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洞察》周刊6月18日一期刊登杰米·德特默的一篇文章,题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外国公司报告经营活动》。这篇文章写道:“正如数周前在此间注意到的,一场有趣的战争正在逼近。强硬派认为,这将是美国能够向中国和其他在国际舞台上藐视西方标准的‘表现恶劣的人’施加的最有效的惩罚,即阻止它们进入美国资本市场。”
前不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作出一项决定,要求在美国筹资的外国公司公开自身以及在受美国制裁的苏丹和古巴这类国家的子公司的经营活动。除要求扩大公开性之外,SEC还将要求外国公司用电子方式发送信息,以便使投资者更容易得到信息。
据悉,这项决定受到诸如工会工人,环保主义者,还有主流基督教组织的热烈欢迎。而且,这场对寻求在美国资本市场发售证券的外国公司施加严格的公开和透明度规定的运动,已经持续了多年,其领导人是里根时期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经济助理、威廉·凯西研究所的罗杰·罗伯逊。
威廉·凯西研究所五年以来一直在鼓动把国家安全、人权和宗教自由之类的事务看作是投资风险。该研究所一直把目光主要集中在苏丹,以及北京的中国石油(7.990, 0.05, 0.63%)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加拿大的塔利斯曼能源公司的经营活动上。
根据这篇文章提供的信息,威廉·凯西研究所领导的联盟去年设法使中国公司寻求在美国资本市场上筹资的金额减少了1/3以上。对冲基金、养恤金管理者和州政府担心不利的曝光而不愿认购中国公司发行的债券和首次公开上市的股票。中国公司在华尔街没有筹集到预计中的180亿美元投资,只得到130亿美元。塔利斯曼能源公司也发现,这场鼓动运动使其股价下跌了。
我们没有考证这篇文章所说是否属实,但这个研究所的活动显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证券交易所的决定说明了这一点。
这项运动推动者提出的理由,当然没有任何新奇之处,无外乎是:外国公司把从美国资本市场弄到的钱用于了他们不喜欢的事情,诸如内战,恐怖主义,研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等,在他们看来,这等于说是“美国人正在不知不觉地资助那些正在心甘情愿地帮助一些讨厌的政权的公司。”。透明度和公开性运动的成员断言,如果美国投资者知道了他们金钱的用途,会“火冒三丈”。
贯穿于这项运动的“精神实质”同前几年通过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是一样的。那就是对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外国的公司,实施制裁。
SEC的裁决,即扩充关于公开性的规定———在5月18日给来自弗吉尼亚州的众议院议员、共和党人弗兰克·沃尔夫的信中传达了这项裁决———没有受到华尔街的大财团,诸如高盛公司和摩根—斯坦利公司的欢迎。这些公司注定要失去巨额代理费。白宫、财政部和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也对此感到不安。他们正准备说服SEC———华尔街银行家的怨言正潮水般地涌向那里———使这项新裁决变得温和一些。
在美国国内引起的上述反应是自然的。实际上,反对的声音历来就比要求给资本市场施行政治限制的声音大。原因很简单,后者实际上并不是出自资本自身的要求,而是一项政治条件。在经济学家那里,资本的性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利润的追求。美国价值观最权威的表达者杰弗逊说过,商人无祖国,指的就是资本的这种冲破疆界追求回报的属性。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为资本设置政治条件的做法,越来越不合时宜了。
閺傜増姘拃锔俱仛閿涙矮鎹㈡担鏇熸暪鐠愬綊顣╁ù瀣兊缁併劋绱伴崨妯肩搼楠炲灝鎲¢惃鍡曡礋鐠囧牓鐛ラ敍宀冾嚞閸曞じ绗傝ぐ鎿勭磼閻愮懓鍤潻娑樺弳鐠囷附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