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段立强
中国乳业几年来的市场格局数次被改写。
12月初,伊利集团市场总监靳彪透露,根据AC尼尔森9月份的数据,伊利已坐上中国乳业头把交椅,把原先的乳业老大光明挑于马下。
“伊利”一鸣惊人,顿时引来行业侧目。而一贯跟随其后的“蒙牛”也有捷报传来。蒙牛集团市场总监孙先红称,“蒙牛”已从原先的乳品行业第四晋升为“榜眼”之位,仅次于“伊利”,去年的首席“光明”甚至屈居其后。
“伊利”多年来的梦想终于实现了。靳彪颇为感慨:“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截止到今年9月份,伊利在国内乳业市场的份额由去年的14%冲刺到17.7%,一举超过乳业巨头光明。”
按照“伊利”原先规划的时间表,“伊利”誓言成为中国乳业第一品牌的时间为2005年。而今,距离该规划尚有两年时间。据称“光明”今年的市场份额已下滑至14%左右。
去年“蒙牛”尚是行业老四,乳业市场的份额只有10%左右。然而,今年市场乾坤彻底被“蒙牛”扭转。
根据AC尼尔森截至今年9月份的数据,“蒙牛”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15%以上,其排名跃升为今年的中国乳业市场榜眼之位,仅次于“伊利”。
“蒙牛”市场总监孙先红透露,今年“蒙牛”全年的销售收入将达到50亿元,其中液态奶部分为40亿元。按照孙先红的说法,今年“伊利”的销售收入大约为60亿元,而冰激凌和奶粉分别占了12亿元和8亿元。此外,“伊利”还包括速冻食品和奶酷系列。因此,“伊利”液态奶部分的销售收入其实小于40亿元。孙先红一语惊人:“就液态奶市场而言,蒙牛到年底将夺得霸主之位。”
对于“蒙牛”的雄心壮志,即使是坐上了头把交椅的“伊利”也已经感觉到了压力。
从市场版图上分析,“伊利”很多市场逐渐被“蒙牛”蚕食。“蒙牛”快速占领了深圳、北京、上海、香港、澳门、青岛、大连等重要城市。在深圳和北京市场,“蒙牛”已成为当地超高温灭菌奶首选品牌,所占份额分别达到了50%和35%。在上海和福建,“蒙牛”同样跃居到市场第二的地位。
“伊利”开始寻求应对之策。据广东省奶业协会有关负责人透露,因为“蒙牛”凶猛的市场攻势,“伊利”高薪聘请了一家市场营销的研究机构,前不久北上北京,南下广东,研究“伊利”市场策略的不足之处。
当然,靳彪认为,“这只是非常普通的调查,以了解市场的变化、品牌知名度和顾客满意度的情况,从而有助于伊利从第三方的角度审视自身”。但他提出,对于乳品行业来说,要始终树立自身的标杆不倒,最根本的因素是奶源。因此,“伊利”将始终把重头戏放在奶源这一源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