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得资本宠爱 成功有些轻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7日 17:12  《数字商业时代》

  出生于1979年~1983年  得资本宠爱 成功有些轻易

  采访/韩笑 张沙莎   撰文/张珂

  他们是横空出世的一群“毛头小子”。昨天可能还是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做着创业梦的愣头学生,转眼之间,就因为一些大胆的想法和独特的创意,获得贵人指点和风险投资的青睐,成为聚光灯下的商界新秀,万众瞩目。

  也许他们称不上“企业家”,这个国家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他们还没出世或刚刚出世,他们在前辈的眼里依旧带着难掩的青涩和稚嫩,他们的成功看上去似乎不费吹灰之力。但当他们还被前辈昵称为“这群孩子们”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几个来回。

  时代赋予了这类人共有的特质:年轻、敢想敢做、个性张扬。

  时代+运气:时势造英雄

  2005年,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泡泡网营收近2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创始人李想一股独大,身价达到1亿元以上。这一年,李想24岁,创业6年。

  而就在6年前,高三学生李想,靠个人网站送上门来的网络广告就已经赚了10万元。这样一次小小的成功,是用中学6年所有业余时间都泡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上换来的。“新东西都是在互联网上学到的,它们就是为我而发明的。”李想说。

  曾经想要改变社会的“混世魔娃”茅侃侃,在1999年的时候则选择退学,转而一口气考了微软和思科两个计算机认证。而当时微软计算机认证18岁以下年龄组,全亚洲只有两个人拿到,茅侃侃便是其中之一。4年后,茅侃侃遇到自己生命里的第一个贵人——一位曾经合作过的国企老板,他们一拍即合,茅侃侃以智力入股他的公司,双方正式合作运营MaJoy,线下实景游戏整体投资达3亿元。

  9岁时就开始“玩”电脑,14岁时开始“玩”网络,刚满20岁又“玩”起了自己的事业。茅侃侃坦言,和许多“80后”一样,他有的就是想象力,做的就是创意,靠脑子赚取资本。和父辈们最大的不同也许是在本该光着屁股成群结队地下河游泳或者在院子里玩弹珠、玩泥巴的年纪,戴志康、茅侃侃们已经像模像样地坐在桌前,开始鼓捣那台让他们感觉无比新奇被叫做“电脑”的高科技玩意儿。

  2003年,互联网行业回暖,丁磊成为中国首富。身为IT业“京城四少”之一的戴志康,趁势而上,在经过4年的发展之后,康生创想的Discuz!在2005年终于成为社区软件领域的老大。

  一时间“商界新贵”、“80后样板财富人物”这些光鲜的头衔不断被安放在这群年轻的创业者身上,VC公司的目光也被吸引过来。高燃的MySee.com在创立一年后的2006年得到北极光和赛伯乐等机构一共200万美元的投资;澳洲电讯也在2008年宣布入股李想的泡泡网和汽车之家。

  “与六七十年代的企业家相比,我们生存的年代赋予我的最大‘恩惠’是机会。”在今日取得的成就面前,李想不忘对时代感恩。曹允东也坦言感激年代赋予他公平竞争的机会:“它是给了所有人一个机会,完善的商业环境。大家都是在公平、平等条件下努力,你更加努力,你就有更多机遇。”

  看上去轻易获得的成功,也许相当一部分就是李想、茅侃侃、曹允东他们不约而同认为的是靠运气。因为他们“生来就是全球化的一代,生来就是与互联网无缝对接的一代”,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是资本与技术的宠儿。时代赋予了他们成功的一切可能,剩下的,靠的是他们自己的能力。

  能力+胆量:成败在个人

  在各种耀眼的光环之下,这些年轻创业者们似乎并没有被冲昏头脑。戴志康坦言,年轻的创业者最大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年轻,“年轻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去补救过错,但反过来讲,市场竞争不会因为你年轻就宽容你,你犯错误别人不犯,你可能就死掉了。”

  面对一夜之间成为媒体的焦点,李想冷静地说,这对他没有改变,因为自己是一个理性的人。李想的冷静、内敛、稳健、成熟、生性腼腆几乎颠覆了人们印象中“80后”的张扬、另类、特立独行,然而在处理机会时的“稳、准、狠”,却又赤裸裸地暴露出了他的真实年龄。即使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李想的这些特质却使他具有非凡的领导力。他自言:“怎么来用好这些人,怎么让他们每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好,怎么让这个团队凝聚在一起,我觉得这是我现在最大的乐趣所在。”

  当时泡泡网风光无限,他却转而做起了二次创业,外界对李想此举的风险有诸多揣测,唯有李想并不为之担心:“汽车行业,2005年做,时机刚刚好。”

  他的自信来自于他对市场冷静的观察和理智的判断:“当时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基本上是不需要一个媒体和网站的,只要有一个厂商的传话筒就够了。”正是这个空白让李想看到了机会,他当时预测2008年会成为“汽车之家”变身领导者的节点。而此后艾瑞、AC尼尔森等多家企业发布的报告印证了他成为市场领导者的预言:汽车之家今天已在垂直汽车网站中达到50%以上的占有率。

  与“京城四少”不同的是,曹允东并没有走靠互联网创业的道路。创业之路并不都是一帆风顺,2007年,学而思5位老师被竞争对手挖走,给曹允东和他的几个合伙人造成很大冲击。痛定思痛,曹允东决定顺从事情发展的规律,在半年后,学而思获得了它的第一笔风险投资,数千万美金。

  作为学而思的总裁,曹允东负责资本、财务,而董事长张邦新则关注企业运营和企业内部事务,这与很多企业的做法大相径庭,甚至颠覆了前辈们大权独揽的管理模式。面对诸多不解,曹允东这样解释:“我们没有按照职业名称分工,我们是兄弟,大家一起能把事情做好,这是核心。”

  或许他们和茅侃侃年龄相近,而具有共同的特质,用茅侃侃的话讲,就是“年轻,胆儿肥,摔几个跟头还能爬得起来。”回忆当初的经历,茅侃侃也坦言自己没少失败,“我不太会在管理上进行沟通,因此吃过不少亏,甚至有些能对公司发挥作用的人,让我给气走了。”如今的茅侃侃,做事开始考虑到政策风险了,也已经意识到自己性格的问题,学会尽力克制,有些玩世不恭,又带有一丝不羁的“毛头小子”已经变成了一个讲求现实的人。

  也许真如茅侃侃所说,当初那个“成功=30%的能力+60%的运气+10%的机会”的等式,在这一代人身上已经变为:   “99%靠的是运气,1%靠的是能力、毅力、耐心……一切你能想到的词汇。中国从来不差那1%,但太差那99%。”

  戴志康:成功者的独特思维

  2002年3月,戴志康开始开发CDB论坛后台,6月发布2.0版本,10月发布3.0,之后改名为现在的Discuz!。Discuz来自Discuss,至于惊叹号应该是对雅虎的某种景仰。戴志康自己解释是,他惊异于网络产业的巨大前景。

  成功者的思维都有独特的地方:当Discuz!这套代码定价为500元而无人问津的时候,戴志康决定提价到2000元。他对此有一番高见:我如果卖五百块,我要碰四个冤大头才能赚两千块。我要是卖两千块,只要碰到一个冤大头就可以赚两千块。所以反正也卖不动,还不如价格高一点,而且烘托得品质也高。

  很快还真有了这么一位来自香港的用户给戴志康打电话,愿意付钱,但个别地方需要改进。沟通之后对方又表示,如果时间及时一些,愿意多付钱。结果戴志康用一周时间完成了任务,赚到了第一个三千块。

  ——摘自戴志康新浪blog

  曹允东:以合伙制取胜

  采访·撰文/韩笑  摄影/孙淘涛

  “现在我不敢去旅游度假了。”学而思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学而思”)总裁曹允东半开玩笑地说。曹允东回想起两年前,他和几位合伙人一起去北京怀柔度假,“刚到怀柔,同行业某刚融资的企业就挖走了我们5位老师。”曹允东和几位合伙人立即赶回单位处理。那次短暂的怀柔行,成为了学而思几位合伙人惟一一次旅游。

  2007年,学而思5位老师被竞争对手挖走,曹允东回想,他和当时几个合伙人一起重新反思。“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对抗规律可能就会受到惩罚。对抗企业资本层面的发展,不只会造成老师被挖走了的结果,也许还会有别的事情,所以后来我们也下定决心,也走这条道路。”半年后,学而思获得了它的第一笔风险投资,数千万美金。

  “我们之间没有老大,大家还是平等的,谁说的有道理就听谁的。”曹允东说,总裁曹允东负责资本、财务,而董事长张邦新却在关注企业运营和企业内部事务。对于这种与很多企业大相径庭的做法,曹允东这样解释:“我们没有按照职业名称分工,我们是兄弟,大家一起能把事情做好,这是核心。”尤其是资本层面的运作,他们会更慎重一些,所有合伙人观点达成一致才可以操作。

  出生于1979年的曹允东说,他感激年代赋予他公平竞争的机会。“它是给了所有人一个机会,以及完善的商业环境。大家都是在平等的条件下努力,你更努力,就有更多机遇。”

  2003年学而思创办时,只有曹允东和一位合伙人,现在已经是拥有上千名员工,数十万学子的培训机构。曹允东说企业走到今天“80%是靠个人能力,20%有贵人指点”。

  我们摸索向前发展

  “小伙子,你怎么不去学校门口发传单啊。”2003年的某月某天,一位阿姨提醒曹允东。创业初期,曹允东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公交车站、地铁站忙碌地派发学而思招生传单,“我已经无针对性地发了半年多传单了,多亏有这位阿姨提醒我,我顿时醒悟过来。那时候没有任何商业经验,哪里人多,我就去哪里发传单,根本也没有想过在哪里发更有效果,就凭着热情拼搏。”还不足而立之年的曹允东说到这,脸上闪露出一丝孩子气。

  “我创业时只有23岁,还在读研究生。经验不足,会虚心向别人请教,也包括和员工学习,虽然现在想想很简单的道理,但当时你就是想不明白。”

  曹允东说,创业初期,他每天都很担心公司的生存能力,担心招不到学生来上课。他回忆,虽然那时候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觉得很累,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1年半后,学而思有了自己大量的生源,辛勤地熬过生存危险期,组建和规范公司内部各后勤部门也相继完成。

  2007年,曹允东和他的合伙人们进入另一种痛苦中。资本市场活跃,竞争对手与风险投资合作,快速扩张、重金吸纳人才。而后,一些培训类企业纷纷上市也变成了学而思的压力。在多重压力下,“以前我们没有想过要融资,也没有想过非要上市。”但是,曹允东与几个合伙人在一起研究后发现,企业运营中不缺钱和融资是两回事。“与投资人合作,他会督促、帮助自己,取得更好的发展,比如说财务上的监控是非常重要的。而员工对企业有更大的信心,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前途。如果不遵守市场规律,那以后被别人挖走的老师,不只是5个,有可能是20个或者更多。”

  曹允东说,学而思的融资都没怎么用。这几年,并购其他的培训学校,不是一次付清,都是分期付款,所以基本上学而思没有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学而思现在有很好的收益,投资方也没有给我们上市时间表和压力,上市太早了也没有意义。”曹允东对学而思的问题一直保持一个观点,上市是学而思另外一个起点。面临更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压力,学而思一定会完成上市这一步,未来三年学而思都有可能上市。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曹允东说学而思的规模和收益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有句玩笑话有一定的道理:越没钱了越要上学。但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小培训企业影响比较大。家长计划一年要花5万块钱,报10科培养孩子,金融危机他可能会减少10%的开销,会少报科目。”学而思目前有70多个教学点,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四个一线城市,所以抗风险能力相对要强。

  倡导平等的企业文化

  “学而思与很多企业很不一样的,就是我们善于分享,大家能互补,互相学习,发挥各自的优点、长处,然后扬长避短。”

  学而思自成立起就是合伙制,企业中有不同的声音,在处理问题上往往可以避免一言堂。曹允东说:“即便遇上有分歧意见的时候,也不是谁拍板就行,而是大家商量着来,总会商量出结果来的。”

  学而思创办时是他与研究生同学张邦新两人,后来又吸纳了两位合伙人,两位合伙人都在学而思工作了很多年,大家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曹允东一边看着电脑平静的说“没有人能规划10年、20年,我们的价值观是一致的,一切都是为了把学生教好,改变的是管理方式、运作模式、营销模式。”

  在学而思记者惊奇地发现,员工看到曹允东很少有主动打招呼的,曹允东说:“我没有这种上下属复杂的等级观念,企业管理文化也没有帮派,大家都是平等的,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就可以了。”

  “学而思做的就是人才的企业。”曹允东说,在创业初期,他和合伙人经历过员工流失的痛。那是2004年,曹允东和他的第一个合伙人张邦新把教学事务交给了两名员工。由于平时沟通少、没有成熟的考评管理机制、待遇跟不上等原因,导致两人一起离开。曹允东很庆幸这个问题是在创业初期发生的,发现问题立即修正自己在管理上的不足,“如果企业已经上了规模,才发现管理上的漏洞,会十分被动。”曹允东说。

  去年,曹允东报读某商学院EMBA课程。他说,在管理上收获不小,教授传授原理知识,同学之间交流的是经验。“我下了更大的决心,完善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建立学而思选拔人才体系,比如说我们选拔人才,如何从老师里面选,如何从普通工作人员里面选,如何去其他机构、学校发掘人才,把这些当成一个日常的事情来做。”

  “一名大学生在学而思工作,基本工资也能拿到6000多元人民币,这对很多人都很有吸引力。”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年纪比较大的资深教师,他更喜欢录用前者。有优秀成绩的大学生,缺少的是做教师的基本素养,例如讲课是背对着学生、不知道如何把知识用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老资格,尤其是年纪大的教师,很难管理,你让他如何教学生,他不会听。并且工作的激情已经燃烧得所剩无几。”曹允东亮出自己的“管理算盘”。

  李想:80后的机会主义

  “与六七十年代的企业家相比,我们生存的年代赋予我的最大‘恩惠’是机会,在不用拖家带口的时候,‘一身轻’地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在今日取得的成就面前,李想不忘对时代感恩。

  内敛、成熟、稳健,生性腼腆的李想似乎与人们印象中的“80后”有些“格格不入”,然而在机会面前的“稳、准、狠”处理,却又直白地暴露出了李想的真实年龄。的确,他就是一个有想法、有激情的年轻人,有着令上一代人艳羡的果断与敢想敢做精神的商业新贵。

  李想因泡泡网为人所知,但事实上,2006年李想成名之时,他就已经放手泡泡网业务,专心经营其另一“力作”——汽车之家。当时,泡泡网风光无限,李想却转而开始了二次创业,外界对李想此举的风险有诸多揣测,唯有李想并不为之担心:“汽车行业,2005年做,时机刚刚好。”

  李想的说法不无道理,“当时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想买一辆本田雅阁,要加3万元才能提到车,那时候车造出来就不愁卖,所以当时基本上是不需要一个媒体和网站的,只要有一个厂商的传话筒就够了。”但正是这个空白让李想看到了机会,“当时我觉得终有一天是会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到时候我们就会成为这个市场的领导者。”

  李想当时预测2008年会成为汽车之家变身领导者的节点,很幸运,后来的趋势和其当初的设想一致。艾瑞、AC尼尔森等多家企业发布的报告显示,汽车之家如今已在垂直汽车网站中达到50%以上的占有率。

  似乎是尝到了甜头,李想盘算着一直把这种“机会主义”做下去:“人们从上大学开始购买IT产品,有了一定收入后想买车,这些事我们都做了;再有一定收入后,人们会买房,有车有房后,会想着资产增长,这些我们早晚都会去做。”李想坚信,无论哪个市场,早晚都会发生转变的,这就意味着等待他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供其发展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茅侃侃:算命说我要行运

  采访/韩笑 张沙莎  撰文/张沙莎  摄影/徐胤

  “以前想着我能改变社会,现在发现是社会改变我,慢慢适应了社会。”眼下茅侃侃适应社会的最直接体现,便是涉足教育行业。

  尽管做事情开始考虑到政策风险了,但这也绝不意味着茅侃侃已经彻底“改头换面”。“我喜欢设计,设计一个产品很有意思,所以我不在乎设计什么产品。做教育也一样,无非就是设计服务,设计平台。”虽然茅侃侃认定此举仍旧是在大走设计路线,但不容置疑的是,这已经和之前那个有着“混世魔娃”之称的“80后怪才”有着千差万别。

  “说实话,之前我特别鄙视做教育的人,觉得那是纯吃资源饭的事,体现不出水平来。”话语之间,茅侃侃流露出了本性中的那股傲劲,“那时候就觉得花里胡哨的东西做起来酷,做出来过瘾,听着人家说我做的东西像微软,我就是爽。”茅侃侃向记者坦言,和许多“80后”一样,他有的就是想象力,做的就是创意,靠脑子赚取资本。“地球离了我就不转了。”回想茅侃侃的成功过程,就能体会他为何能放出这样的“狂言”。茅侃侃初中文凭,2004年正式创业,自创MaJoy项目——魔幻和欢乐的缩拼。他没投入一分钱,仅仅凭创意和理念,得到国企投资,取得年收入15亿元人民币的大项目将近20%的股份。

  然而,几年时间下来,那个看似有些玩世不恭,又带有一丝不羁的“毛头小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讲求现实的年轻人。“当发现原来的想法不挣钱的时候,我开始思考。”茅侃侃告诉记者,做实景游戏的这段时间,让他懂得了做生意需要妥协的道理。因此,这才有了MaJoy业务重心从最初的游戏本身转变成出售游戏道具,并在MaJoy业务之余,积极尝试教育领域的拓展。“熬着,信命,不认命。”这是茅侃侃理想的创业状态。

  其实,时代赋予了茅侃侃这类人一个共有的特质:“年轻,胆儿肥,摔几个跟头还能爬得起来。”回忆当初的经历,茅侃侃坦言自己没少失败,“我不太会在管理上进行沟通,因此吃过不少亏,甚至有些能对公司发挥作用的人,让我给气走了。”茅侃侃告诉记者,自己是个既好面子又随性的人,平时抹不开面子说人,可是一旦忍不住了,就能彻底翻脸,在沟通上不太注重他人的感受。

  “后来我认识到这个问题了,但我比较‘轴’, 我认识到后也是坚决不改。毕竟性格上很多东西是改不掉的,我只能尽可能地去克制。”茅侃侃坚持认为,自己“就是个做产品的,当不了管理者。”

  无论如何,在外人看来,茅侃侃足够成功了,财富、声誉,该有的都有了。然而,茅侃侃却不以为然:“一个人要想成功,99%靠的是运气,1%靠的是能力、毅力、耐心……一切你能想到的词汇。中国从来不差那1%,但太差那99%。”茅侃侃始终认为自己的99%还没到来,但心中对此充满了期待:“算命的告诉我就在这5年,我等了3年了,不知道后2年会不会来。”

  高燃:比别人多个心眼

  大学期间,高燃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并多次代表社团邀请政府官员、专家、企业家到学校演讲。即使活动结束后,他也很注意与这些人保持联系。“大学4年每个节假日别人都出去玩儿了,我都会拿出名片或电话本,给他们打电话,问候他们。也许一次两次他们没有印象,但是次数多了大家就记住我了。”这些人后来成了他创业的资本,这其中就包括鼎力支持他的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

  大学毕业成为财经记者后,比多数只想着如何做一篇漂亮的报道的记者多了个心眼的高燃,却在采访杨致远时在电梯里将商业计划书递了出去。虽然遭到拒绝,但高燃并没有灰心。在得知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在长春开会的消息后,高燃站了一夜火车在第二天凌晨将商业计划书双手递到蒋锡培手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