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悲剧:国人对国产奶粉恩断义绝

2013年04月25日 17:35  《小康·财智》 

  策划|《小康·财智》编辑部

  重回小时候的温馨和安全的感觉似乎很难,大工业时代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批发式的充足食物,养成了我们匆匆的速食生活。我们只能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看清形势,寻找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

  没有最优,只有次优。

  该用什么哺育我们的孩子?

  大工业时代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批发式的充足食物,养成了我们匆匆的速食生活。我们只能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看清形势,寻找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

  文|张亚雄

  当我们的后人翻开历史,在2013这个年头,“奶粉”一定是一个大书特书的关键词。

  这是中国人当下心中的痛。

  国产奶粉被冠之以“不放心”、“三聚氰胺毒奶粉”,无数洋品牌奶粉通过互联网,通过“海淘”从全世界各地输送到中国。海外的中国人为国内的客户代购,扫荡超市奶粉,成为海外华人的又一标志性动作。超市纷纷出台规定,新西兰限购一人一次两罐,澳大利亚限购三罐,德国限购四盒,美国限购,荷兰限购……

  香港限购禁令将奶粉事件推向了高潮。这个与中国内地血肉相连的、以购物天堂著称的自由港,号称出现了大量“水客”,买光了香港超市的奶粉,影响了香港市民的正常需求。针对来香港购买奶粉的狂潮,香港食物及卫生局于2013年2月份公布了《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规定除非获得特区政府工业贸易署发出的许可证,否则禁止从香港输出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包括奶粉或豆奶粉的配方粉。违规者将获得200万港元和最高7年监禁。

  香港禁令实施当天,海关截获10宗违例个案,涉及53罐奶粉,拘捕10人。香港以实际行动震慑了代购奶粉的水客。

  事情发展至此,足以让我们感到深深的悲哀,并引发我们的思考。这个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泱泱大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已经让世界侧目,中国元素已经印在各种热映大片和世界性的活动上,却无法让我们的人民用安全、可信的奶养育自己的孩子。

  这是一次战争

  如果试着从香港事件挖掘一下背后的逻辑,其实可以发现一些端倪。有资料显示香港市场上奶粉供应充足,进口香港并在港销售的奶粉超过3800万公斤,而经计算,香港当地婴幼儿奶粉需求量为980万公斤。

  但是为什么会有部分妈妈们感觉买不到奶粉?因为奶粉供应商比较侧重大型连锁店及超级市场,供货量占极大比例,而香港的传统奶粉零售点如药房药行等只分得极少配额。如果父母连续在数间药房都买不到所需奶粉,便有错误印象以为断货。

  此外,香港政府在民间反映奶粉缺货的呼吁下,公布了部分奶粉供应商的电话,让父母买不到奶粉时可直接联系供应商。反馈却是供应商根本联系不上。

  香港作为一个弹丸之地的自由港,无论是奢侈品、化妆品、名牌服装还是奶粉,其供应基本依靠进口,香港本地自产的商品并不多。无论什么货物,只要消费需求上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扩大进口量。比如,香港的LV包就从未听说过断货。

  有专家分析,只要给市场一点调节时间,供需关系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在政府有点急于插手,而背后的逻辑又是如此说不过去。

  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香港在有如此多疑问的情况下,出台这样对内地“当头一棒”的禁令?

  这些供应商们,打的是一场心理战。

  你们不信任自己的奶粉,你们还如此过度依赖奶粉,如此信赖洋品牌,你们的心理就是,越禁止越向往,那所有的洋品牌奶粉,都可以趁机统统涨价,而且,绝对不愁销量!

  这就是对内地的奶粉生产商和妈妈们的最大讽刺和嘲弄。

  事实上,禁令一出,所有洋品牌奶粉、所有海外代购,已经掀起一个涨价的风潮。

  妈妈们,你们的对手究竟是谁?也许,并不是你们不信任的国产奶粉生产商,而是来自全世界的奶粉供应商,他们摸透了你们的心理,正进一步向你们灌输,你们的钱包与孩子的健康,必须通过他们的奶粉这一座桥梁。

  心理战,是现代商战的重要作战方式。还记得罗斯菲尔德家族从拿破仑战争中赚得的第一桶金的传说吗?利用大众“从众”以及相信所谓“权威”的心理,将大家的焦虑心理推向崩溃的边缘,一举获胜,捞取了罗斯菲尔德家族上百年的家族基业。

  奶粉商战,颇有类似的蛛丝马迹,妈妈们的神经已经绷到了极致,商家的任何说辞都会获得数倍的丰厚回报。无关乎生命与健康,这只是一次商战。

  奶粉是个什么“玩意儿”?

  七十年代出生的李慧记得自己小时候是怎样长大的。每天傍晚,街上都会出现一个挑担子的人,吆喝“打牛奶”,妈妈们纷纷拿着自己的容器将牛奶小心翼翼端回家,烧开了(灭菌),放到第二天早晨给孩子们当早餐。现在她已经当了妈妈,过了母乳喂养的阶段后,她仍然坚持给孩子喝新鲜的牛奶。虽然,买到相对安全的鲜奶比奶粉还贵。

  对这一代的孩子们来说,后来出现的奶粉、麦乳精只能算一种奢侈的零食,绝对不是每天餐桌上的早餐。那个时候也没有听说过有毒的奶粉让孩子畸形或者早熟。

  是工业化大生产毁掉了我们曾经的温馨安全?

  查询一下奶粉的起源,最早的记录是成吉思汗的发明。奶粉和肉松,都是蒙古铁骑军队便于携带的军需用品,以便于长途行军。它们被称为成吉思汗驰骋欧亚的秘密武器。

  现代的奶粉的制作流程包括:生乳采购、过滤杂质、脱脂、加热杀菌、成分调整(根据配方,加入香料、食用色素……)、浓缩、喷雾干燥、包装。

  妈妈们,睁大眼睛看好了,奶粉原本就是一“压缩饼干”,只是为了方便携带。

  而“配方”一词,就是现在奶粉商家的最大卖点。

  对“奶粉”一词进行百科查询,无论对奶粉作何正面的描述,少不了这样的话语: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婴儿配方奶粉以母乳成分为标准,追求对母乳的无限接近,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种类五花八门,虽没有一种能胜过母乳,但配方奶粉是在母乳缺乏或不足情况下最能满足婴儿营养需要的食品。

  百科还特别提示,市场上很多奶粉品牌,已经脱离了配方奶粉无限接近母乳的初衷,已经变得越来越“超越”母乳,很多母乳中没有的成分被肆意的添加,或者超出母乳中的含量,过量添加。比如所谓的几倍DHA,或者给正常体质孩子推荐水解蛋白奶粉,牛初乳的添加,完全不顾及对孩子可能的潜在危害,还要作为产品的卖点大肆宣扬。

  而妈妈们热捧的洋品牌究竟让不让人放心呢?

  央视3·15刚刚曝光的荷兰美素奶粉作为洋品牌冰山一角,足以让妈妈们警醒。美素丽儿号称最接近母乳的奶粉,并被列为全球四大品牌奶粉之一,享誉欧洲、畅销世界,是在我们国内市场热销的洋奶粉品牌之一,其在国内的代理商玺乐丽儿进出口(苏州)有限公司,已被立案调查,该公司法人代表也已经被刑拘。苏州质监部门现场查封的伪劣婴幼儿奶粉,也就是在国内热销的“原装进口”奶粉,袋装的有522189袋,罐装的38868罐,货值金额高达5000万元。以一个婴幼儿每月喝4桶奶粉计算,仅现场查获的这些奶粉,就足够12400多名婴幼儿喝半年。

  而这些“原装进口”奶粉在市面上依然在高价热销。

  在央视记者长时间反复的调查中,荷兰美素总公司对此事始终语焉不详。

  中国的乳业悲剧

  中国的乳业从2008年以来就没有恢复元气。而业内和政府都急于挽回消费者的信心,发言人拿出质检总局的数字,表示99%的奶是合格的。然而这种方法只会进一步激发民众的怒气。

  如果不能正确把握民众的心理,政府和企业再多的说辞都只会适得其反。与深谙商业规律的“奸商”们相比,中国政府和企业还有很多现代传播学知识要学习。

  举个现实发生的例子:前段时间闹出进口奶粉也出现“双氰胺门”事件,本来看似国产奶粉利好消息,然而市场反馈却还是一如既往。人们更愿意相信进口奶粉“双氰胺门”只是次意外的生产事故,而国产奶粉的三聚氰胺则由于是故意人为而被永久地钉在耻辱架上。

  国人对于国产奶粉是如何的“恩断义绝”!

  浏览一下媒体与网络上关于99%放心奶的评论,民众要求的是公开、透明,“凭什么相信你们?”犯过严重错误的企业没有受到足以让人信服的惩罚,如何能让人相信他们不再做坏事?要知道在废墟上重建是一个更为艰难的系统工程,企业不仅要在生产、监管方面下数倍的功夫,而且期间绝对不能出任何的食品安全事故,再加上漫长的煎熬和等待期,才有可能挽回一点曾经的信任。

  目前乳业食品安全状态依然堪忧,前段时间就爆出宁波牛奶集团的鲜奶大肠杆菌1000万超标的新闻,试问在这样的现实面前,99%的放心奶只能落于数据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窘境。

  寻找儿童的健康,永恒的主题

  联合国[微博]儿童基金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呼吁得最多的就是母乳喂养,重点希望大家了解如下几个观念:

  一、只要方法得当,几乎所有的母亲都能有足够的乳汁;

  二、配方奶粉生产厂家每年花费数百万美元向孕产妇提供不准确的信息,让她们相信他们的产品如母乳一样有营养。事实并非如此,营养成分永远不可能相同;

  三、人工婴儿奶粉实际上是有害的。因为在其生产、调配和使用过程中可能被污染。这一点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地区都有诸多例子可以证明;

  四、配方奶粉使儿童易患感染病、哮喘、脑膜炎、肥胖和糖尿病;母乳比任何配方奶粉都要经济实惠,同时为婴儿生长发育提供完美的营养物质,并保护婴儿减少感染传染性疾病;

  五、只有母乳含有最佳的能量和营养成分,最适合婴儿前六个月的生长发育。婴儿六个月后,及时添加辅食,仍然要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仍然是营养的主要来源。

  妈妈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第一选择应该是母乳,在不方便或者母乳缺乏的时候,其次选择“压缩饼干”奶粉作为补充。但是,仅作补充。

  重回小时候的温馨和安全的感觉似乎很难,大工业时代造就了密集的城市,批发式的充足食物,养成了我们匆匆的速食生活。我们只能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看清形势,寻找一个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

  没有最优,只有次优。

  比如,哪些一直尚坚持有自己理念的中小奶业,还能提供安全的鲜奶?除开商家极力推荐的高价奶粉,哪种奶粉对孩子更为合适?

  在中国内地乳业的信心尚未恢复的当下,好的企业更应珍惜自己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良好声誉,从自己的角度为整个乳业缓慢复苏作好历史的背书。

  毕竟,田园式生活中,窗外传来的“打牛奶”的吆喝声,已经离我们太远,只能当作回忆珍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回应美就新疆恐怖事件表态:无同情心
  • 体育郎平:有限时间献给女排 6战大赛3银2铜
  • 娱乐超跑富二代被曝30余刀凶残砍死娇妻(图)
  • 财经人社部:将稳慎研究延迟退休决策
  • 科技中移动再涉腐:天津移动高层被带走调查
  • 博客李承鹏:在震区一线的见闻 地震专题
  • 读书解密:58年毛泽东想用谁替代周恩来
  • 教育留学生贿赂教授获刑 境外不认国内潜规则
  • 育儿英国性侵儿童逃犯曾在京当外教(图)
  • 宋文洲:中国应尝试立法打击部分日本政客
  • 杨涛:完善政府投资机制迫在眉睫
  • 叶檀:房地产重大结构调整期来临
  • 冉学东:人民币升值的堂吉诃德式风车大战
  • 刘杉:做空中国为时尚早
  • 雷永军:红十字会调查郭美美不如公开账务
  • 李玲:医改为何叫好不叫座
  • 西向东:日本其实也是资源大国(图)
  • 姚树洁:官二代贿赂教授被英国判一年徒刑
  • 朱大鸣:保尔森大溃败让黄金保值神话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