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有关人士:亚洲购并活动趋于活跃

2001年06月25日 14:16  粤港信息报 

  今年亚洲乃至全球股市不景,证券一级市场及二级市场生意清淡。为确保收入,投资银行的眼光更多地转向了购并服务领域。这一转向是否有真实的市场需求基础呢?美林亚洲购并主管KalpanaDesai向《亚洲财经》记者表达了他对亚洲购并活动前景的看法。

  -StevenIrvine●KalpanaDesai

  -你们去年这个时候比现在要活跃得多,是吧?

  ●就交易量来说并不是这样。去年可能与盈科同香港电讯间的合并交易有关,它直接壮大了整个交易规模。今年的总交易价值明显地要比去年低。但就交易的宗数来说,我们可能会与去年持平。

  -如果把新加坡撇除在外,今年亚洲的购并市场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从全年来看,把新加坡撇开并不会产生很大差别。北亚地区尤其是韩国、台湾及香港的交易活动同新加坡一样活跃。虽然今年上半年的交易主要集中在新加坡,但我想全年的情况将会得到平衡。

  -你认为新加坡未来会继续进行积极购并吗?

  ●我想是这样。新加坡公司是亚洲最具透明度的,而且从管理角度来看的话,他们达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他们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成功,从保持增长和分散风险的角度来看,他们需要积极向外扩张,走向国际。因此,已有的趋势会继续下去。他们关注的是股东价值,因此他们进行购并的方式和相关分析总是向最好的看齐。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有很多交易因为事前缺乏充分的对未来协同效应的分析而未能为股东创造价值。新加坡公司非常注重EVA分析。

  -执行风险是亚洲购并市场的一个大问题吗?

  ●与西方公司相比,亚洲在这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很突出。而且在某些方面,香港和新加坡公司的购并是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盈科与香港电讯间的高姿态的交易使股东价值受到损失,但这不能说明全部问题。而且。如果你将盈动股价与美国互联网公司相比,其股价跌幅也只是与自己的海外同类相当。海外电讯公司的股价跌幅都是在50%----80%之间,整个行业都被重新定级。

  -亚洲还会有大量电讯购并交易吗?

  ●是的。因为亚洲的电讯业未来还需要整固。电讯业是全球性的行业。因此,虽然价值下跌了,但每个人的价值都同样有或多或少的下跌。不过,一旦CEO级别的人或握有控制性股权的股东觉得价格过得去的话就会不再有事。这里面有很大的心理因素。目前,人们对该领域还缺乏信心。一旦趋势反转,将会有更多的合并及整固行动。

  -你们将深入地介入中国航空领域的购并吗?

  ●中国航空业的整合在所难免。它可以在中国创造出世界级的航空公司,这是他们的目标。届时可能会不止一家航空公司能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竞争。中国经济预期会有强劲的增长,这将对空运业产生强大的影响。

  -你认为中国内地最好是能组建成两家或三家主导性的航空公司?

  ●内地航空业仍需要大量的基建投资以建立起完善的网络。他们还需要有能与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航空公司进行竞争的机群和管理水平。不管是从在外部资本市场的竞争来看,还是从管理技巧方面的竞争来看,组建三家大的航空公司是比较适宜的。如果你看经验性统计资料的话,三家公司通常能形成真实有效的竞争。

  -你觉得日本人有兴趣重回亚洲购并市场吗?

  ●他们可能会有选择地回到部分市场。日本国内经济问题较多,大多数日本公司目前主要是集中精力解决这些问题及进行国内的整合。对于那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日本公司来说,中国将仍是其核心市场。

  -亚洲购并市场未来仍会处于上升趋势吗?

  ●完全会这样。这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化的大趋势,另一方面是为了获取表现不太好的资产或与之进行合作。

  -你认为到现在为止,今年发生的最重要的交易是哪一件?

  ●我想可能是新加坡发展银行与香港道亨银行间的合并,仅仅因为它引起了关于巩固香港银行业的诸多讨论。而且我视这桩交易为未来银行业进一步整合的催化剂。(南北)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亚冠决赛首回合-恒大客场2-2首尔 视频
  • 娱乐冯小刚幽默聊春晚:办太好剥夺吐槽快感
  • 财经宗庆后语出惊人:中国不能再造房子了
  • 科技中关村e世界拖欠超200万电费将断电
  • 博客马未都:大黄鸭之父身材够棒
  • 读书张玉凤究竟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
  • 尹中立:从京七条看房地产调控新思路
  • 陈季冰:谁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章玉贵:中国下个黄金十年的改革依托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