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地产基金也开始有回流迹象
叶国靖
香港人贾女士五十多岁,一家三口都居住在香港。上月,她独自飞往上海,打算在新天地板块寻觅合适的投资房源。为了方便看房与沟通,中介利尊地产新天地分行的香港籍同事为其挑选了翠湖天地雅苑、翠湖天地御苑与济南路8号等多套高端二手房源。只经过一天的看房,贾女士便当机立断选择了济南路8号一套108平方米、房型1/1/1、总价920万的二手房,单价约85000元/平方米。她当场支付订金50万元,并选择一次性全额付款。
境外个人投资楼市升温
据促成交易的中介公司介绍,这套房源的成交价较高峰时的挂牌价下调了1000元/平方米左右。
对于购买动机,贾女士解释:她们家目前现金流较为充裕,且没有其他合适的资产配置目标,此次购房没有设定预算,憧憬于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上海高端物业的整体保值性,就选择在上海中心地区购买一套高品质房产进行投资。显然,她的投资行为背后夹杂着押注“人民币升值”的套利动机,这也成为近期境外人士投资上海豪宅市场的内在动因之一。
朴先生是韩国一家知名电子企业驻沪的高管,五年前移居上海古北,最早的住房由公司提供补贴房租租住。四年前他买下租住的“古北国际花园”一套三房。几年下来,朴先生回头看,当初的决定是明智的——近年来韩币贬值较大,单是汇率差就赚了很多,再加上在上海所购房屋本身的升值,这让朴先生身边许多没有在上海买房的同事眼红,在他的带动下,不少同事趁这一次政策调控房价微调的机会,入市买房。最近,朴先生自己也再次购进一套古北国际花园的大户型房源。
德佑地产市场研究部经理蒋旭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境外人士这股力量是公司最近成交的中高端物业的主力买家。他们不惧楼市调控,逆市而为的主要原因就是“汇改”。基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境外客户正在打出一个“回马枪”,购买力或许在第三季度释放能量。
人民币升值预期催热豪宅投资?
德佑地产指数系统显示:旗下各门店的基本业务数据从6月下旬开始回升,7月第一周成交金额高于6月同期32%,高于5月同期34%;成交量高于6月同期28%,高于5月同期31%。7月第一周德佑地产共成交总价800万元以上的高端物业15套,占总成交套数的46%,基本回到市场正常状态的水平。
对此,蒋旭介绍说:“近期,公司各家门店成交的高端物业中,日、韩籍客户比例明显增高,日、韩币种是近年来贬值最厉害的币种之一,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加上上海房价高位盘整,在上海投资房地产已经成为这类客户的首选。”这类客户之中,许多是日、韩籍公司的高管,他们对上海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居住上海3年以上)。他们现居住在上海的一些高端成熟社区,往往只投资自己熟悉的楼盘(只投资自己居住的小区或附近楼盘,很少跨区投资)。
利尊地产市场推广部经理田佳璐告诉本报记者,近期在二手豪宅市场,公司位于市中心区域的分行均出现境外人士询价的新现象。此类需求动机主要原因有二:首先,由于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对人民币的贬值,部分有实力的港商、台商或者境外人士迫切需要资产重新配置。同时,内地的通货膨胀预期导致货币现金的购买力日益降低。因此配置具有长期保值增值功能的人民币资产,尤其是中高端住宅成为主流的资产重配策略。
除了境外个人的投资意愿有所上升,境外热钱也有回流迹象。
德佑地产近期就接获不少基金代理人的咨询。蒋旭告诉本报,来接洽的此类境外地产基金多数在国内没有开设办事处,在国内只有利益代理人。德佑地产项目代理部与之接触时,他们一般不愿意透露过多的背景,只提需求。他们最中意上海的中端物业,即均价在4万~6万元/平方米之间的楼盘,主要集中在长宁、静安、徐汇、黄浦等市中心区域,相对升值来说,他们更看重保值功能,最大的收益来自汇率差。因为需求比较特殊,体量较大,成交周期较长,目前还无成交案例;但该类客户活跃度很高,德佑地产项目代理部已经积累了不少这种类型的客户。这类客户的资金量多在3亿~10亿元人民币不等,倾向于整幢收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