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岛之乱系列之二:一场台湾生意人的“窝里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 14:44 上海侨报 | ||||||||||
一场台湾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把好端端一个“上岛咖啡”在大陆几乎逼入绝境。 2004年7月2日,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委员会一纸裁定:上海上岛“上岛(及图)”商标与台商陈文敏此前于台湾申请注册的“上岛(及图)”商标,无论是文字与图形组合方式,还是整体外观,均无法从视觉上加以区分,因此“上岛(及图)”商标应予撤销。
遍及全国、拥有700余家加盟商的“上岛咖啡”即将更换门庭?以每家加盟商平均250万元人民币的开店成本计,商标委的一纸裁定,影响的是1.75亿元人民币投资,涉及营业额数亿元人民币、利润数千万元人民币的生意。 谁要葬送“上岛咖啡”的大陆中兴?“陈文敏”、“游昌胜”,两位台湾人正相持不下。提出撤消“上岛(及图)”商标的是陈文敏,为保全“上岛(及图)”商标而奔走的是游昌胜。乍一看,与1.75亿元人民币投资“上岛咖啡”资本作对的人是陈文敏,骂名很难听——“断人财路”;保护上岛及加盟商利益的人是游昌胜,占尽了情理却没能得到商标委的支持。 这两个人,前者造就了“上岛咖啡”,后者成就了“上岛咖啡”。如日中天与行将末路,在两个台湾人的一念之间咫尺天涯。“上岛之乱”孰是孰非?个人功过、人生沉浮、商战如何解构。 本报记者 彭千山 到2004年7月底,“上岛咖啡”全国新开店数超过700家,在数量上超过星巴克、真锅等咖啡连锁商新开店数的总和,占据了大陆咖啡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此时的陈文敏已回到台湾。这位坐在阳明山喝茶的上岛创始人,不经意瞥见不远处的肯德基人来人往,不禁怅然。“我也曾试过做咖啡的‘肯德基’”。然而,他至今也没能成为桑德斯,尽管他的机遇比被投资方拒绝了1009次的桑德斯好得多。忽然,大陆那部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影象,不断掠过陈的脑海:景琦的女儿佳莉生了个女儿,却被母亲杨九红硬生生地夺走。 陈文敏当然不愿当白佳莉。每年数以千万元计、并随着连锁通路的扩张不断增长的加盟费,使陈文敏脑后那块“反骨”隐隐发胀。于是,“上岛”内战频仍。 游、陈双方的吴越同舟仅仅维持了不到3年。在陈文敏的促使下,2000年12月,“海南上岛”8名原始股东以抓阄形式,确定各自在大陆的经营范围,并有权通过与“海南上岛”签署的特许经营合同获得“上岛”商标的使用权。当时,陈抓到了浙江片(包括浙江、陕西、山西、安徽和内蒙古等地)。 2001年1月,陈文敏在杭州注册成立了杭州上岛咖啡有限公司,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其妻金梅央。以此为界,上岛始乱。 在这场“内讧”中,陈文敏的底牌是拥有“上岛咖啡”的著作权。凭着这张“出生纸”,陈文敏自认可以捏住“上岛咖啡”的脉门。就在“海南上岛”大陆拓疆辟壤之际,游昌胜的“小人之心”被不幸言中,防来防去,究竟没能防住陈文敏的出走。 陈文敏夫妻店杭州开张不久,上岛大本营——“海南上岛”也经历了一系列变更:2001年7月,海南上岛正式撤销;8月11日,游昌胜等人在上海注册成立了“上海上岛咖啡食品有限公司”(总部),此后经商标局核准,该公司通过原海南上岛与天津广泰的协议,受让了“上岛文字及图形”的商标专用权。不久,上岛北京、山东、江苏、重庆、福建、广东、海南,以及上海上岛餐饮连锁、上海浦东上岛等9家分公司渐次成立,均取得法人资格,与游昌胜的“上海上岛总部”确立了父子关系。 彼时,陈文敏在杭州专心经营上岛咖啡的连锁特许工作,与上海上岛划清界限,宣布不再受游昌胜节制。然而,在上海、杭州两地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内,同样是“上岛文字及图形”的商标专用权,却有两个店头、两个价码。一时间,上岛咖啡连锁加盟费成了双方的“最高企业机密”,而加盟商的询价,却使这一“最高机密”成为公开的秘密。 内讧形成价格战,使市场对上岛咖啡连锁的品牌定格在“低价连锁”。刺激游昌胜决心“内讧到底”的原因是,浙江市场迅猛发展,而在法律上拥有“上岛”商标专用权的上海上岛总部却分不到一星半点。对于这场低层次的内讧,陈文敏自知只有两败俱伤的结果,于是另起炉灶打造起他的“两岸咖啡”,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2003年,游昌胜向陈文敏公开宣战。 是年2月,上海上岛向杭州市工商局举报:“杭州上岛冒名生产咖啡豆。”杭州市工商局随即对杭州上岛采取查扣行动,并在同年7月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处以10万元罚款。 是年4月,陈文敏和杭州上岛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撤销“上岛(及图)”商标注册的申请。他已经使出了最后杀着:一方面毁掉自己亲手创造的“上岛咖啡”,一方面自己“离岛(上岛咖啡)上岸(两岸咖啡)”。 是年8月,上海上岛(总部)以侵犯商标权,将杭州上岛告上法庭。 是年12月,杭州上岛也将上海上岛(总部)告上法庭,称上海上岛商标所有权的取得不合法,不受大陆法律保护。 次年2月,上海二中院作出判决:上海上岛(总部)为“上岛文字及图形”的商标合法持有人,不支持陈文敏的诉讼请求。 2004年7月2日,国家工商总局裁定认为:陈文敏享有著作权的“上岛及图”标志图案商标。眼看商标可能被撤,游昌胜着急了,一面派出3名律师赶赴北京,并向北京市一中院提出上诉;一方面安抚各加盟商:“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裁定并不是最终裁决,……,可以依法对商标评审委员会提起行政诉讼,由法院最终裁决”云云。作为“回应”的是,浙江两岸(原杭州上岛)更是宣布将向法院起诉上海上岛(总部)偷注、抢注“上岛”商标,并要求工商部门取缔对方所有的上岛咖啡店。 …… 沪上咖啡连锁经营商们隔岸观火,笑评:“这很像《笑傲江湖》里的华山派,剑宗、气宗互不相让,大打出手。”这位“江湖中人”还有一层没有点破:这场内讧会大伤元气,几十年后,“上岛咖啡”即使仍然存在,也只能在“咖啡江湖”中占据一个中不溜的尴尬位置。 专家观点: “咖啡江湖”之--剑气兼修的陈文敏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没能见到上岛“内讧”的核心人物陈文敏,只采访到原“杭州上岛”、现“两岸咖啡”的副总经理卢伟业。 记者从卢伟业处获知,陈文敏目前人在台湾,对这场商标之争已经麻木,回台湾是为了躲避上海上岛总部使用的“流氓手段”。由卢转述,在接到商标委的《争议裁定书》后,陈甚感“欣慰”,并表示“如此失去虽然可惜,但也许这样还不如从来没有”。就在回台湾前,陈还呼吁,“对于保护权益人,中国立法应该进一步跟进完善”,“谁付出,就应该谁收益”。 对于卢伟业的言谈,“上海上岛总部”以“说话要负责任”一言回应。然而,记者通过与江裕昌等上岛股东、加盟商的接触中发现,在这场“内讧”中,一直以弱示人的陈文敏每每出招,不是令对手被动挨打,就是化主动为被动,其商战应对水平之高,着实可圈可点。 在陈文敏任职“海南上岛”总经理期间,薪水加奖金月入将近两万元人民币,公司赢利后的第一年,分得红利18万元人民币。在“海南上岛”的发展中,是仅次于游昌胜的既得利益者。随着上岛的发展,陈文敏认识到,取得对上岛的控制权几乎不可能。在逐渐将股权转让给江裕昌,套现退出上岛后,陈自立门户。 孰是孰非,双方见仁见智。然而,旁观者清,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涂裕春对陈文敏却另眼相看。 甫一开始,陈利用“上岛咖啡”的知名度以及数十年的经营管理才能,迅速打开了杭州市场。在与商标合法持有人“上海上岛”发生冲突后,果断放弃上岛商标,打造“两岸咖啡”品牌。随后,使自己创造的上岛商标发挥了最后作用:通过注销上岛商标,达到动摇对手加盟投资商的目的。理由是,“两岸咖啡”由“上岛咖啡”而来,其管理与加盟方式几乎相同,在投资方因为对手陷入商标问题、没有推出新商标之前,投资方只能选择加盟“两岸咖啡”。 这场“内讧”,表面上是上岛各个股东之间,实际上是两个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台商,为争夺长三角咖啡市场的主导权的商战。是役,陈文敏可谓机关算尽。 陈文敏向法院起诉“上海上岛总部”的理由是,“上海上岛商标所有权的取得不合法”;而向商标委申请的则是“撤消上岛商标注册”。既然上海上岛取得商标所有权不合法,那陈文敏又有什么必要申请撤消呢?他完全可以选择收回。 同时,即使是起诉上海上岛非法抢注上岛商标,也是不合理的。因为,当时注册上岛商标的是“天津广泰公司”,随后交由海南上岛使用;2002年5月、7月,上海上岛依法受让了原海南上岛所有的“上岛(及图)”注册商标。所以,即使存在非法抢注行为,被告方也应该是“天津广泰公司”! 陈文敏为什么不直接起诉天津广泰,而将上海上岛推上被告席?“这招是对上海上岛釜底抽薪,使上海上岛总部只有一条路可走,坚决保住‘上岛咖啡’这张金字招牌。上海上岛的被动应对,使市场出现一个空白期,这个空白期内,这一细分的市场上,投资方只有一个品牌可以选择,那就是加盟‘两岸咖啡’。‘上岛咖啡’在商标权问题上时间拖得越久,失去的市场份额就会越多,反之对陈文敏的‘两岸咖啡’就更加有利。不管‘上岛咖啡’商标有没有被撤消,结果都会有利于‘两岸咖啡’。” 这场商战中,陈文敏之所以赢得了目前的主动态势,有两点作为基础:一、巧妙利用商标权之争,从事实上打击了对手,是谓练“剑”;二、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填补市场空间,是谓联“气”。陈文敏究竟是“君子剑”岳不群、还是令狐冲,历史自会评说。但是,现实就是,“剑”“气”并重、内外兼修,陈文敏的“两岸咖啡”抢得了市场先机。 “目前的‘两岸咖啡’全国加盟店的数字已经突破了100家;到今年年底,杭州的第20家‘两岸咖啡’将会开业。”如果卢伟业没有“放卫星”的话,或许不出10年,在台湾不名一文的陈文敏,或许真能在大陆成就他的咖啡霸业。 系列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