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商务周刊》2004 > 正文
 

日立集团社长庄山悦彦谈企业变革的中庸之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 07:15 《商务周刊》杂志

  相关报道:

  日立如何战胜赤字

  “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商务周刊》:日立中期经营计划的改革策略,核心目的是为了增强子公司的活力,在出现赤字危机的紧要关头,您采取了一系列购并和合资联营的举措,当时您为何选择在这一方面作出突破?

  庄山悦彦:正如您所讲的,我们对集团架构进行重组,按照一项一项业务进行分社化,我们希望分社化之后的每一家公司都能通过自主经营,让自己的竞争能力变得更加强大。而且如果有能力的话,他们可以选择上市。比如,日立集团公司之下拥有日立化成、日立金属、日立医疗器械等公司,他们每一家公司都是非常优秀的公司,每一家都有30-40年的历史,他们都拥有非常出色的人才,1999年,日立把这些子公司“分社化”,让这些公司成为独立运营的公司,那些员工都非常配合我们的改革方针,工作非常努力,斗志旺盛。

  日立制造所起家时只是一个修理机器的作坊,最早的产品也只是一种5马力的马达。我们是从那里慢慢发展起来到了今天。所以我们现在完全可以把我们的公司分成相对小的几个部分,让他们自己去走自强的道路。

  日立自始至终非常重视的一点,就是从产品制造到最后的营销,所有的这些一条龙的工作都由我们一手去做。但做一项事业,需要人,需要钱,也需要时间,比如半导体行业,为了赢得时间,就必须从上向下做一个非常果断的决定,进行业务重组和并购。

  《商务周刊》:您提到了“赢取时间”,这也是您经常提及的“速度感”的理念,这种速度感如何从决策层传递到子公司,再到企业末端的每一个员工?

  庄山悦彦:并购是由我们高层管理人员作出的决定,企业领导人在作出这样一个决定之后,有必要让下面的员工理解。在让他们理解的过程中,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一起对话,这需要经历很多的过程。但只要公司作出了最终的决策,决定之后,要做的是大家,担当的是各位,事情一旦决定下来,就要要求速度,就必须立即去执行。

  我们让员工理解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有力地向他们把领导层的思路解释清楚,得到他们的理解。我们企业的理念,也是从中文引申来的,诚信的“诚”,平和的“和”,还有开拓的精神,但中文的“和”与日立的“和”有所不同,我们的“和”其中有这样的含义:你可以讨论、对话,也可以反对,但一旦决定,你就必须按照规定去做。我们可以非常彻底的做到这一点。

  《商务周刊》:在日立的企业变革中,您所克服的一个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庄山悦彦:在这次改革的过程中,我并没有遇到非常大的抵抗势力,或者说大的障碍。但我自己非常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能变成一个好好先生,不能心慈手软。说改革的方针已经定下来,是不是可以稍微往后推一推?这是绝对不行的,而且,现在公司的状况也在一点一点的好起来,情况好起来之后,大家的危机感就会减弱。我们必须让全体的员工拥有一个共同的意志,让危机感自始至终能够产生一种良好的作用。

  让整个日立集团变得更好,这是每一个日立员工的心愿。我所做的只是把大家的心愿一个一个的组合在一起,然后形成一个团队,大家朝着这个方向一起去努力,我所做的只不过如此而已。

  《商务周刊》:一种观点是,这些以业务重组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革,无一不是凭借着经营首脑的自主决断,通过推行“自上而下”式的运作模式一气呵成的,比如在日本企业有着相当影响力的卡洛斯.戈恩,他用自上而下的强力革新重新塑造了日产汽车的竞争力。但您却提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日立应该坚持原有的“自下而上”的运营方式和企业文化,对这种变革方式,您有把握会取得和日产那样的成功吗?

  庄山悦彦:确实有这样的一种说法,但我认为,我们所进行的并购,也是有一个自上而下的决定。我认为,我所做的就是让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拿卡洛斯.戈恩在日产来说,如果只是戈恩先生一个人自己在上面哇哇叫,下面的员工都不跟着他走,那日产的公司改革也是搞不成的。所以说,最后具体执行的,还是下面这些人,所以说到底还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所以,经营做得好,就必须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这两种模式有效地结合。我所作的就是采纳这两种模式之间的优点,虽然我的提法给人的感觉和戈恩的做法是背道而驰的,但事实上我和戈恩也有不约而同的地方。

  说一句中国的俗语,我是“见人下菜碟的”。对于公司上层的领导,该做出决定的时候,我就会对他们说,应该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但我们还有很多具体从事执行的员工,我会对他们说,公司的改革模式是“自下而上”的。如果你老是说公司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员工们可能始终在那里等着上面的命令和指示,所以,我会看好了对方是谁,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

  《商务周刊》:这是一种聪明的策略。

  庄山悦彦:的确。

  《商务周刊》:在日立,技术研发被视为公司的DNA,如何让日立的技术研发体系更紧密地连接到市场,如何平衡技术研发与商业化的关系?日立技术的DNA是如何体现的?

  庄山悦彦:这是我们在公司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按照以往的做法,研究部门通过技术研究,生产出一种好的产品,然后对我们说,“你们拿去卖吧。”但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你要看到市场的走向,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你就要进行什么样的研发。但市场无论提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最终都需要技术研发来解决问题。技术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乘法关系。如果相乘的两个数都很小,乘积也很小,如果相乘的两个数都很大,乘积也很大。

  我们在这些方面有这样一些举措:一个就是把客户、消费者请到我们的研究所,看我们的研究成果,然后再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修正,我们的研究人员也要到客户那里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就是用你的肌肤去感觉客户到底需要什么。

  比如说,您已经看到的非接触型的μ芯片技术。它的大小只有0.4×0.4毫米,我们在做这项技术的研发时,采取的方法是,让常年从事这种芯片技术研究的研究员离开研究所,把他提升到事业部长的位置,然后让他到客户那里去,去了解这个技术研发出来以后会带来哪些用法。

  就在不久以前,还是一个只要你能生产出好的东西就能卖出去的时代,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我们必须从意识上作出变革,才能适应这种变化。

  《商务周刊》:日本企业曾实行终身雇佣体制,难以轻易解聘员工,日立公司改革是否遇到了这样的障碍?其中有没有折中的方法,或者说中庸之道,比如既能激发年轻员工动力,又不伤害老员工的感情?

  庄山悦彦:从我们主导的经营思想上讲,我们认为应该让员工能够放心地工作到60岁。这也是我们的使命。一名有经验的老员工,这种经验,不论对他本人,还是对公司来讲,都是一笔财富。所以我们认为终身雇佣制在这个意义上是必要的,是很好的一个制度。在以往,随着员工年龄的增长,工资也会有所增长,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一种论资排辈的薪资人事制度(年功序列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此前对部长、科长实行的“成果主义”推广到员工中去,我们从去年4月开始实行这项制度,而且与工会在之前达成了协议。在新的制度下,年轻人不是因为你在公司里工作了多长时间就如何如何,而是你在工作中的实力得到了认可,也就可以得到相应较高的待遇。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给这些优秀的年轻人以应有的评价。

  但我仍然坚持认为,在工作中,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我所说的是经验,是技术知识和他所独有的经验,而不是资历,在公司里工作的年数。

  当然,根据你所从事的工作、工种不同,有一些人付出了同样的努力,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个人的差别很大。也有很多成果必须通过团队一起工作才能达到。所以,我们并不采取那种一刀切的做法,就是所有的员工都按照成果进行评价,而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采用称之为“360度系统”的多方面评价方式。对我们来说,能够让员工尽可能长时期在日立工作,这是我们的一个理想。为了让这一理想变为现实,我们自己也在努力。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日立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