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企业家的博客情怀(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9日 23:16  《当代经理人》

  王吉万:我开博只有一年多。博客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通过博客可以做到信息共享。另外博客这种形式很人性化,是企业家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比较轻松的形式。我的博客定位是探讨市场经济的热点、企业管理的难点、引领企业发展的焦点等问题。我创业和管理企业已经25年了,对市场、行业、管理都积累了一定经验,我希望通过我的博客将自己的见解与大家分享,寻觅到更多“知音”。也希望我的观点能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大家共鸣,使我从中受到启迪。

  《当代经理人》:那目前的博客对你们个人和企业知名度的提升是否有帮助?

  栾润峰:通过一个博客来帮助企业和个人知名度的提升,我觉得对于我们这类人不太可能。我们不属于大众类。主要是经济、管理界人士比较感兴趣。我的博客确实受到了一部分人关注,带来了一点知名度。不过,在我看来这并非是最重要的,而在于另一个方面:这成了我和朋友、学生、网友沟通的一个平台。我在全国每年有很多讲座,在中国总经理级别现场听过我课的人已超过9万。这些人会经常来关注我的最新研究,我要给这么多人发邮件也不太可能,博客作用也就显而易见了。

  王吉万:在日常的工作和社交活动中,许多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都会提到我的博客。更重要的是通过博客这个广阔空间和快速的传播途径,使我本人和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得到了新的提升,迅速扩大了我的社交圈,这些对我及企业都有积极提升作用。与我博客观点相左的意见也有,我从中受益也不浅。

  互联网心态

  《当代经理人》:博客在企业家生活中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林永青:作为个人,他可以有个人空间。作为企业家,如果他因为管理博客这个“家”而产生快感,他就太幼稚了。企业家肯定不是为了在互联网上找个地方可以管,他该管的事多着呢。这个出发点肯定不是主要的,开博对一个企业家来讲根本无足轻重。

  栾润峰:平时我对博客确实没有太多时间关注,但我觉得它是我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的重要武器。

  王吉万:现在我已养成习惯,每天都会打开博客浏览一些博主文章。我也会灵感一来,就提笔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发在博客上。一年多的坚持,写博客、浏览博客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代经理人》:各位怎样看待网友对你们的博客文章冷嘲热讽和尖锐批评甚至谩骂的问题?你们对关博客、关评论的现象怎么看?

  林永青:网络因为匿名,也找不到评论者,所以它比较方便地把人性中丑陋的东西揭露出来,我认为这应该杜绝。企业家觉得很烦或没时间就把博客关掉,这很正常。博客本来就是一种娱乐方式,对企业家来讲写博客不是他的主业。而且我并不认为大部分人写的那些东西有价值。那些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每天都可以传达一些东西,但他的东西也有传达完的时候。比如一个企业家写了两年博客,那可能是把过去三十年的经验都写在上面了。可能这两年之内他也没有新的想法出来,那就不写了呗。他也不愿意写个人私生活方面的东西,那是明星该干的,而非企业家。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