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并不缺少富豪。在这个黄皮肤的富翁俱乐部里,充斥着年事渐高的传统商业巨贾、精力充沛的世家子弟以及近年来股票首发造就的科技新贵。成功的投行家、企业管理人更是不胜枚举。
大笔财富虽然不能保证富翁们死后上天堂,但肯定会吸引那些私人理财银行的关注。“如今,私人理财人员简直和保险经纪一样多。那些人会走到你面前,递上他们的卡片和你套近乎。”一位40岁的香港富商说,在各种聚会上,他常会碰到身穿范思哲西装、手戴钻戒的私人理财人员。
这位港商出生豪门,在美国常春藤名校接受教育,回香港后接手了一档收益良好的贸易生意。他在两个私人银行开有帐户——一个在瑞士,另一个在美国。他说,“富人都需要私人理财,因为这些银行可以帮你做信托,资产规划,或者替你把资产存到某个瑞士户口上。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来做这些事情,不过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私人理财银行能够提供一切你需要的服务。”
这样的客户是私人理财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个群体的数量正在不断增长。亚洲的“高净值人士”或者说是拥有超过一百万美元以上资产的群体占了全球23.7%。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研究表明,目前亚洲除日本外的所有最富有家庭,只有大约20%采用私人理财服务,而到2010年,这个地区的私人理财业将控制至少1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增长最快的金融业务
花旗银行私人业务部的亚太区总裁迪派克·沙马说,“私人理财业务很可能是亚洲增长最快的金融业务之一。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这项业务在健康成长。而且,它的增长速度是空前的!”
麦肯锡的数据显示,目前在这一地区发展此项业务的银行已有80余家,掌握了2500亿到3500亿美元的资产。“过去几年,私人理财已经成为一项十分时髦的业务,”瑞士Pictet&Cie银行驻新加坡的执行董事思捷.佩尔说,“许多以前从未介入这项业务的银行已经发现了它的盈利潜力,这个领域里的玩家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在某些国家,强大的竞争压力已迫使银行更加灵活地处理收费水准和对客户资产的最低要求。以往的行规可是100万美金。但现在,如果银行认为某个客户或者他的家庭有潜力使用更多的服务,银行会很愿意通融。前文曾提到过的那位香港商人评价说,“现在不再是什么高级俱乐部了。很多私人理财都有业绩目标。所以他们得不断降低标准——不过不是服务的水准,而是选择客户的标准。”
每个私人理财银行都在全力壮大这一地区自身的业务力量。在过去的两年半中,瑞士信贷的私人银行部已经将亚洲的雇员数量增加了整整一倍,5月份,又从JP摩根挖角了6位私人理财业务的专才。该行在2000年已经把新加坡的豪华办公室扩建了一倍,仍然预备再增加额外的30%。
花旗银行的新加坡私人理财业务部在过去15个月中将雇员数提高了15%,并在3月份成立一间信托公司Cititrust,为亚洲客户提供资产规划服务。法国兴业银行私人理财部在过去的两年中则成功地将业务从香港和新加坡拓展到日本、台湾、菲律宾以及印尼等地区,并在今年一月设立了兴业信托(亚洲)公司。自1999年以来,Pictet&Cie也逐步地将在新加坡和香港的业务人员数量提高了40%。而苏格兰皇家银行的私人理财Coutts也在同一时期将其雇员规模提高整整一倍。竞争白热化
美林国际私人业务部在新加坡的执行董事安德鲁评价说,“亚洲的魅力在于她还是个十分新的市场。我认为在这个地区财富增长的速度会回复到金融风暴前的水平,并保持在全球领先的地位。”事实也是这样,当世袭富豪和科技新贵都在寻求能够使他们的财富不断增长的方法时,私人理财业务也再一次变得红火起来。
欧洲市场的日益成熟也使得亚洲市场越来越为许多国际银行集团所重视。业界人士评论说,随着年轻一代开始掌握父辈的财富,并采取更激进的投资,曾经把欧洲作为避风港的大量资本正逐步开始返回亚洲。
如台湾,菲律宾,泰国以及印尼等国家政局的不稳定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这个趋势。普华永道在新加坡的一位合伙人说:“设想你是个有钱的泰国人,有两个重要理由会使你把钱存到国外:政治风险和汇率风险。”
随着多项传统的银行业务走入低迷,私人理财业务在行业内愈发变得引人注目。作为一项以服务费为基础的业务,银行可以获得的收益是所管理资产的1%到1.5%。因此,在国际银行开始对投行业务和公司金融业务削减开支时,拓展资产管理和私人理财业务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新加坡发展银行(DBS)在新加坡的执行董事约翰·达尔伯格说,“这个市场的进入壁垒很低。亚洲有太多的富豪。是个肯定赚钱的大市场。”一年前,DBS就开始想尽办法涉足亚洲的私人理财市场。过去一年,这家的私人理财雇员和客户都增长了整整一倍。
然而,银行收取的高额费用真的值得吗?至少那些忙碌的职场人士们会这样认为。除了值得炫耀和省时间外,私人理财能够提供广泛的投资建议,这比起请一个只了解证券和基金的股票经纪或者资产经理来说要有价值得多。
前文提到的那位香港商人解释说,“如果你的经纪人能在市场崩溃的时候帮你成功脱身,相信你会很高兴分给他那么1%。他们的专业能力完全能给你提供你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做到的投资策略。”
更进一步说,私人理财的优势还在于能够利用规模资金的投资优势来为客户创造效益。他举例说,“如果你购买一个单位的信托基金,大概要支付3%到4%的手续费,但如果让私人理财来操作,由于购买的数量很大,因此交易费用会低得多。我想1%应该会是个很公平的数字。”
不过,银行为客户进行交易,无论买入还是卖出都要收取整个交易额的1%作为服务费。那位港商提醒说,“如果你发现你的私人理财家在频繁对你的资产进行交易,那就要考虑一下,是否银行只是为了赚交易费。”
提供特殊设计的理财服务肯定会帮助银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品牌。例如,一个花旗银行个人业务的客户,一个来自菲律宾的家庭,计划移民到加拿大。但银行担心加拿大高税率的影响,于是就利用加拿大——菲律宾的税务条约为这个客户设计了一个5年的避税计划。另外一个案例是,一位富有的台湾企业家并不想他的孩子太早就知道他的巨额财富,于是在私人理财的帮助下以孩子的名义建立了一个信托基金,直到孩子35岁的时候才会让他们知道。
但并不是任何银行都能够轻而易举抢到这块市场。麦肯锡公司的研究称,亚洲的客户通常倾向于选择多间银行,而不是固定的一间。该公司在香港的资深市场专家说,多数人会选择周围半数以上的银行。正如普华永道的Chia指出,年轻的富豪多数不愿选择他们的父辈常用的银行,而是按自己的喜好作出选择银行,建立关系。这对欧洲银行在亚洲开展业务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