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企业家谈利用外资 不能放弃品牌控制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0日 07:3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利用外资为“五引”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牛根生

  对于合资的理由,我的归纳是“五引”:引资、引制、引智、引市、引文。

  我以蒙牛为例来说明引进外资的必要。蒙牛是1999年创立的,第一阶段,我们首先用的是自己的钱,主要是自治区内的。第二阶段,我们走出省界筹资,用的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的钱。第三阶段,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想在国内找钱时,发现不容易了,国内资本市场的资本金确实不够多。我们积极地请国内企业投资入股,起初有3家公司有意向,最后有两家中途打了退堂鼓,另一家没打退堂鼓却要控股,你说我能答应吗?用不上内资,就只好用外资了,这样2002年就有了我们与摩根等3家外资股东合资的事。第四阶段,就是上市。起初我们想在国内上市,但国内上市的路子太难,主板不行,二板又没开,无奈之下,不得已而为之才走了海外上市的路。

  引制。主要是引进法人治理结构,像我们引入摩根等3家外资股东时,董事会9个董事中有3个外资董事,这就是一个国际化的法人治理结构,与此相适应,你的游戏规则也必须是国际化的。

  引智。这里面包含的范围就广了,管理模式、战略规划、专利技术、发展机遇、市场信息,这些都是智。两国三国的人在一起,肯定比一国的人视野要广一些、信息要多一些、决策要稳一些,当然,也有反面教材,但正效应还是多于负效应。

  引市。在有些行业,你合资就有可能进入他的市场,或者能更好地开辟国际市场,像我们与阿拉·福兹开发的高端奶粉,不仅销售国内市场,也要借助它的专利技术进入国际市场。

  引文。企业国际化,文化不能不国际化,这一方面体现在游戏规则的国际化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观念形态、行为特征的国际化上。资本国际化为文化国际化打开了一扇窗口,包括全员学外语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实际上也包含在文化国际化的范畴中,当你的产品打入一国市场的时候你不与这个国家的文化结合也是不行的。

  上面的“五引”中,引资是直接的,其他的引制、引智、引市、引文都是间接的,不引资也有获得他们的途径,但相对而言,引资的时候更容易引来高质量的制、智、市、文,因为拿了他的“油麻子”,就更容易引来他货真价实的“油碾子”了。

  既要利用外资,又要维护自主品牌,我的原则很简单,蒙牛永远控股——这是一条铁的原则。

  在最初蒙牛引进摩根等3家外资股东的时候,实际上做了两个制度性安排,一是蒙牛控股,二是为摩根等3家外资股东安排了退出机制。在与阿拉·福兹合作奶粉项目的时候,奶粉业务只占蒙牛总业务量的2%;但即便在这个2%的小领域里,也是蒙牛持股51%,阿拉·福兹持股49%。在与达能合作

酸奶项目的时候,虽然酸奶业务仅占蒙牛总业务量的6.4%,但在这个6.4%的小领域里,蒙牛也是持股51%,达能持股49%。

  蒙牛2002年销售收入达到16亿元左右时开始利用外资,2006年我们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62亿多元。由于在产业合作上蒙牛坚持控股,虽然利用外资越来越多,但自主品牌越做越强,现在我们不仅拥有若干个全球样板工厂,若干个国际环保牧场,还拥有世界最尖端的高科技乳品研究院,液态奶销量居全球第一,牛奶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在工厂、牧场、研发、环保等方面,都站到了世界乳业的最前列,走出了一条既利用外资又保护民族品牌的成功之路!

  坚持“铁的原则”要有“钢的后盾”,如果你的企业本身就是一块软豆腐,你的腰板是没法硬朗起来的。自主品牌的保护,最终是要用实力说话的;实力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

  (本报记者朱剑红整理)

  不能放弃品牌控制权

  ——访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才

  本报记者 申 琳

  作为1993年成立的民营企业,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在2005年上市前一直是在自己埋头苦干,一点点积累起市场、品牌、资金、技术和人才。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才介绍,与国内同行比,雨润在利用外资方面起步较晚,但与美国高盛、鼎晖和新加坡政府投资等世界投资机构的合作都很愉快。通过这些国际投资伙伴,雨润成功获得私募资金8300万美元,上市融资15亿港元,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今年2月,雨润集团与意大利百乐得食品公司投资1000万欧元组建合资公司,雨润可引进对方在发酵肉制品方面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填补国内在高档发酵肉制品市场方面的空白。

  截至2006年底,雨润集团实现年销售额276亿元,总资产达到102亿元,主导产业食品业实现年产值125亿元,在中国肉类食品加工行业排名第一位。

  谈到利用外资的问题,祝义才认为,在引进外资、利用外资时,首先要明确企业的需求。他分析说,目前外资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财务投资类,像美国高盛、鼎晖和新加坡政府投资等世界投资机构,这类投资者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利;另一种属于战略投资类,像与雨润合作的意大利百乐得、日本伊藤火腿等都属于这一类,他们看好中国宏观经济市场前景,以及雨润在国内的销售网络、品牌资源等,希望通过双方合作实现共赢。

  祝义才表示,自己更看重国际著名企业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各方面的雄厚实力,借助合作,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用最少的成本最快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

  祝义才表示,对于雨润来说,为了完善股权结构、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打造民族食品工业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引入海外战略投资是必经之路。所以就目前而言,雨润更需要引进战略投资伙伴,来弥补自身在资金、技术、融资渠道和海外拓展环境方面存在的先天不足。

  谈及2006年不断上演的外资并购案例,祝义才认为,外资并购是外资进入中国的一种方式,但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一些并购案例中,确实存在有以吞噬品牌、转移利润为最终结果的恶意并购,导致本土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和品牌的丧失,所以国家需要对外资并购行为加以规范。祝义才表示,自己并不反对并购,但就目前而言希望外资并购能够做得规范,能够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全球合作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参股、并购已经成为重要的资金运作模式,也是全球普遍采用的合作模式,因此不能因为某些问题的存在就关上并购的大门。

  祝义才说:“雨润在外资利用方面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需求,赚钱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是希望打造中国民族食品工业的百年品牌,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放弃对品牌的控制权,也就是说不能让外资控股,这点是不容置疑的。”在此前提下,祝义才表示可以通过合适的中介机构,如有经验的律师、会计师、投资顾问等,对合作对象进行全方位评估,严格把关,挑选适合自己的,对雨润的技术、管理和品牌能带来积极推动作用的合作对象,而不是简单地一味追求和大公司、大财团合作。祝义才认为中介机构有其重要作用,国内有不少企业往往因为不愿在中介机构上“花小钱”,最终因小失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以改革应对全球化竞争

  ——访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文耀

  本报记者 王 薇

  上海家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即与美国庄臣公司有过合资合作,数年之后又重金赎回了“美加净”、“露美”两个品牌,谋求依靠创新自我发展。如今,上海家化的六神、美加净、佰草集等个人护理用品品牌在业内均处于领先地位,化妆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市场三四位,并与美国、法国、日本等8个跨国公司保持合作。对于外资,葛文耀感慨颇多。

  尽管经历过与外资的分分合合,但葛文耀始终肯定一点,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我国今天的经济实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与外资企业竞争不可避免,重要的是去考虑如何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更好地参与竞争的问题。

  国内企业需要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除了带来大量资金,葛文耀将外资的积极作用概括为三点:培养了人才,加快了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带来了竞争环境。与外资企业竞争,除了拼资金、拼技术、拼声誉,国内企业还需要作何改变?

  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员,上海家化近年来进行了很多体制机制改革,而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制度、财务制度、激励制度,在葛文耀看来,是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的基本条件。

  “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仍然需要深入,就是实现股东多元化,由董事会进行企业决策和经营管理。企业经营者的选择、考核、奖惩、资产处理、投资都由董事会决定,这种多元化的体制可以使企业更加贴近市场、更加具有活力。”此外,葛文耀还希望国内企业都能建立一种制度,使经营者、管理者、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

  对于民营企业,葛文耀则认为需要给予它们更加开放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目前,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在逐步改善,但在领域开放、信贷、项目审批、税收等方面还都没有享有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平等的待遇,这在竞争中也是一个劣势。这方面的改变,不仅需要企业的自我完善,也需要政府从政策法规上加以规范引导。

  政府部门需要

  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我国目前对外资的管理理念在逐渐完善,在开放的同时注重保护民族产业。那么,保护的落脚点在哪里?葛文耀提出,政府部门不该总沉陷于一些具体事务,而是要努力为每一类企业在中国这一市场中营造规范公平的竞争环境。保护民族产业,不是一种口号,应该落实到完备的政策法规上。

  葛文耀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在完善市场竞争规则上给予企业更多法规上的支持、创新上的支持。如何在合规的基础上,为各类企业搭建竞争平台,既管理好外资企业,又保护好民族企业,是今后政府部门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葛文耀认为,外资企业目前在某些方面仍享有“超国民待遇”,比如外资企业全部工资在税收时可以计入成本,而国内企业只是按照所得税起征点标准计入成本;还有,外资企业在与国内企业合资时,往往收取高昂的

商标使用费、技术转让费,其中不乏不尽合理的地方,而监管部门对此缺乏标准和依据,造成一些国内企业“吃闷亏”。“法律是最好的武器,国内企业在与外资企业合作的时候,尤其应该注意研究法律,从制度上规避外资企业通过高进低出等方式将更多收益转移回国,保护好自身权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