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俞渝:打造网上沃尔玛(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 06:59 《管理学家》

  公司管理,没有制度就没有人情

  管理学家:作为一个管理者,您觉得自己的性格对实际管理工作有些什么影响?

  俞渝:我是一个很要强的人,从小就是。那个时候全年级几百个人,几乎每次考试我都是第一名,几乎每次都拿100分。我不太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我只在乎自己是怎么认为的。我觉得自己是细致而富有韧性的。在我看来,网上购物是一个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我就要做这方面的事情。这几年下来,我觉得自己的性格有所改变,而且我觉得这些改变对我自己和公司都是有好处的。前几年我会比较极端,想到什么事情就一定得做。比如说我觉得当当网应该实现一个什么样的功能,不管困难如何,一定要立刻实现;但是现在我学会了妥协。很多事情如果一时做不了,那么我会耐心等待。

  管理学家:面对事务繁多的网上大卖场管理,您自己在时间管理上,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吗?

  俞渝:一个人的精力非常有限,如果思维频繁跳跃转换,结果只能是做不好任何一件事情。你不可能一分钟前在思考采访的问题,一分钟之后开始构思财务计划,再一分钟就转换到关注战略设想或其他方面。在时间管理上,我把自己的时间划成几个大块,在一个时间块内只集中的去做一类事情。

  管理学家:在当当,您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呢?相对于您在美国时期的冲劲,您在当当网创业中的角色有什么不同或者转变?您是如何看待这些不同或转变的?

  俞渝:与在美国时的创业相比,我在当当的角色的确发生了改变。我以前更多的是直接面对、直接去做各种各样具体的事务,现在我则是花更多的时间去分配资源,去思考当当的定位。在当当,我更多地把自己放在了一个管理者的位置。

  管理学家:您觉得阻碍女性创业者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能分享一下您的经验吗?

  俞渝:阻碍女性成功的原因?我不太确定,是不够勇敢吗?就我个人而言,作为女性管理者,我觉得除了自身努力学习以外,加强人脉也非常重要。在仔细观察了很多男性管理者之后,我发现他们初到一个环境会非常努力地争取资源。女性管理者在这方面可能需要更加的努力吧。

  管理学家:在当当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件事情至关重要。一是李国庆总裁与股东的较量,为管理层赢得了绝对的控股权;二是当当拒绝亚马逊的收购。您怎么看待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俞渝:对于股东与管理者,我觉得大家的目标首先要一致。拿当当举例,当当的股东都知道当当就是做网上购物的,不做别的。要达成一致,当然要经过股东与管理者不断进行沟通与磨合。现在的当当,不希望被大资本控制,只欢迎策略投资,这也是我们股东与管理层的共同看法,我们对当当的未来非常有信心。

  管理学家:有人说互联网上的生意是天生给中国人的,是中国人的最后机会;也有人认为当当目前的成功,是因为国外的竞争对手,还未进入中国市场或还未适应中国市场。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俞渝:那些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互联网企业,他们的市场投入都非常大,钱花了很多,但是我觉得他们都是犯了人的错误。与互联网相关的一些行业,无论是搜索还是购物,除了要遵循一些现成的模式,还要发掘很多其他方面的东西。这些有待发掘的东西,不是一般职业经理人可以轻易完成的,它需要由企业家来承担、来进行创新。那些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互联网企业,错误地无一例外地去寻找一般的职业经理人,而不是企业家,所以他们暂时还不能给当当带来足够的威胁。其实,他们可以寻找那些曾经创过业的企业家来担任职业经理人,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有找到这样的人。如果一个决策的产生,需要从中国到美国,再从美国到中国,那么,在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路径之后,这个决策往往会丧失它本来的很多意义。有一条规律是,当全世界都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中国也在做,但是在中国要换一种方法来做。

  管理学家:您刚才说当当在内控方面做得很好,也非常节约。您在花钱上的保守,是不是也会自然地和员工的薪酬福利结合起来?您认为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俞渝:对人,对员工的薪酬待遇,我们是万万不敢“省”的。打印用纸,你两面用并不会太影响感受,但是对于人才,你“两面用”,该给一万的你给六千,那就绝对会影响感受。在当当,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外,还一定是积极进取的人。一个人要老想着明天和今天不一样,老想着明天比今天更美好,用这种心态去面对你的工作和生活,去改进你的工作和生活,你的工作和生活就一定会更美好,你就是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管理学家:有了人才,就需要对人才进行管理。有人说“企业制度是昂贵的,而企业文化是便宜的”,您觉得当当是在用企业制度进行管理,还是在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

  俞渝:在当当内部,我们的管理制度是灵活的,甚至有时候可以随便一点。比如说我们并不要求所有的员工都早上九点准时上班。

北京交通早高峰堵塞严重,在有些部门,公司没必要为了几分钟跟员工过不去。但在另外一些部门,比如我们的客服部门和物流部门,要求则十分严格,员工一定要准时上班。再比如一份合同的签订,一宗物品的采购,当当都有非常规范的制度要求。当当要求供货商一定要提供正版的商品,而且还要没有任何版权纠纷。

  企业文化的确很重要。在现阶段,当当可能并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企业文化,但是我们坚信,没有制度就没有人情。如果一事一议,如果什么事情都得坐下来博弈一番,不但成本很高,而且也谈不上什么人情。我觉得制度是对人情的一个保护,绝不是对人情的扼杀。可能制度有些封闭,你只能在这个框子里面去做,但是有了大的框架之后,反而更容易用人情。如果我们公司根本就没有年假制度这么一说,那么每次员工请假都好像当当欠大家一个人情,这多不舒服啊!

  制度是很必要的,而且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三年前的制度今天来看不一定合适。适时的更改企业制度是必须的。

  管理学家:在当当,管理层是如何进行决策的?您曾说过“像总裁一样思考,像秘书一样工作”,这应该怎么理解?

  俞渝:我们在事情的讨论过程、决策过程中是很民主的,但是形成和决定做这个事情很独裁。办公司绝对不是办民主,必须有人能够最终做决定。当决策的过程中发生争执时,一般是谁有理就听谁的。

  “像总裁一样思考”是要求有全局观念,知道做什么事情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像秘书一样工作”表示做事要严谨。制定策略的思想要有高度,思考要严谨周全,不但要有对好的决策的追求,还要有一跟到底的决心。领导一个企业绝不是打几个电话就行了那么简单。

  “网上购物想当当”

  管理学家:在当当网现阶段的发展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您又是怎样带领当当去克服困难的?

  俞渝:我体会最深的是,公司人员的发展一定要跟得上企业的发展。在一个团队中,一个人掉队会影响一大批人。当当现在主要在推百货的部分。虽然当当图书卖得很成功,但是卖浴巾和卖图书绝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展示方式和卖点完全不一样。另外,就生活用品而言,顾客的标准也是不一致的,每个顾客的标准都非常主观和个人化。如何更好地向顾客披露这种商品的特点,是最需要我们努力的。我们不能像电视购物那样胡乱地吹嘘,我们希望顾客看了当当的介绍,就能知道商品是否适合他们,我们希望顾客购买之后的感觉,能够和其购买时的想象吻合,而不是大失所望。

  在当当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会淘汰一些不太适合当当的人,当然也会寻求一些我们需要的更有能耐的人。我们会通过流程重组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和配置,甚至有时候我们还会有一些空降兵。当当正在逐步建立起一个自己的管理队伍。对于百货商品部,我们所做的就是学习和创新。当当有很多人整天泡在外面,去东莞、

义乌等地的工厂,学习这些商品的特性和标准。从创新的角度来说,我们引进某个产品的时候可能没有包装没有标准,那么我们就会为其增加包装增加标准。

  管理学家:当当网有什么样的企业愿景?您对当当未来的发展有何设想?

  俞渝:“网上购物想当当”,我们希望大家一想起网上购物,一想起上网购物,就想起当当,就会来到当当,这就是当当的愿景。如果形象地说,我们是要建立一个大的商厦,一层二层自营,地下三层出租,中间隔着一个集贸市场,大家都可以在这里自由地交易。当当的未来,我们设想更像是一个网上大卖场,比如说网上沃尔玛。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