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员工点子改进细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 13:24 环球时报 | ||||||||
中小企业最需要的不是别出心裁的创意,而是使公司日趋完善的具体措施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许捷 最有价值的点子往往很简单
莱斯利.费雪宾是美国一家连锁家具店的老板。有一天,他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彩屏照相手机的广告,费雪宾突然冒出一个灵感:为什么不把公司送货司机的手机全部换成彩屏照相手机呢?这样,司机到达目的地卸货完毕,就可以立即在现场拍照,证明他们在搬运家具过程中没有损坏客户的墙壁和地板。 即使他们捅了娄子,也可以通过手机拍摄损坏程度,以便公司评估赔偿金额,并留存证据。 费雪宾很清楚地知道,这根本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发明,但对于像他们这样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正是这些日积月累、瞄准细节的改进,才是使公司不断完善的关键因素。费雪宾办公桌上总放着一个记事本,只要灵感闪现,或者员工提出什么建议,他就立即记录下来,然后再决定是否实施这些改进措施。从1995年到现在,费雪宾的记事本上已记录了超过1万条类似的点子。而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其中最有价值的点子,往往是那些初看上去十分简单、有时甚至是许多人不屑一顾的建议。 细节上的改进带来连锁效应 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学者阿兰.罗宾逊和迪恩.施罗德在一本名为《免费的点子》的新书中写道:“很多中小型企业都有突破、创新乃至一鸣惊人的梦想,但如果你真的想让新点子为公司带来切切实实的效益,那么,就应该将那些野心勃勃、好高骛远的计划扔到垃圾堆里。”作者对全球17个国家的150家企业进行的研究显示:中小型企业最需要的或许不是宏大的计划和别出心裁的创意,而是那些永远能使公司在各个环节日趋完善的具体措施。一些看来微不足道的点子,尤其是那些能对公司运作体制进行“微调”的点子,才是中小型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从竞争角度看,照搬大公司的管理经验固然容易,但千篇一律的模式根本无法显示出企业的独特优势,只有着重在细节上动脑筋,才能于细微处见真章。不仅如此,由于每家公司的情况不同,这些细节上的改进,竞争对手一般也很难模仿。 更重要的是,这种改进细节的点子,往往会带来连锁效应,其影响将波及公司运作的各个层面。 费雪宾当初只想到让照相手机记录家具在送货过程中的损坏情况,但公司员工在实践当中又发现了许多其它功能。比如在搬运过程中碰到过道或楼梯狭窄,家具很难搬进房间,以往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运输部门的负责人必须亲临现场解决难题,而现在,送货工人只需用手机拍摄现场地形,发送给公司运输部,公司就会在几分钟内确定解决方案。此外,如果员工发现家具在送货前就已经存在损坏情况,他们也会用照相手机拍摄有关画面,并通知制造商立即更换。更妙的是,送货工人等家具摆放完毕,还会用手机拍摄一张房间全景照片,如果客厅里还没有沙发或台灯,公司的推销员就会在最短时间里与这名潜在的客户进行联络。 有时员工比韦尔奇更棒 在很多情况下,小点子积少成多,还能给公司运营带来质的飞跃。罗宾逊和施罗德在考察一家美国纺织品企业设在丹麦的工厂时发现,虽然这家工厂使用的纺织机械和全球其它地方没什么两样,但其工作效率却是其它公司的三到四倍,而且同样的机器还能生产不同的布料,就连这些纺织机械的供货商也感到不可思议。奇迹是如何诞生的?说起来也很简单,无非是在机器的某个部位安装一个阀门,或者随时改变机器运作的压力,再在运送原料的流程中下点工夫,相同的机器就产生出非同寻常的效益。 显然,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的老板不可能想到这些点子,他必须鼓励第一线的员工发挥聪明才智。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只崇拜像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韦尔奇这样的经营奇才,但事实上,你的企业可能并不需要韦尔奇这样的战略家———他不会想到用照相手机推销家具,更不懂得如何在织布机上装阀门,而你的员工却往往会在这些细小的环节给你带来惊喜。 好点子可以免费获得 不过,如何鼓励乃至奖励手下员工贡献“金点子”呢?美国一家印刷厂采用一名员工的建议,将书籍的开本减少1英寸,结果每年光节省的邮费和纸张费用就高达50万美元。按照规定,这名员工可以从第一年节省的费用中提成5%到25%。然而,罗宾逊和施罗德却认为,这种花钱买点子的主意,虽然乍看上去名正言顺,但事实上却糟糕透顶。因为据统计,奖励金额和点子数量并不成正比。而且劳资双方经常因为利润增长的幅度闹得不欢而散,有的甚至还打起了官司。毫无疑问,这种结局反而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 那么,作为一名聪明的企业管理者,如何免费获得这些珍贵的点子呢?罗宾逊和施罗德表示,其实你根本不必担心因为没有奖励就无法激发员工的创造灵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在公司运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只要你学会倾听,而不是关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取这些免费的点子”。 《环球时报》 (2004年10月13日 第十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