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浩良的南汽往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4日 09:37 《英才》

  文|本刊记者 贺大卓

  王浩良紧绷而面无表情的脸上渗出了汗水,他不断拿手帕擦拭着。这是2007年12月26日上汽南汽签约仪式几小时前,坐在新闻发布会主席台上的王浩良。可能这位前南京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跃进、南汽集团董事长在南汽上汽合作一事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抑或,他心中还有所不甘。

  上汽南汽全面合作协议签署之后,王浩良继续留任跃进集团(南汽集团前控股股东)董事长。1944年生于江苏常熟的王浩良在不久之后,将会带着一个即已完成的打造“南汽自身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的结局过上退休生活。

  其实,如果不是江苏、南京两地政府希望王浩良能够拯救南汽,他会更早的安享晚年。王浩良学机械制造出身,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在企业干过10年,当过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办公厅主任和市政府秘书长,进入南汽前是主管政法、纪委的南京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被人评价为作风硬朗、行事果敢、为人友善。很多人都曾记得2002年南京汤山投毒案,当时他坐镇指挥,警方78小时破案。

  上汽老总的3个“没想到”

  “谁做大了谁就狠,历史不会惩罚成功者。”

  2005年4月,已经61岁的王浩良接替南汽集团董事长黄小平的职务,担当起一个曾经的汽车巨头、而今却连年亏损的汽车集团掌门人的角色。

  原本列在王浩良的工作清单的首要任务应是清理南汽资产,进行重组。然而,仅仅入住南汽两个月之后,王浩良便召开董事会,决定收购MG罗孚破产资产,时为2005年6月6日。

  熟悉王浩良的人都知道,只要晚上没有应酬,王浩良总会坚持跑步锻炼,其人一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而王浩良作出收购MG罗孚这一抉择也是多方考量的结果,当时南汽早已陷入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困局。王浩良选择不多,或者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或者成为其他汽车集团重组的对象。

  当年王浩良曾经说过这样两句话:其一,“他们真不容易”,这是王浩良聊到去奇瑞汽车考察后的感触;其二,“谁做大了谁就狠,历史不会惩罚成功者。”于是,王浩良提出,南汽要走自己的路,要尽快对外寻求能合作做强做优的战略伙伴。

  在收购MG罗孚及以后的南汽名爵项目上,南汽人所表现出来的热情足以让人惊叹。

  2005年7月23日,南汽集团以5300万英镑成功购得英国MG罗孚公司及其动力总成公司资产,其后八个月,源源不断的船舶从长桥启航前往南京,用王浩良的话来说,“我们是像拆文物一样,精心地把设备不停地从英国伦敦搬运到南京”。

  在这其中,有一个片段是不能忽略的。设备运抵南京之后,需要安装、调试,当时ABB公司给南汽报价是3500万元,对此,王浩良无法接受。于是,他找来名爵项目总指挥张欣,表扬一番之后说:“我想到了当年小平同志办深圳特区的时候,讲得很清楚,中央没有钱,让你们去闯,杀出一条血路来。现在我们也碰到了这样一个情况,你看怎么办?”

  当时张欣想到的是南汽的技师、中机三安的技师,以及其他合作伙伴,他们都是南汽的支持力量,于是下命令:一百天、诸葛亮会、四人联组,拿下! 2007年3月,南汽名爵公司成立伊始,《英才》记者就发现,几乎所有名爵人都展现出对南汽未来的美好憧憬。

  坐落在南京浦口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南汽名爵工厂占地1080亩,2006年2月15日,这里打下第一根桩,仅仅13个月之后的2007年3月27日,MG名爵三款新车在新工厂正式下线。这引得上海汽车总裁陈虹连用3个“没想到”向王浩良表达赞叹之情。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