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酒成为主角的三大营销方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5日 15:53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万杰·千策品牌VS营销顾问机构首席营销顾问 万兴贵 来源:中国经营报 透视中国酒业近5年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名酒”的潜力依旧存在。只是因为市场竞争环境、市场消费环境以及产业政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名酒在复苏过程中,遇到了诸如税赋过重、竞争秩序混乱、竞争水平低等实际困难的困扰,但这并非意味着“名酒沦落时代”的到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名酒”要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主角”,就必须要找到“名
一攻“高端” 高端白酒,可以说是近3年来白酒市场表现最为活跃的市场。除了传统的高档酒品牌,诸如“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外,一些有着“名酒血缘”的酒厂纷纷开发高档酒,比如说全兴股份的“水井坊”、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山西汾酒的“国藏汾酒”、双沟酒业的“苏酒”、洋河酒业的“洋河大曲1915”、郎酒集团的“红花郎”、沱牌集团的“舍得”等等。其中像“水井坊”、“国窖·1573”、“红花郎”等等品牌大获成功,已经逐渐担当起企业的“利润支柱”。 但是,高档酒一定是高质量的酒。好酒要问出处,名酒企业的资源和环境,为进军高端酒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综观这些年出击高档白酒市场的“成功者”,没有一个品牌是完全离开名酒企业或者说“名酒地域”的。这是名酒厂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 二守“核心” 什么是“核心”?这里所说的是“核心市场”和“核心竞争力”。任何一个品牌,要在市场竞争中分得一份市场占有率,必然要有它的“核心竞争力”,自然包括了它的“核心市场”。比如说,贵州茅台的核心市场,就是“酱香消费群体”。目前在这块市场,“贵州茅台”具有强有力的领导竞争力优势,依靠独特的产品、个性的文化、高雅的品位,已经在高消费群体建立起了“比较垄断竞争优势”。 从目前来看,“名酒”企业在建立“核心竞争力”方面,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第一,以独特的文化和工艺优势,建立“竞争壁垒”,比如说,“茅台”之于“酱香市场”;“五粮液”之于“浓香白酒市场”等等;第二,根据核心文化、工艺及其他资源优势,打造核心产品群。比如说,“茅台”之于“酱香茅台酒”、“五粮液”之于“浓香高端先锋品牌”;第三,依据核心产品,着力培养核心消费群体和把守核心销售区域。 三拓“底层” 什么是“底层”?指的是“中低端市场”。从地理上划分,它是对应“全国市场”大概念的一个“区域市场”,细化为二三线城镇市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从消费群上划分,它是对应中高档消费群体的中低端消费群体市场。 然而,可惜的是,越来越多的酒厂对待消费者,尤其是对待底层消费者时,却犯了一个本不该犯的错。总以为底层消费者只看中“价格便宜”,于是为了最大限度压低价格,一些酒厂做起了以降低产品质量来降低成本的手段。但是,不要以为“底层市场”就是“低价格市场”。尽管“低层市场”的消费者,追求消费价格低廉,但决不意味产品低质,于是便有了愈来愈多低档酒在市场“一阵风吹过”的故事频繁上演。 这对于一向以质量取信于消费者的“名酒企业”来说,开发“底层市场”绝对是个“机会”。也许有人会说,“高额的税收成本”不容许去开发“底层市场”。这只是从单一税收负担过重因素去考虑,其实降低成本的方法还有许多,包括降低包装成本、降低市场运营费用等等,都是一条出路。只是看我们是不是已经发现了“底层市场”的“诱惑力”。 如果名酒厂能敏锐看到“底层市场”这一“潜力因素”,并在价格、成本、利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抢先赢得市场将不会太难。如何找到这个“平衡点”?我想,降低包装、广告、促销成本是一条最好的“途径”。相对底层市场来说,广告的形式将会有所不同,其他行业贯用的广告手段,比如说拉横幅、贴对联、做墙体广告等等,都是比较经济实惠的广告策略。 也许有人注意过,在河南市场有一两个满足“底层市场消费者”的酒特别畅销,一个是四川剑南春集团出品的“小绵竹”;另一个是来自东北的“黑土地”。可以说,名酒企业,因势利导拓展“底层市场”,是未来白酒市场竞争的一个举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