念倡导一个概念,那就是学习化人格,因为我们只有速学才能赶上,要想让整个中国从发展中的一个时尚的国家,迎头变成一个时尚的发达国家,就只能通过这种快速学习来取得。 画外—— 新年伊始,西蔓色彩加快了她播种美丽的步伐。在2005年的春天里,于西蔓要加快她在上海和广州两家分公司的筹建,在她的行程中,今年的秋天应该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播种与收获之间,西蔓这位“中国色彩咨询第一人”与2008年有着一个美丽的邀约:到那时,她要让外国的摄像师能够在中国的街头捕捉到最美的时尚风景。 访谈—— 于:我觉得在中国很难得在北京从一个小苗破土发芽,然后开花走到今天成长起一个研究中国人形象的一个民族品牌,这几年来我都是去敲门告诉有一家叫西蔓色彩的来了,它是专门研究中国人形象怎么才能更好地提升的,明年是我们的第二轮敲门,在中国的几个主要的地方来树起一个品牌旗帜,然后让大家知道什么叫行业标准,我们做了一些政策来扶植我们整个行业的所有那些学生,和他们的学生的学生,然后我把他细称为是母鸡效应,那就是我不希望我的学生出来之后,我生了个蛋然后我就把鸡蛋给吃了,我是希望他们都称由蛋的长成母鸡,然后它再成一个蛋再成小鸡。 宁:这些学员回到各地方,他都成立一个色彩工作室成为你的竞争对手, 于:如果走下七八年之后,全国只有一家西蔓色彩这个企业,我等于在自杀,我一定要把这个市场通过我们这个企业的努力,输送出一些产品,把它培养成一个全国性的市场,尽管这样行为会引来无数的,我经过那些师生恋之后的竞争对手,但这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局面,那么这样反而会让我紧张,而我始终坚信一个人一个企业家如果始终紧张,一个企业始终有紧迫感它才能提升, 宁:还有多远的路程要走, 于:它其实是一个又遥远又很近的一个概念,说它遥远是因为我觉得中国人的形象是永远的命题,只要中国存在总要有一批人来研讨中国人的形象怎么样可以更好更好的挖掘下去,那么说它近是我们事实上活在当下,就在这么有生的自己有经历的这些年里,要完成一些命题,那我给自己最大的一个命题其实是到2008年,这是我的一个二次创业的一个概念,把知识做成大众普及版的,因为我们实在想在2008年奥运来临之前,让中国人的形象不以一种假象存在于世界人的眼中,他们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表现,是这几年逐渐过渡学习过来的一个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