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CXO > 新浪财经管理专栏_东方早报 > 正文
 

东方早报:远距离观察 孙成钢和神光的管理试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08:38 东方早报

  文/苏小和

   我与孙成钢不见已有年余,但他的持续发生的故事、尖锐又煽情的观点,却总是不断涌到我的世界里。熟悉证券市场的人都知道,孙成钢是国内证券咨询界的名人,山东神光咨询公司的首席分析师、总裁。先是媒体爆出他涉嫌违规买卖股票,他的名下居然拥有22万股安源股份;接着是在一家电视媒体里看到孙口若悬河地谈论中国股市,并放言“
牛市”即将来临,有意思的是,孙的话语系统和思维方式比过去更加政治化,更加意识形态化,以至于部分听众在网络里嘲笑孙已经变成了政治家。而最近关于孙的消息则是,他已经淡出神光公司,淡出股票咨询市场。

  于我而言,这种对孙的远距离观察,与我在2003年对他的采访贯串起来,使我看到了某种有意味的东西。孙成钢的未来也许只有孙自己才知道,但他的过去和现在,却成为一道醒目的供人思考的风景。

  孙成钢的公司治理试验,会把神光引向何处?

  兄弟分家

  9年以前,孙成钢的父母亲对他说,你弟弟成旗做老师,看样子是没有什么出息,你把他带着,一起干吧。父母之命,贫寒兄弟,孙成钢二话没说,就把三弟孙成旗带进了浮躁的

股票市场。

  此时的孙成钢,已经是山东股票市场小有名气的人物,他的银行账户小有进账,他在纷繁复杂的股票中似乎能够点石成金。山东聊城有一块石碑,乾隆皇帝曾经挥笔题词“神光钟英”,孙成钢灵机一动,选择“神光”二字,为自己的公司设计了这么一个辉煌的名字。

  为了改变弟弟的命运,也为了兄弟之间的平等关系,孙成钢灵机再动,让弟弟改名为“钟英”,如此,兄弟二人在乾隆大帝的题词中比肩而立,他们要从这里出发,到热闹的股票市场去赚取无尽的财富,改变孙家几代人贫寒的命运。谁也没有想到,9年以后,也就是2003年6月,为了公司的股权结构,孙家兄弟却开始反目成仇,骨肉相残。

  山东神光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结构最初为:孙成钢占50%,孙成旗占40%,董琳占10%。2000年6月,孙成旗与董琳结婚成为夫妻,一场婚礼使事情变得复杂。神光的股权结构变成:孙成钢占50%,孙成旗、董琳夫妇占50%。孙成钢后来说:“这样的股权结构显然使公司经营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地步:如果我与钟英夫妇的意见不一致,事情就无法操作。由于双方都想把神光搞好,在发生分歧的时候,总是坚持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不肯让步,由此造成神光多次错失发展良机。”

  从2000年5月开始,到现在为止,整整5年的时间,孙成钢与钟英夫妇多次发生重大意见分歧,每次分歧常常都引起激烈争吵。双方家庭,甚至孙家父母和董琳的母亲都参与进来,闹得不可开交。

  为了避免冲突,兄弟俩也谋求过各种解决方案。然而,众多的方案没有一项得以施行。孙成钢的说法是:“主要的原因是孙成旗夫妇不同意退出神光,而我要退出,他们又不肯付钱。其他思路,我都赞成,但他们根本不考虑。”

  2003年4月,孙家、董家双方父母再次干预,最后达成意见:孙成钢做董事长,孙成旗做总经理,修改公司章程,神光成立董事会,任命总经理,公司进入正常运行,孙成钢基本不参与具体管理。

  在许多人看来,争执和冲突也许将就此解决了。人们没想到更激烈的冲突正在酝酿之中。5月29日,山东神光工作人员准备拿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到工商部门登记,需要三个股东再次签字确认。但董琳在收到签过字的公司章程原件后,一把将其锁入抽屉,再也不肯交出,并说“原来的签字无效,要再次修改”。钟英与她的观点保持一致。

  在6月份的董事会上,钟英先后两次表示不承认董事会、不承认在公司章程修改上签过字、不同意将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备案。一切都成了僵局,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掩饰已经没有意义了,钟英终于横下心来,将大哥告到了法院。

  法院开始介入,做大量的调解工作,长辈们也苦口相劝。8月11日下午,兄弟俩基本上达成了一致意见。8月12日,在法庭的主持下,孙成钢和钟英终于在一份调解协议上签字:钟英宣布退出神光公司,所持股份由孙成钢以现金全部购买。银行账户在周末或者下周初解冻。

  一场长达9年的兄弟合作就此画上句号,我曾经分别和孙成钢、钟英讨论过同样一个问题:无论是政治谈判,还是经济谈判,都是在追求某种妥协,为什么兄弟之间找不到一种妥协的方式呢?让我惊讶的是,无论是孙成钢,还是钟英,都认为自己已经妥协到了极点。孙成钢说,我忍了这么多年,没有我的妥协,兄弟几个不会发展到今天。钟英说,之所以最后自己决定退出,并不是孙成钢的强大,而是不想继续伤害父母,事情拖到如此地步,最大的被伤害者是长辈,为了父母,他才决定放弃。

  钟英的观点

  当我们找到钟英,他依然继续闪烁其词,不愿意正面回答问题。我们于是闲聊,说起一些细节,说起媒体的中立,强调我们之所以请他说话,事实上是在给予他一种话语权,这是一种透明,一种公正,一种客观。

  在电话的那一端,我们感觉到了钟英的心理变化,他开始发出爽朗的笑声,并很有层次地说出了自己的立场。

  在钟英看来,自己不愿意过多地谈论兄弟之间的争执,主要原因是自己一直受到某种传统伦理观念的牵绊。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倡导君臣父子、长幼尊卑的僵化层级秩序,在一个家庭里面,父亲永远是真理,所谓长兄如父亲,兄长永远都是真理。这样的秩序进入到企业管理,则是弟弟永远必须听从于兄长。

  钟英认为,这样模糊的传统秩序并没有客观存在的管理规律加以佐证,事实上,真理不可能永远在一个人手上。钟英承认,自己当初能够进入股票咨询行业,有机会接触现代企业管理,有机会大幅度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完全是兄长孙成钢的牵引,无论什么时候,这一事实都没有办法否定。但是,中国人太讲究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的规矩了,以至于为了报答,必须违背原则,违背规律,而这是钟英完全不能接受的。

  钟英认为,自己和孙成钢之间的矛盾决不是一种“家务事”,不是一种亲人之间的矛盾,两人在对企业的评价、企业发展结构、企业管理思路等重大问题上有着根本分歧。

  关于企业,钟英一直认为神光公司不过是刚刚开始,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都还非常弱小,即使是神光的研究所,其水平也非常幼稚,必须对神光的研究中心进行改革;反之,孙成钢则认为神光发展到今天,创造了股市咨询业的一个奇迹,自己的研究水平在国内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关于结构,钟英一直坚决反对神光的多元化发展,他的理由很简单,股市咨询行业前景非常广阔,神光在这方面不过是刚刚起步,因此必须在这一专业上做大、做强,不可以再拓展一批新的行业,神光没有多元化的资金,没有多元化的管理能力;孙成钢则认为神光在银行的存款太多,必须把一批资金用活,他先后在图书出版、酒店、健身俱乐部等行业投入重金,希望在股票咨询之外,神光能够迅速进入实业,建立起神光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于管理,兄弟两个的分歧更大,孙成钢一直认为自己才是神光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孙成钢的研究,神光无从谈起,因此,他极力张扬自己在公司的崇高地位,希望以独裁的方式建立起自己在神光的绝对中心位置;但钟英则认为自己这些年在企业管理方面已经驾轻就熟,积累了相当有价值的经验,神光发展到今天,钟英的有效管理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管理规范的企业,必须反对独裁,必须建立起某种制衡机制。

  有了这么多根本性的矛盾,兄弟之间的白热化冲突终于来临。“所谓股权之争,不过是主要矛盾的一个表象。”钟英这样评价他的大哥,“我认为神光研究水平不高,他当然不高兴,但这是事实,很多所谓的股票投资策略,不过是蒙蒙对股票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我反对多元化,他说我保守,可事实是,他所有的实业,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盈利;我提出管理的制衡,等于是挑战他的独裁地位,是冒犯,在企业,他是创始人,在家里,他是老大,怎么能容许我的挑战呢。”

  钟英在电话的那一头哈哈笑了起来,我听见他的笑声里充满了否定的意义。“本来我什么都不说,现在大家很有可能说我不尊敬师长,不知恩图报,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大问题,人品问题,我唯一想表达的是,再过3年,也许不要3年,大家会看出一个终极结果。”

  针锋相对

  当孙成钢的文件送到钟英办公桌上时,这位倔强的年轻人一反平日的习惯,一言不发,把心里的怒火压了下去。当天下午,便带着老婆,飞到了济南。按照孙成钢的推测,面对兄长的文件,钟英的第一反应是,上海他是左右不了局面了,必须把山东控制起来。钟英长期在济南居住,济南神光的日常工作都是他来打理,按照常例,济南的员工都会听他的。

  钟英和妻子一下飞机,直奔公司而去。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山东神光的行政公章和财务专用章拿到自己手上。可是,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钟英的预料,即使钟英发尽心中的怒火,甚至大打出手,他依然拿不到这两个重要的公司砝码。

  显然,钟英低估了自己的兄长,早在这之前,孙成钢就已经安排自己的二弟孙成铁把行政公章严密保管起来,安排财务总管把财务专用章严密保管起来,并规定,没有孙成钢的手谕,任何人不得使用这两枚公章。

  这孙成铁,在孙家排行老二,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没上完即失学,担负起种田养家的使命。可以说,大哥孙成钢和小弟孙成旗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与孙成铁在家辛勤劳动有很大关系,三个儿子中间,父母亲最不心疼的也是这个老二,挨打最多,吃苦最多。孙成钢的公司有起色之后,便把孙成铁从农田里喊出来,帮着公司打点一些日常的行政管理。

  在孙成铁看来,大哥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是家里的老大。在大哥与弟弟之间,孙成铁毫不犹豫地支持大哥。如今,大哥有规定在此,又把公章这么重要的砝码放在自己手上,纵然有天王老子来,孙成铁是断然不会将公章拱手送人的。

  至于那名财务总管,则是孙家的一位血缘表妹,一直在家务农,被孙成钢带到公司,做一些出纳性质的工作。如此背景,她是决不会背弃孙成钢的指示的。

  但钟英没有仔细考虑这些因素,开口就叫二哥和表妹拿公章,二人异口同声拒绝。要行政公章,成铁不给,要财务章,表妹不给。钟英怒火中烧,在公司又吵又摔,大闹起来。老二孙成铁就是一个倔脾气,大哥的话就是圣旨,无论钟英怎么闹,就是不拿公章。钟英急了,出手与孙成铁厮打,把孙成铁的衣服都扯碎了,又跑到财务部,对财务人员推推拉拉,周围的人都吓跑了。

  公章没有拿到,钟英又生一计,他命令把公司的服务器关掉,技术人员全部放假回家。对神光来说,网络服务器一关掉,整个公司就瘫痪了。可是这一招也被孙成钢预料到了,他让手下马上在上海做了一个备份,以备不测。7月11日,钟英真把服务器全关掉了,但仅仅过了1小时,上海的服务器又正式启动,正常运转。

  事情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完全出乎孙成钢的预料。整个7月,孙成钢都在痛苦、悲伤之中,身体出现不适,被家人送到

医院急救,才缓过气来。毕竟是自己的亲兄弟,自己又是老大,孙成钢有太多的想法。

  刚开始,孙成钢以为自己研究过人性,没必要因为弟弟生气、着急,一直压抑自己,结果,糟糕的情绪一直憋在心里,无处释放,当被家人送到医院以后,面对医生护士,面对洁白的病房和琳琅的医院设备,孙成钢终于号啕大哭,忍都忍不住。

  孙成钢的结论

  以现在的局面来看,孙成钢似乎已经找到了问题之所在,并将这些思考写进了《新人性》这本书里。孙成钢的第一结论就围绕着股权说话,“首先,要在创业之初,就明晰产权,尽量避免两个人各占50%的股份的情况出现,即使是象征性的,也可以再找2~3人,占哪怕1%的股份,都可以确保最大问题的决策可以通过集体表决来实现。”

  孙成钢的第二结论则是提倡企业内部的个人崇拜,形成公司内部的独裁管理。“个人崇拜的最大好处是提高效率”,“在一个个人崇拜的组织里,决策时间缩短,过度的民主,将产生过多的浪费”,“个体更容易提高效率”,“个体对领袖的崇拜可以转化为巨大的动力,有时候甚至可以牺牲个人生命来为领袖尽忠”。于是,孙成钢得出结论,“从更高效率的角度看,企业有一点个人崇拜是必要的,也是有价值的。”

  钟英曾经说过,孙成钢全部的思考都是为了自己在公司的独裁。看来,孙成钢的确是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他的体系。果然,孙成钢一旦思考清楚了,便开始行动,在没有经过任何程序的前提下,果断发文,撤销了钟英夫妇的一切职务。“我只有一个念头,要强硬起来,不强硬这个事情就永无宁日,这次我一定要强硬起来。”

  有意思的是,孙成钢在思考完自己公司的治理问题之后,忽然把话题拓宽,在书的最后,大谈民主与独裁。

  ———“任何一个决策机构,如果依赖一个团体做决策,这种决策的最终后果将导致组织的崩溃,因此,民主,可能是低效率的。”

  ———“所以,对民主,不必要有过高的期望,对独裁,也不要有过多的偏见,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说,独裁和民主都可能发挥高效率,都可能成为组织的选择。”

  面对这样的观点,我无言以对,继之升起一种莫名的悲哀。1968年,孙成刚出生在山东省烟台栖霞市桃村镇前埠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毕业之后却被安排到煤矿,在深深的地下开掘。如此低微的出身,如此辛苦的工作,让他尝尽人间贫寒与弱势。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导致了孙的性格上的偏执,无论是他,还是他的家族,太需要财富了,命运注定,孙成钢此生最大的使命,就是赚取财富。在他看来,人性是贪婪的,人天生就具备掠夺性,为了满足人性,就必须独裁,必须夺取。

  兄弟相争的悲剧已经谢幕,可是孙成钢的独裁管理技术却还在昂首阔步地朝前走。我想问问孙成钢,问问所有在企业管理方面苦苦探索的企业家们,问问那些志存高远的职业经理人们,此情此景,你们认为,这就是历史的宿命吗?

  (作者为北京和唐财经企业发展研究机构首席研究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