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被撬动的金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9日 05:49 《销售与管理》杂志

  经过整合后的啤酒业又是一场速度之战,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竞争规律演绎更明显,“独善其身”的金星在扩张后的整合问题由此更加紧迫。

  文/本刊记者 谢海峰

  对于习惯了在冬季沉睡的中国啤酒业来说,这个冬天多少显得有些喧闹,除了物价上涨所带来的集体涨价大潮外,另一企业事件也足以吸引人们的眼球:蜇伏已久的中国第四大啤酒集团金星啤酒来了一位空降兵——原华润雪花啤酒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侯孝海。

  1月9日,金星啤酒集团董事长张铁山对媒体宣布:侯孝海就任金星啤酒集团总经理。不仅如此,在外人印象中向来低调的张铁山还当场表决:“侯总来后,我会给予充分信任并放权”,“我会作侯总的坚决后盾”。言辞锵锵,掷地有声。

  由此,因为一个人物的到来,让一个企业和所处的行业又衍生变数。

  竞争者的紧迫

  激烈竞争带来的变幻,真是让人唏嘘。回想三个月前,尚在华润雪花的侯孝海还对记者说,“行业快速扩张引起人才缺乏,人才现在也成为啤酒行业的重要竞争要素”;没想到三个月后,侯自身也作为竞争要素被纳入了金星啤酒的战略轨道。而这,是张铁山“四顾茅庐”的结果。

  一个企业,为何会如此看重一个人?

  这跟金星啤酒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自1988年出任厂长以来,张铁山将金星啤酒从一个年产几十吨的小厂发展到现在年产销15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可谓是奇迹。更让人称奇的地方在于,与众多产销量上百万吨的啤酒企业相比,金星至今还是“独善其身”——既无股市融资,也无外资助力,而这两者所带来的资本与先进管理经验,是啤酒企业快速扩张的必备利器。

  这种“独善其身”的生存方式,正是今日金星希望借候孝海之手实现飞跃的原由。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啤酒行业并购风云骤起,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挟资本力量在全国跑马圈地,“孤家寡人”的金星啤酒独辟蹊径,以自建工厂、小步快跑的方式实现市场扩张,从1998年布局贵州安顺为起点,逐渐扩散到陕西咸阳、山西洪洞、甘肃震原、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江苏南京、广东中山、山东郯城等省外市场,同时在安阳、信阳、邓州、内黄、周口、漯河、三门峡等河南大本营市场设立分公司,形成密集布局。

  以上这些扩张轨迹,都汇集于1998-2005年间,而2006-2007年,金星啤酒在市场扩张上并无明显动作,相对处于静态。

  事实上,2004后,啤酒行业发展态势大体上开始从外向扩张转向内部整合,以消融快速扩张带来的一系列隐患,整而合一。2004-2006年期间,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并购的“大成者”,都处于内部调整的状态,整合生产资源、产品线、品牌、销售队伍等等。

  整合,成为这一阶段啤酒企业再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不二选择;而扩张中的另一利器——先进的管理经验,又是整合成功与否的关键。

  具备整合能力或在整合中摸索出经验的企业,已经初露整合成效。华润雪花经过04-05年的整合,06年实现爆发式增长,成为中国销量最大的单品牌啤酒,并拉大了与行业亚军的距离。青岛啤酒经过几年整合,2007年的利润率也大幅提升,收效明显。这都展现了企业在并购后经过成功整合所产生的效果。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