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怎么看待过度干预损害市场竞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5日 16:30  《中国金融》
怎么看待过度干预损害市场竞争
2009年第8期封面小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记者:鉴于目前各国政府在应对危机时政策行动密度很大,有人担忧,政府在重塑市场功能的同时,也因为过度的干预,损害了一些市场的竞争功能,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古里亚:经济危机导致对市场功能的广泛怀疑,而实际上,越是在这样的危机的时候,越应该保持市场竞争,鼓起经济圈的勇气。

  市场不是丛林,市场也有规则。但是在某种压力下,其中的一些规则严重地存在不足,因此需要新的规则。目前,经合组织正在和很多国家的政府以及国际组织合作,审视我们现存的主导社会和经济政策的制度框架,寻求使其更加一致、协调和相互支持的办法。我们正在查找制度的漏洞,对某些领域加强执行和监视力度。而在这些工作中,需要一以贯之的信条就是保持合理的竞争。

  2008年年底我们发布了《金融与经济危机的战略对策》,其中呼吁各国政府正视危机,抓住机遇建设一个繁荣、清洁和公平的世界经济。具体来说有两个重点。其一是金融、竞争和公司治理——换言之,即市场运行的框架。其二是恢复可持续增长的挑战。我们还通过推出新的分析办法和指引,帮助政府制定退出机制,以确保今日之应急措施不会造成对未来长期目标的不利影响,同时保持政府在必要时能对私人部门施加影响,确保在市场和国家之间保持合理平衡。

  政府的干预在某些场合是必要的和合法的。但是政策工具应当是中性的,并且是全面的。鼓励合理竞争的政策与其他政府目标之间绝对没有必然的矛盾。一些国家可以运用产业政策纠正市场错误、实现经济复苏和进行更大视野的产业布局,如果这些措施与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和企业效率的提高是一致的,那么它们也与合理竞争政策的初衷并无冲突。

  但是如果救援政策针对的是单独的某个企业或市场领先者,我们就必须谨慎,尤其要强调这个政策的临时性质。所有的支援计划都必须符合经济原则,必须与长期的经济目标大致吻合,而不能引发新的结构性问题。

  记者:经合组织在2008年的中国投资政策评估中特别强调了负责任商业行为,请您谈一谈政府鼓励企业负责任商业行为在现阶段对中国的意义。

  古里亚:负责任商业行为规范体现了《经合组织跨国企业准则》的理念,在全球经济危机的环境下,鼓励负责任的商业行为能吸引更多更好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国,同时对于中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也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政府的一系列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方案中,企业处在一个关键的位置,它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发布一些负责任商业行为或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报告,而更应该将这些原则灌注到它们的经营战略和管理结构中去。

  中国的政府部门可以实施“统一政府”策略,发布一个国内企业适用国际标准的单一指引,并给予遵照该指引行动的企业以必要奖励,以此支持企业负责任商业行为理念的传播。当社会对商业行为负责任的期望在法律法规中被体现,并且得到政府的强力执行,那么,中国公司行为的变化将对中国经济摆脱危机不利影响产生积极的作用。经合组织将继续与中国政府、商业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推动企业负责任商业行为,为世界经济重归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