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核心技术与品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5:35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本报记者 冉永平 记者:您在一次关于品牌的演讲中曾经提到企业创品牌的几个支点,归纳起来有四个:技术、特色、优势、服务与文化。在您提到的这四个支点中,目前学者对核心技术与品牌的关系在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特别是前不久,围绕中国汽车工业能不能、要不要创自主品牌问题,曾展开激烈讨论。您怎么看待技术与品牌的关系?
艾丰:我认为核心技术对于创品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支点,特别是对于技术含量高的高技术领域,有了核心技术,创品牌就相对容易。比如全世界靠核心技术做出品牌的,最典型的是英特尔。它的CPU是世界上最好的,所以做电脑的人,都会把用的是“奔3”、“奔4”或者“迅驰”标上,相当于大家都在为英特尔做品牌宣传。究其原因就是人家有核心技术,用了英特尔的CPU,你的电脑就好卖。 记者:但是世界上毕竟只有一个英特尔,我们的企业要达到英特尔那样的技术水平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难道我们就只有坐等技术突破了才能做品牌吗?事实上,目前不少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技术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是做不出品牌的。您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艾丰:不得不说,这是个错误而且很有害的观点。核心技术对于我们的确重要,但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发展核心技术。我个人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个认识误区:我们是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还是“自己知识产权”。所谓“自主”是说技术的归属是我的,但不一定全部是自己开发的;而所谓“自己”,则强调自己开发。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们要强调“自主”,而不能片面地只是强调“自己”。 记者:我很同意您这个观点。目前,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不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内循环系统,而必须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与外界联通,或多或少地都要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在此背景下,如果事事强调自己干,不说现实可能性,就其经济性也是不可取的。 艾丰:明白了这个概念,我们就要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快速弥补核心技术的不足。而品牌恰恰与核心技术可以互动。因为品牌某种意义上是一个载体,在这个载体上既可以自己研发技术,也可以把别人的技术拿过来变成自己的技术。比如奇瑞,先树了自己的品牌,然后采取“跟着干”、“接着干”、“自己干”三个阶段,逐步在技术上突破。“跟着干”就是把自己还不成熟的技术外包,比如外型让日本设计,发动机让奥地利设计。许多人一听让别人设计就不舒服,其实就是国外的汽车,也不是样样自己干的。而这条路的关键是品牌,如果没有品牌做载体,很难把别人的技术最终变为自己的技术。其实不仅奇瑞,海尔也一样。一开始海尔有什么核心技术?不过是从德国引进了一条冰箱生产线,但是海尔先做了品牌,在海尔这个品牌载体上,逐步消化别人的技术,并创新出自己的技术。 记者:我认为,在品牌与核心技术的关系上我们不能陷入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怪圈。二者实际上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掌握了核心技术有利于创品牌。同样,有了品牌也可以助力核心技术的快速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艾丰:是的。如果统一了这个认识,企业就可以避免是先树品牌还是先突破技术的困扰。我个人认为,当今世界,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一种利益资源的整合,就是整合别人好的东西为我所用。问题的关键是谁是整合的主体,谁是被整合者。如果我们能成为主体,就可以整合别人的先进技术,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技术;如果我们只能当被整合者,就只能让别人整合走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市场优势。而要在整合中占主动,没有品牌这个载体很困难。 记者:根据您的观点,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核心技术是品牌的重要支点,但是并非唯一支点。不仅如此,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还可以带动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从而加速核心技术的提升。品牌战略还有利于在经济全球化中,使自己占据主动地位,从被整合者变为整合者,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艾丰: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