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香港艺术机构的生存状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1日 16:34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杨吟 香港报道

  EO:从亚洲艺术文献库(以下简称AAA)的网站上,我看到AAA在2000年就成立了,您能给我讲讲当时成立AAA的想法吗?

  徐文(以下简称徐):AAA的成立其实有些个人的因素。那个时候我在伦敦大学SOAS学院学中国艺术史,毕业论文是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对我来说为论文搜集资料成了很令人头痛的问题。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当代艺术的发展这么迅速,但居然没有人为这个过程做记录,而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也缺少像样的学术文章,于是我就想建立一个这样的机构,来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我以前在汉雅轩工作过,和张颂仁是同事,那时候张颂仁也说过,对一个画廊来说,想要获得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资料很困难,于是我和张颂仁就合计着也许可以成立一个文献库。慢慢地我发现其实要做的并不只局限在中国当代艺术这个狭窄的领域,而是整个亚洲。近两年当代艺术市场的飞速发展更印证了我们当时决定的正确。你需要做一些事情让艺术的严肃性和商业发展达到某种平衡。我觉得要推动艺术批评的声音,把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放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你才能了解真正的市场是什么样的。

  EO:AAA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你们所做的这些记录工作必然会花费很多人力和财力,你们是怎么解决筹款问题的呢?

  徐:香港政府下设的香港艺术发展局(HongkongArtDevelopmentCouncil)每年都会拨一些款给香港艺术家,这个款项的申请有不同的程序,他们向艺术家们征集提案,然后决定为哪些艺术家拨款;如果你是一个组织的话,那么你一定要是注册的非营利性组织,我们每年从政府那里获得一笔款项,但最多只能得到80万港币的支持,这些钱还是不够的,我们也必须自己筹款。自1990年代开始,香港开始逐渐出现了一些独立的非主流艺术空间,比如para-site艺术空间。他们做各种各样的艺术展览,这一两年来主要致力于推广香港的当代艺术。因为香港艺术发展局的这笔资金,使得香港很多这样的空间和机构有了生存的空间,自90年代开始,你可以看到政府和这些空间在香港艺术领域的一些推力。大家抱怨80万港币的资金不够,而对香港艺术机构来说从其他途径筹款也是难上加难,而且政府也并不真正关心香港视觉艺术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钱,非营利性艺术机构才能存在。这就是香港现在的情况。

  EO:我们都看到了中国大陆的当代艺术发展的速度,可是为什么人们很容易就会忽略掉香港的当代艺术呢?在您看来有没有一个香港艺术生态的存在?

  徐:当然存在香港艺术生态。在香港这两年还是有很多事情在发生的,但香港艺术家并没有像大陆的艺术家那样在国际上声名显赫。大多数香港艺术家,虽然他们对艺术的追求非常纯粹,他们还是不能从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获得足够可供生活的经济来源。这是因为没有什么收藏香港当代艺术的藏家,事实上,香港的藏家对现当代国画的兴趣非常大,可以说香港有最好的现当代国画收藏,但对于那些致力于创作装置、摄影等作品的艺术家,他们简直是无法生存的。虽然香港政府对艺术家还是有一些支持,但大多数香港艺术家还是会选择去做另外的职业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和大陆的那些非常大胆泼辣而且总在推销自己的艺术家来说,香港艺术家更害羞,他们的艺术作品也很少是表明立场,他们所表现的主题是非常非常细小的。但绝对不能说香港没有好的当代艺术家。我认为香港艺术家可能比大陆艺术家还要挣扎还要艰难,但是你的挣扎和斗争并不意味着你必须那么大声。这些艺术家每天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每天都在实践着,一旦获得了一点机会,他们也会付出非常多的心血,为了让他们的作品得到人们的关注,他们也非常卖力地做事情。在这样一个金钱驱动的社会里做艺术,是非常令人沮丧和有挫败感的。这个社会对当代的视觉艺术的感知和鉴赏力太弱了。

  EO:2001年香港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当代艺术在缺乏本地市场和主流认同之下踏上国际舞台,开始应对新的观众,这对香港当代艺术来说应该是件好事情吧?现在香港艺术家或者香港政府有没有在做一些积极的事情?

  徐:香港当代艺术中,艺术家与受众的对话关系是缺失的。这是双向的事情,对艺术家来说他们感到沮丧,他们以为人们不关心当代艺术;对公众来说,因为香港为艺术家服务的空间太少,就算他们对当代艺术感兴趣也无从看到。但我觉得这样的局面今后还是会有改观的,尤其是现在很多香港的教育机构都成立了与视觉艺术有关的课程和专业,当一个事务被提上了教育的日程,事情就会有改变。

  另外一个需要提出的就是香港的西九龙文化区。政府已经意识到如果要香港继续保持亚洲重要城市的地位,就必定要发展文化。如果你从中环码头向尖沙咀的方向望,就可能看到这片40英亩的未开发土地,政府几年前就有意将这个区域发展成一个文化区,但一开始就遇到了问题,于是又得从头开始,这一次政府建立了三个委员会,一个负责博物馆方面,一个负责表演艺术方面,一个来做成本的评估,我在博物馆委员会里,还有杜泊贞,我们去世界上很多博物馆考察,然后我们提出了一个M+的提案,我们用博物馆英文的第一个字母M,然后用一个加号表示现在的博物馆已经有了新的意义和内容,我们觉得所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应该是有机而交叉的,它们之间应该有某种对话。我们的想法是,这个M+应该关注20世纪、21世纪的视觉文化,而且我们要从香港本土开始做起。此外还要建立我们自己的视觉文化收藏。这就是我们这个委员会最后决定的提案,表演艺术委员会也作出了他们的提案,现在这两个提案已经上交到成本估算委员会,之后所有的提案都会交给立法局,不管怎么说,政府已经表示赞同我们的提案而且准备为此“埋单”了。如果立法局同意的话,那么那个表演艺术的提案将于2012年实施,我们的M+计划也将于2014年实施。可能你会觉得还有好长的时间,但实际上不是的,你想想,AAA都成立7年了,另外的7年会很快过去的。

  徐文

  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执行董事,毕业于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并获得艺术史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12月,她回到香港参与创办亚洲艺术文献库。作为AAA的第一任执行董事,徐文 监督了建立亚洲艺术文献库的所有事务。

  亚洲艺术文献库

  创始于2000年的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AAA)是一家非营利的研究中心,它致力于记录国际上视觉艺术的最新发展。公众可以通过资料馆和网站 www.aaa.org.hk饱览其丰富的藏品。AAA经常举办讨论会并深入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家、画廊、策展人和艺术评论者保持着长期稳固的联系。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