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企业家:经理人陈久霖的漫漫炼狱之路(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 11:26 《环球企业家》杂志 | |||||||||
春秋大梦 在陈的细心经营下,中航油声名鹊起。新加坡银河石油经纪公司首席经纪师陈红兵告诉《环球企业家》:“我在新加坡跟别人讲中航油是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远不如中石油、中石化,没人相信的。”陈的成名也带来了巨大的副作用:熟悉陈的人士称,陈后来已经很
2001年中航油耗资1500万新币,在新加坡商业中心高耸的新达城第三大厦第31层,购买了7186平方英尺的豪华写字间。用该公司宣传手册上的话讲,“结束了多年居无定所的生涯”。因任何时候都有人在上班,这里也被外界称为“不夜城”。 这似乎是宣告公司终于有所成就的最好证明。据去过陈久霖的办公室的人士讲,屋内显著之处挂着陈跟基辛格、李光耀等人的合影,一副山水画的两侧挂有对联“瑞气云集、久旱甘霖”。除此之外,就是摆满各类中外书籍的大书架——陈竭力在这里展示出一个新儒商形象。 此时,陈之注重自身与公司形象,已经达到一个极至:任何可以炒作之处,他均不愿错过。如他喜欢对外强调公司的人才多元化战略:全公司46人中90%非中国国籍,他们来自7个国家,都是高学历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新加坡星展银行唯高达证券公司的分析师美国人约翰.凯西被委任为公司发言人后,陈曾得意地对外表示:“由于他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中航油的股价在他来后升了好几倍。” 同样来自他国而被确立为公司顶梁柱的,是澳大利亚人杰拉德.里格比(Gerard Rigby)和黎巴嫩人阿布达拉.卡玛(Abdallah Kharma)。两人曾分别供职于嘉德士石油公司和BB energy公司,各拥有14年和18年的交易经验。在给陈久霖发去简历不久,他们即被聘至中航油。 “这个市场上没有人认为他们是一流的。”一位与这两位交易员都相识的人士告诉《环球企业家》,两人都是被前雇主炒了鱿鱼,“但是陈久霖却似乎很相信他们。”陈认为这一相信是有道理的:杰拉德.里格比来到公司后2002年创造了个人年赢利200多万美元的记录,2003年更是达到了548万美元。杰拉德.里格比拒绝了《环球企业家》记者的采访要求。 在公司迅速膨胀的同时,陈久霖却未意识到,风险控制体系是否有效,将决定此家公司的命运。 据介绍,直到2001年上市之前二、三个月,为了投资者的需要,中航油才找人给它作风险控制体系。一位曾经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供职的人士说:“陈久霖找到安永,最后让两个没什么经验的年轻人给他做了本《风险管理手册》。但是风险控制体系完全是外在压给他的概念,是做给投资者看的,装装样子。” 后来的日子里,陈久霖却很是乐于显示公司风险控制体系的严谨。他的目标越来越大,他必须让投资者感觉牢靠。陈企图通过收购令中航油成为首家既有上游油田和炼厂,又有下游仓储设施和分销网络等一系列完整供应链的海外中资石油企业。先后两次转型有成的陈,将此称为中航油的第三次战略转型。 首先成为其目标的,就是具有完整供应链的新加坡国家石油公司。新加坡石油拥有新加坡炼油公司50%的股份,后者是全球最大的炼油厂之一,日产量28万5千桶。 几经周折后,2004年8月18日,中航油签署收购新加坡国家石油公司20.6%普通股股权的协议,成为对方的第二大股东。为收购,中航油付出溢价4720万元新币,达2亿多人民币。业内人士对此很是不以为然:“中航油包括它的母公司都没有真正懂油的人才,我不知道陈久霖的石油帝国如何建立。如果仅仅是个财务投资,也得投回报率高的项目啊。” 但陈久霖显然认为自己达到了一个新的定点:就在宣布签署收购协议同一天,他成为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第四任会长。为一展新任会长的商业才能,他抛出了改革协会入会费和年费制度平均主义的方案,常务理事单位比理事单位多交一笔费用,而理事单位则比一般单位多交一笔费用。 “我一天就筹到了24万新币”,陈久霖颇为得意地对当天出席会议的一位女性朋友说。旁观者回忆说,会场之上,陈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甚至跟身边人说:“你看,这么多记者采访我。” 陈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今年6月,中国航油集团总经理荚长斌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在不久的未来,一个机场将有几个加油公司,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认为要做强做大公司,不能航油业务孤军作战,要争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公司建设成为中国的第五个石油公司。如果我们收购了新加坡的国家石油公司,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就是中国的第五大石油公司。” 美妙愿景铺就了陈久霖在集团内的远大前程。“他什么方面都显得比较强,集团对陈久霖也比较迷信,认为他说的话一准有谱。”一位接近中国航油集团的人表示。当陈久霖期权生意遭遇巨大困境时,母公司也能够欣然救助。就在陈久霖一步步走向灾难的6月,荚长斌在集团公司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讲话中还称赞陈久霖的新加坡公司“成功地运用期货、纸货等石油衍生品工具实现了多种贸易方式的交叉运营,有力地推动了贸易量的增加和利润的稳定增长”。 天欲亡之,必先妄之。此时的陈久霖已抑制不住兴奋地对媒体宣称自己“和BP、壳牌、美孚这些国际石油大腕一个锅里吃饭”,且“我们公司人均创利比通用电气高两倍。” 他在一些场合甚至嘲笑魏新领导的方正没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创出一款产品成功后,他们就从韦尔奇的成功经验中找到依据,于是去搞一些和他们不相关、不熟悉的行业,如高尔夫球场、房地产,又去买了一家钢铁厂。结果国家搞宏观调控,这些行业都在调控范围之内,公司蒙受巨大损失。” 而当2004年7月,新加坡的一位证券分析师对中航油的未来提出质疑,陈久霖打电话过去大发雷霆。而一次在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召开的新加坡中资企业的会议上,陈久霖严厉抨击中国银行对中资企业惜贷的情景。当时他说:“我不要你的贷款,我有的是外国银行。” 现在回顾起来,陈久霖称他可能跟自己性格中某些“过刚乏柔”的一面有关。他说现在对清朝中兴之臣曾国藩的一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就是“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事实上,他在期权投机失败前已经在努力修正自己。中钢(新)公司总经理朱启贺说:“刚到新加坡的时候,陈久霖有点咋呼,跟我打招呼有点虚的样子,但是现在他却很认真地关心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